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科建设>>正文
黄国信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新思路
2021-06-15 10:56     (阅读: )

黄国信教授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建设的成就,文化建设越来越引起国人的重视。一方面,人们努力发掘可资开发的文化资源,重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文化建设促进经济建设。另一方面,各地均重视创新文化建设,发展创意产业,直接推动经济增长。有人总结称,“在不少地方,创意产业的增幅普遍高于当地的总体经济增幅。……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目前,全国各地区,尤其是大中型城市都在积极探索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路径,并努力挖掘本地历史文化资源,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并举,以创意来实现文化资源向经营资本的转化,既推动经济增长、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也促进社会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这说明,中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首先是由经济发展的直接需要所推动的。

进入2010年代,各地也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开始重视文化事业本身的发展,出现了一批不直接以经济目标为导向的文化建设项目,“吉林历史文化资源书系”、“湖湘文库“、“温州丛书”等省、地级市为单位的“历史文化文献”丛书大量出版,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制度的建立,诸多省市开展本省市的“历史文化资源调查”,都是重要的文化事业建设行为。一个大规模收集、整理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局面终于形成了。

▲《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首批书籍发布仪式暨“区域文化资源整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学术研讨会

当然,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方兴未艾的良好环境之下,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充分了解目前国内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取得重要成绩的基础上,努力发现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还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收集整理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点,把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做得更好,并在此基础上,全面把握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的家底,为将来的文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造福子孙后代。本文即不揣浅陋,希望就此提出管见,供方家斧正。

一、当前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几个问题

目前,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得到各方重视,工作环境良好,几乎可以说,这一工作进入了它自己的黄金时期。但是,显而易见,这一工作目前还有诸多问题需要得到改善,否则其成效将会受到较大影响。这些问题主要包括:

1. 文献收集精英化
   众所周知,一个地方所遗存的历史文献,是该地区历史文化的精髓所在,尤其是当地精英文化的载体。因此,人们谈论文化时,首先联想到的就是精英文化,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首先着眼于当地的历史文献,是有道理的。目前,各地开展的历史文献收集与整理工作,对此类资源给予了高度重视,也收集、整理、出版了一系列区域历史文献。许多以往在图书馆难于见到的历史文献,近十几年来,通过影印或标点的形成得以再版,为相关研究工作者提供了相当的便利,显示出区域历史文献整理工作取得了重要成绩。
   但是,中国文化传统固有的重视精英文化的观念至今仍然根深蒂固。很多时候,人们一想到文化这一概念,马上就与文字、书本联系在一起,认为读书越多越有文化。在这样的观念影响之下,文化的概念,本质上是与精英文化联系在一起的,尤其是在传统时期读书与识字并不普及的情况下,更加如此。这一关于文化的观念,直接影响到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工作的思路。根据这一认识,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最重要的当然就是本区域最有影响的那些人所撰写的作品。传统时期,一个地区最有影响的人物,无非是有着科举功名,甚至做过官、特别是高官的那些人。一般而言,他们对地方事务产生过重要影响,甚至对国家大事也产生过重要影响。而且,这些人基本上同时是当时读书读得最好、学问也做得最好的人。他们中的大部分人,不仅有文字留下来讨论本地的地方政治,也有文字留下来描绘大好河山的美景,甚至有些人还撰写出了不少学术经典著作。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将他们的作品收录进来,显然是有道理的,而且是必须的。
   不过,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如果在文献层面,只注意精英人物的作品,显然是不够的。深入到乡村,我们会发现,一个区域内的历史文献,远远不是精英文化所能囊括。大量的非精英人物的作品,尤其是大量的民间文献,比如族谱、碑刻、契约、科仪书、日记、书信等等,数量远远超过精英人物的作品,而其史料价值与文化价值也相当高。今天的学术发展,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如果需要对区域历史文化有深入的把握,就必须在精英人物的作品之外,大量阅读当地的民间文献。惟其如此,才有可能进入区域历史文化发展的脉络和体系之内,形成对当地文化的有现场感的体认,才可以达到陈寅恪先生所要求的“同情之理解”的学术境界,从而真正把握当地历史文化的特点,进而在此基础上,有深度地思考并设计构思当地的文化建设。因此,目前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精英化”倾向,有着明显的不足,需要尽快打破。

