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位于中国长江上游的西南中心城市——成都市正在打造中国第一座公园城市,建设世界文化名城,共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
这座拥有4500年文明史和2300年建城史的“天府之国”,前所未有的将行政地域的全部自然人文资源纳入统一规划,提出了“一山连两翼”的城市发展新格局。
但如何真正成为包容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的城乡发展样本,离不开自然环境与人文历史的公众参与性发掘、呈现与认知。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通过近20年的积淀,搜集整理了一批反映成都城市格局、行政区划和水系变迁的古旧地图及相关资料,“地图书人文地理知识库”则致力于数字人文开放共享,我们希望联合牵头发起一个由志愿者完成的公益项目,并与各大院校等机构广泛合作,发掘整理出一批海内外留存的古旧地图和老图片,进行数字化保护与公众呈现,服务相关研究者、成都市民和全世界所有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希望到这里旅游、工作和定居的朋友。
“蜀都河图”是什么 ?
是以成都地图为基础,
将古旧地图、老照片、历史地名、历史河流、文保单位
等融为一体的开放型公益数据库
“蜀都河图:成都自然历史文化数据库”是由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以下简称河研会)与地图书人文地理知识库(以下简称地图书)于2020年10月共同发起,由多家单位和多位知名学者联合参与的一项公益开放协作项目,旨在广泛搜集成都古旧地图、老照片等电子资料,在此基础上以地图为载体,通过地图书平台提供的开放协作服务,整理、标注和关联成都平原范围内重要的历史地名、园林建筑、河湖湿地、街巷古道、物种发现地、桥梁码头、宮观庙宇等自然人文地标以及重要历史遗迹和文保单位等信息,再运用数字化技术进行可视化呈现,如通过古今地图数字化对比与关联,通过3D建模复原自然历史风貌等手段,结合传统与现代的综合价值,将成都市重要自然人文信息通过现代科技手段直观呈现给公众。
“蜀”指四川,“都”指成都,“河”代表着自然生态,“图”代表着历史人文。
项目过程将体现“人文创新、绿色自然、公益科普、开放共享”的执行理念,为区域留存自然生境与历史记忆,数字化技术则被广泛应用到本项目所呈现的保育自然和记忆历史目标之中,激发公众全面认知与保护参与,“蜀都河图:成都自然历史文化数据库”将协助人们建立起对区域环境变迁和历史文化的直观认知和深度探索,为今天的城市的发展和保护奠定基础。除了为公众科普提供创新内容,为科研课题提供基础数据外,亦能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建议,为市场企业提供背景参考,为社会组织提供行动思路。
“蜀都河图”已经做到 ?
搜集整理国内外各单位收藏的古旧地图约100幅
标注古旧地图中的历史地名3500个
搜集整理清末到2000年以前的老照片约100张
标注与历史地名关联的现存自然文化地标100余个
整合了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蜀都河图”完成需要多久?
2021年10月30日,“蜀都河图”正式上线,并在第15届岷江论坛发布了第一阶段成果和整体概念设计。项目预计需要5年时间初步完成,建设时间为2020年至2025年,完成后还将长期持续维护。
在2025年之前,需要做到
①搜索整理国内外各单位收藏的老照片资源,允许公众上传分享老照片。
②将老照片和自然文化地标进行关联,标注其中的重要图像信息。
③继续搜集古旧地图,标注历史地名,新增和关联自然文化地标,允许公众标注历史地名。
④近代实测古旧地图的配准。
⑤历史河湖的矢量化和可视化呈现。
⑥成都古城的三维复原和可视化呈现。
⑦补充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和自然文化地标关联。
⑧挑选具有知识性和趣味性的内容,制作“蜀都河图”系列视频,撰写相关知识性科普文章。
⑨举办线上线下活动和科普讲座。
怎样合作,怎样共享
河研会成立于2003年,是一个推动河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民间环保公益组织,是一家由民政部门批准注册的社会团体,以“保护河流,保护环境,促进城乡可持续发展”为宗旨。拥有专业的专、兼职工作人员工作团队,机构以府南河工程专家组为基础,建立了一批稳定的专家团队,同时拥有来自国际、国内及本土的大、中、小学生、退休人员等广泛参与的志愿者队伍。
地图书(ditushu.com)是由成都发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运营的一个人文地理知识库在线协作和分享平台。地图书以数字人文开放共享为运营理念,向开放共享知识库提供永久免费的在线服务,目前已经在建并发布了“中国古旧地图”、“中国历史地图”,“中国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军事地理”、“中国高速铁路”在内的多个开放知识库。
“蜀都河图”欢迎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共建一个服务于全社会的开放数据库。您或者您所在单位可以通过贡献资料、组织人员、整理数据、赞助资金、共同宣传、提供技术服务、提供活动场所等方式参与合作。
项目志愿者主要由河研会招募,目前有15名志愿者参与到项目的工作中。
参与项目的志愿者需要具有一定历史知识,成都本地文化知识和业余时间,能够准确识别繁体字,能够辨别历史地名的现代位置,主要完成历史地名标注、历史地名和老照片与自然文化地标的关联工作。如果是技术人员,也可以参与可视化演示程序的开发工作。
版权和使用
志愿者对古旧地图和老照片的标注和考证工作是一种集体创作,本着开放共享的原则,允许社会各界用于个人、公益、学术和商业目的,如果你需要使用标注、考证等文本和地理坐标信息,请注明来源“蜀都河图:成都自然历史文化数据库”。
数据库中使用的古旧地图和老照片等图像资源来源并不统一且不确定。使用者如果基于个人、公益或者学术研究等非商业目的,原则上可以使用数据库中的图像,但依然需要根据来源信息,访问其网站或者联系该单位,进一步确认具体允许的使用范围。
如果要用于商业目的,请根据我们给出的来源信息自行仔细确认是否可以商用。目前缺乏来源的图像资料,请谨慎使用。
项目不对这些图像资料的使用承担任何版权责任,由此造成的纠纷请自行负责。
如果以上图像资料侵犯了您的权益,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在确认后删除相关信息,联系方式参见文末。如果某些未指明来源的图像资料的版权属于您所有且愿意共享,你可以提供版权证明,我们将补充您的信息,并将您或者您的单位列入贡献者名录。
志愿者怎样开展工作?
