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王先明《地主:阶级概念的建构现代中国历史的建构与展开》讲座纪要
2020-08-24 12:06     (阅读: )


815日上午9时,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中国史研究的实践与经验系列云讲座第5讲《地主:从物权概念到阶级概念的历史转变——现代中国历史的建构与展开》顺利举办。本系列讲座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主办,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承办,旨在贯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育部出台的相关文件精神,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发挥中国史学科评议组指导引领学科发展的作用,推动国内高校中国史一流学科建设的协同创新与学科实力的整体提升。系列讲座邀请评议组专家成员以中国史研究的实践与经验为主题,讲授各自多年的中国史研究心得,进一步服务高校、服务社会。

本次讲座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陈谦平老师主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中国史学科评议组成员、南开大学杰出教授、教育部国家教材委历史学科专家委员会委员王先明老师应邀作了精彩演讲。除腾讯会议平台外,华中师范大学云会堂通过B站、YY等平台同时放送讲座直播,实时观看人数达两万余人

讲座伊始,主持人陈谦平教授介绍了本次主讲人王先明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与学术贡献。王先明教授长期从事中国近代社会史、文化史和乡村史等多领域的研究,是国内相关领域最重要的学者之一,在《中国社会科学》(英文版)、《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世界历史》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出版学术著作多部,在学术界引起极大反响。目前王先明教授主持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近代中国乡村建设资料编年整理与研究(1901-1949。本次讲座中,王教授以《地主:从物权概念到阶级概念的历史转变——现代中国历史的建构与展开》为题,主要讲述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背景下,地主这一物权概念是如何变为一个阶级概念的历史过程,正如预告所讲,这是一个基于历史,也本源于历史,又终将超越历史的时代性论题

王先明教授著作书影

众所周知,地主这一阶级概念的形成和现代中国历史进程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并且这种影响一直延伸到现当代社会生活,因此重新对地主概念进行评析、思考是相当必要的。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传入中国,并且被接纳之前,中国的社会生活中有地主,但是没有地主阶级话语。讲座中王先明教授以此为出发点,分别从前近代社会中的地主概念近代革命话语中地主概念的出现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分野下地主的时代性诠释,以及中共理论体系中从阶级话语走向物质实体的地主概念等四个方面进行了重新展开。

在前近代社会乃至民国时期的日常生活中,人们极少会用地主-农民这一范畴来描述中国社会群体。在传统时代,中国的农村社会分层通常是立足于生活水平或者财富占有的程度,大体上划分为大农、中农和小农;大户、小户;绅户、民户等。因此,以地主为中心的阶级概念的历史建构是相当晚近的一个事实。

在此认识基础上,地主突出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应该说与大革命的兴起密切相关。这一时期,地主仍不能被视为一个特定阶级,而只是作为农民整体构成的一部分而存在。地主从属于农民阶级,而非一个独立的阶级。共产党的话语体系中,也尚未强调地主-农民的对立关系,其所组织的农民协会,也不能用阶级眼光去看待,打倒土豪劣绅的口号更不能简单等同于打倒地主。在这一阶段,中共与国民党的革命目标本身并无太大不同。

不可忽视的是,国民革命内部存在着走向分化的因素。1925年前被认为主要是政治革命,而五卅运动之后的革命越来越呈现一种社会革命的向度。尤其在1927年中国共产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土地问题议决案》中,将农民与地主重新定义并分割为对立的阶级力量,成为继续推进的阶级革命(抑或共产革命)的时代主题。至此,地主及其阶级开始成为中国革命的敌对力量。只有在阶级革命语境中,地主这一概念才获得时代性诠释,它几乎成为一个时代命题的中心词,而这也可以视为一个现代中国历史展开的节点。

在中共的革命历程中,打倒地主阶级的革命目标,具有动员绝大多数农民群众走向革命的天然基础。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为物质力量,而地主概念也逐步演变为一种具有实践意义的策略指向,并契合于中共革命的终极目的——消灭私有制。

通过概念的建构过程梳理,我们可以发现革命语境下的地主及其阶级释义的有效性,当然地被限定在革命的逻辑体系之内,在一般社会认知(或者说学说逻辑)语境中,它无法获得基本认同。地主及其阶级属性的理论建构只是在革命话语体系中才获得了特定的时代意义,并在付诸实践的过程中建构了一个新时代的历史进程。当阶级属性渐次退隐并被消解,物权属性回归于地主——土地所有者后,这一论题探研的空间将足够充分——无论在学术理论方面还是在现实价值方面。

讲座最后,王先明老师回答了与会老师及观看直播的听众们提问,如中共处理土地问题的马列背景、共产革命过程中土地改革运动的利弊、南北方地主阶级的表现差异,以及阶级概念研究在近代史领域的适用性等问题。讲座中评议组召集人中山大学历史系陈春声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王日根教授等老师就相关问题与王先明教授交换意见并展开研讨,进一步推进了这一讲座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中国史研究的实践与经验系列讲座第5讲也在与会学者思想的交流碰撞中圆满落幕。

文章来源于 微信公众号 华师历院 2020817

上一条:讲座|周琳:市场、商人和制度——清代重庆商场的规则与隐秘
下一条:卜宪群《中国古代治理思想的起源及其当代价值》讲座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