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36位教授学者评选的69篇“年度史论论文”
2019-03-10 22:27     (阅读: )

 

时至岁末,想必各大媒体都会陆续进行年度图书盘点,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此前也已推出教授、博士的“年度史书”,对于接二连三的书单,你是否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不要紧,私家历史别出心裁,又向36位教授学者征集了“年度史论”,询问他们今年读过最好的史学论文,同样是新旧不限,中外不拘,并附精辟简评。

阅读贴士:

史学论文是反映历史学界前沿动态的重要信息,一篇优秀的史学论文不仅能够刷新以往的认知,往往还能给人以方法论上的启迪。尤其是在国内学术规范问题频发的当下,这份由专业学者们推荐的论文名单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周振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徐光台:《利玛窦<万国二圜图>与冯应京印“doi mappamondi piccoli”考》,《汉学研究》,第32卷第3期。

【简评】最近我看得最认真的一篇论文。 

杨煜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刘浩龙,满志敏,侯甬坚,方修琦:《历史文献中的气象记录与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第四纪研究》2014年,34卷第6期。 

【简评】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的天气气候信息。如何利用历史文献记载,特别是科学合理地设计定量化校准方法、以有效剔除记载中的主观因素干扰,从而重建出可与观测记录对比的温度、降水、干湿等气候变化序列,是利用历史文献进行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从1970年代竺可桢先生发表著名的关于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论文以来,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篇文章是目前取得的科学进展的总结性论文,值得关注气候变化的读者一看。其中的很多理念与方法,也可为从事历史研究的师生提供参考。

张智(复旦大学历史系)

Raymonde Monnier, "Traduction, transmission et révolution : enjeux rhét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des textes de la conception républicaine de la liberté autour de 1789," Annales historiqu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2011.2.

孙沛东(复旦大学历史系)

Deborah S. Davis, “Privatization of Marriage in Post-Socialist China,” Modern China, Nov 2014 .

【简评】这会是一篇关于后毛时代婚姻研究的高引用率的历史社会学论文。2010年在港大开workshop时,Davis教授这篇文章还只是雏形,至今发表,有幸目睹了它越来越美的整个过程,折服于她将一个研究idea完整操作化,并最终成文发表的每个步骤。其实应该我向她致谢!

冯贤亮(复旦大学历史系)

1,滨岛敦俊:《农村社会——研究笔记》,收入森正夫等编《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简评】根据明清江南地方社会史的长期研究与田野经验,滨岛敦俊先生对江南三角洲农村的关键问题,提出六大方面的设问与思考,包括身份与秩序、士大夫优免、地域开发与地主经营、聚落社会与“共同体”、商业化与市场流通、徭役诡避与奴变等,并将关注的时段聚焦于中国发生巨变的晚明,而欧洲正处大航海时代。

滨岛先生是日本为数不多经历二次大战后仍活跃在学术界的一流中国史学家,1997年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所提出的问题及相关检讨,时至今日,仍然是海内外关注江南研究的主流研究方向,并且从中还能寻绎出更为丰富的精彩研究课题。

2,稻田清一:《清末江南一乡村地主生活空间的范围与结构》,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

【简评】稻田清一先生以《柳兆薰日记》为分析样本,将柳氏的生活空间与社会活动,从日记的琐碎记述中细心地钩稽出来,刻画出清末吴江县一位乡村地主,在太平天国战争前后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其中,作者系统地将日记中的地名进行分类排比统计,以论证其日常活动的空间范围,揭示出柳兆薰这位地主在市镇与乡村之间频繁游走的生活实态。

稻田先生是研究近世江南地方社会史的著名学者,他的这项工作,较传统的日记研究更多创新性,颇具典范意义,启发了后来者的类似研究,并出现了同样以柳氏日记为例的踵出之作。 

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系)

梅嘉乐(Barbara Mittler),黄雪蕾译:《多重覆盖的宣传:毛泽东形象的意义与权力》,选自余敏玲主编:《两岸分治:学术建制、图像宣传与族群政治(1945-2000)》,中研院近史所2012年版。

仇鹿鸣(复旦大学汉唐文献研究室)

胡鸿:《星空中的华夷秩序——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有关华夷的星占言说》,《文史》,2014年第1期。

李甜(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

1,陈耀煌:《从中央到地方:三十年来西方中共农村革命史研究述评》,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期,2010年6月;

2,张佩国:《多学科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革命、宗族与方法讨论》,《社会》2007年第2期。

【简评】关于当代中国乡村研究的两篇述评,第一篇偏重于历史学,第二篇侧重于社会学,结合起来阅读很好。

张春田(华东师大思勉高研院)

1,慕维仁:《章太炎对“公理”的批判及其“齐物”哲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2,李欧梵、陈建华:《帝制、共和、复古》,《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9期。

赵晋(华东师大历史系)

张放:《新人新语: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语言的传播与习得(1949-1956)》,《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1期。

【简评】本文主要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入校园的一代小学生,他们是如何掌握一套具有鲜明政治特色的语言表达的——这样一套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且政治正确,影响了今后几代学生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但它同时过于成人化,遮蔽了孩子天真活泼的面向。本文通过对当时小学课堂内外变化的解读,通过对当时的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寒暑假作业、考试指导用书、试卷内容、少先队活动与课外阅读的分析,尝试着将这套政治表达形成的若干渠道展现在读者面前。

梁志(华东师大历史系)

1,沈志华:《面对历史机遇:中美关系和解与中朝关系(1971—197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崔修竹、崔丕:《美日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中的钓鱼岛问题》,《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

肖琦(华东师大历史系)

Gérard Noiriel, "De quelques usages publics de l'histoire". Tracés, Revues de Sciences humaines, hors-série 2009

宋宏(华东师大社科部)

冯筱才:《近代中国的“僭民政治”》,《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1期。

顾宏义(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

李伯重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1,Jan de Vries, "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No.63(2010)

2,Carlo Ginzburg, “High and Low: The Theme of Forbidden Knowledge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Past & Present, No.73 (Nov,1976),

3,Stephen Greenblatt, “The Eating of the Soul”,Representations,No.48(Autumn,1994).