古旧地图搜索整理
清末和近代以来,深处内陆的成都相对闭塞,存世的古旧地图资源相较于沿海地区而言并不算丰富,国外图书馆中能搜集到的成都古旧地图公开资源目前不到10幅。位于我国台湾地区的“台湾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地图数位典藏平台”则公布了不少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成都地图,可用于非商业目的,目前我们下载了部分高清版本。
现存的古旧地图电子资源又多在相关研究者和民间收藏者中私下流传,很多文件通过多次转手,现藏单位,绘图单位、作者、年代和介绍大多已缺失。在一些专家学者和民间收藏者的贡献下,广泛搜集整理地图约100幅,并通过图上已有信息、相关历史著作和论文进行了初步考证。
历史地名和自然文化地标标注
为了便于使用者搜索古旧地图中的地名,了解历史地名的现今位置,项目发动志愿者对古旧地图中已有的历史地名进行了部分标注,目前已经有约3500条数据。
老照片搜集整理
青龙场集市 [美] 那爱德 1910年
相较于古旧地图,老照片的资源较为丰富,国外图书馆公开的照片也较多,不过同样存在来源特别混乱,多次转手等问题。
且老照片的作者和年代等信息更难以确定,一些没有明确标识物的照片,是否拍摄于成都也存疑。因此我们未来尽可能搜集国外单位,或者来源可信任的照片,并尽可能考证作者、年代、拍摄地点等信息。
文物保护单位整理
目前项目根据国家文物局网站公开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信息,整理了41条属于成都市范围内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数据。
未来还将根据“成都市公共数据开放平台”等信息平台开放的文保信息逐步完善省级、市级乃至区县级文保单位目录,并与现代地标关联。
标签归类方法
为了便于使用者检索数据,项目对古旧地图、历史地名和自然文化地标使用了标签归类处理。不过由于第一阶段数据样本较少,我们并没有具体开展这一工作,只有部分数据实验性地添加了标签。未来我们会在数据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制定详细的标签分类标准。
技术开发
项目的数据协作和发布,均依托于“地图书人文地理知识库”在线完成。为了推动项目的进行,平台不断开发完善,专门开发了古旧地图标注管理、现代地名关联等功能。此外还利用GIS软件对部分古旧地图进行了配准,使古旧地图可以准确叠加在现代地图之上。
同时为了更好的展现项目成果,地图书使用平台的应用和API功能,基于三维地图开发上线了项目发布和可视化演示页面,并在码云(Gitee)开源了代码。
仓库地址为:https://gitee.com/ageeye/sdht.git
指导单位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
https://www.scu.edu.cn/
执行单位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
http://www.rivers.org.cn/
技术支持
成都发现时代科技有限公司
https://www.ditushu.com/
专家团队
李勇先 / 四川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所长
袁庭栋 / 巴蜀文化学者,《成都街巷志》作者
唐亚 / 四川大学环境学院教授、生态学家
陈庆恒 /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资深研究员
范晓 / 四川省地矿局高级工程师,地质学家
华桦 / 人文地理作家,《成都河流故事》主编
执行团队
孙吉(白云苍狗) / 项目负责人,历史地理学硕士
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秘书长,负责项目统筹执行
杨明茗 / 项目协调,成都城市河流研究会行政财务主管
负责项目财务行政
曹江 / 技术总监,地图书网站创始人
负责项目数字化呈现,古旧地图搜集整理牵头人
杨若虚 / 项目志愿者,《成都地名故事》、《成都慈善史》作者
老照片搜集整理小组牵头人
陈萌 / 项目志愿者,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学院教师
古旧地图标注小组牵头人
志愿者名单
叶镇豪 cyn zhangxianggis
西西弗的石头123
春天的芭蕾 刘平
Mos 蕾
李行之 巴里切罗
特别致谢
郭声波 /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建平 / 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研究员
陈建红 / 山东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2021年11月7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pSL8czfqM76stJ1SwHif2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