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新闻动态>>正文
第5期读书会预告|[英]庄士敦:《儒学与近代中国》
2019-05-06 22:16     (阅读: )

 

主持人:吴佩林教授

主讲人:李博(中国史2018级博士生)

评议人:于飞(国学2017级本科生)

 期:2019年5月12日(星期日)晚上7:00

 点:文史楼历史文化学院会议室

[英]庄士敦:《儒学与近代中国》,潘崇、崔萌译,李宪堂审校,天津人民出版社,2010年。

内容简介:

《儒学与近代中国》对儒家的孝道、师生关系、祖先崇拜以及儒学是否为宗教等问题发表了看法,展示了一个西方人的儒学观。在阐释儒学基本内涵的基础上,庄士敦从关怀世界精神文明发展前景的高度着眼,对儒学特质、现代价值进行了深入探讨,试图找出一条世界精神文明之出路。从中西跨文化交流的视角看。长久以来吸引中外文化学者的一个重要命题是西方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究竟出于什么心态、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会达到什么高度。庄士敦作为“东学西渐”的实践者,其向西方受众传播儒学是中国文化向外传播、中西文化交流的一个缩影,无疑为我们理解上述问题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文本。
    庄士敦(Reginald Fleming Johnston,1874年10月13日-1938年3月6日),英国苏格兰人,清朝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外籍老师。庄士敦毕业于爱丁堡大学和牛津大学,1898年赴中国,先后在香港、威海卫的英殖民政府任职,是一位地道的“中国通”。1919年,庄士敦应邀至紫禁城担任溥仪的英语、数学、地理等西方学说老师,备受溥仪的敬重,师生情谊深厚。1930年返回英国,在伦敦大学任教,著有《儒家与近代中国》、《佛教中国》、《紫禁城的黄昏》等书。1938年在家乡爱丁堡病逝。


 

上一条:2019年“明清以来的地方档案与文献”研究生暑期学校授课教师及课程简介(四)
下一条:《清史研究》:第四届地方档案与文献学术研讨会剪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