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
任放,男,1964年生,四川人。荣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奖,韩国成均馆大学高级访问学者。现为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暨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师范大学江南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湖北省经济史学会秘书长,湖北省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学术方向为明清及近代社会经济史。承担的主要科研项目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清代以降长江中游农村社会及文化变迁》。专著有《明清长江中游市镇经济研究》、《中国市镇的历史研究与方法》等等。
摘要:本文所言近代指1860年代至1940年代,市镇指介于城市和乡村的商业性实体。近代市镇研究虽然开启于清末民初,但迄今为止专精研究仍不多见。近代市镇研究的意义在于,它有助于增进人们对近代中国复杂面相尤其是农村问题的了解,加深人们对中国城乡关系的历史认识,亦有助于人们摆脱宏大叙事的思维定势,从另一种角度思考工业化、城市化、近代化等问题。就现实层面而言,近代市镇研究对于当代方兴未艾的小城镇建设亦有借鉴作用。作为一项有待拓展的研究课题,近代市镇研究在方法论层面尚有诸多问题值得进一步探索,需要学界同仁从理性思维角度予以审视,这对于相关研究的持续和深入颇有裨益。
关键词:近代;市镇;方法论;
注:原文载于《清华大学学报》2006年第3期第50-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