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夫马进编:《中国诉讼社会史研究》
2019-11-02 09:23     (阅读: )

启真馆

《中国诉讼社会史研究》(〔日〕夫马进 编,范愉 赵晶 等译,启真馆·浙江大学出版社,2019

编者简介

夫马进1948— ),日本历史学家。1971 年京都大学文学部毕业后进入大学院文学研究科博士课程。1974年任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助教,1979年起历任富山大学人文学部讲师、副教授。1987年起历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文学研究科副教授、教授。2013年退休,现为京都大学名誉教授。主要著作有《中国善会善堂史研究》(1997 年,恩赐奖、日本学士院奖)、《朝鲜燕行使与朝鲜通信使》(2015 年,Paju Book Award 著作奖、德川奖);编著有《增订使琉球录解题与研究》(1999)、《燕行录全集日本所藏编》(2001 年合编)、《中国东亚外交交流史研究》(2007);译注有《乾净笔谭》( 朝鲜洪大容著,20162017)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旨在研究中国诉讼社会史的论文集。有一些欧美学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不是植根于法律,而是建立在儒家伦理或礼治的基础之上,甚至认为未曾存在过解决民事纠纷的法庭。这是一种误解。为了纠正这一误解,中日两国的相关学者深掘各种文献资料,结合各个时代的政治、经济和民间生活状态,阐释了传统中国作为诉讼社会的不同侧面。同时,本书还对中国历史上诉讼的过程、诉讼对于民众所具有的意义,以及历代针对诉讼的频发采取的应对之策进行了深入具体的研究。作为比较研究的对象,书中还考察了日本江户时代的诉讼。

中文版序言 i

日文版序言 v

第一部... 1

第一章 中国诉讼社会史概论... 夫马进 3

第二章 长沙东牌楼出土木牍与东汉时代的诉讼... 籾山明 112

第三章 隋唐时期相州的司法与社会

—“诉讼社会”成立的前提... 辻正博 137

第二部... 159

第四章 中国近世的亲子间诉讼... 水越知 161

第五章 为何要诉“冤”

—明代告状的类型... 谷井阳子 201

第六章 “乡土社会”还是“好讼”社会?

—明清“好讼”社会之形成及其诸面相... 陈宝良 227

第七章 把持与应差

—从巴县诉讼档案看清代重庆的商贸行为... 范金民 263

第八章 清代的京控

—以嘉庆朝为中心... 阿 风 310

第九章 传统中国行政诉讼的一个场景:民告官

—以旌表烈妇和举人身份问题

为分析对象... 伍 跃 353

第十章 自理与解审之间

—清代州县层级中的命案处理实况... 寺田浩明 400

第三部... 445

第十一章 民国北京政府时期的覆判制度... 田边章秀 447

第十二章 从民刑混沌到民刑分立

—民国初期大理院民事审判法源... 黄源盛 480

第四部... 523

第十三章 官方对诉讼的立场与国家司法模式

—比较法视野下清代巴县钱债案件的

受理与审判... 王志强525

第十四章 宣判之后

—“诉讼社会”视角下的江户时代... 大平祐一 552

索引... 593

现在日语中的“诉讼社会”一词,是从英语litigious society一语翻译而来。litigious 一词有“好讼”之意,因此,如果翻译成中文,译为“好讼社会”更为适当。

通常,人们总是把现代美国作为“好讼社会”最典型的代表。而说到“诉讼社会”,人们通常会列举出这样的事例,这就是某市民会为了某种通常不会发展成为诉讼的细微问题而兴讼。此外,在多数情况下,诉讼案件数量之多可以作为诉讼社会的证据,有时,律师人数之多也可以视为诉讼社会的一种标志。这是因为,人们通常认为,律师与普通民众关系越密切,民众就会更方便地接近或利用诉讼和审判。这正是“法治”社会的特征,即人们拥有“获得救济的权利”,并可以主张依法保障这些权利的实现。人们在律师的帮助下,以法律为根据而提起诉讼。此外,至少在理论上,民主社会被认为是任何人都可以提起诉讼的社会。在欧洲传统社会,习惯曾经重于法律,在纠纷发生时常常借助民间调解作为解决手段;而这种共同体的规制力也成为人们诉诸诉讼的障碍。然而,随着这种曾经存在的父权性强制力或共同体的规制力逐步消解,其结果是,当人们发生争执时,如果认为自己的权利受到了侵害,往往会立即直接提起诉讼。也就是说,现代的美国社会,正是由于传统的共同体彻底解体、人们的权利意识不断高涨而形成的法制化社会,在这种社会中人们偏好诉讼,由此导致社会诉讼多发。

