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释:
(1)所谓“后现代史学”这个术语或概念并不准确,具有完备科学形态的“后现代史学”在哪里呢?谁也没有见到,至少在今天并不存在。论及“后现代史学”时,实际上多指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所产生的诸多影响。鉴于“后现代史学”似约定俗成地在使用,本文为叙述方便也借用。
(2)维克多·泰勒等编:《后现代主义百科全书》上,章燕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294页。
(3)费尔南·布罗代尔:《菲利浦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年,第8—9页。
(4)这些批评主要来自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Louis Althusser)、保罗·利科(Paul Ricoeur)等。阿尔都塞批评说:历史学家的观念中只存在各种各样的时代,短期的、中期的、长期的;只探究各个时代的相互关系;历史学家并没有将各个时代作为不同的时代同整体的结构联系起来。保罗·利科认为:布罗代尔在把历史作为研究对象的同时,排除了作为历史研究最为重要的一个方面:“叙事”。他在《时间与叙事》中指出,叙事(récit)有两种含义,其一即意味着历史。
(5)如伊格尔斯曾说:“‘年鉴派’历史学家们、计量史学家们和马克思主义者都沿着同一个方向在行动,尽管他们的社会政治观点不同。他们大家都以自己已经克服了自从兰克以来史学家们把叙事的焦点集中在左右了历史学的伟大事件、人物和思想上的那种狭隘的局限性而感到自豪。”参见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从科学的客观性到后现代的挑战》,何兆武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3页。
(6)转引自陈新:《诗性预构与理性阐释——海登·怀特和他的〈元史学〉》,《河北学刊》2005年第3期。
(7)埃娃·多曼斯卡编:《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彭刚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第91页。
(8)乔治·皮博迪·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上,耿淡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9年,第92页。
(9)莫里斯·曼德尔鲍姆:《历史知识问题——对相对主义者的答复》,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15页。
(10)乔伊斯·阿普尔比等:《历史的真相》,刘北成等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9年,第184页。
(11)米歇尔·福柯:《知识考古学》,谢强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98年,第23页。
(12)埃娃·多曼斯卡编:《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第15页。
(13)海登·怀特:《元史学:十九世纪欧洲的历史想像》,陈新译,彭刚校,南京:译林出版社,2004年,第52页。
(14)伊格尔斯:《学术与诗歌之间的历史编撰:对海登·怀特历史编撰方法的反思》,陈恒译,陈启能、倪为国主编:《书写历史》,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3年,第218页。在这篇长文中,伊格尔斯曾说:“我完全被怀特搞糊涂了。”
(15)海登·怀特:《后现代历史叙述学》,陈永国等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第192页。
(16)例如,怀特在接受波兰亚当·密克维茨大学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助理教授埃娃·多曼斯卡采访时,就有如上表述。参见埃娃·多曼斯卡编:《邂逅:后现代主义之后的历史哲学》,第22页。2007年11月7日,怀特在北京“今日历史学:个人的思考”国际学术研讨会(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发言时,他的第一句话是:“我是一名马克思主义者……”笔者当时主持了这次会议。
(17)F. R.安克斯密特:《历史表现》,周建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33页。
(18)彭刚:《叙事的转向:当代西方史学理论的考察》,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57页。
(19)关于这次演讲,本文限于篇幅,不可能更多介绍。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参见于沛:《一种值得重视的观点——从芝加哥大学艾恺教授在北京的演讲说起》,《史学理论研究》2010年第1期。
(20)艾文斯:《捍卫历史》,张仲民等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9页。
(21)于沛主编:《20世纪的西方史学》,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232页。
(22)仲伟民:《后现代史学:姗姗来迟的不速之客》,《光明日报》2005年1月27日。
(23)约恩·吕森:《历史思考的新途径》,綦甲福等译,上海: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5年,第15页。
(2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450页。
(25)于沛:《历史认识概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第18、19页。
(2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45页。
(2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第10页。
(2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第592页。
(29)《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4卷,第458—459页。
(30)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164—165页。
(31)陈新:《历史认识——从现代到后现代》,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238页。
(3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8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3年,第2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