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人:龙晓涛(曲阜师范大学2019级博士研究生)
主持人:刘昭博士
日 期:2020年11月8日(星期日)晚上19:00
地 点:自行选择
网络媒体:腾讯会议:747 575 276

张卫波:《民国初期尊孔思潮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
作者简介:张卫波,1975年出生,河南省灵宝市人,1996年毕业于河南大学历史系,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河北大学历史系,获硕士学位。200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博士学位。2002年7月开始在中共中央党校党史部任教。侧重于中共党史及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在《学术月刊》等刊物上发表文章16篇,主要有《民国初期在华西人尊孔思想评议》、《论民初北洋中央政府与孔教派尊孔之异同》、《论民国初期尊孔思潮兴起的社会心理原因》、《试析郭嵩焘西方文化观的特点和局限》等。
内容简介:该书对民国初期的尊孔思潮作了具体的、深入的论述。民国初期尊孔思潮兴起,同为尊孔,不同的尊孔者在尊孔目的、思想理论等方面并不一样。有些人鼓吹尊孔,主张将孔教定位国教,编入宪法,是为政治上复辟帝制的需要。有些人的尊孔,并没有复辟帝制的政治目的,而是对辛亥革命前后流行的新思想新文化及其对儒学的冲击忧心忡忡,企盼以提倡尊孔来挽回。有些人提倡尊孔,则是用西方的某些现代思想诠释孔学,力图使孔子及儒学思想适应现代生活。
作者结合国内社会政治变动、民族主义思潮、社会心理基础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战等综合因素来考察尊孔思潮,对尊孔思潮与道德建设、宗教建设和中西文化论争之间的关系作了深入剖析。
选读理由:在“国学热”不断推向高潮的今天,我们有必要理清儒学在近当代的演变情况。民国初年,作为承上启下的阶段,是儒学发展的重大转折和变化时期。理清儒学在民国初年的发展情况,有利于明确儒学未来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