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3号-10号,对于我而言,绝对是段值得铭记的时光。我十分荣幸的参与了由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孔府档案研究中心承办的“明清以来的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生暑期学校,研修活动使我受益匪浅,加深了我对治学态度、治学门径、学术交流等话题的认识与理解。
(一)学问的“温情”与“敬意”
为期7天的研修活动,主办方精心安排,邀请了诸位名家,使我有幸领略到刘志伟、项洁、伍跃、李雪梅、曹树基、成积春、吴佩林等师长的风采。各位老师的传道解惑,充分展现了当代学人严谨的治学态度与不懈的学术追求,更彰显了他们对于学问的“温情”与“敬意”。
首先,诸位老师的言行举止,流露出师者对于后生的“温情脉脉”。刘志伟老师尽管身体抱恙,依然传承了其师站着为学生讲课的传统,为我们呈现了6个小时的精彩讲演。项洁老师毫无保留的介绍了台湾大学的数位资源,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免费访问的信息,并留下自己的通讯信息,欢迎大家随时打扰。伍跃老师不顾舟车劳顿,便立即进入到授课环节,丝毫未影响到课程的效果。吴佩林老师富有激情且风趣幽默,讲课中不断指点、提携与会学生。另外,面对学生的提问,各位老师耐心解答、平等对话,营造了良好的互动氛围。
其次,诸位老师治学态度严谨,对学问充满“敬意”。如伍跃老师介绍日本学界对明清档案的利用与研究时,完全秉持客观公正的态度审视了仁井田陞、寺田浩明、夫马进等的研究;其对巴县档案的解读更是体现出日本东洋史研究的“实证”传统。在追求“数鸡蛋”的学术评价体系中,文献整理费时费力,多数人不愿意涉足,而李雪梅老师十年磨一剑、完全钟情于对法律碑刻的搜集、整理,较好诠释了学者的担当与责任。成积春老师温文儒雅,其结合自身研究,深入浅出的讲述了书信释读的方法,极具启发性。这些老师对待学术的“敬意”,值得所有学生去学习、恪守。对学问心存“敬意”,应是每个研究者必备的素养,只有这样,我们的研究才值得尊重与认可。
(二)史料、问题与学术“预流”
陈寅恪曾言:“一时代之学术,必有其新材料与新问题。取用此材料,以研求问题,则为此时代学术之新潮流。治学之士,得预于此潮流者,谓之预流,其未得预者,谓之未入流。此古今学术史之通义,非彼闭门造车之徒,所能同喻者也。”明清地方档案中绝对有不少值得挖掘的“新材料”,如巴县档案、南部档案、淡新档案等之于清代地方研究的深化必然意义重大,我想这也应是筹办“明清以来的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生暑期学校的旨趣。但是如何做到陈先生所言的“预流”,新材料与新问题必然缺一不可。诸位老师的授课,丰富了我对此的认识。
第一,“问题意识”的省思。不知有多少学生,深受“问题意识”的困扰,问题意识成为了论文品评的重要尺度。曹树基老师反向思维,提出不要刻意强调学生的“问题意识”,带着问题找材料与从阅读材料中发现问题,同样值得肯定。我想这可能是近来曹老师阅读了大量新见的民间文献的使然,对于问题的“新旧”,若能利用新材料揭示新问题固然有益,但利用新材料来重新认识旧问题,可能会引起更多的学术共鸣。第二,与史料为敌。曹老师提出的这一观点震耳欲聋,其实这与近来学界对史料的批判与历史书写的思考有关。值得注意的是,大家对传统史料如何书写进行了不少关注,对于新见的地方档案与文献而言,多聚焦在对其史料价值的利用,史料批判的意识尚不够深刻,这可能会成为我们今后值得努力的一面。
(三)治学不能“无友”,贵在碰撞交流
学术的道路充满着孤独,能够遇见良师益友,且时常交流,必然会促进学业精进,慰藉前路中的倦意。在曲阜研习的时日虽短,但收获了不少深得深交的朋友,完全乐享于这段交流的光阴。个人尤其喜欢工作坊中大家交流互动的氛围,哪怕是面红耳赤,绝对是善意良言。互评的时间虽显短促,但学会遵守规则,言简意赅、直指要害式的评议,也能使我们更为珍惜每次发言的机会。此外,朋辈可能是自我的一面镜子,通过阅读他们文章,可能发现自身平时很难注意到的问题,从而引以为鉴。学术碰撞交流中,尊重而不失犀利的评议,往往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我能够在此次活动中积累经验,珍惜每一次碰撞的机会。
书写至此,已至深夜,吕厚轩老师、孙锋老师、续大鹏老师、吴佩林老师及会务组的各位同学给予的热心而细致的帮助依然铭记在心,衷心祝愿他们工作顺利,万事顺遂!世界很大,世界很小,期待下次再会。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2017级博士生刘桂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