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田野调查和在此基础上的调查报告是《中国节日志》项目的立卷之本。因此,必须强调调查提纲的拟定、调查问题的设置和一定地域时空概念下的深度访谈,并借鉴各类志书的书写方式,全面形象地撰写调查报告。
关键词:节日调查;报告撰写
《中国节日志》撰写方案中,特别强调了田野调查工作,以科学、客观、具体、全面、形象、规范为基本原则。力求能够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借鉴中国传统志书与现代民族志、民俗志的写作方式,结合文献资料完成研究和撰写任务。可以说开展田野调查、力求保持和表现节日当下的生存状况,就是这次《中国节日志》项目的最大特点,或者说是立卷之本。《中国节日志》的调查报告部分要求由多篇调查报告组成。
在指导文件上可以参考根据试点工作经验新修订的《〈中国节日志〉(文本)撰写方案(试行)》。这个方案主要是从节日活动实录类调查报告的撰写要求上考虑的,撰写重要事项专题调査类的报告也可以参考这个体例。我力求依据这个方案来谈谈节日调查和调查报告撰写问题,不到之处,望各位同行不吝赐教。
01 节日活动调查准备与调查提纲的拟定
这次节日志项目的开展应当充分认识到田野调査的重要性,研究的立场必须基于田野工作。这就要求这次调查要结合人类学、民俗学田野工作研究方法。美国人类学家格尔茨指出,人类学的方法强调仔细的第一手材料的分析,以及对大型社会中小型社区的重点分析。这种方法对能够使我们用对村落、小镇及社会阶级的分析,来体现对一般社会过程的认识。
节日志实地田野调査需要做好充分的准备。首先在各项目组提出的标书中已经就田野调査点进行了考虑。通常都有一个以上的调查点。节日的田野调查点的分布应当考虑跨区域、跨民族的状况,注意民族支系、族群、部落的差异。如果没有考虑周全,可以再作一些调整。
在任务重、时间紧的情况下,此次节日志调查更需要每个调查组拟定非常具体的调查提纲。节日活动的调查提纲具体内容可以参考这次的撰写方案,但是不能停留在节日情况一般描述、志略词条的条目层次上,必须要根据每个具体项目细化,也就是根据每个具体的子项内说明提示的内容,根据每个节日的具体情况,举一反三,转化为更加具体的问题。对于田野经验不足的人来说,甚至可以直接转换为提问的具体问题。在设计调查提纲时,应考虑到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这个调查提纲是需要我们的调査者熟练掌握的,要在田野调查地,根据情况进行不断的修订,进一步根据田野调查进展,细化和深化问题。
拟定调查提纲时应当注意:(1)应突出与节日活动调查的主题和重点有关的问题,问题要有针对性。(2)应考虑所列问题如何才能引出答案。(3)调查问题前后的逻辑关系应当清楚,问题在转折时应尽可能地互相有所关联和呼应。(4)问题的含义必须明确肯定。注意不要使用否定句的问题。提出和解释同一个问题不要有两个以上的解释,以免答案不一致,或者让回答者觉得无所适从。(5)问题要清晰、明白,不应过于抽象,对那些不熟悉学术概念的调查对象尤其如此。不要问过于模糊的问题,也不要把几个问题堆在一起。(6)问题的排列也要注意其相互之间的关系。(7)提纲拟定还应当考虑运用当地人的概念,对节日相关的地方性、民族性概念进行详细询问以求得较为深入的解释,这对发掘节日的地方性知识十分重要。有些询问可能需要得到明确的答案形式,如果是数字式答案,应当运用当地习惯的数字和计量单位。
02 调查问题的类型及其转换
