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专题研究>>社会文化史>>正文
2019年台湾地区民国史研究学位论文汇总
2020-03-10 15:18 陈华秋整理  近现代史研究咨询   (阅读: )

2019年臺灣地區民國史研究學位論文汇总

编者按:台湾学界有不少致力于民国史研究的学者和研究生,可能由于信息不畅,大陆很多学者没有注意到一些最新的研究动态。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生陳華秋整理了2019年臺灣地區民國史研究學位論文情况,特赐稿并授权本公众号推送,以飨学界。

碩士學位論文

論文名稱:西北軍大刀作戰之成因、效果與困境

研究生:莊翔聿

指導教授:劉季倫

口試委員:張力、劉維開

畢業系所: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在民國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兩個時期,有一支特殊的部隊會手持大刀作戰,民間一般稱作「大刀隊」,其實際名稱為「手槍隊」。這支部隊不僅在當時有名,在現在依然是兩岸宣揚抗戰時常常提到的部隊。本文即以擁有手槍隊,且其手槍隊在喜峰口大捷中聲名遠揚的「西北軍」為主題,討論其為何需要建立一支兼用槍砲、手榴彈與冷兵器大刀的部隊,是否有甚麼時代背景和因素使得西北軍在熱兵器戰爭的年代,仍然不得不借助冷兵器來作戰,並討論西北軍運用精神訓練和中國武術來訓練其官兵後,這種冷熱兵器作戰的實戰效果如何,是否有遇到困境,如果使用大刀有遇到困境,這困境是什麼?最後其所代表的精神又為何?

關鍵詞:大刀、大刀隊、手槍隊、西北軍、抗日戰爭、喜峰口、台兒莊

論文頁數:103

目次:

第一章:緒論6

()研究動機與目的6

()研究回顧14

第二章:我武惟揚:西北軍之出身地區與時代思想23

第一節:西北軍將帥、士兵出身之地區23

第二節:西北軍受近代提倡軍國民主義、尚武與體育之影響、實踐29

第三章:西北軍之生存與壯大35

第一節:西北軍之募兵35

第二節:西北軍之財政41

第三節:西北軍官兵之進修與升階46

第四節:西北軍照顧官兵方法49

第五節:西北軍的特種部隊:手槍隊與大刀隊52

第四章:西北軍之軍事訓練、效果57

第一節:強軍之路:中西合璧、新舊並存的軍事訓練與紀律57

第二節:西北軍戰鬥中使用大刀的效果64

結論97

徵引書目101

論文名稱:抗戰時期的國立中學研究(1937-1945

研究生:許詠怡

指導教授:周愚文、劉維開

口試委員:劉蔚之

畢業系所: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國立中學,是抗戰時期中等教育的一項特殊措施。它的重要意義不只在於它打破晚清以來「地方立中學,中央立大學」的制度慣例,更在於它是為收容戰時失學失業中等學校員生的重要機構。本文旨在探討國立中學於整個抗戰時期的發展歷程,以了解國立中學對戰時及戰後中華民國立中學等教育發展之影響。全文首先探討教育部設置國立中學的態度如何影響國立中學的產生,並從國立中學相關法令規章的頒行及內容,分析國立中學制度化初期的特徵及意義。之後論述國立中學在數量持續增長的情況下,其成立目的由單一走向多元的歷程,並嘗試從國立中學師範部及職業部的演變、公費與貸金制度及課程設置等面向,以了解教育部對維持國立中學校務運作的基本方針及其所具有的示範性特色。接著討論教育部如何擬定及執行國立中學復員計畫,最後於結論分析國立中學體制的形成與納入體制對中華民國教育發展之影響。

關鍵詞:抗戰教育、流亡學生、國立中學、戰時中等教育

論文頁數:110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文獻回顧.2

第三節研究史料.6

第四節研究範圍.6

第五節研究限制.7

第六節章節架構.8

第二章國立中學的成立與制度化9

第一節南京國民政府時期「地方設立中學」的淵源初探.9

第二節第一所單獨設置的國立中學-國立東北中山中學.10

第三節抗戰初期教育部對戰區中學員生救濟的初步態度.12

第四節抗戰時期國立中學成立的背景分析.13

第五節國立中學的制度化.17

第三章設置原因的轉化與發展25

第一節國立中學發展分期的再檢討.25

第二節學校校址的選擇.29

第三節1939年以前設置原因分歧的初現34

第四節1940年以後設置原因的多元化38

第五節小結.45

第四章校務運作及其特色47

第一節師範部及職業部的設置與演變.47

第二節學生生活的維持-貸金及公費制的建立.51

第三節國立中學的課程.59

第四節小結67

第五章國立中學的復員69

第一節訂頒國立中等學校復員計畫.69

第二節國立中學的復員概況.73

第三節國立中學的復員結果.81

第四節小結.85

第六章結論87

徵引書目91

附錄97

附錄一抗戰時期國立中學的校址選定原因分析表97

附錄二「初級中學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各科時數表」102

附錄三「高級中學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各科時數表」.103

附錄四「國立第三中學初中部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時數表」.104

附錄五「國立第三中學高中部教學科目及各學期每週時數表」.106

附錄六國立中學大事記108

論文名稱:跨時代的婦女期刊:以《婦女旬刊》為例(1920-1948)

研究生:黃健傑

指導教授:游鑑明、劉維開

口試委員:連玲玲

畢業系所: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婦女旬刊》為浙江省最早的婦女刊物,由杭州中華婦女學社社長張儷娟為響應新文化運動,與丈夫和友人一同創立發行。該刊於19206月創刊,1937年至1945年中日戰爭期間停刊,直至19469月復刊,最後停刊於194812月,並曾於1925年、1926年發行《婦女旬刊彙編》2集。

本文認為刊物生產過程主導文本走向,因此先對《婦女旬刊》發行歷程、經營行銷策略、廣告內容形式進行研究。中華婦女學社雖然資金有限,但在編者妥善運用社會關係網絡之下,仍能維持《婦女旬刊》發行,並影響著編輯群、執筆陣容和文本內容的改變,進而使《婦女旬刊》可分為新舊文化交融、民俗學研究,以及戰後重視家庭與婦女關係等三個時期,女性形象也隨著時代演進而有不同的呈現方式。然而,即便《婦女旬刊》有著多重轉變,但試圖擔任新思想與舊道德間緩衝、溝通的橋樑,以及循序漸進的啟蒙者角色,卻從1920年創刊一路跨時代地延續到1948年停刊為止。

