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 参见朱瑞熙:《决策的依据和信息传递渠道》,《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第102—121页;平田茂树:《宋代政治结构试论——以“对”和“议”为线索》,《宋代政治结构研究》,林松涛、朱刚等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第161—189页;邓小南主编:《政绩考察与信息渠道》,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2] 参见邓小南:《宋代信息渠道举隅:以宋廷对地方政绩的考察为例》,《历史研究》2008年第3期。
[3] 参见《苏轼文集》卷53《与王元直二首(黄州)》,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1587页;赵彦卫撰:《云麓漫钞》卷14引李清照:《上韩公枢密诗》“只乞乡关新信息”,傅根清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96年,第246页;王庭珪:《卢溪先生文集》卷16《辰州僻远乙亥十二月方闻秦太师病忽蒙恩自便始知其死作诗悲之》,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北京:线装书局,2004年影印本,第34册,第593页下栏b—594页上栏a;《杨万里集笺校》卷36《寄陆务观》,辛更儒笺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1866页;等等。
[4] 在《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中,朱瑞熙先生专门辟出“决策的依据和信息传递渠道”一节,对此予以讨论。(第102—121页)
[5]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以下简称《长编》)卷282,熙宁十年五月辛未条,北京:中华书局,2004年,第6918页。
[6] 李焘:《长编》卷342,元丰七年正月辛亥条,第8222—8223页。
[7]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卷81,靖康二年(1127)二月十八日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影印本,第609页下栏b。
[8] 范祖禹:《太史范公文集》卷22《转对条上四事状》,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24册,第276页下栏b。
[9] 参见邓小南:《关于宋代政绩考察中的“实迹”:要求与现实》,《李埏教授九十华诞纪念文集》,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第118—132页。
[10] 晁说之:《嵩山文集》卷1《元符三年应诏封事》,《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5年,第41叶b。
[11] 吴兢:《贞观政要》卷1《君道》,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组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第2页。
[12] 北宋中期欧阳修、宋祁《新唐书》之《魏徵传》(卷97,北京:中华书局,1975年,第3869页)中,此处表述作“君能兼听,则奸人不得壅蔽,而下情通矣”。从“贵臣”到“奸人”,显然是有意的更动:从道德判断上看,是缩小了圈子,划定了范围;从人员层次上看,不再限于“贵臣”,则扩大了警惕的对象面。
[13] 袁燮:《絜斋集》卷12《签书枢密院事罗公(点)行状》,《丛书集成》初编排印聚珍版丛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89页。
[14] 张端义:《贵耳集》卷中“古今治天下各有所尚”,《丛书集成》初编影印津逮秘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1页下。
[15]《欧阳修全集》卷2《古诗·镇阳读书》,李逸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1年,第35页。
[16] 楼钥:《攻媿集》卷31《荐沈端叔王度札子》,《丛书集成》初编排印聚珍版丛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418页。
[17]《宋史》卷173《食货志·总序》,北京:中华书局,1977年,第4157页。
[18] 吕中:《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22《徽宗皇帝》“小人创御笔之令”,张其凡、白晓霞整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第372页。
[19] 有关宋代多层多途的信息处理机制,参见邓小南:《多面的な政治业绩调查と宋代の情报处理システム》,平田茂树等编:《宋代社会の空間とコミュニケーション》,东京:汲古书院,2006年,第97—130页。
[20] 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8《应诏封事》,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76册,第758页下栏b。
[21]《宋史》卷282《李沆传》,第9540页。
[22]《宋史》卷348《赵遹传》,第11045页。
[23]《苏轼文集》卷36《司马温公行状》,第487页。有关宋代侍从官员的范围,可参见王宇:《试论宋代“侍从”内涵与外延的变化》,《浙江学刊》2011年第2期;张祎:《宋代侍从官的范围及相关概念》,《国学研究》第34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年。
[24] 赵升编:《朝野类要》卷2《称谓》,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7年,第48页。
[25] 参见贾玉英:《宋代监察制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年;刁忠民:《宋代台谏制度研究》,成都:巴蜀书社,1999年;虞云国:《宋代台谏制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年。对于言路上信息的来源、相关机构设置、言路官的选任及考核等问题,亦可参见这几部著述。