▲齐鲁碑刻文化苑

2. 物质文化遗产景点化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不仅仅包括文献资源,也包括物质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资源。近年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得到了各地的高度重视,成效斐然,尤其是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1972年在巴黎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成立以来,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直接与文化、旅游、经济形成联系,各地对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更加重视,物质文化遗产得到了较好保护。目前,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总数高居全球第二,既反映了中国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的丰富程度,也显示了中国对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视与力度。
   所谓物质文化遗产,按照联合国《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的规定,主要包括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建筑物、碑雕和碑画、具有考古性质成份的结构、铭文、窟洞以及联合体;从历史、艺术或科学角度看在建筑式样、分布均匀或与环境景色结合方面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单立或连接的建筑群;从历史、审美、人种学或人类学角度看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人类工程或自然与人联合工程以及考古地址等地方,以及由自然和人类的共同作品——文化景观。文化景观包括由人类有意设计和建筑的景观以及有机进化的景观等等。总之,物质文化遗产主要表现为建筑、碑雕、洞窟、工程以及景观等形式。
   作为一个区域的物质文化遗产,一般都能很突出地表现本地文化的某些重要特质,比如建筑形式可以体现当地人们的审美特征、环境需要、传统习俗等等。因此,收集整理一个区域的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并加以保护,是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但是,目前国内的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却往往与旅游挂钩,常常是有旅游价值的资源得到了保护,而没有旅游价值或者旅游价值不大的资源则被遗弃,尤其是不少地方,并非旅游区或者旅游点,而且没有可能成为旅游区或旅游景点,物质文化遗产就常常在当今极为高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被彻底摧毁,令人痛心不已。可见,区域物质文化资源,在一些地方,并不被当作文化资源加以保护,也没有看成是当地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来处理。物质文化资源,很大程度上,具有旅游景点化的倾向。
   在这样的背景下,区域物质文化保护与文化建设的成就如何,就和当地的文化人的眼光与见地密切相关了,比如我国已经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开平雕楼与民居”,本身所包含的文化底蕴并不突出,无非就是晚清民国时期当地居民与华侨为了应对土匪骚扰而生产出来的一种建筑样式,其中既无精英文化的特色,也不是当地文化的独有特征。但在五邑大学一个团队的充分研究与发掘之下,它成功的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如果没有五邑大学的这个团队,这一遗产很可能被遗弃。当然,它也融入了景点化的大潮。但是,我们反对景点化,不是说物质文化遗产不能景点化,而是认为不能在高速城市化的时候,遗弃那些不大可能景点化的物质文化遗产。至少在我们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的过程中,这类不大可能景点化的物质文化遗产,是没有理由遗漏的。

▲开平碉楼

3.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

近年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成为轰轰烈烈的潮流,格外引人注目。这一运动,因为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民间创作建议案》而迅速兴起,到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条例》颁布启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名录工程的申报以来,发展相当迅速。当然,这一运动在中国有着相当久远的历史。五四运动以后,1920-1930年代,一批关心中国文化的知识分子,开始到民间去发现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搜集民间歌谣、唱本等等民间文化作品,开创了中国民俗学的传统。到1984年,文化部、国家民委和中国民研会联合签发了《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的通知》,开始了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整理与出版工作,成绩斐然。
   在国内重视民间文化传统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共同推动之下,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取得了相当巨大的成就。至今,国家已公布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1517项,内容涵盖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个类别,其中38项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入选数量居世界第一位。2011年,国家颁布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实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制度,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提供了相当好的基础与条件。

