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資訊
作者:孔德成
出版社:藝術家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9-1
頁數:240
定價: NTD480
裝幀: 平裝
叢書: 孔德成先生合集
ISBN: 9789862822241
作者簡介
孔德成先生,1920年生於山東省曲阜縣孔府,字玉汝,號達生,後以達生為字。孔德成為孔子七十七世嫡長孫,歷任大成至聖先師奉祀官、臺灣大學中國文學及考古人類學系教授、臺灣“故宮中央博物院”聯合管理處主任委員、“考試院”院長等職,並曾受東亞學會委託,規劃“儀禮復原實驗小組”,指導研究生從事古禮書之專題研究,後出版“儀禮復原叢刊”系列。卒於2008年,享夀八十九歲。生平詳傳記《儒者行——孔德成先生傳》(臺北聯經出版)一書。
內容簡介
“孔德成先生合集”是為紀念孔德成先生百年誕辰所出版之系列套書,全套含《孔德成先生文集》、《孔德成先生日記》及《孔德成先生法書》三冊。本篇推送主要介紹的是合集中的《孔德成先生文集》。
在孔德成先生百年誕辰前夕,其弟子將其手稿、書法作品等彙整集結,分為文集、日記、法書三類出版。《孔德成先生文集》內容包括孔德成生前所撰之論文、演講稿、日常雜文等;《孔德成先生日記》則為抗戰期間(1938年8月至1942年8月)的讀書日記,是孔德成先生寓居重慶時的真實記述,兼及時事、交遊等,此次出版為日記內容之首次刊布,良足珍貴;《孔德成先生法書》主要收錄孔德成中年以後之墨寶,包括他寫給家人、友人和學生的作品。孔德成學從多師,書法及理學以前清侍讀學士莊陔蘭為師,自顏體入手,故渾厚沈穩,書法造詣非凡。
目錄
論文
“自土沮漆”解
〈王制〉義證
如何讀經
說兕觥
《儀禮》十七篇之淵源及傳授
《禮記》概說
《儀禮》復原實驗小組研究成果綜合報告
梁其鐘銘釋文
唐玄宗及宋真宗禪地祇玉冊跋
圖書以外的我國古史資料之一──金文
論儒家之禮
宗法略論
三禮解題
儒家的禮教
儒家思想的古根源
演講
先聖孔子的事蹟及其學說
孔子學說與世界和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孔子思想對東方社會的影響
孔子的政治思想
儒學與經濟發展
儒學與自由中國的現代化
雪廬紀念堂開幕典禮──孔院長講辭
接受麗澤大學榮譽學位致辭
雜文
先聖事蹟及生卒年月日之考信
《尊孔史》敘
集李太白句題紹述樊公遺象
詁雅堂侍師記
我所認識的秦紹文先生
《儀禮復原研究叢刊》序
李炳南先生傳略
吾家大事
庭訓與師道
《屈萬里先生全集》序
求真求實
王獻唐先生墓表
論儒家之禮
文丨孔德成
禮在儒家思想中,佔有極重要的地位,自孔子時就是如此。內而個人之修養,外而使社會人群,各得其安定之分,這都是禮之份內的事。所以儒家的禮,包括著律己處人的規範、社會的秩序、政治的制度。現在我們分別來談談。
一、儒者對於禮之普通原理理論及其功用
孔子是一個重視禮的人,不過沒有提出正式的普通理論來。到了最注重禮的荀子,才提出禮的普通的理論根據來。《荀子·禮論篇》論禮之起源說:
禮起於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則不能無求;求而無度量分界,則不能無爭;爭則亂,亂則窮。先王惡其亂,故制禮義以分之,以養人之欲,給人之求,使欲必不窮乎物,物必不屈於欲,兩者相持而長,是禮之所起也。
《荀子》這段話,是說明禮的起源的原因,根據人的心理,用“定分”來節制人的欲望的,以免人與人之衝突,人與物之屈窮。這個理論在《禮記·禮運篇》裡也有說過:
飲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死亡貧苦,人之大惡存焉。故欲惡者,心之大端也。人藏其心,不可測度也。美惡皆在其心,不見其色也。欲一以窮之,舍禮何以哉?