關鍵詞:婦女旬刊、期刊史、婦女史、社會關係網絡

論文頁數:134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一、研究動機1

二、近現代刊物發行與女性議題研究概況4

三、內容架構10

第二章中華婦女學社與《婦女旬刊》的營運策略11

第一節浙江省第一份婦女期刊11

一、《婦女旬刊》出版始末11

二、《婦女旬刊》的內容樣式14

三、杭州中華婦女學社15

第二節《婦女旬刊》行銷策略21

一、封面圖畫設計21

二、名人題字29

三、廣設營業處、經銷處32

四、增加刊物曝光度41

第三節《婦女旬刊》的廣告45

一、《婦女旬刊》作為贈品45

二、《婦女旬刊》作為商品47

三、《婦女旬刊》內的廣告刊登與社會關係網絡49

四、商品介紹與性別意識55

第三章《婦女旬刊》的編輯策略變化60

第一節新舊文化交融時期61

一、《婦女旬刊》中的文學社團61

二、新舊共存,態度中庸65

三、《婦女旬刊》的文章欄目70

第二節民俗學研究時期71

一、《婦女旬刊》中的杭州中國民俗學會71

二、民俗學與《婦女旬刊》76

第三節戰後復刊時期77

第四章《婦女旬刊》中的女性多元形象81

第一節文學作品中的女性形象82

一、品學兼備的才女82

二、小說中的悲情女子85

第二節女性的社會角色89

一、高尚人格的養成89

二、職業婦女與婦女回家93

三、她山之石99

第三節女性的居家責任與功能103

一、既是良母亦是國民之母103

二、一家之主108

第五章結論111

一、期刊研究的新方法:刊物中的社會關係網絡111

二、「跨時代」的《婦女旬刊》112

徵引書目117

一、中文書目117

()期刊、報紙史料117

()圖書館出版品117

()工具書、史料彙編118

()專書119

()期刊、專書論文121

()學位論文123

二、英文著作123

附表125

附表一題字人出現次數和年份125

附表二《申報》中的《婦女旬刊》贈書廣告128

附表三1922-1930年作者文章數量表132

論文名稱:形構「女界」:從《中國新女界雜誌》論晚清女性國族主義

研究生:鄧沛力(PhillipDieringer

指導教授:衣若蘭、連玲玲

口試委員:楊瑞松、陳建守

畢業系所:臺灣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新的知識分子在甲午戰敗、維新變法失敗等國族危機中企圖建構新詞、挪用西洋思想,以求理解中國所走向的新的近代世界,並改變中國社會現況。在此背景下,《中國新女界雜誌》與其他以國族為主的晚清婦女報刊,其女權觀被視為附屬於當時的國族運動,並被認為它們盲目地跟隨男性知識分子,主張中國走向近代世界的必要性。是故,女權倡議與女性本身並不相關。

本文在探討國族運動與女權運動之間相互作用時,強調女性知識分子的角度,運用「女性國族主義」的視角重新解讀燕斌女士(18691931?1907年創辦的《中國新女界雜誌》,思考女性作者如何不僅將其女權倡議指向國族主義,亦能夠挪用此國族傾向來合理化女權的爭取,進而自我賦予女權。筆者發現,作為新詞的「女界」在《中國新女界雜誌》中恰恰正是「女性國族主義」的展現。由於「界」當時帶有「合群」、「競爭」等國族內涵,燕斌刻意將「女」與「界」相結合,進而形構想像的女性共同體——「女界」,藉由蘊含國族與女權論述的「女界」表達其雙重目標:其一,提昇中國在當時世界各國秩序中的位置;其二,敦促中國女性走向文明,迎頭趕上他國女界及男界,並爭取男女兩性平等。

儘管「中國女界」包含所有中國女性,燕斌以是否受(新)教育之界限,將「中國女界」中的女性區分為兩種不同女性群體:受過新教育、已開明的女性作者,以及未受新教育、非開明的「女同胞」。由此分別,《中國新女界雜誌》能夠闡明兩方對於振興「女界」的義務:女性作者必須將關於女權的西洋「新學說」輸入給中國女性;女同胞則被期待共結為一體,進而加強女權運動的動力。然而,由於這個想像出來的「中國女界」一直以來仍然處於「黑暗」之中,燕斌將「中國女界」分成為「留日女界」與「國內女界」。「留日女界」透過其對於他國的觀察,能夠挑選適合應用在中國的新的西洋思想,並決定「中國女界」仍須依賴何種舊的本土元素。筆者發現,此種「選擇性」使「留日女界」不僅持有女權運動的話語權,並可自己發明中國本土女權主義,進而敦促中國女性轉變為新女界分子。

關鍵詞:《中國新女界雜誌》、燕斌、女界、新、國族主義、晚清女權運動

論文頁數:101

目次:

致謝i

中文摘要ii

EnglishAbstractiii

第一章:導論1

第一節:突破以男性為主近代性的迷思1

第二節:以男性為主體之國族主義6

一、具代表性的男性知識分子之女權觀8

二、女學——清廷成立的女性形象10

三、下田歌子之「良妻賢母主義」12

第三節:以女界為主之國族主義14

一、以國族為主的女性作者——以《中國新女界雜誌》為對象的研究14

二、「女界」一詞的另類選擇18

第四節:以「女界」框架為論析《中國新女界雜誌》中的女權21

第二章:燕斌創刊的《中國新女界雜誌》23

第一節:《中國新女界雜誌》的重要性23

第二節:燕斌個人與《中國新女界雜誌》之背景29

一、從河南至日本——留日女學生的歷史脈絡29

二、《中國新女界雜誌》簡介31

三、女媧煉石補天的燕斌女士33

小結37

第三章:「女界」與女性群體38

第一節:性別論述的建構與其互動性40

第二節:女界「新學說」、「新思想」:進入文明的途徑54

一、「精神教育」:自立自強的職業教育55

二、提倡「新(公)道德」63

小結69

第四章:成立中國新女界71

第一節:「文化鏡像」——「留日」女界之觀察72

第二節:救援無法「自振」的國內女界77

第三節:新與舊之間84

小結90

結論92

參考書目96

論文名稱:「友誼」抑或「疾病」?近代中國女同性戀論述之轉變(1920s-1940s

研究生:許維安

指導教授:黃克武

畢業系所: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自五四新文化運動開始,科學論述取代了儒家論述,成為維繫社會性別秩序的權威。在此背景下,「同性戀」此一概念與其他西方生理學、心理學與性學知識傳入中國,並且被中國知識分子所挪用,以重新穩固過去以儒家論述為基底的性別秩序,如一夫一妻的父系家庭。