调査提纲和调查访谈过程中,要注意调查问题类型的变换。最普遍的问题包括概括性问题和细节性问题(也可以说是特殊性问题)两种类型。概括性问题属于概览性的问题,它用以描绘被调查者所生活的世界的广阔图景,同时还可以描绘出当地社会文化的概貌。概括性问题能够帮助研究者确定研究的范围,并且能够使研究者更有效地利用资源。那些被调查者对于自然环境、活动领域和思维的总体看法对于调査来说具有指导作用。当然,概括性问题的质量决定着这一问题是否有效度。概括性问题的相关面越窄,所给予的回答也会越窄,同样对于一种文化的总的看法也会越窄。同时,研究的范围决定着概括性问题的有效程度。例如,在一个村庄里调査某个节日的情况时,“你能给我说说这个村里过节的事吗?”这样泛泛的问题就是一个好的概括性问题。但是,如果研究整个大的区域的文化,那么对一个并没有研究或者关怀过一个大的地区或者整个民族的访谈对象提出泛泛的问题,让他告诉你有关整个大的地区或者民族节日文化的全部事情就会让人难以胜任。概括性问题所提供的信息能够帮助调查者对一个地方形成基本的印象,让研究者了解到当地节日活动的基本状况,帮助研究者进一步去探求节日活动调查的具体方面。这些信息还可以刺激研究者提出细节问题:在提出更多的概括性问题之后,更多的细节性问题随之出现,直到最后形成满意的概念框架和意义体系。
一旦概括性问题揭示出田野工作者和当地人的某些意义范畴之后,关于这一范畴的细节性问题就变得很有用。概括性问题与细节性问题之间最大区别在于当地的情境。例如“节日期间村民小组长都做些什么?”这个问题在某一个自然村的节日调査中可能是一个概括性问题,而在一个乡范围的研究中却相对来说是个细节性问题。在村子里对一位妇女访谈,“做花馍的时候你男人做些什么?”就属于细节性问题。细节性问题是对节日活动的现存意义和行为范畴更为深入的探究。如果说概括性问题是对世界性认识规定一个边界,那么细节性问题就是对这一认识进行的深度研究。
细节性问题还可以分为差异性问题和过程性问题(不同人和不同地区的差别与事件发展过程,横着比和纵着讲)、意义类问题和情境类问题(有什么含义和发生了什么相关的事、有什么相关的人介入其中)、描述性问题和解释性问题(怎么样与为什么要这样)、理论性问题和评价性问题(理论认识与对事件、人物的评价)、比较性问题和因果性问题(时代前后的变化与前因后果的联系)。很明显,这些不同类型的问题对几乎任何学科定性研究方法都很有价值。对人类学家及田野工作者来说,这些问题能够帮助他们更为细致地把握当地人的想法,理解当地人的观点,理解他者如何定义现实世界。通过这些手段,就有可能呈现出节日活动更多的细节。
03 本土概念的获得
进行细致的田野工作,重要的是通过调查者的亲身经历、深入调查和如实记录,来理解和描述所调查的节日文化的概念系统、意义体系和人们庆祝节日的情感模式。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不同的文化现象会给予不同的解释。我们强调的是文化实践者的概念和意义体系。在概念上,要对当地人节日活动的相关概念进行本土语言的解释,不要用研究者自己对节日的认识代替节日的文化实践者的概念和意义体系。
在节日志田野工作和撰写过程中都应注意当地本土概念和观念的应用,以便能够详尽地描述文化的各个环节,克服由于观察者的文化差异造成的理解偏差。本地人、本族人去做研究也可能会遇到挑战,在自身的文化当中往往会将许多的行为和思想视为当然的、平常的。研究者通过对所搜集的材料作出学术解释,可以认识和解释那些本土文化中生活的人们在自身文化中可能视为当然的和平常的许多的行为和思想,但是不能详尽地描述文化的各个环节,观察者可能会因为文化的差异、文化假设上的偏差而产生错误的认识。因此,在节日志调查和撰写时,我们更强调研究者和节日活动主体相互之间的对话,不是用研究者的观点,而是采用一种提问的方式,去发现和了解可能被当地人习以为常的节日文化现象背后的主位观点。
