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发表于《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9年第3期
作者:王庆帅
单位机构:北京大学历史学系
摘要:辛亥武昌起义后,张绍曾等人发动“滦州兵谏”,清廷被迫颁布“十九信条”。远在日本的康有为判断清朝已经成为“虚君共和国”,因此提出“虚君共和”主张。但“排满”主义深入人心,康有为不得不退而求其次,倡议以衍圣公为“虚君”。对此,中外南北各派势力反应不一。袁世凯及北洋派坚决反对以“衍圣公”为虚君,曲解“虚君共和”以为己用;无论“虚君共和”,还是以衍圣公为“虚君”,革命派都坚决反对;南方立宪派张謇等人私下对以衍圣公为“虚君”提议略有兴趣,但毫无言论与行动上的支持;北方立宪派许鼎霖等人赞同“虚君共和”,但对改衍圣公为“虚君”并不赞同。至于列强,则视以衍圣公为“虚君”为解决中国时局的方案之一,并无偏向。康有为此项政体设计,最终以失败而告终。
关键词:康有为;虚君共和;衍圣公;十九信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