本文在討論在引入「同性戀」此一概念的形塑過程中,性別在這之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以及「同性戀」對性別秩序中的異性戀規範。主要透過三位在同性戀論述中具有重要意義的學者,如:佛洛伊德、加本特和藹理士。透過分析這三位作家的理論著作,在經過中國知識分子的翻譯、傳播與挪用之下,是如何影響中國對於同性戀的認識,以及中國知識分子又是如何受社會需求刺激,導致同性戀此概念的形塑具有疾病化和陰柔特質,進而維繫一夫一妻、一男一女的異性戀體系,尤其突顯在女性的社會角色認同上。

關鍵詞:同性戀、異性戀規範、近代中國、女性塑造

論文頁數:157

目次:

謝辭I

摘要III

目次IV

第一章 緒章1

一、前言1

二、研究回顧6

(一)西方同性戀史發展概述8

(二)近代中國的同性戀11

三、研究方法與架構21

第二章同性情慾的疾病化:以潘光旦筆下之馮小青為例27

一、心理學中的性慾知識29

(一)五種心理學理論30

(二)清華學校的風氣與心理學資源36

二、趁勢而起:男女同校爭議與同性愛41

(一)男女授受不親:男女同校爭議42

(二)同性愛成因與男女不同校45

三、理論創建:從〈馮小青考〉到《小青之分析》48

(一)才命觀到慾命觀48

(二)潘氏心理學理論52

四、成書之後:議題擴大與社會影響56

(一)出版過程與市場策略56

(二)讀者回饋60

小結63

第三章同性情慾去病化之困境:加本特與中性論之翻譯與傳播67

一、加本特思想與《愛的成年》之引介70

(一)引進:周作人與加本特思想70

(二)一門好生意:四家出版社之出版與宣傳《愛的成年》74

二、低聲呢喃:中性論的翻譯特點78

(一)《愛的成年》的中性論80

(二)關鍵詞彙的翻譯:同性戀愛、同性愛、中性與Urning83

(三)是否傳達同性戀去病化?91

三、情感與疾病之爭:《同性愛問題討論集》94

(一)論爭:語意的誤差95

(二)精神之愛與後天疾病100

小結104

第四章同性戀概念之女性化傾向:從陶劉慘案到《性心理學》譯註107

一、友情還是愛情?陶劉慘案前後的女性同性情誼變化109

(一)女校同性情誼:拉朋友與同性愛109

(二)轉捩點:1932年陶劉慘案114

二、權威競爭再起:變態心理理學興起與同性戀成因之爭120

(一)陶劉慘案與心理學之發展121

(二)疾病化理論的共性與差異126

三、不存在的天生同性戀:以潘光旦譯註《性心理學》為例130

(一)靄理士與性心理權威132

(二)無法佐證的天生論134

(三)同性戀概念女性化136

小結139

結論141

徵引書目149

論文名稱:太平洋戰爭時期中國在馬來亞的情報工作

研究生:陳穎賢

指導教授:陳惠芬

畢業系所:臺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19世紀中葉,英屬新馬即為中國閩、粵沿海居民的移入地,但新馬華僑與中國之間始終維繫著親疏程度有別的情感紐帶。20世紀初英屬新馬殖民政府對中國政府,特別是中國國民黨動員新馬華僑參與中國的政治活動有所顧忌,在「王藍協定」(1931)簽署後,國民黨在新馬的黨務活動甚至一度遭受當地殖民政府禁止,但直到19377月中日戰爭爆發,新馬華僑仍很大程度響應中國政府號召,以捐款、購買國債、投軍等方式援助中國的抗日戰爭。19381010日,閩籍僑領陳嘉庚主持的「南洋華僑籌賑祖國難民總會」(簡稱:南僑總會)在新加坡成立,該會統合了南洋華僑的抗日救亡運動,以致日本的情報機關將英屬新加坡視爲抗日、反日之中心。然而隨著國民黨對南僑總會的過度干預,造成以陳嘉庚為首的僑領起而反制,逐步分化了新馬僑領階層,且弱化了南洋華僑對中國抗戰的援助。儘管國民黨對南洋華僑抗日運動的干預成效甚微,亦無法讓新加坡殖民政府合法化國民黨在新馬之地位,但1941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戰前中國與國民黨籍新馬僑領的聯繫,轉而成爲「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中統局)將調查工作從國内推及海外,重振國民黨在南洋黨務工作,及開啓中英兩國在馬來亞情報合作之契機。

太平洋戰爭期間,英屬印度成爲盟軍對日作戰的前線及大後方,亦是中、美、英盟國之間從事外交活動、情報工作的場域。其中,中英兩國在馬來亞的情報合作,即是由國民黨籍新加坡僑領林謀盛促成。1942年初,日軍相繼佔領南洋各地,爲了策動南洋淪陷區秘密工作及配合盟軍反攻,中統局、軍事委員會調查統計局(簡稱:軍統局)、國民黨中央海外部長、軍事委員會參謀總長、侍從室六組擬訂〈南洋淪陷區工作綱領〉,以「實際情形,便利工作為標準」,對中統局、軍統局在南洋的情報工作「分區分工」。然而,在協商過程期間,中統局、軍統局卻因事權歸屬問題引發紛爭,致使中統局執行打通自石碼、東興潛入馬來亞渠道的計劃,以失敗告終。