【简评】今年读来颇有兴味的论文中,跟历史最为相关的也许是上面这三篇,作者分别是经济史,文化史以及英文系文艺复兴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而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我力图拼贴出“早期现代(early modern)”问题的若干图景。

朱旭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

饶宗颐:《安南古史上的安阳王与雄王问题》,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七《中外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简评】此文以前为引用拜读过,今年重读,依然感佩敬服。饶先生所及之深,所涉之广,在前E考据时代,堪称极致。此文亦仅冰山一角,弱水一瓢而已。

邓军(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克武:《民国初年上海的灵学研究:以“上海灵学会“为例》,《“中研院”近史所集刊》,2007年第55期。

赵思渊(上海交大人文学院)

1、Liu Guanglin(刘光临),“The Making of a Fiscal State in Song China, 960-1279,”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Oct 2014.

【简评】刘光临的论文再次引起了如何评价宋代的市场与财政这一老问题(的争论)。他认为宋代已经成为“贡赋国家”并向“财政国家”转变,尤其是非农业税收占绝大比重,并实现中央对财政资源的有效控制。这一研究迎合了当今国际学界讨论“财政国家”的热潮,但对于宋代榷税的特性,刘光临似乎没有给出比包伟民旧著更好的解释。

2、刘志伟:《从“纳粮当差”到“完纳钱粮”——明清王朝国家转型之一大关键》,《史学月刊》,2014年第7期。

【简评】这实际上是一份讨论稿而非正式的论文,但反映了刘志伟老师对这一问题多年思考的精华。尤其是揭出明清两代赋役运作的核心差异:当差还是纳钱粮,并说明白银流入在这一转变中的意义。这里可以引发宏观思考的空间是非常多的。

丁业鹏(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宋青红(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

吴敏超:《马寅初被捕前后:一个经济学家的政治选择》,《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5期。

付海晏(华中师大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俞江:《明清州县细故案件审理的法律史重构》,《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

【简评】在近十年来众多的明清州县细故案件研究成果比较对话的基础上,俞江打磨多年的这篇论文令人信服地重构了细故案件审理的历史实情与话语逻辑,成为突破日美学界有关理论的代表性成果。

陈志远(北京大学哲学系)

1,吉川忠夫:《島夷と索虏のあいだ - 典籍の流传を中心とした南北朝文化交流史》,《東方學報》,2000年第72期;

【简评】以细腻的笔触,呈现南北对立时期的典籍交流和文化心态,读之如行山阴道上。

2,陈苏镇:《郑玄的使命与贡献——以东汉魏晋政治文化演进为背景》,《国学研究》,2010年第1期;

【简评】作者以二十年之功深研两汉政治与经学之关系,提出郑玄之礼学“以中人为制”,玄、佛之学乃以“革凡成圣”为鹄,二者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取代。如某篇书评所言,作者已将目光远远投向魏晋时代。

3,荣新江:《且渠安周碑与高昌大凉政权》,《燕京学报》,1998年新第5期;

【简评】上段学术史之梳理片纸靡遗;中段录文笺释,细致妥帖;下段由碑论史,对高昌沮渠政权之运作,佛教造像凉州模式的传播均有重要贡献。今春在老师课堂上重温,更觉亲切。

4,船山徹:《六朝時代における菩薩戒の受容過程 - 劉宋•南齊期を中心に -》,《東方學報》,1995年第67期;

【简评】以文献学之细密,厘清翻译经典、疑伪经典、仪式文献的衍生关系;以史学之宏阔,照察菩萨戒在汉地的变迁轨迹。盛义络绎,体大思精。

5,Shinohara Koichi, "Two sources of Chinese Buddhist biographies: stupa inscriptions and miracle stories," Monks and Magicians, 1988;

【简评】唐、宋两《高僧传》之史源在碑传与神异故事。此文当如陈垣先生的作品,成为学者治宗教史之必读书。

6,陈金华:《东亚佛教中的边地情结:论圣地及祖谱的建构》,《佛学研究》,2012年第21期;

【简评】此文凝结了作者多年研究中、日、韩三国佛教史的心得。可以作为索引,进窥作者以英文发表的诸多精彩研究。

7,伊吹敦:《〈續高僧傳〉の增廣に關する研究》,《東洋の思想と宗敎》,1990年第7期;

【简评】关于《续高僧传》纂修的经典研究,从文本的变化考察思想的变化,极富启发。

8,孙英刚:《从众到寺——隋唐长安佛教中心的成立》,《唐研究》,2013第19期;

【简评】在纷然杂乱的僧史材料中,以地域为判据,勾勒出不同背景的僧人集团在中央与地方的活动,于传统政治史和佛教宗派叙事之外,提供一种新视角。

9,魏斌:《南朝佛教与乌伤地方》,见《石刻史料与佛教研究论文集》,2014年;

【简评】以地方史料呈现六朝南方民众佛教的生存样态,与北方民众佛教形成有益的参照。烧身之惨烈,折射出六朝寒人生存之卑微。寄兴幽远,有文外之致。

10,曹凌:《敦煌遗书〈佛性经〉残片考》,《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2期。

【简评】比定出第四件汉语摩尼教文书。

黄甜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罗泰著、陈淳译:《论中国考古学的编史倾向》,《文物世界》1995年第2期。

