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宁力:“明清以来的地方档案与文献”暑期学校研修报告
2019-07-17 14:21     (阅读: )


第一眼看到曲阜师范大学本次暑期学校研修主题的时候,就默默念叨“好想去”,看到授课学者及课程内容后,就告诉自己一定要去,千载难逢啊!随后立马修改论文,提交材料。记得那是68日一大早,收到了暑期学校的录取通知,惊喜又意外,激动的心还夹杂了些慌张,或许是因为这是一次难得的而且不容错过的学习机会,感觉无比幸运;或许是觉得自己学识尚浅,不懂的还太多,有点心虚吧;更或许是在看到其他入选小伙伴们的论题后,一度怀疑自己是不是误入的那个。终于等到出发的那一天,带着点点忐忑,满满期待,风尘仆仆,一路向北。

高段位,一场关于明清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的专场视听盛宴:本次暑期学校的开课老师阵容相当强大,他们在这里展示了各自以明清地方档案与文献为中心的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族谱、碑刻、契约、文书,还有数字化等。“谱系传世、宗法下行”,中山大学刘志伟教授从中国谱牒发展源流开讲,带领我们从系谱中阅读历史,再从人类学引入历史学,指出我们关注的明清乡村宗族社会并非自古便有的传统,而是由于明以后国家政治、经济等变化,导致西周以来由贵族阶层专有的宗法制度逐渐扩展到了地方社会,成为维系基层社会的一种力量与手段。“数字人文”是大数据时代的必然产物,台湾大学的项洁教授深入浅出地讲解了数位档案系统的设计过程与资料分析以及如何利用Dcusky平台建立个人化数字人文,面对量大繁复的档案文献,我们需要接收“数字化”这一“高精尖”历史研究方法的信号。“研究无国界”,日本大阪经济法科大学的伍跃教授将日本学界对明清档案的研究做了详细梳理,他们识字体、明典章、溯史源、赴田野、勤交流的研究方法令人印象深刻,值得学习。法律碑刻是本土法律话语体系的重要载体”,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李雪梅教授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公文碑上,见识到历朝历代无数法律碑刻所体现的庄严礼法,非常震撼。“书信”也是历史研究中难免会碰到的材料,曲阜师范大学成积春院长以自己的切身研究经历向我们讲解了应该如何解读、考释并运用书信类档案。“档案知多少”,曲阜师大吴佩林教授在课上介绍了四十年来清代地方档案的保存、整理与研究,原来我们国内有这么多地方档案,规模之大,内容之丰富,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由于自己之前的研究并未较多关注国内档案,内心那一刻的独白正如旁边的跟我一样刚刚接触档案的师弟所说,“前人四十年来研究的档案,我们2019年才知道”,无地自容,回学校真得好好补课了。“契约文书”近年来成为研究区域经济史的重要史料,上海交通大学曹树基教授就其团队对契约文书的搜集、整理与研究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范本,尤其教导我们“做研究应该要与史料对话,敢于去发现史料的问题,不能顺着来”,深受启发。

深交流,一对一、面对面、多学科的学术对话:参加本次暑期学校的34位正式学员来自全国各地不同高校,还有海外代表,涉及历史学、法学、档案学、人类学、民族学、图书馆学等多个专业,而且学历层次上至博士后,下至硕士一年级均有。大家齐聚一堂以工作坊为平台,一一展示研究成果、一对一、面对面互评,不同的学术背景,为我们提供了多学科的视角,使我们正确认识不足,为进步创造更多的可能。

致自己,给自己时间去成长:五天集中的课程与三场工作坊的交流,可以说是全方位、深层次、多领域的,老师们的授课与同学们的点评时不时的触动自己去发现问题,还迸发出不少灵感。时间算短,也算是天天刷出新认知,虽然之前有确定博士阶段的论题,但限于材料与方法,一直摇摆不定,无从下手,这次学习经历打开了关于档案研究的知识盲点,让我对自己以后的方向有了新的定位。总体对比下来,差距还是有的,接下来自己该花时间做什么、怎么做,也已相当明了,希望可以看到下一阶段进步的自己。

还想说,此行不负:很庆幸能够来到曲阜师大,知道在这个校园里有无处不在努力学习的身影,学而不厌,地处孔圣故里,浓厚的学风果然名不虚传。很开心可以结识这么可亲又可敬的一群人,学识渊博不失幽默的吴老师、教学与运动俱佳的吕院长、熬夜做论文集的孙老师、为我们设计文化衫和帆布包的续老师,忙前忙后的曲师大的师弟师妹们,非常感谢。还有来自四面八方怀揣学术理想的大家伙儿,临别那晚现在想起来还有点酸酸的,相信有过共同的经历的我们下次见面肯定会倍感亲切吧,很期待下一次某时某刻的会师!

   

(暨南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2019级博士研究生 宁力)

上一条:刘伟杰:暑期学校纪实
下一条:刘家义《求是》署名文章:以高度文化自信守护中华民族文化根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