194210月,中英兩國簽署馬來亞特工合作辦法,林謀盛即以馬來亞支部聯絡官及馬來亞區華人正區長身份,前往中國招募敵後工作人員,此即「龍組」。「龍組」學員以中國國民黨海外部、中統局代爲招募的人員最眾。此外,「龍組」學員之間,有僑生、中國籍與英國籍之別,而基於工作需要,學員多為閩、粵籍貫,具有相近的社會、學經歷背景。「龍組」學員在印度完成訓練後,依據英籍教官評語,及學員試驗成績分爲情報員或電務員,敵後工作課程内容大抵依據馬來亞的工作需求而調整。19435月至19458月,馬來亞支部以潛水艇及空投兩種方式,將敵後工作人員派入馬來亞霹靂、雪蘭莪、森美蘭、柔佛、吉礁、彭亨等地,以學員的同鄉關係作掩護,潛伏在各地蒐集情報,並聯繫馬來亞共產黨的華僑抗日游擊隊協助盟軍反攻。

19435月,「突擊行動」成功登陸馬來亞霹靂州海岸。由於電台搬運困難,此時情報均以人力方式傳遞。惟在中英共享馬來亞情報外,林謀盛、吳鐵城及中統局之間,另有中方秘密互通消息之渠道,此即「錫字報告」。該報告體例由馬來亞敵後工作報告及情報組成,起獲之情報多為華僑在新馬淪陷區之近情。19443月盟軍在馬區的外圍工作遭到日軍破獲,馬來亞與印度的消息斷絕。與此同時,中方派赴印度受訓之學員因與英籍教官發生意見,拒絕出發任務,經莊惠泉與陶林烈接洽,始得化解。19449月,「木匠行動」潛入馬來亞東海岸,建立無限電台,盟軍再次掌握馬來亞之情報。中方所獲情報由國民黨中央秘書處機要處處長張壽賢抄送南洋華僑協會、國民黨中央海外部、軍委會等各黨政機構參考,成爲重慶新馬華僑獲知僑居地之消息來源,可說是中國與在渝新馬華僑維繫情誼之憑藉。大體而言,儘管中方將中英馬來亞的情報合作視爲中國擔負同盟國義務,為馬來亞華僑追求戰後平等之表現,但戰後如何重振國民黨在馬來亞之黨務及牽制馬來亞共產黨對華僑之影響亦是當時國民黨的重大考量。

關鍵詞:太平洋戰爭、馬來亞、華僑、國民黨、情報

論文頁數:152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研究回顧5

第三節史料與研究方法14

第四節撰寫架構説明19

第二章新馬淪陷與中英情報合作契機22

第一節抗戰時期國民黨對新馬華僑的動員22

第二節新馬陷落與國民黨在南洋的黨務重振32

第三章中英南洋情報合作的籌劃46

第一節中英馬來亞情報合作計畫的促成46

第二節〈南洋淪陷區工作綱領〉的制定55

第三節中統局與石碼、東興情報渠道的布局59

第四章「龍組」與中英合作的馬來亞敵後行動65

第一節中英馬來亞特工合作中的「龍組」學員65

第二節情報員與電務員的印度秘訓課程74

第三節馬來亞敵後行動的開展83

第五章「錫字報告」中的情報内容分析97

第一節新馬淪陷區消息之傳遞97

第二節敵後工作人事糾紛之説明106

第三節國民黨對「情報」之因應118

第六章結論133

論文名稱:診間內外:近代上海女中醫(1925-1949

研究生:陳南君

指導教授:王憲群、游鑑明

口試委員:張哲嘉、皮國立

畢業系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摘要:

本研究旨為討論1925-1949年間,中國女性如何透過進入上海的中醫學校,追求獨立的職業生涯。這個過程要追溯自她們在中醫學校的經歷,或是執業前仰賴家傳或師授的養成過程。當時,政府認為中醫既不科學又落後,對於是否要讓中醫合法化的態度曖昧。因此,中醫透過請願與建立中醫學校傳授現代中醫,努力取得政府認可。另一方面,病家依舊相信中醫的效用。與此同時,女性受五四運動女性獨立思想的影響,開始考慮成為婦幼科醫者的可能性。她們將現代化的中醫執業者視為一種得以獨立的策略。自1920年代,女性遵循少數女西醫與女中醫楷模,開始追求以中醫做為職業。在她們開啟1930年代的職業生涯之前,她們可以先進入1925年中國在上海首度為女子開辦的中醫學校,學習中醫執業必備的知識與技能。當時還須仰賴男性師長帶給她們的訓練。在追求職業生涯的過程中,她們還須對抗傳統社會中對賢妻良母的期待。因此,即使到了1940年代,女中醫依舊在家庭與職業中面臨兩難,她們的獨立執業女中醫道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關鍵詞:近代上海、近代中醫、婦女職業、女中醫

論文頁數:107

目次:

摘要1

Abstract3

謝誌5

圖像目錄9

表格目錄11

第一章 緒論13

文獻回顧14

研究問題18

章節概要20

第二章 醫門初開21

第一節 女子中西醫學院21

第二節 二十世紀初的新女醫25

第三節 醫生做為最佳女子職業27

第四節 上海女子中醫學校30

第三章 步入醫門37

第一節 招生與授課37

第二節 女學生實習經驗41

第三節 畢業與獲取執照47

第四章 闖蕩醫林-1930年代女中醫初試身手55

第一節 女醫的多重挑戰55

第二節 1930年代前期女醫的醫療活動60

第三節 1930年代後期女醫的醫療活動66

第四節 女醫家庭生活70

第五章女醫頭銜-1940年代女中醫的挑戰73

第一節女醫頭銜下的真假虛實73

第二節 亂中求穩-1940年代女醫的醫療活動78

第三節 末代傳承-女中醫夏霽春82

第六章結論87

附錄一92

附錄二93

參考書目94

論文名稱:國府時期祠廟管理政策的實踐與反響(1928-1949

研究生:胡鈞為

指導教授:陳熙遠

口試委員:王見川、羅士傑

畢業系所:臺北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文以1920年代晚期國民政府的祠廟管理政策為主軸,探討近代中國在追求「現代化」的過程中,於相關層面的困境與調適。國民政府視破除迷信為改造國民的重要一環,新時代的地方菁英們也因而得到破壞祠廟的正當性,甚至藉此累積文化象徵或實質經濟上的資本。然而在此同時,地方上的祠廟保護者並未坐以待斃,也透過包括武力等各種方法對抗新式菁英們的搗毀意圖。然而層出不窮的地方騷動,對於一直處於內憂外患的國民政府而言,不啻是節外生枝。如何在改造國民與維護統治基礎間找到平衡點,便成了國民政府制定並推動祠廟管理政策的重要考量。