04 时空亲历
节日志要描写节日活动发生的场所,也就是节日志所要求的田野调査点。不同调查点要求分别记述,每一调查点至少有一篇实录。所谓实录,就是要描写这个田野点实际发生的具体情况。田野调查点一定要具体,不是一个大的地区,而是地理和人口规模限定的具体社区或者群体规模限定的社群(community)。这种社区在传统社会中,往往是一个村寨。通常有一个名字,社区成员彼此熟悉。其成员集中在社区内部发生互动关系,社区是紧密关联的,还具有可以被清楚辨认的内部社会结构。现代人类学家也有人把这个概念翻译为“社群”,更多地调查人群之间的相互联系,而不再局限于具体区域。比如,调査某个具体节日时,可能会发现一个村子的节日活动中,民众会到村外甚至其他村庄去进行巡神、祭山等活动,调查者就不能仅仅局限在村寨地理范围之内,而应该随着活动的参与者到他们活动的其他空间去。当然,如果村子外由村里人独占、独享的神山、圣水,你也可以把它们看成是村寨社区的一部分。但可能我们常常会发现这些地方实际上是多个村落共同拥有的,那就成了几个村子边缘之地,或更大的区域或族群的聚合之地。
《中国节日志》项目调査强调亲历性,就需要关注节日活动的发生时间。首先,《中国节日志》的实地调査必须要在节日活动的时间点上进行,而不是仅仅依靠事前或者事后的访谈来了解节日的状况。一个地区有几个节日活动点,如果在每年的同一时间进行,或者是一年调査一个点,如果时间不允许,调査组可以再进行分工,节日活动开展时各小组分别到不同的地点进行调査。这样才能够照顾到不同田野调查点的情况,撰写不同田野调查点的调査报告。其次,要注意时间的延续性。从节日活动的筹备开始,到节日活动的开展,最后到节日活动的结束,每个环节都必须关照。第三,又要注意时间的阶段性。调查要注意到节日活动(包括仪式、主要活动)的每一个阶段,分阶段描述筹备、开始、进行过程、结束、后续活动,完整记录调查点基本信息和节日过程,详细描述该调査点节日活动的细节和所涉及的重要人物。
通过参与到当地人的节日活动之中,调査者从中实际体验被研究者的节日文化各方面。可以从节日筹备活动、节日庆典、祭祀仪式等明确而易于观察的事项入手。通过对节日活动的充分参与,来记录节日活动的细节。如有可能也可以学习、体验和掌握一些基本活动,调查组的部分成员参与到当地人节日集体舞蹈的行列中,花一些时间去学习这种节日舞蹈,去发现一些局外人不易发现的细节,如具体的技巧、讲究等。
05 深度访谈
节日志调査还有一个重要手段是深度访谈。许多现象仅仅靠观察显然是不够的。访谈是调査者和信息提供者双向互动的过程,也是一个随着讲述故事的发展逐步推进双方进行角色表演的过程。访谈一般由问候、给予民族志解释(项目解释、记录解释、本土语言解释、访谈解释和问题解释)、询问问题、表达兴趣与无知、重复、告别和离开等环节构成。
问候是开场白,努力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访谈气氛。接着说明节日志访谈的整体目标,告诉对方你要请教什么问题等。调査者在强调阶段性主题的同时,最好提醒对方注意中心目标,以及阶段性主题和中心目标之间的关系,从而将谈话引向那些能够导致发现节日文化知识的路径和领域。
提问中最主要的是描述性问题。描述性问题是指让讲述者用自己的语言对所目睹或体验过的节日场景、经历、日常活动进行陈述,在重要人物访谈时经常会采用这类方式提问。询问时要注意两个原则:一是针对讲述者,以适合他的身份和场景提出问题,不要把问题问得太空泛;二是遇到回答问题过于简洁的访谈对象可以在提问时尽可能拉长提问的长度,以增加回答的信息量。描述性问题往往能引出讲述者对特定场景的概述或对某种活动的全方位记忆,有利于聚焦并分离出初步的主题,刺激出一些专门的、详细型的问题。描述性问题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扫描性问题、聚焦性问题、举例问题、经历问题和原话问题,可以灵活地选择运用。
