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讲人简介:
张泰苏,耶鲁法学院副教授。史学博士、法律博士以及学士学位均获自耶鲁大学。现任北京大学法学院全球教席成员(Global Faculty)、北京大学法学院Jones Day Fellow.曾任教于杜克大学法学院与布朗大学历史系。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法律与经济史,其次为产权理论与中国司法系统。学术成果包括专著《儒家的法律与经济:前工业化时期中英家族与产权制度比较》(剑桥大学出版社2017年出版)与多篇期刊论文,曾获美国法律史协会等多家机构的学术研究奖。现为中国法律与历史国际学会主席。
系列讲座一:“清代财政国家的意识形态基础”(上)
讲座时间:2018年6月13日(周三)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北大法学院凯原楼303会议室
主持人:彭錞北京大学法学院助理教授
评议人:陈利,多伦多大学历史学系与法学院双聘教授
章永乐,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系列讲座二:“清代财政国家的意识形态基础”(下)
讲座时间:2018年6月15日(周五)晚上19:00-20:30
讲座地点:北大法学院凯原楼307会议室
主持人:左亦鲁 北京大学法学院博士后
评议人:尤陈俊,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学家》副主编
陈若英,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讲座摘要:
无论是与其他近代国家横向比较还是与其他朝代竖向比较,清政府的财政能力都远为孱弱,在十九世纪更是始终处于崩溃的边缘。尤其在农业税这一块,它也许称得上史上最低,与同时期的竞争者们有十到二十倍的差距。这样弱小的财政体制对政治与经济发展有着极其深刻且长远的影响,直接导致了中国近现代工业化进程的多灾多难。本讲座试图讨论清代财政问题背后的成因,在分析了功能主义理论的不足之处后,将矛头指向了意识形态与思想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