國民政府雖然在1928年末至1929初一度頒布具有強烈改造國民意圖的《神祠存廢標準》,但在因搗毀寺廟而起的衝突日益激烈後,旋即在19291月將該標準凍結,改立以管理與保障現有祠廟為要的《寺廟管理條例》,但該條例部分條文仍被認為有強徵廟產之嫌,復於同年末以更嚴格限制強徵或搗毀行為的《監督寺廟條例》取而代之。此後國民政府雖然三度制定類似《神祠存廢標準》的法律,但最終皆因考量可能引起民間不滿而胎死腹中。

上述寺廟管理政策,意味著帝制祀典與民間信仰轉為現代宗教與紀念儀式的變革,而其之所以一再制訂與廢除,反映的亦不僅只是國民政府忌憚民間反抗此一劇變所做的逐步退讓,更涉及地方上不同群體對這些標準、條例的各自詮釋。詮釋的彈性同時能為破壞及維護寺廟者所用,從而促成《寺廟管理條例》、《監督寺廟條例》的制定與更替,既維持國民政府的「現代化」底線,亦對新式菁英們的「革命」行為有所限制。本研究即以城隍廟為例,具體點出此一現象:城隍祀典雖不時有民眾提出恢復的請願,但因為該神具有自然神格的特性,始終未得內政部同意;而某些民間祠廟雖然得以透過依附現代化話語的方式存續,不過它們也必須做出諸如改革祭儀等但書,方能取得政府的信任,免於遭到拆毀的命運。

總而言之,作為一個野心勃勃但內憂外患不止的現代化政權,雖然國民政府在意識形態上贊同新式菁英改造國民的宏願,但為了鞏固統治基礎,也不得不向保護祠廟者做出一定的妥協。在這樣的情境下,國民政府的祠廟管理政策雖然相對於清帝國、北洋政府激烈,但實際上仍透過各種管道,留給祠廟不少生存空間。

關鍵詞:國民政府、寺廟破壞運動、神祠存廢標準、城隍

論文頁數:107

目次:

壹、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第二節、研究回顧與檢討2

一、有關寺廟管理政策演變的研究2

二、有關迷信、宗教、信仰自由的研究5

三、破除迷信運動與地方政治7

四、關於寺廟破壞運動的總述8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章節安排9

貳、從放任到管理─國民政府對寺廟搗毀或強徵運動的管制變遷與實踐12

第一節、《神祠存廢標準》頒布前的情勢12

一、「破除迷信」下的寺廟搗毀潮12

二、「宗教自由」下佛教團體對搗毀/強徵行動的抵制16

三、革命退潮下的搗毀/強徵糾紛處置20

第二節、《神祠存廢標準》的制定、施行與反應27

一、薛篤弼與《神祠存廢標準》的制定28

二、佛教界的反應與搗毀行動的加劇31

三、佛教團體的訴願與國民政府對搗毀行為的壓制33

第三節、《寺廟管理條例》、《監督寺廟條例》對搗毀行為的管制36

一、〈各地拆毀神祠補救辦法〉、《寺廟管理條例》頒布36

二、《寺廟管理條例》的廢除與《監督寺廟條例》的頒布38

第四節、《神祠存廢標準》的「存廢」39

第五節、小結42

參、徘徊在新舊之間─寺廟搗毀與強徵運動背後之意識形態45

第一節、「正祀」如何變「淫祀」──以城隍神為例45

一、晚清至北伐成功前對城隍神的批判與搗毀46

二、國民政府統治下的城隍神處境50

第二節、「淫祀」的生存之道──以城隍廟為主的探討56

一、依附佛教會57

二、仕紳之力59

三、改廟為祠61

第三節、從祭祀到紀念64

一、去宗教性的「紀念」64

二、紀念與祭祀間的矛盾67

第四節、小結69

肆、胎死腹中─1929年後國民政府對寺廟搗毀與強徵政策的再議71

第一節、《淫祠邪祀廢除標準》與淫祠邪祀調查(1929-193571

一、淫祠邪祀調查的制定72

二、「淫祠邪祀調查」的過程與成果76

第二節、全國內政會議中的〈廢除淫祠邪祀以祛迷信案〉80

第三節、內政部關於《取締淫祠邪祀辦法草案》的討論(1941194383

第四節、小結89

伍、結論90

徵引書目93

附錄99

附錄一《神祠存廢標準》第四條中各類的說明與例子99

附錄二 〈各地拆毀神祠補救辦法〉全文102

附錄三 〈淫祠邪祀調查表〉令文102

附錄四〈廢除淫祠邪祀以祛迷信案〉全文103

附錄五《取締淫祠邪祀辦法草案》全文104

附錄六本論文相關事件年表106

論文名稱:中國國民黨工人部的創立與發展(1924-1928

研究生:張珈嚴

指導教授:楊維真

口試委員:劉維開、李君山

畢業系所:中正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1924年工人部的設立,是國民黨聯俄容共的嘗試之一。這個新的國民黨主張保障工農生活與言論、結社的自由。其中工人、組織、農民三部是由跨黨分子主持,一般國民黨人又對於工農運動缺乏熱誠,使得這些部會內部組成都是左派分子。而工農運動的形成,也與這些人密切相關。文中,就工人部的組織結構、組織章程、人物觀察逐步發現工人部實際權力發生轉移的情形,最後工人部於國民黨二屆四中全會決議合併,至此完全結束。

關鍵詞:國民黨、工人部、工人運動

論文頁數:90

目次:

第一章緒論2

第一節研究動機2

第二節研究回顧與資料6

第三節研究方法與途徑10

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13

第二章工人部的創立14

第一節背景14

第二節工人部的草創22

第三節組織架構27

第三章工人部的拓展33

第一節推動工人運動33

第二節支援省港大罷工46

第三節中英協商59

第四章工人部的收束62

第一節廖仲愷遇刺案餘波盪漾62

第二節中山艦事件的衝擊67

第三節清黨與工人部的裁併71

第五章結論81

徵引書目87

一、檔案史料87

二、資料彙編、文集88

三、專書89

四、專文90

五、報刊91

六、網路資料91

論文名稱:中國對日本「19351936年危機論」的報導與反應

研究生:陳弘逸

指導教授:李君山

口試委員:劉維開、林桶法

畢業系所:中興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19351936年危機論的核心為軍備議題與殖民地糾紛,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預言,而大戰預言,則須追溯自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美、日於遠東的紛爭,此情勢的發展,使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爆發的傳聞開始被報刊廣泛討論。隨著穩定世界和平的體系建立,暫緩了世界對戰爭的恐懼。然而,列強之間矛盾的累積,從1918年到1930年代演變成難分難解的局面,再加上經濟恐慌爆發,日本侵華行動升級,衍生出一系列的國際問題,讓當時的輿論趨勢偏向列強勢必在19351936年間爆發戰爭,使大眾再度興起對大戰預言的談論,與此同時,危機論也成為大戰預言中最有力的論據。

  除此之外,危機論也是1930年代日本陸海軍競合關係之下,用以反抗政黨政治所形成的輿論,同時也是中國報刊作為觀察日本政情以及探討藉由大戰解決中國問題的開端,儘管到了1937年所謂的19351936年危機論正式失效,但世人對於世界大戰的恐懼並未因此減少,反而更強化大戰爆發的必然性,此時報刊隨著輿論的發展,也開始談論「持久戰」與「苦撐待變」的戰略構想。

  然而,19351936年危機論為目前學界鮮少被提及的議題,但該危機論卻在1930年代被報刊廣泛宣傳,並且在大戰預言流傳期間,使危機論從不具權威且發散的傳聞,透過不同事件與各時期的局勢變化,不斷結合時事,累積、重整、重述,最終演變成具體的理論,因此,本文主旨為探討19351936年危機論的發展過程,以及危機論宣傳期間中國報刊輿論的轉變,主要藉由報紙、雜誌、時人著作與日記,來釐清何謂19351936年危機論,以及危機論與第二次世界大戰預言的關聯性。

關鍵詞:19351936年危機論、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日戰爭、抗戰宣傳、大戰預言

論文頁數:100

目次:

摘要i

Abstractii

目次iii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1

(一)研究緣起1

(二)抗戰宣傳史研究2

第二節相關研究與資料分析4

(一)研究回顧4

(二)資料引用9

第三節章節架構9

(一)研究範圍9

(二)章節分配10

第二章19351936年危機論的形成期12

第一節歐戰、總體戰與國家危機12

(一)中、日兩國的歐戰體驗12

(二)日本國防政策的制定與矛盾13

(三)太平洋霸權爭奪與輿論的轉變16

第二節 軍縮體系與19351936年危機論的背景18

(一)軍縮體系形成與日本的內在矛盾18

(二)日本對軍縮體系的反彈20

(三)軍縮體系的變質22

第三節九一八事變前19351936年危機論的宣傳25

(一)報刊對大戰必然性的討論25

(二)日美矛盾的累積與大戰的想像27

(三)關於大戰時機的猜測30

第四節 九一八事變後19351936年危機論的宣傳32

(一)日本法西斯運動興起與侵華行動的展開33

(二)戰火對於報業的刺激35

(三)法西斯運動的擴大與日本內閣的轉變37

第三章 19351936年危機論的整合期41

第一節日本軍部動態41

(一)日本退出國際聯盟41

(二)日本軍部的爭執43

第二節日本五相會議46

(一)日本軍備預算的爭執46

(二)皇道派失勢49

(三)中國報刊對日本政局的觀察51

第三節19351936年危機論之爭論53

(一)日本外交政策的矛盾53

(二)亞洲門羅主義的暴露55

(三)國防不安的爭論與艦隊派得勢57

第四章 19351936年危機論的確立60

第一節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19351936年危機論的定調60

(一)觀察大戰理論的形成60

(二)危機論與大戰預言的結合61

(三)戰爭時機的爭論64

第二節 中國對於19351936年危機論的反應66

(一)報紙的應對建議66

(二)學界對危機論的回應68

(三)苦撐待變與持久戰的雛形71

第三節 19351936年的變化74

(一)危機論的確立74

(二)1936年的動向76

(三)日本應對政策的確立79

第四節 失準的19351936年危機論與大戰預言的後續81

(一)危機未爆發的原因81

(二)危機論的意義83

(三)世人相信危機論的原因86

第五章 結論89

徵引書目93

一、已出版史料93

二、時人報導與評論93

三、專書97

四、期刊論文100

五、日文資料100

論文名稱:徐復觀論中共(1943-1982

研究生:陳思宇

指導教授:黃兆強

口試委員:黃漢光、蔣武雄

畢業系所:東吳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中國共產黨對中國現代史的發展具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徐復觀(1903-1982)是當代新儒家的重要代表學者之一,他同時也撰有大量評論中國共產黨的文章。本文以徐復觀雜文做為主要史料,試圖藉由觀察徐復觀對中國共產黨的各種評價和看法,來探討其評論背後的核心標準與思想。

由本文所引文獻可以得知,即便在政治立場上敵對,徐復觀仍然希望國家能在中國共產黨的治理下變得更好,他對於中國共產黨的期望和各種批評,也都是為了國家的前途著想。徐復觀能夠放下自身的好惡,而以公天下的角度來評論事情,凡是對國家人民有幫助的,他便支持,凡是對國家人民有害的,他便反對。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徐復觀做為一個當代新儒家學者,一個知識分子,他對於人物和事件的評論標準,最重要的就是看這個人或是這件事,對於國家和人民是否有帶來正面的影響,他的人文關懷和儒家的民本理念,完全可以透過他評論中國共產黨的文章來展現。

關鍵詞:徐復觀、當代新儒家、中國共產黨、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

論文頁數:62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第一節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文獻回顧3

第三節章節架構5

第二章:徐復觀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7

第一節徐復觀在1949年以前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7

第二節徐復觀在1949年到1976年之間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10

第三節徐復觀在1976年以後對中國共產黨的評論16

第三章:徐復觀與中國共產黨員的接觸與對話19

第一節徐復觀與毛澤東的接觸與對話19

第二節徐復觀對周恩來的印象22

第三節徐復觀與羅孚的交往24

第四章:徐復觀對中國共產黨治理中國的期許31

第一節徐復觀對毛澤東治理中國的期待32

第二節徐復觀曾將中國未來的希望寄託在周恩來身上33

第三節徐復觀將中國未來的發展寄託在鄧小平身上43

第五章:結論47

徵引書目50

博士學位論文

論文名稱:防共議題與中日關係(1931-1945

研究生:蕭李居

指導教授:劉維開

口試委員:張力、川島真、黃自進、李君山

畢業系所:政治大學歷史學系

摘要:

過去已發生的歷史事實並無法改變,但如何理解、解釋與認識歷史,並非只有一個正確的答案。對於1931年至1945年期間中日糾紛與戰爭的歷史本質,若只是理解為強權國家侵略弱國的單一觀點並不適切,應該要深入釐清中日的國家發展及彼此關係發展的困境。而在考慮中日外交與戰爭的歷史性格,防共是一個不可忽略的重要觀點,更是兩國關係惡化與陷入長期戰爭的主要根源。

就防共所指涉對象而言,包含共產主義、共產國際、蘇聯與中共等不同概念。日本的防共概念主要為對蘇備戰,在推動對華外交加上防止共產主義滲透,即主要以此二者為目標。但戰前中國方面因為內部國家統一問題,國民政府的防共概念基本上以中共為對象展開武力清剿。雖然同為防共,但概念的不同與目的的差距,在對話基礎上已經難以同調,若欲合作防共當會有一番折衝拉扯與對抗,導致九一八事變惡化的中日關係雪上加霜而引爆戰爭。即使在日本與臨時政府及汪政權等附日政權合作防共的過程中,也可以發現日「華」雙方的防共概念不盡相同。日方的概念基本上主要仍是以蘇聯為對象,附日政權則為共產主義與中共。惟雙方並未仔細或者不欲釐清此種差別,並在占領區的治安問題下,共同防共的結果反而符合附日政權以中共為對象的防共概念。重慶國民政府在抗戰期間並未放棄以中共為對象的防共概念,而日軍在華北與華中戰場已與附日政權合作剿共,但重慶方面因為主權與民族主義問題以及中共高舉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旗幟,還有美蘇勢力藉由戰爭進入影響中國內部的國際因素等,都使得重慶方面不可能放棄抗日政策而改以與日本合作武力剿共,因此重慶主要仍是採取政治解決中共問題的防共概念。結果不論是戰前或戰爭期間,中日雙方都難有合作防共的空間。

關鍵詞:防共協定、蔣介石、汪政權、中蘇關係、日蘇中立條約

論文頁數:317

目次:

緒論1

第一章日本防共國防與九一八事變13

第一節日本陸軍對總體戰的理解與事變13

一、總體戰的資源需求

二、滿州的戰略地位

第二節中國對事變的認識26

一、事變性質的理解

二、事變原因的調查

第二章防共議題與中日「調整國交」會談49

第一節中日和談氛圍與防共構想

一、和談氣氛的醞釀與中國三原則的提出

二、廣田三原則:共同防共的制定

第二節華北「防共協定」與日本防共政策的制定63

一、協定構想的產生與內容

二、協定的簽署疑義

三、協定的形式與軍事同盟政策

第三節中日會談下的防共外交77

一、汪精衛的中德日反共同盟構想

二、調整國交的交涉

第三章中蘇日三角關係與互不侵犯條約95

第一節日蘇互不侵犯條約的交涉95

一、蘇聯的提案

二、日本的態度

三、中東鐵路買賣交涉

四、德日「防共協定」對蘇聯的衝擊

第二節中蘇復交的交涉111

一、復交交涉的分歧

二、中蘇共同防「共」的擬議與蘇聯的中立條款

三、中蘇軍事互助條約的歧見

第三節日本對中蘇復交的觀察129

一、復交情勢的關注

二、交涉訊息的確認

三、談判內情的偵察

第四章中日戰爭初期雙方的因應143

第一節「瞻俄顧日」下的「中蘇互不侵犯條約」

一、「太平洋地區公約」與中英軍事合作的推動

二、中蘇軍售交涉的停頓

三、盧溝橋事變與「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簽訂

第二節日本對「中蘇互不侵犯條約」的關注159

一、條約情報的確認

二、密約內容的探查

第三節日本的防共條件與陶德曼調停175

一、防共條件的擬定

二、陶德曼調停的推動

第五章汪政權與日汪共同防共193

第一節汪政權的成立與日本防共駐軍193

一、汪精衛與倡言議和

二、和平運動與議和條件

第二節汪政權的強化與清鄉活動212

一、日本長期戰方略與國防資源

二、汪精衛的清鄉理念

三、清鄉的展開

第三節華北防共國防圈與治安強化運動224

一、治安主義下的日滿華北防共圈

二、日華協力下的治安強化運動

第六章戰爭末期中日對防共問題的調整239

第一節日本的南進政策與「日蘇中立條約」

一、「結德制美和蘇」策略與曲線防共

二、北擊蘇聯的幻滅

第二節日本聯蘇構想的推動與共同防共的拋棄258

一、對蘇積極外交的展開

二、對蘇讓步條件的擬定

三、武力防共的戰備整備

第三節中國的防共策略與戰後日俘的處置276

一、國際孤立中共

二、日俘的繳械與遣返

結論295

徵引書目303

論文名稱:現代「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典範的起源

研究生:施淳益

指導教授:黃應貴、邱馨慧

口試委員:方震華、潘宗億、張隆志

畢業系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摘要:

傳統中國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入侵後,知識份子們為了與其對抗,企圖將傳統中國改造為現代意義的民族國家,來與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對抗,解決資本主義入侵中國後引起的各種問題。傳統中國中的「職官制度」,就在這個背景下被轉換成「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的新分類,成為知識份子們討論未來建立民族國家時的藍圖。因此,在「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這個領域建立的過程中,現代式的「國家」成為衡量傳統中國政治制度的標準,又反過來影響我們怎麼看待傳統中國的政治組織,形成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上的特色。

關鍵詞:中國政治制度史、現代性、官僚組織、新自由主義

論文頁數:230

目次:

第一章緒論1

一、前言1

二、「制度」作為一個分類4

三、傳統中國社會與倫理原則12

四、傳統中國法律與組織16

五、傳統中國的「制度」20

六、小結:典範的挑戰26

第一部:典範的形成29

第二章分類的起源:帝國瓦解下的中國政治制度史研究31

一、前言35

二、康梁變法與中國世界觀的轉變45

三、梁啟超〈中國專制政治進化史論〉與「中國政治制度史」分類的

出現49

四、王國維與《釋理》47

五、〈紅樓夢評論〉與〈殷周制度論〉55

六、小結61

第三章形式的起源:以陳寅恪與呂思勉的隋唐史研究為例65

一、前言65

二、「只是抄書」?《隋唐五代史》的寫作體例69

三、呂思勉的唐史研究72

四、呂思勉與陳寅恪的教學與研究82

五、小結85

第四章召喚國家:「國家」的理想與實際運作89

一、前言89

二、早年錢穆對中國政治制度的興趣92

三、《國史大綱》與「開國理想型」96

四、蕭公權《中國政治思想史》中的制度觀103

五、中國政府與中國鄉村:瞿同祖與蕭公權對中國地方行政的研究108

六、小結116

第二部:盛世的挑戰123

第五章倫理帝國:以唐代清官制度為例125

一、前言125

二、「選無清濁」-「清官」與初唐政局127

三、「清白狀」的出現134

四、從「長名榜」到「循資格」146

五、「清資」與「清資官」154

六、《唐六典》與〈天寶官品令〉中的唐代清官155

七、唐代「清官」制度的形成164

八、小結167

第六章維繫宗法社會的原則:以唐代「公舉」為例171

一、前言171

二、安史亂後對舉士的發展與爭論174

三、江南士人與辟召之風的盛行179

四、陸贄「舉人自代」的實行與「公舉」的理念184

五、從陸贄到權德輿189

六、貞元詞宗權德輿193

七、小結197

結論201

一、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幾個特色202

二、當代中國政治制度史的困境與可能203

三、新自由主義下國家功能的改組207

四、新自由主義下的新「制度」210

五、中國古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時代意義213

徵引書目217

論文名稱:從幕府職能變遷論清末民初參政平台的擴大與轉型

研究生:楊肅毓

指導教授:鐘月岑

口試委員:呂妙芬、黃克武、劉季倫、李達嘉

畢業系所: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摘要:

傳統中國的統治方針屬於盡可能減少干預地方的「小政府」模式,雖然官僚人數精簡而與國土幅員不成比例,但一方面透過儒家思想中仁民愛物思想,維繫政府與百姓之間的聯繫關係,另一方面則仰賴地方精英執行許多具官方性質的工作,兩相合作構成傳統中國無為而治的小政府統治基礎,並延續至清代。然而,隨著人口倍增與西方勢力來到中國,清政府過於精簡的官僚系統逐漸難以應付,在鞏固朝廷權威的前提下,具有預備官員或準官僚身份,並具有經世幹才的不在地士紳集團:幕友,便成為清政府仰賴的新對象。透過適度開放幕友政務上的建言及協助實務,清政府得以鞏固統治的穩定性,而非官士人也可透過入幕獲得進一步參與政務的機會,形成清政府與士人的互利。

不過,清政府雖然允許幕友參與政務,但卻不允許幕友逾越官與幕的政治生活分界線。然而戰亂破壞了清政府對於地方的控制力,導致清政府必須更仰賴地方督撫及其幕府對抗戰亂,維繫地方秩序,促使幕府逐漸取代地方衙門而成為地方公共事務的代行者,形成幕府衙署化。另一方面,隨著洋務運動的開展,輪船、電報、開礦等新興實業逐漸成為地方督撫的重心,也使督撫幕府的規模逐漸擴大,需要更多非儒家士人的專才協助,形成幕府科層化:即幕友之下尚有幕僚,且多數幕友還兼具官員身份,更進一步加遽官幕混淆之情形,進而導致清政府的小政府模式統治危機。

緣此,本文擬以十八世紀至二十世紀初期中國幕府制度組織與職能變化,探討幕府作為溝通國家與社會議政平台的功能性和發展,及其消失的原因和影響,並希望能藉此申論中國邁向現代化國家進程中,不在地士紳於政治與經濟領域發揮之作用,以及晚清幕府有別其他時代而兼具議論與參與政務場域之特殊性。

關鍵詞:幕府、不在地士紳、衙署化、科層化、準官僚

論文頁數:256

目次:

緒論1

第一章幕友議政之開端:道光五年海運南漕與《經世文編》之影響30

一、魏源對政治參與邊界的挑戰31

二、作為參與時議契機的海運南漕議論34

三、漕運篇中對海運取代漕運之論策39

四、幕友魏源的主張47

五、經世文編的推廣與影響50

六、小結:作為政論集的經世文編53

第二章良幕難為循吏:清中葉良幕形象與參政限制56

一、以宦績為重的汪輝祖形象57

二、汪輝祖形象的轉變62

三、小政府下的政治生活邊界線69

四、包世臣的境遇82

五、小結:良幕尚難為循吏90

第三章衙署化幕府:太平天國前後幕府職能擴張91

一、打破官幕區別的戎幕:衙署化幕府92

二、官幕分界線的崩潰104

三、曾國藩重塑官幕分際的努力111

四、小結:衙署化幕府與幕府衙署化120

第四章幕府體制的變奏:李鴻章幕府的擴充與改變124

一、李鴻章戎幕與上海士紳的關係125

二、官幕之爭:江南減賦的爭議134

三、作為培養專才的洋務幕府142

四、小結:逐漸主導公共事務的幕府151

第五章幕府科層化:興辦局所趨勢下幕府制度的質變154

一、輪船招商局中商派與官派之爭156

二、商人主導下的商辦體制165

三、官督商辦體制的確立174

四、盛宣懷的實業擴張及其幕僚181

五、官幕相混的新政治格局188

六、小結:掌握全國性政經事務的北洋幕府192

第六章從幕職到事務官:晚清幕府制度之消亡194

一、「幕職」改革的起議與開端197

二、預備立憲中外官改制所帶來之論爭200

三、外官改制首次推行之阻力205

四、光緒三十三年各省官制通則之制定212

五、各省官制通則的頒行與修正216

六、落幕:從幕友到事務官221

結論從士到知識人:晚清幕府制度之消亡與參政平台的轉型227

徵引書目240

文章来源: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陳華秋 整理

上一条:余新忠:明清医患互动中的人文关怀
下一条:吕宽庆:清代妇女捐赠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