【简评】作者以一个西方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学者视角,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编史倾向,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文中观点值得深思。

2,陈芳妹:《时代与区域风格间的激荡:西周青铜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礼制发展大势变因试析》,收入《中世纪之前的地域文化、宗教与艺术》,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组,2002年。

【简评】美术史方法,尤其是风格分析对于史学还是考古学的研究都有很大借鉴意义,文章可看做以美术史方法研究西周史的一个范例。

3,陆扬:《从墓志的史料分析走向墓志的史学分析——以〈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4辑。

【简评】文章虽然就《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而论,但史料学向史学升华这一学术路径却是每一个中国史方向都应当追寻的。

4,冯胜君:《出土材料所见先秦古书的载体和传布方式》,《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简评】二十世纪以来大量出土文献的整理刊布丰富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传世先秦古书体裁和传布方式的看法,文章代表了国内学界最新的思考。

5,来国龙:《清华简〈楚居〉所见楚国的公族与世系——兼论〈楚居〉文本的性质》,收入陈致主编:《简帛、经典、古史》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简评】任何文本的研究都需要文本批评(textual criticism)。尤其是出土文献大兴的今天,任何一个出土文本都不是百分之百的“信史”,文章对出土文献领域的信古倾向不无警醒意义。

赵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与东欧中亚研究所)

邝云峰《美国的朝贡体系》,《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第4期。

【简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刘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

沈洁:《反迷信与社区信仰空间的现代历程——以1934年苏州的求雨仪式为例》,《史林》,2007年第2期。

【简评】沈洁对1934年苏州大旱时求雨仪式的研究表明,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过程中仍有着强韧的生命力,地方政府一般只有在其规模和行动失控时,才会规训和约束“迷信”行为,因此所谓“反迷信”是一个动态和博弈的过程。这篇文章中大量对历史细节的描写,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错综的叙述线索,复杂而不凌乱,显示了作者极强的文学素养和历史洞见。

王凌云(云南大学哲学系)

1,李猛:《革命政治——洛克的政治哲学与现代自然法的危机》,《思想与社会》第八辑《洛克与自由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2,刘仲敬:《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与中国成长》,《从华夏到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术月刊》,2014年第7期;

4,郝春鹏:《雷蒙•阿隆与历史哲学》,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5月。

王建辉(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1,张笑川:《日常生活史视野下的太平天国战争研究——评梅尔清<浩劫之后:太平天国战争与19世纪中国>》,《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

2,王振忠:《从新发现的徽州文书看“叫魂”事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张建辉(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向荣:《敞田制与英国的传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简评】作者历经数年撰成此文,解答了国内学者迷惑的问题,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

段炼(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黄克武:《何谓天演?严复“天演之学”的内涵与意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4年第85期。

卢艳香(青海大学社科部)

杨天石:《蒋介石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出自《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

吴易骅(南昌师范学院)

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韩杰(云南大学历史系)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简评】时时心中默诵。

季剑青(北京社科院文化所)

1,罗志田:《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简评】这篇文章可以当作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简明的方法论来读,作者提出把“思想”作为具体历史语境中人的活动来把握和分析,非常有启发。如果将作者的观点和余英时先生思想史研究的“内在理路”说合观,还会引出更多有意味的思考。

2,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简评】作者在一战期间中国思想界变动的历史脉络中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分析了新文化人如何从对中国和西方同时面临的政治危机的回应中,获得了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新政治的觉悟,为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问题意识。文章结构宏大,行文细密,展现了令人叹服的学术视野和思辨能力。

3,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载清华国学院编《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简评】作者以其丰厚的学养和非凡的识见,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观念及政策和国家建构等重大而复杂的论题,讲得极为清楚,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显示了一位学者的高度责任感。

李扬(北京联合大学)

1,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简评】顾诚先生被称为“学界的苦行僧”,终其一生只有《明末农民战争史》与《南明史》两部著作。先生晚年关注明代卫所制度,此文可谓明代卫所制度的奠基之作,提出明代疆土管理体制乃由府州县为代表的行政系统与卫所为代表的军事系统共同构成,卫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地理单位,管辖着大片疆土。由此我们对明代的人口与耕地数都需要重新考察。近年来卫所制度的研究成为明清史的一大热点,时间更可检验顾文的价值。

2,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读书》,2006年第9期。

【简评】本文也是三联书店“历史•田野”丛书的总序。作为华南学派宣言式的作品,本文却从学术史追溯开始娓娓道来,强调学有所本与“有方向感的学术追求”,显得大气而有底气,对历史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理路有精彩阐发,对区域研究的问题也毫不留情的批评,也是难得一见的学术反思与学术批评之佳作。

童岭(南京大学文学院)

1,陈鸿森:《隋志所载刘先生<尚书义>作者考》,文载《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六十九本第四分,1998年12月刊。

【简评】在几乎作文必引西洋书、必有括号英文单词的当下台湾古代文史学界中,谶纬学大家陈槃的嫡传弟子、经学大家陈鸿森先生,自谓是一块坚守的“残垒”。《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刘先生”,自清儒朱彝尊等诸家,都以其必为隋代二刘(刘炫、刘焯)之一,然陈鸿森先生深入中古史料,还利用佚籍《讲周易疏论家义记》等,结合乾嘉之学与正统史语所考辨之功,得出“刘先生”乃南齐刘瓛。诚为发凡起例,不刊之论也。