扫描性问题是关于节日文化场景重要特征的口头描述,这里的场景可以是与节日有关的空间、时间、事件、人、活动或器物。扫描性问题能引发讲述者滔滔 不绝的表达欲。它可以包括几种不同的询问方式:典型的扫描性问题,即要求讲述者把事情通常的状态、一般特征作一番总结;特定的扫描性问题,即针对讲述者与节日有关的最近某个时间、最近发生的某些事以及他最熟悉的某个地方提问。还可以通过引导的方式提问,要求讲述者做一些简单的工作或者描述节日分布图、节日活动示意图等辅助其解释。有的时候也可以由调查者根据讲述者的描述绘制相关的示意图,请讲述者提出修改意见。用这种办法增加口头解释的信息量,使之更直观。
聚焦性问题是从扫描性问题引申出来的一种问题类型,它只是针对经历或场景中的某个极小的节日活动片断进行提问。如询问了节日活动的扫描性问题之后,进一步询问节日的每一个具体环节的状况,促使讲述者去谈很多在先前的访谈中被忽略的琐碎细节。
在节日访谈中,举例问题也是最实用的一种问题形式。就是要求调查对象就所说的事件举个实际发生的例子。举例问题可以贯穿于访谈的始终,能使调查者探索实际发生了的事情中的那些最有意思的表述。
原话问题是指讲述者针对最熟悉的文化场景言说或陈述事情时,总是会用到那个场景最平常的一些术语和词汇,这时,调查者应该主动接受这些表述,直接就其中某些术语或词汇提问题,避免讲述者为了使调查者能够听懂而刻意翻译原话。发现的本土语言关键概念越多,就越需要从讲述者所用的词汇、短语和句子中寻找答案。原话问题的提问过程也是调查者不断习得对方语言的过程,随着调查者与讲述者沟通的不断深入,原话问题对于寻求有关节日的特定语言表述背后的意义是很有价值的。
按照节日志撰写要求,访谈在注意节日活动过程的同时,也应当围绕几个方面展开。可以考虑在志略撰写条目中列出的以下几个方面:(1)节日时空:时间和场所。(2)组织:组织、组织者、参与者。(3)节日缘起。(4)仪式活动:仪式、主要活动、规约禁忌。要注意活动中的具体信仰和禁忌,问清楚用什么,不用什么,说什么,不说什么,做什么,不做什么等,更不要忘了问问为什么。(5)表演艺术与口头叙事:戏曲、舞蹈、曲艺、音乐、口头传统等。(6)游艺娱乐:游戏竞技、社交。(7)节日用品:饮食、服饰、器物。(8)节日文献等进行。
访谈中的提问是一门艺术,需要调查者的精雕细刻。调查者对引出与收缩、重述与追问、插话和提问等技巧进行灵活运用,才能够不断地提升节日志文本的质量。
在讨论节日活动问题时,调査者要不断引出问题,并从问题中导出所需要的信息。应该掌握不同类型问题的应用场景及其转换。比如你问当地人以前和现在的节日状况,这是一个大型扫描性问题,当地人可能无所适从,不知从何处谈起。你可以请他们先讲讲有关节日由来的传说,再说说讲述者听老人们讲述过的以前过节的情况。通过对大问题的分割,既让当地人有了整体关照的意识,也能引发他们说出许多节日在不同时代相同和相异之处。最自然的引导途径是:调查者尽力习得当地人的一些日常生活经验和常识,讨论当地人经常会问或感兴趣的问题。不要过度限制在意义询问上,也问问相关物件的用途,使意义与具体的节日活动能够更好地联系在一起。当你询问一些问题,讲述者回答过于简短而明了之时,可以用长句式的结构进行提问,以增加讲述者提供信息的数量。长句式结构是指提问过程中包含的不同提示之间的结构安排,由若干小问题串联组成。如果把短句变换成长句式结构,这样提问:“最近一次你主持的祭祖仪式是在什么时间?为什么要选择这一天?你是怎样做准备工作的?那天都有哪些活动,你是怎样安排的?在举行仪式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麻烦或难处理的事,你是怎样处理的?”此类问题给仪式主持人的引导指示就要明确得多。讲述者可以从不同的方向和层面围绕仪式的有关活动过程和细节展开叙述。使用长句式提问的优点在于可以为讲述者思考问题提供若干路径,把他对问题的分析不断向纵深处推进,由此丰富或突出某些细节。