[26] 参见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之55,崇宁二年(1103)八月条,刘琳等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第3074页。
[27]《宋史》卷161《职官志(一)》,第3785页。
[28] 谢维新编:《古今合璧事类备要》后集卷20《给舍门》“给事中”引《神宗正史·职官志》,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939册,第698页上栏a。
[29]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1之80引《宋续会要》,第2981页。
[30] 高斯得:《耻堂存稿》卷2《经筵进讲故事》“七月二十八日进”,《丛书集成》初编排印聚珍版丛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28页。
[31] 袁燮:《絜斋集》卷6《策问·封驳》,第71页。
[32] 林駉、黄履翁编:《新笺决科古今源流至论》别集卷2“君权(揽权不必亲细务)”,台北:新兴书局,1970年,第994页。
[33] 元丰改制后,谏官曾经分属中书、门下两省,“自中兴建炎间,诏谏院不隶两省”(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1之78引《宋续会要》,第2980页),恢复为独立的言事机构。
[34] 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6“谏垣”,台北:新兴书局,1970年,第814—815页。
[35] 参见《资治通鉴》卷237,元和二年(807)十一月,李绛语,北京:中华书局,2011年,第7768页。
[36] 洪迈:《容斋随笔》卷13《谏说之难》,孔凡礼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5年,第165页。
[37]《资治通鉴》卷192,武德九年(626)末,第6142页。
[38] 林駉:《古今源流至论》续集卷6“谏垣”,第815页。
[39] 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8《应诏封事·贴黄》,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76册,第754页下栏a。
[40] 李焘:《长编》卷213,熙宁三年七月壬辰条,第5169页。
[41] 李焘:《长编》卷488,绍圣四年五月,曾布语,第11581—11582页。
[42] 张田编:《包拯集》卷7《请差灾伤路分安抚》,北京:中华书局,1963年,第84页。
[43] 晁说之:《嵩山文集》卷1《元符三年应诏封事》,第44叶a。
[44]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建炎元年(1127)六月甲子条,胡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172页。
[45]《宋大诏令集》卷194《政事(四七)》“诫约台谏诏”,司义祖整理,北京:中华书局,1962年,第712页。
[46] 李焘:《长编》卷489,绍圣四年七月甲寅条,曾布语,第11609页。
[47] 李焘:《长编》卷414,元祐三年九月戊申条,第10057页。
[48] 苏辙:《栾城集》卷45《论用台谏札子》,曾枣庄、马德富点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995页。
[49] 参见李焘:《长编》卷437,元祐五年正月己丑条,第10538页。
[50] 参见《杨时集》卷11《语录·余杭所闻》,林海权校理,北京:中华书局,2018年,第324页;李焘:《长编》卷510,元符二年五月戊辰条,第12148页。
[51] 王夫之鉴于明代亡国教训,曾经回溯宋代中叶的上书言事,愤懑批评“以赏劝言之害,较拒谏而尤烈”。(《读通鉴论》卷10,舒士彦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13年,第303页)
[52] 蔡戡:《定斋集》卷2《乞选择监司奏状》,王德毅主编:《丛书集成续编》,台北:台湾新文丰出版社,1989年,第22页下栏a。
[53]《宋史》卷166《职官志(六)》“皇城司”,第3932页。
[54]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4之21,天禧元年(1017)八月十五日,第3860页。
[55] 吴曾:《能改斋漫录》卷2《事始》“探事察子”,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21页。
[56] 李焘:《长编》卷162,庆历八年(1048)正月,第3913页。
[57]《宋史》卷166《职官志(六)》“入内内侍省”,第3939页。
[58] 张纲:《华阳集》卷22《进故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1册,第135页下栏a。
[59]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19之13“御药院”引《两朝国史志》,第3553页。
[60] 参见友永植:《御蓠院考》,《别府大䦆短期大䦆部纪要》第6吖,1987年;程民生:《宋代御药院探秘》,《文史哲》2014年第6期。
[61]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46,绍兴十二年(1142)八月丙子条,第2755页。
[62] 李焘:《长编》卷448,元祐五年九月丁卯条,苏辙语,第10767页。
[63] 例如平田茂树:《宋代政治结构试论———以“对”和“议”为线索》,《宋代政治结构研究》,第161—189页;陈晔:《北宋政情、政风下的转对制》,《史学月刊》2010年第11期;徐东升:《从转对、次对到轮对———宋代官员轮流奏对制度析论》,《厦门大学学报》2009年第5期;朱瑞熙:《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第110—112页。
[64] 魏了翁:《重校鹤山先生大全文集》卷17《封事奏体八卦往来之用玩上下交济之理以尽下情(七月二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76册,第748页下栏a。