2,冨谷至:《汉代边境关所考——围绕玉门关所在地》,文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一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简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诗中丝绸之路的尽头、国境的边界、异域想象的发源地——真的是这样吗?冨谷至教授此文接续沙畹(Chavannes)、王国维、永田英正、藤枝晃等先贤的讨论,通过居延、敦煌简牍和汉代史实的考辨,得出玉门关是“承担着入国、出国手续的重要关所”。换句话说,此关是管自己人出入境的,而不是想象中,大汉王朝防守匈奴的前沿阵地。

3,平田昌司:《谢灵运<十四音训叙>の系谱:科举制度と中国语史•第一》,文载高田时雄编《中国语史の资料と方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4年版。

【简评】在国内中文学界呼吁“保持文学研究纯粹性”、“不要跨界”等之时,京都学派中文研究室的诸教授依旧用清儒以来的传统治学,特色之一就是“文史不分家”。在这篇长达50页的鸿文中,首先从六朝语言文化史入手,对比北凉昙无谶的北本《大般涅槃经》与谢灵运的南本,又讨论与Kātantra之关系,以及佛教系梵语文法与等韵(KM.与KT.)等等。附录两种:谢灵运《十四音训叙》逸文与《二叡年谱》,尤可见自吉川幸次郎、狩野直喜传承而来的考据之功。

4,徐兴无:《跋周勋初师藏胡小石先生临敬史君碑》,文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辑,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简评】胡小石先生是把书法作为国学之一科来研究而引进高等学府的第一人。周勋初先生家藏胡先生赠临东魏《敬史君碑》一幅。胡先生再传弟子徐兴无教授指出,胡先生尤为关注“八分”的重要性,认为“八分”的“八”不是数量,而是向背之势。且其“八分”之义出自扬州学派。东魏“忽趋秀发”,崇尚南朝文化,此碑虽写于北,但笔法上却归于南。亦可与胡先生1920年《中国文学史讲稿》东魏部分,北人弃赵文渊而从王褒之说互证。

5,孙英刚:《李承乾与普光寺僧团》,文载童岭主编《皇帝•单于•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中西书局,2014年版。

【简评】作为立储废储之争中倒台的政治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在正统史书中是一个糟糕的形象:“好声色”,还有同性恋倾向……不过,佛教史典籍的历史书写为我们建构了李承乾的另一面。孙英刚此文成功地展示了如何在宗教文献中挖掘中古政治史的新方向。这种利用世人所忽视的“常见典籍”,得出“不常见之解”的功力,与孙氏著作《神文时代》(上古,2014)一脉相承。

刘怡(《战争史研究》杂志)

1,John T. Hanley, Jr., “Creating the 1980s Maritime Strategy and Implications for Today,”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67, No. 2 (2014)

【简评】在面对新的海上竞争者的今天,一位前美国海军高级分析员撰文回顾“冷战”末期成功应付苏联海上扩张的经验,暗示不言而喻。略显枯燥的分析包含有最诚恳的实践德性:获取和维持海上统治权,意味着要持之以恒地和错误的认知以及组织惰性做斗争,永远不存在“一劳永逸”之道。

2,高华:《“林彪事件”的再考察》,《二十一世纪》,2006年10月号。

【简评】在高华教授逝世将满三年之际重温此文,仍能有新的感悟。每出现一种对那段特殊时期历史的一边倒式“修正”,本文的意义都会再度凸显出来。“一篇读罢头飞雪”,林彪事件已过去43年,却又仿佛时时都存余响。

3,时殷弘:《武装的中国:千年战略传统及其外交意蕴》,《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6期。

【简评】作者近年来转向汉代战略史研究,本文是代表性见解之一。与爱德华•勒特韦克的《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样,时教授的论述未必合于正统的古代史研究方法,但作为战略学研究却有其价值。本文可以结合作者对《史记》和《汉书》的战略学疏解来阅读。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长安街学者,时间:2019年3月10日,原文来源: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来源:澎湃新闻、上海书评

 

时至岁末,想必各大媒体都会陆续进行年度图书盘点,澎湃新闻私家历史栏目此前也已推出教授、博士的“年度史书”,对于接二连三的书单,你是否已经有些“审美疲劳”?不要紧,私家历史别出心裁,又向36位教授学者征集了“年度史论”,询问他们今年读过最好的史学论文,同样是新旧不限,中外不拘,并附精辟简评。

阅读贴士:

史学论文是反映历史学界前沿动态的重要信息,一篇优秀的史学论文不仅能够刷新以往的认知,往往还能给人以方法论上的启迪。尤其是在国内学术规范问题频发的当下,这份由专业学者们推荐的论文名单或许能给你带来新的思考。

周振鹤(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徐光台:《利玛窦<万国二圜图>与冯应京印“doi mappamondi piccoli”考》,《汉学研究》,第32卷第3期。

【简评】最近我看得最认真的一篇论文。 

杨煜达(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 

郑景云,葛全胜,郝志新,刘浩龙,满志敏,侯甬坚,方修琦:《历史文献中的气象记录与气候变化定量重建方法》,《第四纪研究》2014年,34卷第6期。 

【简评】中国有丰富的历史文献,包含了大量的天气气候信息。如何利用历史文献记载,特别是科学合理地设计定量化校准方法、以有效剔除记载中的主观因素干扰,从而重建出可与观测记录对比的温度、降水、干湿等气候变化序列,是利用历史文献进行过去全球变化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从1970年代竺可桢先生发表著名的关于中国历史时期气候变化的论文以来,中国学者在这一领域做了大量的工作。这篇文章是目前取得的科学进展的总结性论文,值得关注气候变化的读者一看。其中的很多理念与方法,也可为从事历史研究的师生提供参考。

张智(复旦大学历史系)

Raymonde Monnier, "Traduction, transmission et révolution : enjeux rhétoriques de la traduction des textes de la conception républicaine de la liberté autour de 1789," Annales historiques de la Révolution française, 2011.2.

