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听课心得 | 王丽敏:听孔祥林先生讲座有感
2018-07-03 20:40     (阅读: )

            

“孔府档案与曲阜文献”是本学期的一门选修课程,本以为像往常的授课方式一样,由固定的教授进行讲授,带领我们了解学习孔家文化。但是这门课程打破了常规的授课方式,而是邀请了很多在孔家文化研究中颇有建树的专家以讲座的形式进行讲授,学习之余开拓了视野。

第二期的《孔府档案》邀请了孔子的第七十五代孙孔祥林先生,看到孔先生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我感受到的是浓厚的传承气息。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创立了私学,不问出身,广收门徒。而在两千年后的现代,他的继承人同样站上讲台,四处讲学。这不得不使人好奇,是怎样的祖训家风让这个家族在两千年后依旧薪火相传、继往开来,而孔祥林先生的讲座很快为我解答了这个迷惑。

孔先生的讲座共分为六个部分,主要讲述孔子后裔的祖训和家风。第一部分是“诗礼垂训开家风”,孔先生引用了一段小故事: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 介绍孔氏家族的祖训来自孔子对儿子孔鲤的教育“不学诗,无以言”,“不学礼,无以立”。第二部分“学诗学礼承旧业”介绍孔子后裔从孙子子思一直到清代都在传承和弘扬孔子的思想;第三部分“志学重教绍箕裘”介绍孔氏家族世代重视教育,广收门徒,女子在学术上也颇有建树;第四部分“礼门义路家规矩”介绍孔氏家族内部不断完善的管理系统,家族内的祖训家规及辈字等管理措施;第五部分“诗书礼乐继世长”介绍孔氏家族诗礼传家造就家族学术发达、文化昌盛,并形成女性文学群体;第六部分“学诗学礼惠东亚”介绍孔子学诗学礼的遗训对中国和东亚朝鲜、日本、越南等国家的影响。最后,孔先生引用了习近平主席的一段讲话: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紧密结合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家庭美德,促进家庭和睦,促进亲人相亲相爱,促进下一代健康成长,促进老年人老有所养,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

从孔祥林先生站上讲台的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两千年前孔子讲学的场景,这就是传承。我想,检验一种文化是否优秀的最好的工具莫过于时间了。孔家文化传承了两千多年,不论是在教育上,还是思想上都对整个中华民族的进步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有人说,曲阜是块“圣地”,又是一块文化遗迹众多的宝地,曲阜的一砖一石、一草一木几乎都有典故,有文化。倒不如说,曲阜出了个圣人,他的一言一行,诗礼家训在千千万万的子孙后代中不断发扬、完善。其中孔鲋藏书之举使我感慨颇深,面对朝廷君王的命令,他不畏危险把书藏在了房屋的夹壁之中。在历史的长河中,孔鲋藏书的细节不过是朵小小的浪花。然而,对于文明史的演变,这小小的举动却有着不同凡响的意义。细细看来,屋壁藏书,也绝不似孔鲋说得那样轻巧简单,这里面既包含着人生的抉择,又体现着价值的判断。我曾自问,假若孔鲋不是一个文人学者,而是一个贪生怕死胆小之人,一听到朝廷的命令,便将家藏书籍如数交出或焚之一炬,那么我们何以再面见这些“国学”精粹?那么我们何以知晓“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鲁壁藏书,这小小的举动,却体现出大大的传承。那么曲阜这座城呢,它虽饱经沧桑却承载着千年的文明辉煌。

记得大一初来曲阜时,时常抱怨它落后,狭小,每逢假期也只能和朋友骑骑车子去大沂河赏赏风景,无时不在后悔着填报志愿时做出的决定。但那次坐在k01往高铁站行驶的路途中,我却渐渐发现曲阜这座古城也在不断地进步着——从传统向现代演变着。这一段路程我好似见证了一场文明的进化史。城虽小,却也显出庄严大气、温柔敦厚之美,散发着独特的祥和气息,它与孔家文化一脉相承,与时俱进。



上一条:听课心得 |刘佳亮:听“孔府档案与曲阜文献”选修课有感
下一条:曲阜师范大学孔府档案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清至民国地方档案中的政治与法律实践”工作坊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