有时访谈中又要运用收缩策略。引出问题时,如果讲述者提供了一种完全的理解,无需就同一问题再深究下去;如果讲述者提供的信息不充分,或者谈话引 出了新的问题,或者偏离了主题,调查者可以考虑运用收缩或聚焦策略。聚焦一般指向大的节日研究主题,或者去讨论和节日相关的大的方面。收缩往往使用更多,在一次提问中提出若干问题,问题之间要相互关联,而且内容变得越来越具体,逐步逼近聚焦点。我们可以采取一问一答的方式,就讲述者提供的内容通过语气变化、停顿、重复或追问进行收缩。
重复策略是访谈过程中使用最普遍的。在访谈中调查者想突出某些方面时,就可以使用重复。重复讲述者提到的一些词汇、短语甚至句子,而这些内容正是调查者希望了解更多的。一方面,突出调查者想了解的节日活动等主题;另一方面,通过附加节日活动具体阶段、人物、器物等具体场景来聚焦,以进一步推进在主题方面的调查。调查者也可以重复自己的问题。当讲述者的记忆和谈话因为各种原因出现暂时的间断时,调查者使用重复可以逐步激活对方的记忆,帮助其回到原来的问题,继续描述。
如果调查者对讲述者的回答有疑问,或者发现对方提供的意义和原因解释仍然有必要刨根问底,追问就是此时的最佳策略。不过,在获得若干信息的参照下和话题转到相关问题上时,再行追问会更自然,效果也会更明显。不断地表达无知也是一种巧妙的追问。追问往往会剥离出新的观点和领域,促使讲述者对主题及其相关联系提供更广阔、更完整,或者更具体、更细致的信息。调査者已经获得了相当数量的资料,而且从整体上已经对相关问题形成了初步的分析和判断时,为了进一步确证或者更深层次地触及信息背后的东西,也可以使用追问策略。但一定要注意处理好两个细节:一是调查者不应把自己的理解全盘托出,而应事先在头脑中构思一个框架,再就需要发掘的信息一层一层向讲述者询问。从那些构成现象的事件问起,再追问事件的原因,最后落脚于事件的分析。过于性急可能会影响访谈的过程和结果。一个合理的解释往往在主位和客位之间的多次反复交流后才能获得。二是要反复运用激励技巧。调查者要表明自己虽然已经掌握了一些信息,但讲述者了解的往往会更多,鼓励他把所见所闻所想全部都讲出来。要用表达无知和兴趣的方式表现出很强的探知欲,追问效果才会更显著。
调查者要注意问题的顺序和过渡。访谈时,应根据谈话的具体情况适时地调整。就问题的顺序而言,提问一般遵循由浅入深、由简入繁、由一般到特殊、由近及远的原则。就问题的过渡而言,一个完整的访谈过程应该有一条主线贯穿始终,所有问题都应与此有关。在此基础上,过渡的技巧方式有三种:调查者可以抓住讲述者谈话内容中的某一点通过重复其中的词汇和句子转换;可以顺着讲述者所谈的内容进行简要归纳,然后提出新的问题;还可以使用一个过渡性问题,给对方提供铺垫,再转换。总之,调査者要有意识地引导讲述者进行这种转变,而不能在对方没有任何心理准备的情况下突兀地变换话题。