孙沛东(复旦大学历史系)

Deborah S. Davis, “Privatization of Marriage in Post-Socialist China,” Modern China, Nov 2014 .

【简评】这会是一篇关于后毛时代婚姻研究的高引用率的历史社会学论文。2010年在港大开workshop时,Davis教授这篇文章还只是雏形,至今发表,有幸目睹了它越来越美的整个过程,折服于她将一个研究idea完整操作化,并最终成文发表的每个步骤。其实应该我向她致谢!

冯贤亮(复旦大学历史系)

1,滨岛敦俊:《农村社会——研究笔记》,收入森正夫等编《明清时代史的基本问题》,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简评】根据明清江南地方社会史的长期研究与田野经验,滨岛敦俊先生对江南三角洲农村的关键问题,提出六大方面的设问与思考,包括身份与秩序、士大夫优免、地域开发与地主经营、聚落社会与“共同体”、商业化与市场流通、徭役诡避与奴变等,并将关注的时段聚焦于中国发生巨变的晚明,而欧洲正处大航海时代。

滨岛先生是日本为数不多经历二次大战后仍活跃在学术界的一流中国史学家,1997年发表的这篇文章中,他所提出的问题及相关检讨,时至今日,仍然是海内外关注江南研究的主流研究方向,并且从中还能寻绎出更为丰富的精彩研究课题。

2,稻田清一:《清末江南一乡村地主生活空间的范围与结构》,载《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96年第2期。

【简评】稻田清一先生以《柳兆薰日记》为分析样本,将柳氏的生活空间与社会活动,从日记的琐碎记述中细心地钩稽出来,刻画出清末吴江县一位乡村地主,在太平天国战争前后日常生活的真实图景。其中,作者系统地将日记中的地名进行分类排比统计,以论证其日常活动的空间范围,揭示出柳兆薰这位地主在市镇与乡村之间频繁游走的生活实态。

稻田先生是研究近世江南地方社会史的著名学者,他的这项工作,较传统的日记研究更多创新性,颇具典范意义,启发了后来者的类似研究,并出现了同样以柳氏日记为例的踵出之作。 

张仲民(复旦大学历史系)

梅嘉乐(Barbara Mittler),黄雪蕾译:《多重覆盖的宣传:毛泽东形象的意义与权力》,选自余敏玲主编:《两岸分治:学术建制、图像宣传与族群政治(1945-2000)》,中研院近史所2012年版。

 

仇鹿鸣(复旦大学汉唐文献研究室)

 

胡鸿:《星空中的华夷秩序——两汉至南北朝时期有关华夷的星占言说》,《文史》,2014年第1期。

李甜(复旦大学当代中国社会生活资料中心)

1,陈耀煌:《从中央到地方:三十年来西方中共农村革命史研究述评》,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八期,2010年6月;

2,张佩国:《多学科的中国乡村社会研究:革命、宗族与方法讨论》,《社会》2007年第2期。

【简评】关于当代中国乡村研究的两篇述评,第一篇偏重于历史学,第二篇侧重于社会学,结合起来阅读很好。

张春田(华东师大思勉高研院)

1,慕维仁:《章太炎对“公理”的批判及其“齐物”哲学》,《杭州师范大学学报》,2014年第5期;

2,李欧梵、陈建华:《帝制、共和、复古》,《探索与争鸣》,2014年第9期。

赵晋(华东师大历史系)

张放:《新人新语:新中国成立初期政治语言的传播与习得(1949-1956)》,《党史研究与教学》,2014年第1期。

【简评】本文主要试图回答的一个问题就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进入校园的一代小学生,他们是如何掌握一套具有鲜明政治特色的语言表达的——这样一套表达方式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且政治正确,影响了今后几代学生的表达习惯和思维。但它同时过于成人化,遮蔽了孩子天真活泼的面向。本文通过对当时小学课堂内外变化的解读,通过对当时的教科书、教学指导用书、寒暑假作业、考试指导用书、试卷内容、少先队活动与课外阅读的分析,尝试着将这套政治表达形成的若干渠道展现在读者面前。

梁志(华东师大历史系)

1,沈志华:《面对历史机遇:中美关系和解与中朝关系(1971—1974)》,《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1期;

2,崔修竹、崔丕:《美日返还琉球群岛和大东群岛施政权谈判中的钓鱼岛问题》,《世界历史》,2014年第5期。

 

肖琦(华东师大历史系)

 

Gérard Noiriel, "De quelques usages publics de l'histoire". Tracés, Revues de Sciences humaines, hors-série 2009

宋宏(华东师大社科部)

冯筱才:《近代中国的“僭民政治”》,《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1期。

顾宏义(华东师大古籍研究所)

李伯重 :《“选精”、“集粹”与“宋代江南农业革命”——对传统经济史研究方法的检讨》,《中国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

汤惟杰(同济大学人文学院)

1,Jan de Vries, "The Limits of Globalization in the Early Modern World",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No.63(2010)

2,Carlo Ginzburg, “High and Low: The Theme of Forbidden Knowledge in the Sixteenth and Seventeenth Centuries”, Past & Present, No.73 (Nov,1976),

3,Stephen Greenblatt, “The Eating of the Soul”,Representations,No.48(Autumn,1994).

