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王国斌:做客“清华经济史论坛”,分享“从清代的立场看中国经济改革”
2020-07-12 14:48     (阅读: )

2015年4月15日,UCLA杰出教授王国斌先生在“清华经济史论坛”举办了一场题为“从清代的立场看中国经济改革”的讲座,讲座由清华大学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心教授仲伟民主持。

王国斌教授从中国和世界经济的长期历史背景出发,不再拘泥于以欧洲为历史起源的普适性价值及其学院框架,而将学术的视野重新放回中国史本身,对中国在清代形成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活动进行重塑和阐释。他关注这些活动如何演化,以及成为现今政治、经济的问题和动力的原因,并同时探讨可能的发展契机。

王国斌教授认为,尽管18世纪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存在地区差异,但区域市场网络发达,区别于欧洲手工业集中于城市,中国手工业在城乡有广泛分布,商品、商人跨区域流动。另一方面,政府支持农村商品经济自由流通,扩大农业生产面积,推广水利、农业和手工业技术,积极减少供应不稳情况的发生,且赋税较轻。因此,在工业革命前,中国商品经济和农业、手工业经济已经比较发达。只是受制于工艺水平和人口增加带来的资源耗尽,区域差异不断扩大。

19世纪源于英国工业化,历经一百多年,在欧洲大陆从西向东扩展。在美国,工业化,则在在人口少、资源多的条件下开始,从东北向西部发展,直到中西部,横贯北美大陆。王国斌教授指出,世界其它地区则受制于资本劳动比例不高、工艺和资源缺乏,以及地方政治性强弱等因素的影响,没有发生工业革命。

20世纪初,俄国模仿西欧模式,在大城市推进工业化。十月革命之后,政府采取“big push”办法推进工业化,即由政府决定经济结构、工业投资和农业集体化。在日本,则采取劳动为主,政府主动提升国家工业化的办法。王国斌教授认为,清代中国拥有与苏联相近的广袤国土空间,以及与日本类似的规模小、劳动力多的商品经济,不同之处在于,清代中国缺少强有力的政府。

近代前30年,中国仿照苏联经济制度,推行计划经济政策,取消商品经济,强调政府推动工业化,分离农业工业。1979年后,中国模仿50年代日本,大量推动劳动力密集型小规模乡镇企业,大力支持大规模工业,打开国门,实行对外开放经济政策。而1995年至今,中央政府转为支持商品经济的扩大发展,并同时确认对经济的领导地位。

王国斌教授通过对清代经济史的研究,将视野转向经济的历史背景,开启了经济学与历史学的对话空间,寻求对于中国自身发展模式的多元理解,探索更具解释力的学术方法。站在长期历史的角度,王国斌教授认为,同18世纪一样,当今政府在支持商品经济的同时,要确认政府对经济控制与影响的能力。同19世纪初类似,在继续支持成功的经济时,面临环境(清代-人口资源,当代-污染问题)和对外关系(清代-西方进入中国,当代-中国进入世界)等问题的挑战。深刻理解历史上的转变,对于我们把握未来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讲座结束后,王国斌教授与在场清华、北大两校教授、清华各院系研究生以及媒体人士进行了深入探讨。



王国斌教授,现任UCLA亚洲研究中心主任,师从哈佛大学费正清教授和孔飞力先生,在欧洲史和中国史的研究领域都建树丰厚,是”加州学派“的代表人物,也是以中国或东亚观点诠释世界史的大师级重要任务,其主要研究为中国政治、经济和社会变迁模式的比较研究,尤以18世纪的中西比较为主,代表作有《转变的中国:历史变迁与欧洲经验的局限》,“EastAsia as a World Region in the 21st Century”;2011年新著“Before and Beyond Divergence: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Change inChina and Europe” ( Havard University Press) ,对大分流与工业革命的过程做了新诠释。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清华经济史 2015年5月3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tYTgtohFn4lmw3_WeojVQg

上一条:访谈|侯旭东:为何倡导研究“历史上的日常统治”
下一条:讲座纪要 | 张耕华:史学理论研究的四大难题(另附张老师答二十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