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专题研究>>档案文书>>正文
赵爽:《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与巴县樵坪天成寺
2018-06-12 08:40 赵爽    (阅读: )

 天成寺《巴县志》中记载:天成寺位于樵坪乡(现在樵坪店子),明崇祯十三年(1640年)修建,清乾隆、道光俱重修。



上图:天成寺

樵坪山自宋代始就为佛教圣地。自古名山多石刹,山中共有大小寺庙48座(处),其中规模宏大的有14座,尤以天城古刹、白云寺最负盛名,众多古迹至今犹目可睹。



 


《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与天成寺

    《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上溯至康熙九年(1670),下迄宣统三年(1911年),共241年,(若算上保存于重庆市档案馆、重庆市巴南区档案馆的民国巴县档案资料,其时间长度近300年)。

   《清代巴县衙门档案》:现存113020卷,是国内现存数量最多、内容最丰富的清代县级地方政权档案,在清代地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研究领域有极高地位。它全面反映了清朝至抗战中期重庆地区的内政、外交、财政、经济、军事、文化、司法、民风民俗等各个方面的情况,是我国现存时间最长、保存最完整的清代地方历史档案,现由四川省档案馆收藏。

   《清代巴县衙门档案》:现存数量居全国现存清代县级衙门档案之首。作为一个地方衙门的档案,它能保存至今是非常幸运的,因为当时对档案并不重视,巴县衙门放置档案的房屋都懒得修,至于鼠咬虫伤更是不管。到民国时期,清代巴县档案为巴县县政府接管。抗战期间,为躲避空袭,巴县政府将这批档案运到樵坪乡天成寺破庙里,据说最开始还有一个排的国军士兵照看,送到庙里后就再也不管了,任其风吹雨打,当地人常将档案取来引火。如果不是1953年被人偶然发现,这些档案可能也逃不了湮没的命运。2012年,四川档案馆馆藏巴县(现重庆)衙门档案被列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天成寺保存的《清代巴县衙门档案》为当今研究川渝两地历史做出了贡献。



如今谈到寺庙我们不得不谈晚清的“庙产兴学”,天成寺一样有这种经历。早在废停科举之前,巴县就早已创立过西式学堂,光绪十八年(1892年),时任川东兵备道道台黎庶昌创设洋务学堂,招收学生20人,开设中文、英文、算学三科。办学经费由黎自己筹措。可惜该学堂开办时间不长,随着黎的离任而停办。

    光绪二十七年八月初二(1901年9月14日),清政府下诏办学,谕令“将各省所有书院,于省城均改设大学堂,各府及直隶州均改设中学堂,各州县均改设小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此一政策不久便在巴县得以实行。

    1903年巴县各场镇废除义学。就款设立蒙养学堂。将原有的田房产业,全部划归学堂经理。“书院,义学之名无存矣”。义学改建新式学堂这对地方社会来说影响不大。

    光绪二十四年(1898)五月,康有为在《请饬各省改书院淫祠改建小学堂折》中,除了建议将各省书院改建中学堂外,还特别建议将乡村淫祠改建为小学堂。他以广东为例,称“乡必有数庙”,庙必有“公产”,如将这些庙改为学堂,以公产为“公费”,则“年至六岁者,皆必如小学读书”

同样,张之洞在《劝学篇》中称,虽然可以将书院、善堂改为学堂,并以“赛会演戏之款”“祠堂之费”,充作兴学之用,然而毕竟有限。怎么办呢?“可以佛道寺观改为之”。这些庙宇不仅可以为学堂提供办学的场所,其寺产还可以解决紧张的办学经费,并提出了具体的提款比例,即每县的寺观提取十分之七改为学堂,而改为学堂的寺观,其田产“学堂用其七,僧道扔食其三”

   “庙产兴学”之议一经提出,得到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1904年,四川一乡绅在给学务处报告中说,学堂创立之初,经费和校址都很难筹划,而僧道二氏却占用了大量的地方公共资源,“私利独大”并且养了一批懒惰之人,希望将“庙田以充学费,因寺宇而为学堂”“庙产兴学”逐步成为产、官、学界的共识。

    1905年科举废除后,巴县城乡社会学堂办理的步伐明显加快。比如安澜桥旁的观音庙“官立高等小学堂”、龙岗场观音阁“公立初等小学堂”

天成寺办学一直持续到上个世纪60年代中期,听樵坪乡八十岁的老人说:解放前他们读书,天成寺学习里面菩萨都完好。她记得的说那十八座高大的菩萨,至今说起当时见到还很怕。现在的天成寺剩四间60年代重修的房屋,用了以前庙宇的大量基石。





上个世纪60年代由于历史原因,天成寺损毁殆尽,寺庙的前殿、后殿变成了现在曹老师、刘老师两家的房屋,前殿与后殿附近也新修了院坝与菜地。天成寺寺庙的最后两位和尚在70年代去世,其中一位叫“深云”的和尚活了80多岁,埋在现在寺庙遗迹前殿的竹林处(离“深云”大师他母亲的墓紧挨着)另一位和尚叫“沈心宽”的和尚在当地敬老院病逝。当地的住户刘师傅(今年70岁)听他说:“当年我还亲自与村民参与了给老和尚送葬”



 “深云”大师墓



  天成寺大殿内的题字



    

 

 

    原先的山门遗址,现在已经被掩埋在草丛中



 当年庙宇的菩萨

 

    樵坪乡到天成寺的一条古道(“老大路”


 


上一条:卞利:新发现的徽州契约文书初探
下一条:曹家齐:南宋朝廷与四川地区的文书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