[65] 相关情况参见王化雨:《宋朝的君臣夜对》,《四川大学学报》2010年第3期。
[66] 胡铨:《澹庵文集》卷2《经筵玉音问答》,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37册,第25页下栏b—29页下栏b。
[67] 周必大:《文忠集》卷30《资政殿学士赠通奉大夫胡忠简公神道碑》,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7册,第337页下栏b。
[68] 楼钥:《攻媿集》卷77《跋刘资政游县学留题》,第1049页;《宋史》卷390《刘章传》,第11959页。
[69] 楼钥:《攻媿集》卷88《汪公行状》,第1194页。
[70] 吴泳:《鹤林集》卷19《论今日未及于孝宗者六事札子》,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6册,第181页上栏a—b。
[71] 楼钥:《攻媿集》卷77《跋刘资政游县学留题》,第1049页。
[72] 有关宋代经筵及经筵官人选等问题的研究,参见朱瑞熙:《宋朝经筵制度》,钱伯城主编:《中华文史论丛》第55辑,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邹贺:《宋朝经筵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陕西师范大学,2010年。
[73] 邹浩:《道乡集》卷39《苏公行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21册,第522页下栏b。
[74] 陈均编:《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6,咸平二年七月“置翰林侍读侍讲学士”条,许沛藻等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6年,第120页。
[75] 杨亿:《武夷新集》卷11《杨徽之行状》,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2册,第300页下栏a。
[76]《宋史》卷155《选举志(一)》,第3612页。
[77]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1,建炎元年十二月丙子条,第292页。绍兴十二年以后,秦桧把持朝政,“每除言路,必兼经筵”成为其控制进言途径的举措。参见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乙集卷13《官制一》“祖宗时台谏不兼经筵”,徐规点校,北京:中华书局,2000年,第716页。
[78] 袁夑:《絜斋集》卷13《龙图阁学士通奉大夫尚书黄公行状》,第212页。
[79] 参见徐元杰:《楳野集》卷1《进讲日记》“四月十二日进讲”,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83册,第667页上栏a—669页上栏a。
[80] 参见司马光:《手录》“吕惠卿讲咸有一德录”,李裕民、佐竹靖彦编:《增广司马温公全集》卷1,东京:汲古书院,1993年,第27页下栏a;罗从彦:《遵尧录·司马光》,《罗豫章集》卷7,《丛书集成》初编排印正谊堂全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79页。
[81] 李裕民:《司马光日记校注》,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前言”,第11页。
[82]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18《讲筵进读手记(二十六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76册,第94页下栏a。
[83] 有关宋廷与进言渠道相关的行政与信息网络设置,参见朱瑞熙:《决策的依据和信息传递渠道》,《中国政治制度通史·宋代卷》,第101—121页;以及邓小南:《略谈宋代对于地方官员政绩之考察机制的形成》,《邓广铭九十华诞祝寿论文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第239—247页;《“访闻”与“体量”:宋廷考察地方的路径举例》,《邓广铭教授百年诞辰纪念论文集》,北京:中华书局,2008年,第900—924页;《从“按察”看北宋制度的运行》,柳立言主编:《近世中国之变与不变》,台北:“中央研究院”,2013年,第53—104页。
[84] 程珌:《洺水集》卷13《上执政书》,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71册,第398页下栏b—399页上栏a。
[85] 王安石:《临川先生文集》卷84《周礼义序》,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13册,第695页上栏b。
[86]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70,绍兴三年十一月癸亥条,第1363页。
[87] 庞籍:《上仁宗答诏论时政》,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146,北京大学中国中古史研究中心校点整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年,第1666页。
[88] 张方平:《乐全先生文集》卷22《论点选河北强壮事》,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5册,第498页下栏b—499页上栏a。
[89] 监司按察本路州县时,经常事先通知下属即将“按行”、“指摘”、“点检”的事由,号称“刷牒”。州县官吏接到通报,必然预先作好准备,这就为下级敷衍上级按察造成了方便。
[90]《宋史》卷394《陈自强传》,第12035页。
[91] 平田茂树:《宋代的言路》,《宋代政治结构研究》,第67—75页。
[92] 袁燮:《絜斋集》卷13《黄公(度)行状》,第219页。
[93] 欧阳修:《上仁宗论台谏论列贵在事初》,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51《百官门》,第561页。
[94] 苏辙:《栾城集》卷45《论用台谏札子》,第996页。
[95]《陆九渊集》卷18《删定官轮对札子》,钟哲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0年,第221页。
