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科建设>>正文
中山大学教育教学成果奖:“新时代历史学卓越人才培养体系”
2020-04-29 18:13     (阅读: )

近日,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揭晓,我校喜获佳绩,获奖总数位居广东省高校首位。

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挥教育教学成果的引领作用,推广我校教育教学获奖成果的交流应用,促进我校教育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大力提升,现开设“教育教学成果奖”专栏对获奖成果进行宣传,以促进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提升。

2020年3月,我校历史学系教学团队在谢湜教授的带领下,荣获2019年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特等奖,获奖项目“新时代历史学卓越人才培养体系”展示了一个有深厚积淀的历史学系对课程体系的不断自我完善以及一个优秀的历史学课程体系所发挥的传承力量和散发的文化自信。

历史学系教学团队由49名教授、副教授组成。这个不大的团队,运行着一个由107门各类专业课程组成的复杂培养体系。培养方案中,中国史65门,世界史36门,史学论文写作课程4门,综合类2门。这些课程以时间排列、以空间覆盖,各有担当、互相支撑,共同讲述着人类历史。

这是一个传承有序的课程体系。历史学科自1924年设立以来,便与史料学、唯物史观、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一直紧密相连,在人才培养和学术研究方面重视历史学基础与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训练,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交叉学科视野培养与方法训练模式,凝练出“史料学”、“历史语言学”、“历史人类学”等先进学术理念与具体培养方案。

进入新世纪,在“国家文科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基础上,历史学人才培养模式迎来了新一轮更开阔的生长。

打开全球史视野,实现通专结合。历史学系以前所未有的探索精神,走出校园,走进田野,在两代学者的努力下,打造出了一套完整的“全程进阶性实践教学体系”。

2018-2022年教育部历史学类教指委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合影

这是一套既讲授知识、又培育心灵的课程体系,经历了几代师生的共同积淀,全系上下一心的运行和打磨。该体系有中国史、世界史、考古学三个一级学科,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世界古代中古史、世界近现代史、文物与博物馆学5个教研室和49位团队成员。这49位团队成员白天是三尺讲台上负责任的老师,深夜是书桌前勤勉精进的学者。他们全身心思考着如何更好地将历史学研究的四把钥匙——年代、目录、地理、职官授予学生,让他们开启探索历史的大门。

这是一套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与实践体系,有效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融合。通过搭建“史学入门讲座”、历史教学网络服务系统的虚拟平台、举办历史文化节、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大赛、全程动态本科生导师制等多个平台和活动,从现实、现场的师生交流与校园、社会实践到虚拟精神家园的构建,践行着立德树人与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每年一届的历史文化节以“育严谨之学风,养博雅之胸襟”为理念,至今已举办至第十七届,学子们在历史文化节的各项实践中锻炼成长,成为善思笃行的传承者与受益者。全国大学生口述史成果交流赛即将进入第十个年头,已成为全国高校史学品牌交流赛事,鼓励学生走出学校,学以致用。通过专题口述史调查活动,挖掘时代的特点和变化,反映社会整体变迁、时代进步的历史进程,促进学生在人文精神、史学素养、社会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上获得全面提升。这些活动既是对当代大学生开展国情教育的有效途径,也在实践中不断孕育出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成果。

2018年历史文化节活动之一:胡守为老师讲述《陈寅恪大师的启示》

第八届全国口述史比赛工作人员、参赛选手与评委老师合影

史学是本位,培养需交叉。人类历史之复杂要求学习历史的人,把各学科的知识都存入脑中。史料学、历史语言学、历史人类学、历史地理学、社会经济史、历史文献学、数字人文这套以历史学为本位的交叉学科课程体系,是未来卓越的复合型史学人才的必备基本功。

走向历史田野!史学全覆盖进阶性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学生受益,同行赞誉。培养方案的107门课程中的16门实践课程,总共有29个学分。以“历史人类学”新兴学科为起点,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课程设置从一年级到四年级全覆盖,学生从初级的长时段历史感知到多元文明体系的认识提升,再到以问题意识为内核的专业研究体验,循序渐进。这种将专业基础与学术训练紧密结合的进阶性实践教学模式,对历史文化的传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筑以及人类文明史的关怀具有重要作用,并已成为全国史学界的标杆,引领着中国史学实践教育的方向。

师生赴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圣保禄大教堂遗址开展实践教学调研

在景德镇开展实践教学期间学生学习拼对瓷片

教学成果奖是认可,是激励,更是未来。历史学系教学团队不会停止对教书育人的思考,更不会停止对卓越的追求。新世纪的历史学人才培养将更明确的面向三方面问题:一是历史学专业教育如何支撑人文社会科学的整体推进;二是如何培养具有广博文明视野和家国情怀的史学人才;三是如何更完善地在实践教学体系中实现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有效融合。

体系化建设与进阶性提升始终是努力的方向。当今世界在知识传播、学科结构和教育模式等层面正发生着越来越大的变化。人文学科的人才培养面临新的格局,需把握时代脉搏,做好前瞻布局,启发学生在世界文明发展史视野下关怀中华文明及其开放体系,夯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未来的历史学系学生,将拥有更优质的课程资源,更好地实现知识融合,更有深度地走向田野,更直接地面对前沿,形成他们发自内心的专业志趣并最终具备学界认可的学识和眼光。

他们,就是最好的教学成果。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山大学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TodrW0qIPOSiY7QB4FA7g

上一条:第二届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南充召开
下一条:视频 | 天下遗珍:清代南部县衙档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