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孔府档案>>正文
孔博藏珍 | 书案上的风景 孔府旧藏文房用具
2021-07-08 18:23     (阅读: )

文房用具是指文人攻读的场所中供使用、鉴赏及陈设的的器物,它们是中国古代文人书案之上的雅致风景,其中蕴含丰富的审美意蕴与文化内涵。

文房用具不止“文房四宝”

文房用具兴起于宋代,盛行于明清,伴随着科举制和文人文化发展而来。作为中国文人书房中必备器具,文房用具种类多达数十种。南宋林洪在其所著的《文房图赞》中列举了十八种文房用具,除了为我们熟知的“文房四宝”笔墨纸砚之外,还有水丞、笔架、笔托、镇尺、竹臂搁(书写时作枕臂的用具)、糊斗、书刀、印章、书匣、文具盒等。清代文房用具除实用器具,还衍生出以玩赏性和陈设性为主的器物。文房用具不仅种类众多,质地也是多样的,有陶、石、各类瓷质,以及玛瑙、玉石、竹木、牙角、漆器、玻璃等。

孔府旧藏文房用具

孔府即衍圣公府,是孔子嫡长子孙世代居住的府第,历代衍圣公及孔氏后裔遵循“诗礼传家”的传统,饱读诗书,据德游艺,孔府旧藏中一批精美的文房用具,独具特色,从一个侧面展现了“天下第一家”的学养与家风。

1

石砚

云纹端砚 孔子博物馆藏

22.5厘米,宽17厘米,厚4厘米,随形砚。砚缘为波纹状,砚额浮雕云纹。墨池旁有一眼;砚底开覆手,中有两柱状眼。配紫檀砚盒。端砚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并称中国四大名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郊的斧柯山,石眼是端砚独有的特色,是天然生长在砚石上犹如眼睛一样的“石核”。

2

笔筒

竹雕“竹林七贤”笔筒 孔子博物馆藏

口径13.2厘米,高15厘米,竹质,圆筒状。借竹节之形,以浮雕技法雕刻“竹林七贤”童子六人散布于松、竹、山石之间,或站或坐,或弹琴、或聆听,或行走观望,意态闲适。人物刻划的惟妙惟肖,浮雕松竹,排列紧密,刀法深峻,遒劲有力。

笔筒为盛装毛笔的文房用具,明代朱彝尊作《笔筒铭》:“笔之在案,或侧或颇,犹人之无仪,筒以束之,如客得家,闲彼放心,归于无邪。”笔筒材质多样,以竹木居多。

3

笔架

青花云龙纹笔架 孔子博物馆藏

器呈“山”字形,长方形圈足。中饰青花正龙,两侧二龙相对,间饰云、火焰、山崖等纹。楷书“大明万历年制”底款。笔架三峰山形,并加以青花彩绘;山峰龙纹蜿蜒盘曲,刚劲有力,庄重浑朴,青花发色彩艳丽。

笔架又称笔格、笔山,为放笔或架笔的文房用具,是古代文人书案上不可缺少的工具之一。

4

印章

印章是一种集雕刻和书法为一体的艺术形式。自汉代,印章开始成为文房清供为文人所玩赏,后来变成了书法绘画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内容。孔府旧藏留有大量印章,历代衍圣公多有印章传世,同时文人慕名而来,其中亦不乏名家作品。

“御赐诗书礼乐”山水人物黑寿山石章

孔子博物馆藏

6.6厘米,宽3.6厘米,高7.5厘米呈山形,墨色。篆书印文“御赐诗书礼乐”六字,并饰升龙两条,章面浮雕山水人物。寿山石是中国传统“四大印章石“之一,因出产于福建省福州市寿山得名。


 

文彭刻青田石章 孔子博物馆藏

6.1厘米,宽3.5高,5.3厘米,呈长方形,半丘顶。阴刻篆书印文“玩古训己惩心”六字,边款“藏经阁三桥居士文彭作于安晚轩”“隆庆二年八月十五日寓宝应报恩寺”。青田石,是我国传统的“四大印章石之一”,主要产于浙江省青田县内。

文彭字寿承,号三桥,文徵明长子,国子监博士,对诗文、书画、篆刻均有造诣,制印尤精,风格工稳,形成朦胧苍古的艺术风格,对后世影响颇深,称为文人流派印章之“开山鼻祖。”

文房用具,兼具了艺术性与实用性的双重特质,是文人审美品味与古代工匠精湛的工艺的完美结合。通过这些孔府旧藏的文房用具,我们可以感受到孔府书香门第的家风传承与孔氏后裔治学修身的文化素养。

更多孔府翰墨珍品,在孔子博物馆“大哉孔子”基本陈列等着您来发现!

参考文献:

[1]徐媛媛. 如玉君子  旅顺博物馆藏玉制文房用具赏析[J]. 收藏家,2015,No.222(04):33-36.

[2]张雯. 文房遗珍  雅韵飘香[J]. 收藏家,2014,No.214(08):73-76.

[3]李笙清,彭建,左易正. 翰墨雅韵 文房奇珍——古代笔筒艺术赏析[J]. 文物鉴定与鉴赏,2012,No.27(05):42-47.

[4] 唐玮. 宋代文房艺术的审美研究[J]. 明日风尚,2021,(10):167-168.

本文来源微信公众号:孔子博物馆

上一条:孔勇:口述文本之形成与真实性辨析——以《孔府内宅轶事——孔子后裔的回忆》为例
下一条:第四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