[96]《陆九渊集》卷7《与詹子南》,第96页。
[97]《陆九渊集》卷10《与李成之》,第129页。
[98] 李心传:《建炎以来朝野杂记》甲集卷9“百官转对”,第170页。
[99]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60之1,第4665页。
[100] 刘随:《上仁宗缴进天禧诏书乞防泄漏》注文,赵汝愚编:《宋朝诸臣奏议》卷51,第556页;又见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之51,第3068页。
[101] 陈次升:《谠论集》卷1《上哲宗乞留正言孙谔疏》,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427册,第331页下栏a。
[102] 彭龟年:《止堂集》卷1《论优迁台谏沮抑忠直之弊疏》,《丛书集成》初编排印聚珍版丛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13页。
[103] 田锡:《咸平集》卷1《上太宗论军国要机朝廷大体》,罗国威点校,成都:巴蜀书社,2008年,第12页。
[104]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55之7,至和二年(1055),知谏院范镇言,第4500页。
[105] 龚明之:《中吴纪闻》卷5“陆彦猷”,孙菊园校点,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第112页。
[106] 陈均编:《皇朝编年纲目备要》卷30“靖康元年春正月朔诏求言”,第771—772页。
[107]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职官3之19,乾道元年(1165)五月一日条,第3037页。
[108] 袁燮:《絜斋集》卷12《签书枢密院事罗公(点)行状》,第189页。
[109] 卫泾:《后乐集》卷10《辛亥岁春雷雪应诏上封事》,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69册,第603页下栏a。
[110]《宋史》卷407《杜范传》,第12282页。
[111] 刘子健:《南宋君主和言官》,《两宋史研究汇编》,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7年,第11—19页。
[112] 吕中:《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8《仁宗皇帝》“正纪纲抑内降”,第171页。
[113] 吕中:《类编皇朝大事记讲义》卷9《仁宗皇帝》“台谏”,第189页。
[114]《宋史》卷387《杜莘老传》,第11894页。
[115]《宋史》卷318《王拱辰传》,第10360页。
[116]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124,绍兴八年十二月丙辰条,第2327页;罗大经:《鹤林玉露》丙编卷5“胡忠简上书”,王瑞来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第327页。
[117] 参见周必大:《文忠集》卷165《归庐陵日记》、卷99《同金给事待罪状》,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第1148册,第778页下栏b、75页上栏a。
[118] 谢采伯:《密斋笔记》卷1“张子韶在经筵”,《丛书集成》初编排印琳琅秘室丛书本,北京:中华书局,1985年,第8页。
[119]《司马光集》卷76《太子太保庞公墓志铭》,李文泽、霞绍晖校点整理,成都:四川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1542页。
[120]《宋史》卷247《宗室·赵子崧传》,第8744页。
[121] 黎靖德编:《朱子语类》卷112《论官》,王星贤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6年,第2733页。
[122] 范祖禹:《太史范公文集》卷15《论封桩札子》,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24册,第237页下栏a—b。
[123] 徐松辑:《宋会要辑稿》食货68之127,乾道四年六月四日条,第8030页。
[124] 高斯得:《耻堂存稿》卷2《经筵进讲故事》“七月二十三日进”,第27页。
[125] 真德秀:《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卷18《讲筵进读手记(初八日)》,四川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编:《宋集珍本丛刊》,第76册,第95页上栏b。
[126] 参见岳珂:《桯史》卷8“袁孚论事”、卷9“黑虎王医师(继先)”,吴企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第89、109页;楼钥:《攻媿集》卷88《汪公行状》“玉色不悦”,第1198页。
[127] 孔飞力针对清代“叫魂”事件,对于清政府“内部通讯体系”进行了分析,见《叫魂:1768年中国妖术大恐慌》,上海:三联书店,2012年;社会学意义上的相关讨论,可参见周雪光:《运动型治理机制:中国国家治理的制度逻辑再思考》,《开放时代》2012年第9期。
[128] 楼钥:《攻媿集》卷27《缴林大中辞免权吏部侍郎除直宝文阁与郡》,第382页。
[129]《宋史》卷311《吕公弼传》,第10213页。
[130]《欧阳修全集》卷111《论史馆日历状》,第1687页。
[131] 柳立言对于“动态的法律文化”的界定与说明,参见《宋代的社会流动与法律文化:中产之家的法律?》,《唐研究》第11卷,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本节讨论受其启发。
[132] 楼钥:《攻媿集》卷99《端明殿学士致仕赠资政殿学士黄公墓志铭》,第1390页;《宋史》卷393《黄裳传》作“朝廷之大者”。(第12005页)
[133] 参见虞云国:《宋代政治生态视野下台谏监察信息渠道的通塞》,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菊生学术论坛:7至16世纪信息沟通与国家秩序”主题报告,北京,2017年11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