人们通常认为,传统中国社会与现代美国社会相比,正好形成根本对立的典型。例如,一位专门研究欧洲法制史的美国学者曾经指出:“中国在帝制时期不存在为解决民事纠纷而设立的法庭。”迄今为止,欧美的多数研究者可能都认为,在传统中国,作为维持社会运行的机制,相对于法或权利而言,更为优先的是服从于以儒家伦理为基础的礼制或谦让。或者说,一般认为,人们在将纠纷诉诸法院之前,通常可以通过亲属关系的纽带或村落共同体在内部加以解决。这种情况是所谓专制统治体制所特有的,与民主社会相反的现象。为了实行专制统治,统治者希望民众服从于儒家伦理,尽可能少提起诉讼。为了追求这一目标,统治者可能会竭力阻止民众将纠纷提上法庭。或者说,在中国只有与专制统治密切相关的刑事法庭受到高度重视,但与此相反,民事法庭则很不发达。

然而,这种想法其实完全是一种误解,不过只看到了传统中国社会的一个方面。本文将通过以下事实证明这一点。首先,“健讼”或“好讼”这些用语,在中国上千年以来的文献中随处可见。“健讼”的“健”是强健的健,也就是顽强地进行诉讼或诉讼兴盛之意;“好讼”则是指热衷于诉讼,正是Litigious之意。而从宋代,即1011 世纪前后开始,这些用语在史料中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

其次,有关权利意识的问题。在前近代的中国,确实不存在权利意识这一用语或概念,但却存在着一种可与权利意识相互替代的“情理意识”。所谓“情理意识”,是一种人情与道理相结合的社会意识,或者说是基于人情的道理意识。在美国,权利意识是指人们在主张自己的正当性时,通常会以法律为依据;与此相对,中国的情理意识既有与法律相一致的情况,也不乏与法律相背离的场合。至少,在本文所探讨的汉代以后,根据这种情理意识主张自己的正当性而提起诉讼,完全是理所当然之举。史料表明,针对这种情况,统治者并非总是极力通过专制统治和国家权力加以遏制;而且,根据情理意识引起的纠纷,有时并不能在亲属间或村落等小范围内得到妥善解决。

第三,我认为诉讼在中国曾经是更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是因为,诉讼并不都是基于情理意识之类的冠冕堂皇的理由而提起的。至少在宋代以后,毫无疑问,民众可以根据法律以及众所周知的“道理”提起诉讼,而且有时明明知道对方当事人并没有什么过错,也可以凭空捏造口实提起诉讼。这种行为通常被称之为“图赖”,是希图赖骗、图骗抵赖等词的缩略语,指找借口欺诈对方、攫取钱财之意。在以诉讼为手段的情况下,可称之为“架词诬控”,即“图赖诉讼”。总之,从现代称之为民事诉讼的金钱借贷或土地纷争,到杀人等刑事案件,都会不时出现这种捏造事端、向他人嫁祸责任的诉讼。一旦原告这样做,被告往往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尽管在现代社会,无论是美国还是日本,也都存在这种“图赖诉讼”或“欺诈诉讼”,然而在古代中国,这种诉讼无论是数量,还是性质上,所显示的问题都更为深刻。

此外,必须进一步考虑的问题还有专制统治与诉讼之间的关系。表面上看起来,一方面,实行专制统治需要减少诉讼,在这个意义上,中国以往的专制统治确实是国家限制诉讼的要因;然而另一方面,专制体制恰恰也成为民间纠纷多发的要因,并且也是纠纷较多地诉诸法庭的要因。

本文的目的,首先是揭示中国历史上毫无疑问确曾出现过副其实的“诉讼社会”,并进而考察中国社会成为这种“诉讼近在身边的社会”的要因是什么。同时,本文将会围绕专制统治与诉讼之间的关联为主轴展开观点的论证。

其次,本文的第二个目的,是根据现有的档案资料,推算出清代的一个县,当事人每年向官府提出的诉讼文书的件数。因为在论证一个社会是否是诉讼社会时,必不可少地需要举出一定的数据作为佐证。与此相关,本文还将揭示,官府为了遏制诉讼的过度增长,在债权回收案件等被所谓琐细诉讼中对当事人提出的诉状多不予受理,因此,这些文书在档案中也没有保存下来。

如果说前一个目的旨在揭示古代中国诉讼的数量,本文的第三个目的,则是揭示其实质。通过这一研究试图说明,不同朝代的中国人在当时既有的制度下,通过诉讼和审判所追求的具体诉求是什么。其中,通过介绍清代《巴县档案》这一地方文献中的若干案例,说明当时的巴县的诉讼实践,已经不仅仅是“诉讼社会”一语所能让人联想到的一般形象,甚至已经达到“诉讼战”的激烈程度。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新史学19022019112

上一条:新书|高旭晨《在神权与王权之间——中国古代宗教法律规制述略》
下一条:新作速递┃明清史新书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