但是,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采取的是项目以及项目人制度,具有明显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化的倾向,2006228日《中国文化报》载文为2005年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叫好的时候,就相当明确地提出了项目制的保护办法。我们认为,项目化倾向,对于一个国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来说,是一个相当好的办法。但是,对于区域而言,如果也仅仅局限于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个方面的项目化保护,则显然会丢失区域历史文化的一部分相当重要的资源。举例来说,珠江三角洲曾经的自梳女现象,是当地尤其是顺德和南海地区的一个有文化意义的民间惯习,是一个有价值的历史文化资源。但是,我们不能要求这一惯习继续传承,也不可能指定其为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而去设定传承人,那样做是非常不人道的行为。但是,如果按照目前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办法,这类文化资源,将伴随时间的流逝而消亡,区域文化的一个有意义的表征将从此消失而被人遗忘。所以,我们觉得,如果放到一个较小的区域来看,从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的角度出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与保护,应该超越项目化的倾向,采取更有效的办法。

▲彝族烟盒舞

总而言之,目前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保护工作,虽然已经涉及到文献资源、物质文化资源和非物质文化资源等三个方面,总体上说已经比较全面,所取得的成绩也不小。但是,目前的文献收集在精英化的倾向,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集有景点化的倾向,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收集有项目化的倾向,这三个倾向,归根结底都是精英化的倾向,也就是说,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景点化和非物质文化资源项目化,其实都是对所有资源内容进行舍弃后,保留下来一部分比较有代表性或者比较精英化的内容,这样的做法,对于一个国家,一个省份来说,可以理解,并且可能行之有效,在一个较小的区域范围进行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这样做,就一定会在某种程度上,妨碍收集到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性与系统性,丢失区域历史文化的诸多素材,而让其中的某些表征永远消亡,对于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来说,损失相当大。

二、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思路

从当前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的三个倾向来看,我们认为,如果要系统而完整地整理中国文化资源,就必须确定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与组成,然后以较小的区域单元来收集与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只有在这样的单元内,我们才可以做到系统而完整的收集整理历史文化资源,并在有大批这种单元的工作,形成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完整而丰富的数据库。

