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专题研究>>儒学研究>>正文
反对“儒学无用论” “以儒代马论”,科学对待中华传统文化
2020-06-20 17:39 高长武    (阅读: )

科学认识和对待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理论与实践问题。要回答和解决好这一问题,必须牢牢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旗帜鲜明地反对各种错误观点。在各种错误观点中,“儒学无用论”和“以儒代马论”这两类观点最典型也最具危害。

“儒学无用论”的主要表现是,否定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历史作用和现实价值,把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说得一无是处、漆黑一片,甚至视作历史包袱,主张割断联系、彻底丢弃。而“以儒代马论”的主要表现则是,夸大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和现实意义,贬低和虚无马克思主义的地位和作用,鼓吹“马克思主义不灵了”的论调,以至提出“以儒治国”“以儒代马”的主张。这两类观点在本质上都是犯了以偏概全、形而上学的机械唯物论和割断历史、虚无历史的历史虚无主义错误。

中国共产党人是马克思主义者,是历史唯物主义者、辩证唯物主义者,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文化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机械唯物论者。我们对待历史和文化问题的根本观点和方法,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上述两类观点错就错在它们在如何认识和对待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如何认识和对待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如何认识和处理中华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上,脱离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机械地而不是辩证地、片面地而不是全面地、割裂地而不是联系地、静止地而不是发展地看待和处理问题。

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认识和对待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以及相关问题,核心的要求至少包括如下四个方面:

一是要历史地一分为二地认识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

一方面,要承认它们在历史上发挥的进步作用和其思想精华在今天依然具有的借鉴价值。从历史的角度看,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对中华文明形成并延续发展5000多年而绵延不绝,对形成和维护中国团结统一的政治局面,对形成和巩固中国多民族大家庭,对形成和丰富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对激励中华儿女维护民族独立、反抗外来侵略,对推动中国社会发展进步都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从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根脉和精神家园,不断滋养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从现实的角度看,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积极向上向善、能够跨越时空和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和当代价值的思想精华和优秀成分,依然可以对我们今天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挥积极作用,成为治国理政和资政育人的重要思想资源、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支撑,成为中华民族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坚定文化自信的坚实根基和突出优势;不仅如此,其对解决当今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许多难题也具有启示和借鉴意义。

另一方面,要看到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中存在的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儒学和传统文化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当时人们的认识水平、时代条件、社会制度的局限性的制约和影响,因而也不可避免会存在陈旧过时或已成为糟粕性的东西,比如,男尊女卑、三从四德、愚忠愚孝、“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民”“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等,后来逐步成为束缚和阻碍中国思想文化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消极因素。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华民族遭受外族入侵和内部动荡,中国人民遭受前所未有的苦难,一度到了濒临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很多也很复杂,但当时社会制度的僵化落后、以儒家思想为主体的封建社会文化的束缚羁绊,却是怎么也回避不了的重要原因。虽然经过五四时期的批判、涤荡和新中国成立后的改造、扬弃,中华传统文化中的落后和消极因素大大弱化和减少了,但仍有一些以不同形式在不同范围内存在着,甚至会在特定条件下冒出来,扰乱社会思想文化环境。

因此,认识和看待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既不能无视其历史作用和当代价值,把它说得一无是处、踩到地上,视之为影响中国进步的万恶之源,又不能忽视其局限性和落后、消极因素,把它说得尽善尽美,吹上天去,视之为解决一切问题的万能妙药。

二是要结合今天的实际和需要,对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思想精华和优秀成分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历史的联系是不能虚无也不能割断的,人们总是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但这种继承决不是要照搬前人的做法,搞复古主义那一套,而是在鉴别分析、批判继承的基础上,有所改造,有所创新,有所发展。即使是儒学和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一些思想精华和优秀成分,由于时代的发展进步和客观历史条件的变化,它们与今日中国正在努力建设的社会主义的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社会治理等也还存在许多不协调、不适应、不符合的地方。

因此,只有根据当今中国的实际情况和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使它与当今中国的社会实际和时代的发展潮流相协调、相适应、相符合,真正“活”起来、“用”起来,其当代价值和现实作用才能得到真正发挥。

三是要深刻认识中国走马克思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选择,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是任何其他思想文化都不能也无法取代的。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指明了实现全人类解放的内在逻辑和基本路径,代表了世界文明发展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正确方向,因而具有其他思想文化无可比拟的先进性和持久强大的生命力。近代以后,为了找到救国救民、富国富民的真理,中国人民苦苦寻求、不断试验、反复比较,儒家思想的传统做法不行,资本主义的西化方案也不行,改良主义的调和努力还是不行,最后是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道路,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持续不懈奋斗,才取得了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因此,走马克思主义道路不是一时兴起的权宜之计,不是谁强加给我们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中国人民经过比较而作出的郑重历史选择,是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选择。

马克思主义连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所有理论成果一起,永远都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是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我们做好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指导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走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指导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如果丢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会失去指引、走向迷途以至归于失败。

总之,马克思主义极大地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是谁也否认不了的客观事实;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作用,是经过历史和实践的反复检验形成的,具有深厚的社会和实践基础,是任何其他思想文化都不能替代的。

四是要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机结合起来。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开展革命、建设、改革的一条根本成功经验,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有机结合起来,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并利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指导新的实践。这其中的中国具体实际当然包括中国的历史文化实际。也就是说,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必然要求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并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其重要的文化载体和营养源泉。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也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因此,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推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必需因素,二者互为需要、紧密联系、不可割裂。

同时还要看到,二者不仅有时代性上的差异,更有层次和本质上的区别,不能把“结合起来”理解为“相互取代”,更不能搞什么“以儒代马”。实现二者相结合,不是说谁要化掉或代替谁,而实际上谁也不可能化掉或代替谁;也不是说要搞什么“复归”和“返本”,而是要开辟和创新,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还不是说实现结合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不存在了,实际上除了结合后形成的新的文化形态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外,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会独立存在并发挥相应作用。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会在中国化的进程中得到丰富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会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关于如何对待中华传统文化,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两句非常凝练的话:“应该科学对待民族传统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如何做到“科学对待”“忠实传承和弘扬”呢?概而言之,就是要排除“儒学无用论”“以儒代马论”等错误观点的干扰,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在鉴别分析、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条件和实际需要,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努力创造光耀时代,光耀世界的中华文化,服务和助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孔子研究院2020619

上一条:儒家学派是怎样创立的?
下一条:葛兆光:一本好的教材远胜于一打好的学术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