【简评】今年读来颇有兴味的论文中,跟历史最为相关的也许是上面这三篇,作者分别是经济史,文化史以及英文系文艺复兴研究领域的重要学者。而通过阅读他们的文章,我力图拼贴出“早期现代(early modern)”问题的若干图景。

朱旭强(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所)

饶宗颐:《安南古史上的安阳王与雄王问题》,见《饶宗颐二十世纪学术文集》卷七《中外关系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简评】此文以前为引用拜读过,今年重读,依然感佩敬服。饶先生所及之深,所涉之广,在前E考据时代,堪称极致。此文亦仅冰山一角,弱水一瓢而已。

邓军(上海交大马克思主义学院)

黄克武:《民国初年上海的灵学研究:以“上海灵学会“为例》,《“中研院”近史所集刊》,2007年第55期。

赵思渊(上海交大人文学院)

1、Liu Guanglin(刘光临),“The Making of a Fiscal State in Song China, 960-1279,” The Economic History Review, Oct 2014.

【简评】刘光临的论文再次引起了如何评价宋代的市场与财政这一老问题(的争论)。他认为宋代已经成为“贡赋国家”并向“财政国家”转变,尤其是非农业税收占绝大比重,并实现中央对财政资源的有效控制。这一研究迎合了当今国际学界讨论“财政国家”的热潮,但对于宋代榷税的特性,刘光临似乎没有给出比包伟民旧著更好的解释。

2、刘志伟:《从“纳粮当差”到“完纳钱粮”——明清王朝国家转型之一大关键》,《史学月刊》,2014年第7期。

【简评】这实际上是一份讨论稿而非正式的论文,但反映了刘志伟老师对这一问题多年思考的精华。尤其是揭出明清两代赋役运作的核心差异:当差还是纳钱粮,并说明白银流入在这一转变中的意义。这里可以引发宏观思考的空间是非常多的。

丁业鹏(华东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许纪霖:《共和爱国主义与文化民族主义——现代中国两种民族国家认同观》,《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6年第4期。

宋青红(上海理工大学社科部)

吴敏超:《马寅初被捕前后:一个经济学家的政治选择》,《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5期。

付海晏(华中师大中国近代史研究所)

俞江:《明清州县细故案件审理的法律史重构》,《历史研究》,2014年第2期。

【简评】在近十年来众多的明清州县细故案件研究成果比较对话的基础上,俞江打磨多年的这篇论文令人信服地重构了细故案件审理的历史实情与话语逻辑,成为突破日美学界有关理论的代表性成果。

 

陈志远(北京大学哲学系)

 

1,吉川忠夫:《島夷と索虏のあいだ - 典籍の流传を中心とした南北朝文化交流史》,《東方學報》,2000年第72期;

【简评】以细腻的笔触,呈现南北对立时期的典籍交流和文化心态,读之如行山阴道上。

2,陈苏镇:《郑玄的使命与贡献——以东汉魏晋政治文化演进为背景》,《国学研究》,2010年第1期;

【简评】作者以二十年之功深研两汉政治与经学之关系,提出郑玄之礼学“以中人为制”,玄、佛之学乃以“革凡成圣”为鹄,二者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取代。如某篇书评所言,作者已将目光远远投向魏晋时代。

3,荣新江:《且渠安周碑与高昌大凉政权》,《燕京学报》,1998年新第5期;

【简评】上段学术史之梳理片纸靡遗;中段录文笺释,细致妥帖;下段由碑论史,对高昌沮渠政权之运作,佛教造像凉州模式的传播均有重要贡献。今春在老师课堂上重温,更觉亲切。

4,船山徹:《六朝時代における菩薩戒の受容過程 - 劉宋•南齊期を中心に -》,《東方學報》,1995年第67期;

【简评】以文献学之细密,厘清翻译经典、疑伪经典、仪式文献的衍生关系;以史学之宏阔,照察菩萨戒在汉地的变迁轨迹。盛义络绎,体大思精。

5,Shinohara Koichi, "Two sources of Chinese Buddhist biographies: stupa inscriptions and miracle stories," Monks and Magicians, 1988;

【简评】唐、宋两《高僧传》之史源在碑传与神异故事。此文当如陈垣先生的作品,成为学者治宗教史之必读书。

6,陈金华:《东亚佛教中的边地情结:论圣地及祖谱的建构》,《佛学研究》,2012年第21期;

【简评】此文凝结了作者多年研究中、日、韩三国佛教史的心得。可以作为索引,进窥作者以英文发表的诸多精彩研究。

7,伊吹敦:《〈續高僧傳〉の增廣に關する研究》,《東洋の思想と宗敎》,1990年第7期;

【简评】关于《续高僧传》纂修的经典研究,从文本的变化考察思想的变化,极富启发。

8,孙英刚:《从众到寺——隋唐长安佛教中心的成立》,《唐研究》,2013第19期;

【简评】在纷然杂乱的僧史材料中,以地域为判据,勾勒出不同背景的僧人集团在中央与地方的活动,于传统政治史和佛教宗派叙事之外,提供一种新视角。

9,魏斌:《南朝佛教与乌伤地方》,见《石刻史料与佛教研究论文集》,2014年;

【简评】以地方史料呈现六朝南方民众佛教的生存样态,与北方民众佛教形成有益的参照。烧身之惨烈,折射出六朝寒人生存之卑微。寄兴幽远,有文外之致。

10,曹凌:《敦煌遗书〈佛性经〉残片考》,《中华文史论丛》,2012年第2期。

【简评】比定出第四件汉语摩尼教文书。

 

黄甜甜(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

 