這是說明人的心理的好惡,美惡,是不可測度的。故須用件事物來作標準的衡量,才可以窮究人心之莫測高深的演變,這個標準,就是禮。也就是說,樹起這個禮的規範,才可以將人心歸納到一個範疇裡來。至於像〈禮運〉、〈樂記〉等篇,更將禮的起源,根據的理論,本於天地四時。在抽象的觀念上,有他玄妙的道理,不過就與原始的禮的理論來說,是應當有相當的差別了。
《禮記·禮運篇》孫中山先生墨跡
我們再說禮的用途,除如上引《荀子》所說防人與人之衝突外,是進一步的調和一己自身諸情欲的衝突。以一方面“節”人知情,“文”人知情,而使他得到“時”、“中”。《論語·學而篇》上有若說:
禮之用,和為貴,先王之道,斯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禮節之,亦不可行也。
《孟子》也說到節文二者,〈離婁上〉:
仁之實,事親是也。義之實,從兄是也。⋯⋯禮之實,節文斯二者是也。
有若和孟子,都是主張禮在人情方面有其節、文功用的。什麼叫作節?就是一件事情,作的不要太過,也不要不及,得其中道,就叫作節。《禮記·仲尼燕居篇》記載後人轉載孔子的話說:
仲尼燕居,子張、子貢、言游侍。……子曰:“師爾過,而商也不及。子產猶眾人之母也,能食之、不能教也。”子貢越席而對曰:“敢問將何以為此中者也?”子曰:“禮乎禮!夫禮者,所以制中也。”
這裡所說禮以制中,就是用禮來作人情之節制,不使其過,不使其不及。《禮記·檀弓篇》裡也說:
曾子謂子思曰:“伋,吾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七日。”子思曰:“先王之制禮也,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企而及之。故君子之執親之喪也,水漿不入於口者三日,杖而後能起。”
又一段說:
子夏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而不和,彈之而不成聲,作而曰:“哀未忘也,先王制禮,而弗敢過也。”子張既除喪而見,予之琴,和之而和,彈之而成聲,作而曰:“先王制禮,不敢不至焉。”
這一節更可以說明了“過之者,俯而就之”“不至焉者,企而及之”,這一種心情的描寫,也可以看出孔門弟子們之禮為調和一己自身之衝突的工具。“文”就是禮的外在的一種文飾,禮本來是外在的儀節,沒有“文”,怎麼能表達出來?所以《論語·雍也》,孔子說:
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史掌文書,多聞習事,誠或不足。)文質彬彬,然後君子。
如祭之器、服、喪之服、期,這都是文。沒有這些文,是沒有法子表達內心的情感來的。《荀子·天論篇》也說:
君子以為文,小人以為神。
至於時呢?是說吾人既知禮的原理,則其具體的禮,是可以因時而變動,不必墨守成法,只要不違背了禮的原則就可以的。《禮記·禮運篇》上說:
故聖王脩義之柄,禮之序,以治人情。故人情者,聖王之田也。脩禮以耕之,陳義以種之,講學以耨之,本仁以眾之,播樂以安之。故禮也者,義之實也,協諸義而協,則禮雖先王未之有,可以義起也。(柄、情乃受法家之影響者)
這是拿人情比作田地,禮比作耕地。田都是土的,耕就得要看田的情形,定其耕耨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義。義者,宜也。那麼,什麼叫作合宜呢?那是因時間空間而定的,所以古禮所無,只要合乎義,就可以來一番創作。儒者並引述古代的史實,以作這個理論的依據,《禮記·禮器篇》上說:
禮,時為大……。……堯授舜舜授禹,湯放桀武王伐紂,時也。
〈樂記篇〉上也說:
五帝殊時,不相沿樂;三王異世,不相襲禮。
又如上引〈檀弓〉上記載孔子的話,這都是說明禮之時義關係重大。
二、禮之關於律己處人之道,及其在孔門中為教育工具之一
《論語·泰伯篇》孔子說一個人的學養是:
興於詩,立於禮,成於樂。
這是說一個人,能率然自立,而不為事物所搖奪,必須有禮的修養和工夫。《論語·衛靈公篇》,孔子又說:
君子義以為質,禮以行之。
這是說君子用義以為本質,用禮來推動他覺得合乎義的那些事情,〈泰伯篇〉孔子又說:
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
這是說公、慎、勇、直這四種行為,雖都是美德,可是若果不用禮來作他的規範,以為“節”,以為“文”;則必有勞、葸(畏懼貌,不敢進也)、亂、絞(急切也)的毛病,也就失去了這四種他原有的美德了。
由上我們知道,禮本來就有注意社會的規範,對於個人制裁的趨勢;儒家中《荀子》最注重禮,更擴大了禮的範圍,凡先王之遺訓,後王之明教,人事之條理,事節之平正,皆謂之禮(見〈修身〉,〈正名〉,〈禮論〉諸篇,《禮記》諸篇亦是如此。)並且把法也加入禮中了。〈勸學〉:“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修身〉:“故學也者,學法也。”又云:“故非禮是無法也。”這種界說禮字,在儒家全為新說矣。
因為禮與一個人的修養、品德,既如上述,那自然就不能不成為以教育為重的孔門的教育工具了。所以孔子教導孔伯魚有兩件事,一件就是:
曰:“學禮乎?”曰:“未也。”曰:“不學禮,無以立。”鯉退而學禮。(〈季氏篇〉)
立,就是學作人處世之道,可以站在社會上,人群裡,立定腳跟,否則是站不住的。因為品節詳明,德性才可以堅定。孔子教顏淵,也是說到禮:
顔淵間仁:子曰:“克己復禮、為仁。一日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焉。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請問其目。”曰:“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論語·顏淵》)
這是孔子教誨他的最得意弟子顏淵,教他注意的事項,和要作的工夫。這是什麼呢?就是“克己復禮”。克己就是一個人能克制自己,不為外物所引誘,而不可任行為所欲為。復禮,就是人群原來應當率循而行的一切規範。禮失去了,趕快把他再恢復起來。所以能夠達到“克己復禮”這步境地,就得要有“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這四種的工夫。視、聽、言、動都合乎禮,也就算是仁道了。
《論語·鄉黨篇》裡,可以看出孔子一舉一動,都是以禮自範的。荀子教學也是以禮為重,〈勸學篇〉說:
其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由上我們知道,孔子、荀子皆是注重以禮為教的。孟子因為是性善主義,內本論者(“萬物皆備於我矣”)。所以在這一個思想的邏輯的系統之下,是不太注重外在的禮教的。所以孟子也就不太說禮。在儒家周禮上,以六藝教人,仍以禮列為第一。這可以說是,仍襲孔門之舊規的。
孔德成先生書法作品“樂禮敦詩”
三、禮之關於政治及制度者
儒家在這一方面,是主張大體從周禮的。如〈八佾篇〉孔子說:
子曰:“周監於二代,郁郁(文盛貌)乎文哉!吾從周。”
不過有時也是兼采四代。如〈衛靈公篇〉:
行夏之時,乘殷之輅,服周之冕,樂則韶舞。
在這幾句話裡,說明了孔子對先代的政冶制度的取舍。所以後來儒者之有主張法先王的,也有主張法後王的不同的說法了。不過孔子雖是或從夏、或從殷、或從周,但是對於當時——春秋的時候,所改變的一套,多半是不贊同的,不過如果他認為合宜的,也可以遵從。否則,則不從之,仍然是遵守舊典的。如《論語·子罕篇》上孔子說:
麻冕,禮也,今也純,儉,吾從眾;拜下,禮也,今拜乎上,泰也,雖違眾,吾從下。
這也可以看出孔子的主張是以“義”為準。至於個別的政治制度,如覲、聘之禮(《儀禮》有專篇)官制之設(《周禮》),此處不能詳舉矣。
四、禮與社會方面者
我們知道儒家是注重倫理道德的,而且是固有的家族制度的維護者。道德本來只是種抽象的觀念,如果想把他見諸實施,必須有一種組織在社會上,作為依據,這才能把他樹立起來。儒家的倫理道德之施行社會,為社會樹立一秩序者,其組織即基於家族社會中的“宗法”是也。