1.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与组成

要做好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与整理工作,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内容与组成。我们认为,目前我国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显示出文献收集精英化、物质文化资源景点化、非物质文化资源项目化的三大特征,在这三个方面取得了非常大的成绩,但并未达到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最佳状态。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在精英化的文献、有旅游价值的景点性物质文化和有传承人安排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之外,还有不少内容应该包括进去,比如上文提到的民间文献以及自梳女等过往的民间惯习。那么,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主要包括那些内容呢?其实,按分类的方法来看,还是可以分成历史文献、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三大块。但是,不能用精英化之后的这三大块内容取代它的全部。
   我们的观点是,区域历史文献资源应该包括该区域历史文献的全部,即该区域所有乡贤寓贤之论著、所有地方志、家乘、金石文献、地方档案和民间文书,甚至纪念乡贤寓贤之相关著述。具体而言,乡贤为生于斯甚至长于斯之人,寓贤则为外地寓居本地之人,凡是他们的著述,均可以反映出本地文化的某些特征或者信息,均应收集。在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过程中,不能仅收集其中做过高官或者成为了学术名家的那部分人的著述,如果这样精英化地处理,其结果可能反而是将更多反映或体现本区域文化特征与信息的文献遗弃了,错失文献资源收集的良机,最终造成对一区域文化的偏颇认识。地方志是一个地方的百科全书,是历史时期地方官施政的重要参考材料,对当地的历史与文化有很好的整理,自然不能遗漏。金石文献,常常是历史时期某些法规性质的文献,收集它们,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在编撰一部历史时期的法律法规以及案例汇编。而地方档案,更是一个地方行政运作的最翔实资料,它能很好地反映一个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运作特征。在这四种文献之外,以往的区域历史文献收集工作,常常不大关心的一系列文献,也是区域历史文献资源收集整理所必不可缺的,它们就是家乘和民间文书。家乘,即家谱或者族谱,是区域历史文献中,反映地方历史变迁与社会运作细节及其运行机制的文献资源,近十几年来,得到了学术界的高度重视。但在历史文献收集整理的过程中,部分没有产生出名人名宦的家族的族谱,常常被忽略,这其实会造成区域历史文献资源收集与整理的重要损失。而民间文书,包括契约、账本、日记、科仪书等等,基本上是区域社会历史运作中必不可少的文献资料,可以非常具体地反映一个区域的社会历史过程,尤其是内在运作逻辑,是完全不可以忽视的材料。
   区域自然与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地貌、景观、遗址、建筑等等各个方面,都是区域历史文化的重要资源。这些方面的意义,已经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重视,也得到了国内文化遗产整理与研究的高度重视。不过,我们想强调的是,这方面的遗产,在当前高速城市化的过程中,有相当大的一个组成部分,因其与已经列为保护单位的资源相比较,地位略逊,而被地方相关部门所忽略,正在不断消失。因此,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在这方面更应该怀着抢救的心态,积极地整理那些没有被列入景点化的自然与物质文化资源的目录,尽快地将其中有价值的部分列入保护范围,或者至少应该为其保留文字、照片、音像方面的资料。
   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我们看来,从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的角度出发,其范围应该比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以及国家相关部门的规定大,它不能只是项目化的实行传承人制度的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传统戏剧、曲艺、杂技与竞技、民间美术、传统手工技艺、传统医药和民俗等十个类别,某些显示出区域历史文化特色的无法再继承的非物质文化资源,更亟需收集整理。因此,我们认为,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视野中的非物质文化资源,在联合国和国家所规定的十个类别之外,还应该包括如口述史、民间信仰、民间惯习等等内容。首先,区域历史文化进程中,有诸多的历史细节与故事,是没有文献记载的,但区域历史的亲历者,却有相当丰富的记忆,将他们的记忆保存下来,能够很好地展现区域历史进程及其中的文化特征。但是,这类资源将伴随着一代代人的老去而慢慢消失,并且不可能设置项目传承人,因此,它们更亟需收集与整理。民间信仰中的诸多仪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为重要的位置,曾经并继续深刻地影响着普罗大众的生活,其仪式过程常常反映出地域文化特色,也反映出地域社会的权力格局,但由于诸多特定因素,它们和科仪书、神庙建筑及其布局等等文化现象,常常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收集整理范围之外,但由于其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位置,区域历史文化收集整理工作,绝对不能对其视若无物。还有一些存在于特定区域的民间惯习,虽然由于种种原因,不能或者也没有必要继续保持下去,它们正随着当今剧烈的社会变革而逐渐灰飞烟灭,但在历史时期,它们却是当地文化中最有特色的部分,同样不能忽略。所以,我们认为,这些内容,均是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工作中应有的题中之义。

2.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空间单元:以县(镇)级单位为

显而易见,按照我们理解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及其内容,收集整理的空间单元就不能是省级或以上的行政单位,因为其地域范围太大,如果我们所理解的资源均需要收集整理的话,组织工作与具体工作,均有着难以想象的困难。正因为如此,上文所述目前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的三个“精英化”倾向,虽然从一个小的区域的角度来看,可能在内容与组成上有不少缺失,但却与国家或者省级行政区范围的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较为吻合。因为国家或者省级行政区空间范围广,很难以地毯式方式,对地方文化资源进行巨细无遗的搜索。但是,如果我们把空间范围缩小一点,这样的搜索方式就是可行的。在我们看来,最好的办法是,国家统一组织全国性的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但在具体的操作层面,则以小一点的空间单元为单位来运作。这个单元到底应该多大?我们认为它需要考虑不同的空间单元的文化资源的数量来决定。总体来说,根据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西樵镇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与整理工作的经验,我们觉得,这一范围应该以县(镇)级为单位最为合适。
   我们认为,收集整理出版的历史文化资源书系,图书数量在200-300种,作为一个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空间单元,是比较合适的。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需要动用的人力、物力规模不是特别大,比较容易组织与管理、协调;其次,作为一套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丛书,其书籍总量规模适中,适合有兴趣的读者作比较全面的阅读与研究;第三,出版社出版这种规模的丛书,比较有经验,周期安排会比较合适;第四,最为重要的是,这个规模的丛书,往往可以比较合理地而且全面地呈现出相同历史文化特征的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我们在西樵镇收集整理并出版“西樵历史文化文献丛书”,预计总的图书出版数量就在300种左右,分为历史文献、自然与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三个大的系列,以及研究系列整理出版有关书籍,现已出版图书50余种,其它图书正在按部就班整理出版中。这样一个200-300种图书的规模,在一些文化比较发达的地区,大概是一个镇域的范围,在一些文化相对落后的地区,大概是一个县的范围。所以,我们觉得,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以县(镇)为空间单元,应该是比较合理也比较有可操作性的。
   我们相信,通过以县(镇)为空间单元的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全面收集,而不是精英化、景点化、项目化的收集工作,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面貌就将翔实地展现出来,在此基础上,国家将各地普查过的这种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综合起来,形成全国性的大数据库,我国的历史文化资源家底就可以完全摸清,为以后的文化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意义