无论采用什么策略和技巧,如果提问和插话的时机把握不好,仍然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插话和发问往往因人而异,随具体场景的变化而不同,很难确定什么时候最合适。不过,一般而言,应把握以下两个原则:一是如果讲述者对一个问题仍处于不间断的思考中,正在谈论问题的一个方面,其他的部分还没有提到,就不宜插话和提问。二是如果讲述者的回答出现了明显的漏洞、不连贯、错误,或者答非所问,那么插话或提问就必不可少。除此之外,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插话都是为了延续或推进话题,调查者都必须时刻关注交谈的方向、范围和进度。注意提问和插话不要过于急躁地转换话题,一个话题说完再转到下一个话题。如果一个调査组几个成员提问,因为大家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最好是有一个相互照应。不要大家抢着问,哪一个问题都不能充分展开。
06 调査记录和资料整理
调查过程中,要及时记录调查笔记。资料一定要注意描述的客观性、公正性,要符合事实,不能只想记录调査者的主观感受而带上个人色彩。如果想对事件或人物的文化意义进行分析,阐释调査者本人的理解和感受时,建议在客观记叙完田野笔记之后再进行书写,以便把事实部分和感受部分分开来,并且最好做出一定的标记,有利于以后寻找资料;或者可以选择把感受部分写进私人日记中,以便和田野笔记作出明确区分,避免夹叙夹议。
笔记宜多不宜少,以详尽细致为主。可以用录音辅助,现场记录加事后整理录音的补充。录音整理及笔记都不要忘记注明调查的具体时间、地点、访谈对象,对于节日活动发生的时间、地点、场合、人物及其他们的相互关系、大的环境背景等等都要描述清楚。在节日活动过程中,不同人物的言语和行为都要做适当记录。如在行路过程中,天气情况、路面情况、住宿情况等也可略有记述。
在做记录时,特别是在进行人物访谈的时候,访谈对象所说的话应该原原本本地记录下来,尽量使用访谈对象自己的话语,保留谈话内容的原汁原味。尤其是在熟悉当地语言的情况下,更要应用当地人的话语或方言进行记录。
在进行田野调查时,身边应该随时准备一个记录的本子,遇到突发事件时能随时随地进行记录,保证记录的及时性。或者调查者在田野调查过程中突然有了新的想法和思路,也应该养成随手记录下来的习惯,因为有的念头常常一闪而过,如果没有即刻记录下来,事后很容易淡忘或忽略。
记录田野笔记是调查期间每天必做的事情,要尽量保持田野笔记的连贯性。调査组要有专人写田野日志,记录每天的活动。如果调查者在时间或地理空间上有所变化,田野笔记中应该有详细的介绍和记录。不能前一次的笔记还是在甲地进行的,后一次的笔记就突然描述起乙地的情况来了,中间的变化更动应在笔记中交代清楚,这样便于以后回忆和查找相关资料,使笔记也保持系统性和条理性。如果调查期间出现意外情况甚至事故,不能保证每天都做记录,那么在下一次做记录时应该写明白为什么中间出现了断裂,并把其间发生的事件和所搜集到的材料补充完整。
不仅要记录田野笔记,边调査边对田野笔记进行整理也是必要的。通过整理,可以对散乱的笔记进行区分归类;可以查缺补漏,根据调查提纲进行编码和整理,以及时发现调查中的疏忽和不足,以及根据调査提纲或调查地的具体情况作出补充和完善。另外,在进行整理时还可以对一些快速记录的笔记进行扩展和补充,使零星分散的记录成为系统性的描述。
07 调査报告的撰写
节日田野调査不仅是撰写调查报告的基础,也是撰写综述和志略两个部分的 主要材料依据。整个节日志文本都应当是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结合文献资料完成的。《中国节日志》调査报告可以以两类方式呈现:一是节日活动实录;二是重要事项专题调査。
调查报告要求围绕调查地点展开,完整记录调査点的基本信息和节日过程,详细描述该调查点的节日活动的细节和所涉及的重要人物,旨在提供一份亲历、翔实的节日现状案例。叙述的方式与民族志调查的主题材料极为有关。通过场景的和过程的呈现,提供了所报道的事件发生的意义和理由。
