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孔府档案与曲阜文献”系列讲座之十|董喜宁:《孔子的谥号封赠与形象演变》
2020-03-02 10:48     (阅读: )

                                                                  海报设计:刘雯


“孔府档案与曲阜文献”系列讲座之十|董喜宁:《孔子的谥号封赠与形象演变》

 

主  题孔子的谥号封赠与形象演变

主讲人:董喜宁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

间:2020312日(周四)晚上19:00

地  点:各自家中

网络媒体:钉钉

阿里钉钉下载网址:

https://page.dingtalk.com/wow/dingtalk/act/download?spm=a213l2.13146415.7065056597.9.7f1518e6oKAUWd

办:历史文化学院 孔府档案研究中心

    专家简介:

董喜宁,1977年生。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讲师。治学兴趣主要为中国礼制史、文化史。出版专著《孔庙祭祀研究》(2014年),发表论文《孔子谥号演变考》《孔庙孔像考》《元代释奠乐章考论》《教师节拟改期与传统文化传承》《荀子的孔庙从祀、罢祀经历与荀学的地位变迁》《论秦桧久相与高宗朝的政局制衡》等。

内容简介: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历代王朝的文化统治政策都需要借重孔子。尊孔的隆重程度最直接地体现在孔子的谥号封爵上。孔子的谥号起于何时,学界素有争议。鲁哀公作诔文,称孔子为尼父,尼父究竟是不是谥号,却是歧见纷纭。汉平帝时追赠孔子为褒成宣尼公,这是孔子获得的最早的一个确定无疑的谥号。有关此一谥号的由来及其倡议者,因为与当时革汉立新的政治走向密切相关,是以让后儒倍感尴尬且难以释怀。自汉代以后,孔子之谥,递有演变,不断追加。北魏时称文圣尼父,唐时尊为宣父、文宣王,宋时则为玄圣文宣王、至圣文宣王,元武宗时在至圣前又加大成,明嘉靖后更为至圣先师,清初称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旋即又恢复为至圣先师。孔子的谥号演变,从历史发展脉络上看,俱为踵事增华,若是置放于具体的时代背景下,每个封号都会涉及一些难尽人意的地方。历代追赠孔子的封爵,或称公,或称王,宋真宗时欲为孔子追加帝号而未遂,其后儒生继起力争者不断,然而皆未成行。嘉靖孔庙改制,祀典礼事变动甚巨,牵动最大者即为孔子王爵的剥夺。孔子是否可以称王,儒者们讨论很多,尤其对于其中所涉及的名实关系,争议较大。孔子在中原政权中没有获得的帝号却在西夏得以实现。孔子的谥号演变既受议谥规律所限,又与儒学发展及帝王崇抑纠葛在一起。伴随孔子谥号封爵的变化,孔子的形象也不断更换。

推荐阅读:

《隋书·礼仪志四》、《新唐书·礼乐志五》、《宋史·礼志·文宣王庙》、《金史·礼志·宣圣庙》、《元史·祭祀志·宣圣》、《明史·礼志·先师孔子》、《清史稿·礼志·先师孔子》等。

 

欢迎扫描二维码,加入我们的“钉钉”远程学术讲座。

主题:孔府,儒学,地方档案。非诚勿扰

 

 

 

 

 

上一条:第18期读书会预告 | 区域社会史经典著作研读
下一条:龚正同志在2019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开幕式暨孔子博物馆开馆仪式上的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