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收集、整理工作,如果以我们设想的思路展开,在全国各地以县(镇)为单位,铺开对各地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普查,并在此基础上,全面而不是精英化地收集历史文献、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资源,并将其整理出版,最后建成一个中国历史文化资源的大型数据库,那必将对中国的文化事业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首先,它可抢救并积累大批重要的文献、物质以及非物质文化资料,为将来的中国文化研究奠定坚实的基础。文化研究需要素材,后来的学者研究当今以及更早时期的历史文化,必然需要大量的资料。众所周知,一时代的学术,有一时代的资料需要。同样,文化书写不断演进,不同时代的文化书写内容也不一样,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需要我们以全面的学术眼光来收集整理区域历史文化资源。一两百年前,所谓文化,基本上是精英性的学术文化,大量非物质文化资源当时常常会被“粗鄙”的东西而无法进入文化的视野。而进入二十世纪,民间文化,正式进入文化的视野,大量民间歌谣、民间故事、传说等等,成为文化的组成部分。到今天,“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成为了人们对文化概念的重要认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如果我们仍然仅仅以“精英化”、“景点化”、“项目化”的办法收集整理区域文化资源,而不是全面地以新的学术眼光来对待区域历史文化资源的组成与内容,将已经意识到的将来学术所需要的资料且已经处于濒危状态的文化资源置于听之任之的状态,而不是积极收集、抢救,那我们就会有负于后人,会给将来的文化研究与书写,带来无法挽救的后果。因此,区域历史文化资料的普查式收集整理,在这方面具有非凡的意义。

其次,全面收集整理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是文化创新的基础工程。今天,国家大力倡导文化创新,不少省市级行政区都提出了建立文化大省(市)和文化强省(市)的口号,文化建设成为重要的战略行为。那么,在文化建设过程中,如果不摸清文化家底,如何谈创新与建设?从历史看来,每个区域的先民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如罗马帝国时期的罗马与它同时代的汉代长安,就表现出迥异的东西文化差别。然而,随着中央王朝的出现,国家对地方城市管理逐步加强,中央王朝的典章制度和礼仪文化在地方的推行,区域原本的文化面貌可能被改变,从而形成了新的生活方式、礼仪文化及思维观念。与此同时,区域与区域之间的交流可能引进其他地方的习俗,与本地固有文化融合后,区域的文化面貌同样得到更新。总体说来,今天我们观察到区域历史文化,实质上是区域的固有文化与中央王朝推行的文化范式和外来文化相互交融的历史的产物。由于各式各样的历史原因,不同区域有不同的发展道路,从而造就了各个区域不同的文化积累。文化创新,显然是在这样的文化积累的基础上的创新,区域文化创新必须建立在对区域传统文化传承基础之上。在继承区域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新,创新才具有生命力。因此,只有通过全面系统地收集区域文化资源,梳理清楚区域文化发展的历史过程,才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区域文化的本质,从而为区域文化创新提供坚实的基础。

作者:黄国信,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黄国信《区域历史文化资源收集整理的几点思考》,《东莞地方文献整理与东莞学人研究文集》,齐鲁书社2015年版。本文注释从略。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历史人类学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ExQ37mWXGg0h3C8YBIkgbw

上一条:张昊苏|机遇与困局之间:数字人文背景下有关古籍“搜商”的教学笔记
下一条:视频:《孔府档案》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