调查报告应以描述、说明性文字为主,语言表述平实准确。要注意处理好节日志调査报告和节日志其他部分的关系。节日志综述中已经全面、系统地介绍了节日的名称、分布区域、自然生态环境、历史文化背景,节日的起源、传承、流布、变迁、组织、地区差异,节日活动的基本内容和过程、节日的意义和功能等较为全面的内容。而志略又分门别类地说明了构成节日的各要素,这些内容在很大程度上应当基于调查报告,但与调査报告的侧重点应当有所不同,调査报告与之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调查报告更侧重于具体场景的描述,也就是要采用民族志(ethnographic)或民俗志作品的叙述方式。节日活动实录要求亲历、实录,完整记录调査点的基本信息和节日过程,详细描述该调查点节日活动的细节和所涉及的重要人物。不同调查点最好能够分别记述,每一调査点有一篇实录。节日活动调査报告要注意所调查记述的节日活动、事项的完整性、细致性,注意呈现民族志、民俗志的场景和完整故事,也就是在亲历的过程中,以观察为主线,结合对当地节日活动相关重要人物的访谈,对节日活动的方方面面进行详细叙述。在调査报告中,要尽可能细致地描写记录节日志项目承担人员调査当时节日的各个环节,不能只是简单地介绍村子里过年的基本流程或者基本情况。
专题性调査报告则要更为细致地呈现节日的重要人物、组织、事项等,特别强调与节日的关联性,结合节日的具体时间、空间展开。节日组织专题调査报告要详细地叙述与节日密切相关的组织的缘起、早期的重要人物及这些人的具体故 事和传说、组织的结构、组织内部的社会关系、组织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重要事件、转折变化、组织在节日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在调查时空的节日活动中组织发挥作用的具体过程等。
考虑到有些事项在节日中具有重要功能和意义,应当有更多的描述,在综述中虽然已经涉及,但鉴于综述篇幅平衡,无法详细叙述,而在志略中又无法用一两个条目清晰呈现。这些与节日紧密相关的事项,在节日活动调査报告中可能也不宜展开描写,因此,可以撰写事项专题调查报告,如苗族姊妹节的银饰、花儿会的音乐、社火中的表演等,可能就需要以节日事项专题调查报告的方式来记述。节日事项专题调査报告应当以田野调查为基础,可以适度结合文献资料,详细描述该事项的起源、传播状况,涉及的与传说、故事、事项相关的过去和现在的主要人物,事项的主要类别,制作或表演的时间、空间、具体过程或程序、口诀或技术要点、制作物品的类别、角色、曲目、唱腔、唱词、调式、舞段等。在描述中一定要与其他相关研究相区别,强调与节日活动的关系。
在调査报告中涉及一些重要人物,要交代清楚该人物的背景材料(年龄、社会身份、文化程度、家庭状况等),要细致地呈现这些人物的个人生活史,也就是这些重要人物在成长的不同时期所经历的和节日中与他所扮演的角色有关的重要故事、影响他成长和当下生存的各种人和事、他所在的社会关系、他从事节日相关活动的经历、在节日活动中的角色、对于节日活动的认识和理解等等,使所调查的这个人物能够有血有肉、活灵活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作者简介:王建民,中央民族大学民族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原文刊载《节日研究》第1辑。
文章来源:【节日研究】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