1,罗泰著、陈淳译:《论中国考古学的编史倾向》,《文物世界》1995年第2期。

【简评】作者以一个西方研究中国考古学的学者视角,反思中国考古学的编史倾向,考古学与历史学的关系究竟如何定位,文中观点值得深思。

2,陈芳妹:《时代与区域风格间的激荡:西周青铜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及礼制发展大势变因试析》,收入《中世纪之前的地域文化、宗教与艺术》,第三届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历史组,2002年。

【简评】美术史方法,尤其是风格分析对于史学还是考古学的研究都有很大借鉴意义,文章可看做以美术史方法研究西周史的一个范例。

3,陆扬:《从墓志的史料分析走向墓志的史学分析——以〈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为中心》,《中华文史论丛》2006年第4辑。

【简评】文章虽然就《新出魏晋南北朝墓志疏证》而论,但史料学向史学升华这一学术路径却是每一个中国史方向都应当追寻的。

4,冯胜君:《出土材料所见先秦古书的载体和传布方式》,《出土文献与古文字研究》第四辑,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

【简评】二十世纪以来大量出土文献的整理刊布丰富甚至改变了我们对传世先秦古书体裁和传布方式的看法,文章代表了国内学界最新的思考。

5,来国龙:《清华简〈楚居〉所见楚国的公族与世系——兼论〈楚居〉文本的性质》,收入陈致主编:《简帛、经典、古史》论文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

【简评】任何文本的研究都需要文本批评(textual criticism)。尤其是出土文献大兴的今天,任何一个出土文本都不是百分之百的“信史”,文章对出土文献领域的信古倾向不无警醒意义。

 

赵玉明(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与东欧中亚研究所)

 

邝云峰《美国的朝贡体系》,《国际政治科学》,2013年第4期。

【简评】观点让人耳目一新。

刘文楠(中国社会科学院)

沈洁:《反迷信与社区信仰空间的现代历程——以1934年苏州的求雨仪式为例》,《史林》,2007年第2期。

【简评】沈洁对1934年苏州大旱时求雨仪式的研究表明,民间信仰在现代化过程中仍有着强韧的生命力,地方政府一般只有在其规模和行动失控时,才会规训和约束“迷信”行为,因此所谓“反迷信”是一个动态和博弈的过程。这篇文章中大量对历史细节的描写,给读者身临其境的感觉,错综的叙述线索,复杂而不凌乱,显示了作者极强的文学素养和历史洞见。

王凌云(云南大学哲学系)

1,李猛:《革命政治——洛克的政治哲学与现代自然法的危机》,《思想与社会》第八辑《洛克与自由社会》,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版;

2,刘仲敬:《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与中国成长》,《从华夏到中国》,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

3,赵鼎新:《加州学派与工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学术月刊》,2014年第7期;

4,郝春鹏:《雷蒙•阿隆与历史哲学》,复旦大学博士论文,2014年5月。

 

王建辉(安徽师范大学历史系)

 

1,张笑川:《日常生活史视野下的太平天国战争研究——评梅尔清<浩劫之后:太平天国战争与19世纪中国>》,《清史研究》,2014年第1期。

2,王振忠:《从新发现的徽州文书看“叫魂”事件》,《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第2期。

张建辉(河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向荣:《敞田制与英国的传统农业》,《中国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

 

【简评】作者历经数年撰成此文,解答了国内学者迷惑的问题,推进了该领域的研究。

段炼(湖南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黄克武:《何谓天演?严复“天演之学”的内涵与意义》,《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2014年第85期。

卢艳香(青海大学社科部)

杨天石:《蒋介石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出自《找寻真实的蒋介石——还原13个历史真相》,九州出版社2014年版。

吴易骅(南昌师范学院)

阿伦特:《耶路撒冷的艾希曼》,见《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

韩杰(云南大学历史系)

陈寅恪:《清华大学王观堂先生纪念碑铭》。

【简评】时时心中默诵。

 

季剑青(北京社科院文化所)

1,罗志田:《近代中国思想史研究的两点反思》,《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

【简评】这篇文章可以当作思想史研究的一个简明的方法论来读,作者提出把“思想”作为具体历史语境中人的活动来把握和分析,非常有启发。如果将作者的观点和余英时先生思想史研究的“内在理路”说合观,还会引出更多有意味的思考。

2,汪晖:《文化与政治的变奏——战争、革命与1910年代的“思想战”》,《中国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简评】作者在一战期间中国思想界变动的历史脉络中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兴起的历史意义,特别是分析了新文化人如何从对中国和西方同时面临的政治危机的回应中,获得了一种以文化为核心的新政治的觉悟,为理解五四新文化运动提供了新的问题意识。文章结构宏大,行文细密,展现了令人叹服的学术视野和思辨能力。

3,姚大力:《多民族背景下的中国边陲》,载清华国学院编《全球史中的文化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简评】作者以其丰厚的学养和非凡的识见,将中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和国家认同,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观念及政策和国家建构等重大而复杂的论题,讲得极为清楚,并在此基础上对当代中国的民族问题提出了中肯的意见,显示了一位学者的高度责任感。

 

李扬(北京联合大学)

 

1,顾诚:《明帝国的疆土管理体制》,《历史研究》,1989年第3期。

【简评】顾诚先生被称为“学界的苦行僧”,终其一生只有《明末农民战争史》与《南明史》两部著作。先生晚年关注明代卫所制度,此文可谓明代卫所制度的奠基之作,提出明代疆土管理体制乃由府州县为代表的行政系统与卫所为代表的军事系统共同构成,卫所在很大程度上也是一种地理单位,管辖着大片疆土。由此我们对明代的人口与耕地数都需要重新考察。近年来卫所制度的研究成为明清史的一大热点,时间更可检验顾文的价值。

