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4日上午,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张俊峰教授应邀来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作了题为“历史实践论视野下的中国宗族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由王阳明研究中心副主任陈涛博士主持,学院师生六十余人前来聆听学习。
张俊峰教授以中国宗族发展的四个阶段为切入点,指出学界对于宗族长期存在着“南强北弱”的认知,即认为北方区域宗族观念淡薄,宗族势力弱小,不具有典型性,不像南方宗族发达地区那样,在基层社会和国家治理中发挥着重要功能和整合作用,非常强调宗族功能性的一面。
而后,从学术史角度,张俊峰教授以宗族研究的功能论、系谱论、实践论为线索,提出宗族实践论的内涵。在实践论的认识下,宗族的“南强北弱”并不足以称之为问题。实践论不强调宗族的地域差异性,而是突出宗族概念的同一性,宗族在不同地域会结合不同的地理环境、历史环境、人文环境而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如同“月映万川”。从方法论角度,认为从实践论去指导宗族研究,要专注于发现和挖掘宗族在不同地域的表现形态和与之相关的地方性知识和概念。认为无论是观念上的宗族、系谱性的宗族,还是功能性的宗族,均为宗族的不同发展形态和发展阶段,观念上的宗族或发展成为系谱性的乃至功能性的,或完全停留于某一个阶段。在此基础上,张俊峰教授进一步探讨了如何在历史实践论视野下开展中国宗族研究,并就山西河曲南沟周氏和阳城白巷李氏两个宗族实践案例进行了具体讨论。
最后,张俊峰教授就师生提出的相关问题,与大家深入交流讨论。
张俊峰,1976年生,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山西省中青年拔尖创新人才。主要学术领域为社会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中国人口资源环境史、水利社会史、北方宗族史和区域抗战史研究。现主持国家社科基金抗战重大专项和重点项目各1项,发表论文60余篇,多次荣获山西省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主要学术兼职:中国近代社会史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区域文化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环境学会环境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水利学会水利史专业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水利社会的类型:明清以来洪洞水利与乡村社会变迁》《繁华落尽:十二世纪以来沁河流域的大姓望族》《泉域社会:对明清山西环境史的一种解读》等。
文章来源于 微信公众号 赣南师范大学王阳明研究中心 2021年12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