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古代史所“鼎堂讲坛”(第5期):民间文献与中国古代社会
2023-03-13 16:26     (阅读: )

     2023年2月2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徽学研究中心、古代社会史研究室、民间文献研究中心共同承办的第五期“鼎堂讲坛”在中国历史研究院船山厅举行。安徽师范大学教授李琳琦、安徽大学教授周晓光、南开大学教授卞利共同应邀作题为“民间文献与中国古代社会”的专题讲座。讲座由古代史研究所纪委书记、副所长朱昌荣研究员主持,全所百余人参加。

 

 

 

 

     朱昌荣首先向三位专家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他们的学术经历及成果。他回顾了古代史研究所与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南开大学深厚的学术友谊,并就“鼎堂讲坛”的缘起及举办情况进行了介绍。三位教授分别做了主旨发言。

 

 

 

        李琳琦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民间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随想”,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民间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的三个阶段及其特点;安徽师范大学徽州契约文书的收藏与整理情况;民间契约文书整理与研究的思考。他认为,中国学界运用契约文书等民间文献从事中国史研究的“风气”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即20世纪30、40年代至80年代之前为开拓时期,20世纪80年代后的20年为发展时期,新世纪以来的20余年为繁荣时期。安徽师范大学是全国收藏徽州文书档案最多的单位之一,馆藏徽州契约文书具有时间跨度长、种类丰富、资料价值高的特点,目前已出版《徽商会馆公所征信录汇编》(上下册)《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徽州文书》《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文书契约集萃》(10册),《安徽师范大学馆藏千年徽州文书契约集萃续编》(10册)也即将出版。关于契约文书的整理与研究,他提出应以分类、影印、注释为主要途径,同时要加强数据库建设,主张个案研究、整体研究和比较研究相结合。

 

 

 

     周晓光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民间文献与徽学研究”,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民间文献与徽州民间文献;徽州民间文献、文书档案与徽学的形成;徽州民间文献和文书档案的收集和整理。他辨析了民间文献与官方文献、文书档案概念的区别与联系,区分官方文献与民间文献之别的根本准绳是文献编写和产生的主体是“官方”还是“民间”,但认为民间文献与文书档案的概念内涵互有交叉。为此,他提出了“徽州民间文献与文书档案”这一概念。他进一步剖析了徽学的含义,讨论了徽学何以成学、徽州民间文献和文书档案对于徽学研究的意义等问题。关于民间文献与文书档案的收集整理,他建议一定要明确民间文献与文书档案、文物与档案等不同说法概念在学术和法律上的含义,收集时要注意文献的时限、计量单位和防伪,同时他也提倡要加快民间文献和文书档案的数字化整理。

 

 

 

     卞利教授演讲的题目是“明清时期的民间规约与基层社会治理”,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明清民间规约文献暨民间规约的概念及类型;明清民间规约的基本特征与主要功能;明清民间规约与基层社会治理。他从民间、民间文献、民间历史文献的概念出发,对民间规约文献、民间规约的内涵进行了界定。他认为,民间规约是指民众在日常生产与生活中,由某一特定地域、组织或群体,按照当地风土民情、社会生产与生活习惯,共同商议制定,某一共同地域组织或人群在一定时间和范围内共同遵守的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约束之共同规则或约定。其类型包括村规民约文献,宗族规约文献,会社规约文献,会馆、善堂、公所暨行业类规约文献,日常生活或社会生活规约文献,寺庙宫观等宗教设施及宗教活动管理类规约文献等六大类型。明清民间规约的基本特征有地域性、时效性、封闭性与排他性、灵活性与变通性、权威性与震慑性,具备规范、互助救济、奖惩等功能。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规约强调教化作用,以维护基层社会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强调各安本分,毋作非为,以维护社会的尊卑名分等级秩序;维护经济秩序,规范生产、交易、分配和消费行为;强调治生。最后,卞教授强调了明清时期民间规约与国家法律、地方法规的相互配合与彼此互动,二者共同支撑和维系着明清时期的社会秩序。

   朱昌荣最后进行了总结。他首先代表古代史所向三位教授表示了衷心感谢,并表示古代史研究所、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大学都是徽学研究重镇,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徽学形成发展之初,各单位之间交流合作密切。三位教授在徽州文书、徽学、民间文书等研究方面深耕多年,今天的讲座内容丰富,大家都获益匪浅。近些年,古代史所党委十分重视徽学的学科和队伍建设,一些发展中的短板得到了补强。希望在各兄弟单位的支持下,能够推动古代史所的徽学研究的持续发展。

 

 

 

讲座结束后,党委书记赵笑洁、所长卜宪群、副所长邬文玲代表古代史研究所分别为三位教授颁发“鼎堂讲坛”纪念证书。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  2023313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JexqFWi1DxXg39o5bf1EsQ

已是首条
下一条:第二届中国近代史青年论坛征文启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