 

2,陈春声:《走向历史现场》,《读书》,2006年第9期。

【简评】本文也是三联书店“历史•田野”丛书的总序。作为华南学派宣言式的作品,本文却从学术史追溯开始娓娓道来,强调学有所本与“有方向感的学术追求”,显得大气而有底气,对历史研究与田野调查相结合的研究理路有精彩阐发,对区域研究的问题也毫不留情的批评,也是难得一见的学术反思与学术批评之佳作。

童岭(南京大学文学院)

1,陈鸿森:《隋志所载刘先生<尚书义>作者考》,文载《历史语言研究集刊》第六十九本第四分,1998年12月刊。

【简评】在几乎作文必引西洋书、必有括号英文单词的当下台湾古代文史学界中,谶纬学大家陈槃的嫡传弟子、经学大家陈鸿森先生,自谓是一块坚守的“残垒”。《隋书•经籍志》著录的“刘先生”,自清儒朱彝尊等诸家,都以其必为隋代二刘(刘炫、刘焯)之一,然陈鸿森先生深入中古史料,还利用佚籍《讲周易疏论家义记》等,结合乾嘉之学与正统史语所考辨之功,得出“刘先生”乃南齐刘瓛。诚为发凡起例,不刊之论也。

2,冨谷至:《汉代边境关所考——围绕玉门关所在地》,文载卜宪群、杨振红主编《简帛研究二〇一〇》,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简评】“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唐诗中丝绸之路的尽头、国境的边界、异域想象的发源地——真的是这样吗?冨谷至教授此文接续沙畹(Chavannes)、王国维、永田英正、藤枝晃等先贤的讨论,通过居延、敦煌简牍和汉代史实的考辨,得出玉门关是“承担着入国、出国手续的重要关所”。换句话说,此关是管自己人出入境的,而不是想象中,大汉王朝防守匈奴的前沿阵地。

3,平田昌司:《谢灵运<十四音训叙>の系谱:科举制度と中国语史•第一》,文载高田时雄编《中国语史の资料と方法》,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1994年版。

【简评】在国内中文学界呼吁“保持文学研究纯粹性”、“不要跨界”等之时,京都学派中文研究室的诸教授依旧用清儒以来的传统治学,特色之一就是“文史不分家”。在这篇长达50页的鸿文中,首先从六朝语言文化史入手,对比北凉昙无谶的北本《大般涅槃经》与谢灵运的南本,又讨论与Kātantra之关系,以及佛教系梵语文法与等韵(KM.与KT.)等等。附录两种:谢灵运《十四音训叙》逸文与《二叡年谱》,尤可见自吉川幸次郎、狩野直喜传承而来的考据之功。

4,徐兴无:《跋周勋初师藏胡小石先生临敬史君碑》,文载《古典文献研究》第十辑,凤凰出版社,2007年版。

【简评】胡小石先生是把书法作为国学之一科来研究而引进高等学府的第一人。周勋初先生家藏胡先生赠临东魏《敬史君碑》一幅。胡先生再传弟子徐兴无教授指出,胡先生尤为关注“八分”的重要性,认为“八分”的“八”不是数量,而是向背之势。且其“八分”之义出自扬州学派。东魏“忽趋秀发”,崇尚南朝文化,此碑虽写于北,但笔法上却归于南。亦可与胡先生1920年《中国文学史讲稿》东魏部分,北人弃赵文渊而从王褒之说互证。

5,孙英刚:《李承乾与普光寺僧团》,文载童岭主编《皇帝•单于•士人:中古中国与周边世界》,中西书局,2014年版。

【简评】作为立储废储之争中倒台的政治人物,唐太宗李世民的长子李承乾在正统史书中是一个糟糕的形象:“好声色”,还有同性恋倾向……不过,佛教史典籍的历史书写为我们建构了李承乾的另一面。孙英刚此文成功地展示了如何在宗教文献中挖掘中古政治史的新方向。这种利用世人所忽视的“常见典籍”,得出“不常见之解”的功力,与孙氏著作《神文时代》(上古,2014)一脉相承。

 

刘怡(《战争史研究》杂志)

 

1,John T. Hanley, Jr., “Creating the 1980s Maritime Strategy and Implications for Today,” Naval War College Review, Vol. 67, No. 2 (2014)

【简评】在面对新的海上竞争者的今天,一位前美国海军高级分析员撰文回顾“冷战”末期成功应付苏联海上扩张的经验,暗示不言而喻。略显枯燥的分析包含有最诚恳的实践德性:获取和维持海上统治权,意味着要持之以恒地和错误的认知以及组织惰性做斗争,永远不存在“一劳永逸”之道。

2,高华:《“林彪事件”的再考察》,《二十一世纪》,2006年10月号。

【简评】在高华教授逝世将满三年之际重温此文,仍能有新的感悟。每出现一种对那段特殊时期历史的一边倒式“修正”,本文的意义都会再度凸显出来。“一篇读罢头飞雪”,林彪事件已过去43年,却又仿佛时时都存余响。

3,时殷弘:《武装的中国:千年战略传统及其外交意蕴》,《世界经济与政治》,2011年第6期。

【简评】作者近年来转向汉代战略史研究,本文是代表性见解之一。与爱德华•勒特韦克的《罗马帝国的大战略》一样,时教授的论述未必合于正统的古代史研究方法,但作为战略学研究却有其价值。本文可以结合作者对《史记》和《汉书》的战略学疏解来阅读。

上一条:会议通知 | 第二届“法律、社会与历史” 学术研讨会
下一条:文研院举办第六期邀访学者欢迎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