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侯欣一 | 百年法治进程中的人和事
2020-11-04 09:32     (阅读: )

侯欣一,天津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

《百年法治进程中的人和事》

书写者自语:

 本书是一部专题式的学术随笔集。从百年中国法治近代化的长河中撷取几朵不该遗忘的浪花,在他人不太关注的平缓处辨析出若干潜在支流,为日渐高度体系化、枯燥化的历史叙述增添一些细节、色彩和情感,触摸历史的真实。希望读者在轻松的阅读中思考一些深刻的问题: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原因,使我们许多曾有的智识不能恒久地保留下来;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些经验,为什么无法抵御不断变换的时局;又是一种什么的力量使我们经历的教训必须要一而再地经历?!

自序﹒在路上

如果从1902年清廷决定放弃祖宗之法,仿效西方列强对中国传统的律令进行彻底改革之时算起,中华民族走上法治近代化之路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一百多年,即便是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具有四、五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来说,时间也不算短了。从最初的排斥、到徘徊、再到迷信,最后回到不信任,每隔若干年这一心路历程便轮番重复一遍,过程既复杂又简单。能说的似乎都说过,该做的好像也都做了,但法治仍然在路上。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在中国法治成了国人揶揄指责的对象,慢慢地也少有人再关注。

革命是近现代中国的主旋律,这一点毋庸置疑。革命,特别是武装斗争所展现出来的摧枯拉朽的能量让大多数国人着迷,吸引着一代代国人的目光。但革命并非万能,革命之后则仍然需要法制安定江山。因而,只要我们稍加观察便不难发现,尽管中华民族走向法治的过程坎坷,但其实法治也早已或深或浅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之中。只是由于种种原因,国人自觉或不自觉地忽视了法治在中国近现代历史发展中所起的、以及应该起的作用。

2011年,我在《深圳特区报》理论版上开了个学术随笔专栏,以“中国法治百年进程中的人和事”为总题目,隔三差五地写些专栏文章。受栏目篇幅的限制,文字限定在1500字左右。但写作中发现,法治的话题过于专业,不做背景交待,一上来就直奔主题千字左右很难说得清楚,也无法达意。在我,开辟这个专栏的目的,就是幻想能有更多的读者。于是,为了更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想法,便决定不再受文字的约束。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逐渐形成了最后的解决办法:字数符合的,留给专栏;文字较长的,则投给《法学家茶座》和《同舟共进》等刊物。

学术随笔不是高头讲章,笔者无意,也无力借助这些文字对百年中国法治的进程进行总结。所写的文字,或纪事,或写人,当然也有少许议论的,但不管写什么都秉持学术的严谨,都有史料做支撑,都是有感而发,都在尝试拓展文字许可的边界触摸历史的真实。因而,文字中既无风花雪夜之高雅,也没有无病呻吟之深沉,更不做事后判官指斥前人。如果把法治的进程比作一条河流,笔者只想在良知的指引下,在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折转处寻找几朵小小的浪花,在他人不太关注的平缓处辨析出若干潜在支流,为日渐高度体系化的历史叙述增添一些人性化的细节,为严肃的官方出版物增添少许色彩和情感,丰富读者对中国法治进程的认知。

文章发表后大都反响不错,各大门户网站纷纷转载。于是,便有人建议将这些文字集结出版。本书即以上述文字为主,所选文字占全书三分之二的篇幅。选择的标准是内容上不重复,同时又能公开出版。另有三分之一为新稿。即便是已刊发过的文章,本次出版前,也都或多或少地进行了修订和改写,以便全书形成一个内在的体系或逻辑。

夏日夜长,酷暑难耐。睡不着的时候,常无端瞎想:回眸百年的中国法治进程,到底是一些什么样的原因,使我们许多曾有的智识不能恒久地保留下来;好不容易获得的一些经验,为什么无法抵御不断变换的时局;又是一种什么的力量使我们经历的教训必须要一而再地经历?!历史不容假设,但瞎想却无法制止。

此前,每每批评中国的法治尚在路上,现在惟愿中国继续走在法治的路上。

是为序。

   

彼时

西方人眼中的中国传统司法制度

对刑讯麻木的“法官”