什麼叫作宗法呢?宗法就是家族社會中,子孫繼承的一個法則。父死子繼,傳長傳嫡的一個繼承法。這個法,本是中國舊有的,並不是創自儒家。不過儒家承襲了他,更加以細密的組織罷了。如《詩經·大雅·板》:“大宗維翰,宗子維城。”又如《左傳》僖公五年,晉士蒍諫晉獻公“君其修德,而固宗子。”在金文上也有“大宗”“宗婦”之稱。可見“宗法”其制亦竟很久了。不過在《詩經》上、《左傳》上、金文上都未有對於宗法制度的一個詳細的說明。現在最詳細的是在儒家經典的小戴《禮記》裡邊有兩段記載,這是我們今天能看到的比較最詳盡的關於宗法制度的史料。
一、〈喪服小記〉:
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五世而遷之宗,其繼高祖者也。
二、〈大傳〉:
別子為祖,繼別為宗,繼禰者為小宗。有百世不遷之宗,有五世則遷之宗。百世不遷者,別子之後也。宗其繼別子之所自出者,百世不遷者也。宗其繼高祖者,五世則遷者也。尊祖故敬宗,敬宗,尊祖之義也。有小宗而無大宗者,有大宗而無小宗者,有無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公子之公,為其士大夫之庶者,宗其士大夫之適者,公子之宗道也。(注意:“別子”鄭玄以為諸侯之別子)(諸侯無氏)。
這種詳細的分別,是否合乎傳統的宗法,是否合乎孔子所主張的傳嫡(〈檀弓〉)之制,當然不敢說的。不過儒家的宗法之所以成為他的社會組織,這兩段確是他精義之所在。再就喪服的制度,用斬、齊、大功、小功、緦這五服,把上、下、旁所有的屬親,都組織成一個親屬網。《儀禮·喪服篇》記載的非常詳細,《禮記》也多有專論。
儒家的喪服圖
五、儒家關於喪禮之主張及賦予之理論
喪禮,當然是儒家最注意的。上面一節已經說過,這裡只說說他的觀念和理論。《論語·陽貨篇》記孔子答宰我說:
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毋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予也,亦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毋乎?
《荀子·禮論篇》上也說:
凡生天地之間者,有血氣之屬必有知;有知之屬莫不知愛其類。今夫大烏獸,則失喪其群匹,越月踰時焉,則必反巡過其鄉,翔迴焉,鳴號焉、蹢躅焉,然後乃能去之。小者至於燕雀,猶有啁噍之頃焉,然後乃能去之。故有血氣之屬,莫知於人。故人於親也,至死無窮。將由夫愚陋邪淫之人與,則彼朝死而夕忘之。然而從之,則是曾禽獸之不若也。夫焉能相與群居而無亂乎?將由夫修飾之君子與?則三年之喪,二十五月而畢,若駟之過隙。然而遂之,則是無窮也。故先王為之立中制節,壹使足以成文理,則釋之矣。
儒者對於死者,既然持如此的觀念,那麼應當取一個什麼態度呢?《禮記·檀弓》引孔子的話說:
之死而致死之,不仁而不可為也;之死而致生之,不知而不可為也。是故竹不成用,瓦不成味,木不成斫,琴瑟張而不平,竽笙備而不和,有鐘磬而無簨虡。其曰明器,神明之也。
荀子說:
禮者,謹於治生死者也。生,人之始也;死,人之終也。終始俱善,人道畢矣。故君子敬始而慎終,終始如一,是君子之道,禮義之文也。夫厚其生而簿其死,是敬其有知而慢其無知也。……故死之為道也,一而不可得再復也。臣之所以致重其君,子之所以致重其親,於是盡矣。……喪禮者,以生者飾死者也,大象其生以送其死也,故事死如生,事亡如存。(據郝懿行校)始終一也。(〈禮論篇〉)
這也是基於情感、道德,功能以立論者也。也是沒有什麼迷信的意味的。
六、儒家關於祭祀之所賦予之理論
因為祭、喪,在儒家中,是很重要的,所以特別提出一說。
祭,是祭祀祖先和百神;喪,是父母諸親屬,死後的一種儀節和制度。儒家在這方面,也是承襲“固有文明”,不過都賦予他們新的理論。先說孔子的態度:《論語·八佾篇》孔子說:
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又說:
吾不與祭,如不祭。
由上邊兩句話,可以知道孔子對於鬼神是處於半信半疑的態度的,所以祭時則覺神在,不祭時,則無神矣。囚此孔了答子路鬼神生死之間說:
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先進篇〉)
又說:
務民之義,敬鬼神而遠之,可謂知矣。(〈雍也篇〉)
孔于以人們還不懂得事人的道理,何能知道事奉鬼呢?人對於如何生存於宇宙之間,還不明白;哪裡還曉得死了以後,又是怎麼著呢?孔子雖不以鬼神為真有,然既不說其果無,所以仍然以“敬”的態度來事鬼神。《論語·子張篇》:
子曰:“祭思敬。”
不過,如果敬鬼神,而就真的限於鬼神迷信之中.那就叫不知(智)。 孔子一方面以為不智,一方面仍存敬心,所以我們說孔子對鬼神是半信半疑的。孔子既是如此,所以他的弟子曾參對於祭禮說: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學而篇〉)
《荀子》也說:
霄而雨,何也?猶不雩而雨也。日月食而救之,天旱而雩,卜筮然後決大事,非以為求得也,以文之也。故君子以為文,而百姓以為神。以為文則吉,以為神則凶也。(〈天論篇〉)
《禮記·檀弓》上說:
惟祭祀之禮,主人自盡焉耳,豈知神之所饗?
舉出這幾條,最足以代表儒家對於鬼神的態度。曾子所注意者,在“民德歸厚”之效果;荀子注意其行禮時之文;〈檀弓〉上所注意的,在感情之自盡,都沒有迷信的意味。
《禮記·檀弓》書影
七、儒家之禮的基本精神
我們在上邊,己經把禮所包括的各方面,大略的說了一說。我想在此處,提出儒家對禮的基本觀念和態度。根據論語上,把孔子的基本觀念和態度,歸納出幾點來;第一是仁。《論語·八佾篇》:
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注意:仁為人之全德,包括甚廣,此不能詳論。)
這是說人如果沒有仁德,則禮不為其用也。第二是讓。《論語·里仁篇》:
子曰:“能以禮讓為國乎?何有。不能以禮讓為國,如禮何?”
這是說禮的基本精神在於讓。
再進一步說,孔子以為道德應在禮之先,所以子夏以“禮後”(〈八佾〉)為疑,而得到孔子的讚許。
孔子雖不反對——並且親自實行那繁文縟節的禮(如〈鄉黨〉所記) ,可是,他以為如果二者不能兼顧的時候,與其是祇注意末節,不如只注意其基本精神。所以他說:
禮云禮云,玉帛云乎哉?樂云樂云,鐘鼓云乎哉!(《論語·陽貨》)
林放問禮之本,子曰:“大哉間!禮,與其奢也,寧儉;喪,與其易(治也)也,寧戚。”(〈八佾〉)
祭思敬,喪思哀,其可已矣。(〈子張〉)
《禮記·檀弓上篇》子路引孔子的話說:
喪禮與其哀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哀有餘也;祭禮與其敬不足而禮有餘也,不若禮不足而敬有餘也。
這都是說明了孔子能注意“禮之本”。
總之,儒在古代,本為典章學術的寄託之專家,其初即為注意倫理道德,及建立社會之秩序者。至晉以後,法典與《禮經》並稱。《周官》之說,又悉入法典。故二千年來,儒者之學說,影響於華夏,最深最鉅者,實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這些都是儒家所謂之禮(觀《荀子》、《禮記》可知)。故禮實為儒家思想之重心。若果研究儒家的思想,能在禮的方面,多所注意,則其思得過半矣。
原載於《中央研究院國際漢學會議論文集》
(臺北:“中央研究院”,一九八一年十月)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燕园礼学》2019年3月8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u2vxXy2MIcOnVt-AXoN6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