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参加“明清以来地方档案与文献”暑期学校为期一周的研讨学习与考察,心中充满无限感激之情。首先感谢的主办方——曲阜师范大学,因为作为西部普通高校的一名普通硕士研究生,能够被暑期学校录取,我深知机会的来之不易;其次,耳濡目染了诸位曲师大老师的前期准备工作,曲师大显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从论文集的用心编排、T恤和手提包的精心设计到接待食宿的贴心准备再到授课课程教师的悉心指导,无不体现此次暑期学校的人文关怀。衷心祝愿曲阜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更上一层楼!
本次研修班历时一周,旨在推动明清以来的地方档案与文献的研究,更加充实和完善档案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新面向。邀请国内外不同领域权威学者先后为学员授课10余次,开展专题工作坊研讨3次,来自海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文学、法学、历史学、档案学等不同学科的40余位研究生参加了学习和研讨。
暑期学校所邀请的老师来自不同学科背景。他们有些历史学养深厚,有些西学造诣精深;有些长于数字人文,有些擅长理论建构,有些精于文献考据,代表了丰富的学术面向,为学员打开了古今中外跨学科、跨领域、跨时段的宽阔学术视野与思想空间。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从明清乡村宗族社会入手,由谱系阅读历史,以多年历史人类学田野考察现身说法,带我们从侧面了解了基层社会;台湾大学项洁教授带我们领略了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数字人文,讲解了数位档案系统的设计过程与资料分析以及如何利用Dcusky平台建立个人化数字人文;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伍跃教授对日本学界关于明清档案的整理与研究做了详细梳理,并系统的讲述了夫马进、滋贺秀三和寺田浩明等学者的研究成果,并以巴县档案为切入点,详细介绍巴县档案所见国家权力乡村的存在形式;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李雪梅教授依托其团队访碑考察的实践经历,从感性和理性两个方面讲述了研究碑刻的方法论,可谓受益匪浅;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就其团队对契约文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切身经历,由细微之处入手,抛开历史的断面,探究其背后的真相,教导我们“把史料当作敌人”来对待,并对如何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提出众多宝贵的意见和建议;曲阜师范大学成积春教授以自己的切身研究经历向我们讲解了应该如何解读、考释并运用书信类档案;曲阜师范大学吴佩林教授讲述了近四十年来清代地方档案的整理与研究,系统而全面的介绍了诸如巴县档案、淡新档案和南部县档案的研究整理现状,并重点阐释了档案研究的多学科价值。
暑期学校的学员来自不同学科,彰显了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发展蓬勃的活力和其作为重要史料的广泛适用性;人文学科的不同领域与分支都应当高度重视利用地方的档案与文献。
本次入选的论文涉及多个研究区域,包含华北地区、新疆、上海、东南亚等,内容涉及多个学科、多个研究方向,法律史、经济史、医疗社会史、环境史等方面,可谓是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一场学术盛宴。
就个人而言,在几天的研讨与学习过程中,此行收获颇丰。领略了国内外大师的风采,对前沿知识有了深刻的认识;体会了西部普通高校与知名学府的差距,惊叹于彭立波、宁力等学员的出色表现;开拓了学术视野,进一步掌握了对档案的认识与理解。此次暑期学校的参与,不仅让我彻底明白了什么是差距,更为重要的是帮助我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学问之门已向我打开,吾将上下而求索。借用王小波曾说的一句话:我活在世上,无非想要明白些道理,遇见些有趣的事和一群的人。倘能如我所愿,我的一生就算成功。
最后祝愿所有辛勤耕耘的诸位学者学术成果愈加灿烂,桃李满天下!祝愿所有学员、未来的教授、博导们学业有成,并期盼未来再次重逢的那一刻。
吴晓非 西北师范大学中国史2017级硕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