菩萨办案

送礼与索贿

酷刑与法外用刑

跪拜礼仪

私刑的泛滥

无人关注的监狱

一言难尽的领事裁判权

那时

伍廷芳的身价

为何要以日本为师

心态与参照

从改法修律到预备立宪

法治建设中的文化保守主义

利益问题如何处理

议员的风骨

资政院如此审理预算

审计院的最初设计

最早的卫生警察

有关凌迟刑的最后记载

金绍城对西方法律文化的观察

公民的义务

国旗沿革史略

激变的时代

公权力的边界

由商会自治所想到的

法权讨论委员会

从总理到国父

武人跋扈:从张志案说起

从监督到配合:行政机关与司法机关的关系

为司法经费中央统一拨付而努力

“延安宪政促进会》成立纪实

重庆实验法院的启迪

陕甘宁边区的民主实践

关于调解已形成的共识

《谢觉哉日记》中记载的陕甘宁边区司法制度

政权更迭时的法制

新中国司法工作者代表团赴苏司法考察记

中共中央64号文件的台前幕后

法律世家

那人

沈家本的法治梦

徐谦与中国近现代司法制度

余绍宋的书画世界

多面相的居正

融东西两大文明于一身的吴经熊

张知本与民国法学教育

政治律师沈钧儒

晚节不保的董康

王世杰:法律人做官的典范

石瑛的为官之道

人权活动家张彭春

救火院长崔炎煜

傅柏翠:革命年代的习法者

盗火者李大钊

革命家张太雷

“人民司法的开拓者”梁柏台

长征路上的董必武

沉沉浮浮雷经天

马锡五其人

李木庵的法治人生

王明的法制缘

民法大家石尚宽

陈顾远的学术人生

学者瞿同祖

那事

1新闻出版

敢为人先的北洋官报局

和制名词为何能战胜严氏新词

《法律评论》办得好的几点原因

上海法学编译社

法院与报纸关系一瞥

李达《法理学大纲》之出版

2法学教育

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由来

一所早已被人们遗忘的法政学堂

法政学堂的功与过

“五四运动”中的北洋大学法科学生

《北京大学法科诉讼实习章程》

开设法制史必修课程的提案

开还是不开《法律伦理课》

《中国商事法》教材

课程设置与学分

老师和学生该如何相处

东吴法学院管窥

法科毕业生为何不愿意去基层

新中国法学教育的母机: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

新中国第一批法科留苏学生

3立法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功与过

《民国暂行报律》引发的风波

《行政诉讼条例》的颁布

会计制度何以入宪

从《农会简明章程》到《农会法》

《中医条例》的制定

为什么要立法及这样立法

反革命罪的存与废

陈克文笔下的南京国民政府立法院

从废除六法全书说起

《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的制定与实施

“五四宪法”与苏联

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

大学章程的制定

4司法

天津地方审判机关沿革考

判决书赏析

审级

法官的称谓

地方知识与法官异地任职

法官的形象

法官的任用

法官与院长的关系

法官:一个令人尴尬的职业

广东公立法官学校

老虎斑的由来

有关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争论

律师的前世今生

“七君子”案的律师团

律师究竟该如何竞争

中国司法节

李六如与新中国司法制度

新中国初年的司法改造运动

那案

矿股权案

一元钱官司

反革命第一案

档案里的黄克功案

张灵匍杀妻案

溥仪与文绣离婚案

血溅佛堂

封棒儿婚姻案

民国时期的医患纠纷

邵阳金典血案

2007年,我尚在南开大学法学院任教。那一年南开大学法学院的学生打算编辑出版《南开法律评论》杂志,约我写篇创刊词。我以“祝你生日快乐”为题,写下了自己对刊物的祝福。不久前偶然翻出此文,读后发现那些话基本上代表了我当下的想法。本书既然是文章汇编,索性以此文作为本书的后记:

   三月的天津,咋暖还寒;三月的中国,正在进行着一场事关国家民族命运的大讨论,中国的改革之路又一次引发了全民的关注和焦虑。不知是否是巧合,《南开法律评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迎着早春的曙光应运而生。

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当代中国拥有多少种法学刊物,更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在当下这样一个功利的时代,还有多少人把阅读严肃法学刊物作为自己不可或缺的一种生活方式,既然如此,那我们为什么还要创办一份新的刊物?这或许是许多人想问、但出于礼貌或麻木而没有提出的问题。

   创办一份严肃的法学刊物,这是所有南开法学人的梦想,也是南开法学人为民族的复兴和共和国的昌盛所承担的一种责任。

法治对于中国来说是舶来品,作为一种学说、一种治国的方略、一种文明的生活方式、一种价值追求,自传入中国这个具有数千年人治传统的国度以来,就不断的在国人中引发着各种争论,而且这种争论永远也不会停息。正是这些看似无关紧要的争论,中华民族才一步步地远离了人治的巢穴,接近法治的真谛。同时,也正是伴随着这种讨论,国人也逐渐养成了开放的心态,培养起宽容和理性的精神。因而,对于一个有着十三亿人口的民族而言,对于一个崇尚言论自由的国家来说,我们的法学刊物数量不是太多了,而是太少。

《南开法律评论》的创刊,无疑为哪些渴望表达自己思想的人们提供了一块阵地,不管这种思想是否成熟,是否流行,只要她是负责任的,在不违背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南开法律评论》都愿分享他(她)思考。作为一份诞生于新世纪的学术刊物,作为一份由青年学生主编的校园刊物,《南开法律评论》拥有更多的锐气、更多的真诚。

蓦然回首,南开法学已走过了二十五年的时间,二十五年,南开法学似乎从未大紫大贵过,但她却默默无闻地为共和国培养了数千名具有现代法治精神的公民,他们承载着南开这所学校特有的沉稳气质走向祖国、乃至世界各地,与许许多多普通的公民一道通过自己的工作传播和捍卫着公平、正义、权利等现代法治理念,像基石支撑着共和国的法治大厦,延续着中华民族的法治之梦。我们无法论证离开了这些看似默默无闻的法学毕业生们,离开了那些读者数量为数不多的法学刊物,中国的法治建设会是一种什么样子,但我敢肯定地说,没有无数默默无闻的法学毕业生们,没有大量似《南开法律评论》这样沉寂的法学刊物,中国法治之路肯定会比今天更多曲折,基础就不会今天这般牢固。

一份刊物的诞生,就使它有了自己的生命,因而,我们无法预料她的命运。但作为她的催生者,我们希望《南开法律评论》能在自己的生命中见证南开法学的发展,真实地记载下中华民族追求法治的心路历程,并在这种见证和记载的过程中尽快走向自己的成熟,迎来她所应该有的光荣。

感谢本书的催生者吕延涛、周国和、何家弘、麻素光和王兰萍编辑,没有他们的努力和坚持,很难想象本书是否有出版的机会。

文章来源于  微信公众号 法史人生  2020114

上一条:陈焕章和他被遗忘的巨著
下一条:桑兵《历史研究的碎与通》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