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暨三大体系建设青年学者论坛”成功召开
2021-07-16 08:51     (阅读: )

2021624-25日,“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暨三大体系建设青年学者论坛”在北京召开。会议由中国历史研究院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主办,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全国各地高校、科研机构和学术期刊的40余位专家学者出席。开幕式由近代史研究所赵妍杰副研究员主持。

微信图片_20210715202945

会议合影

金以林研究员在开幕式上指出,2019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致信祝贺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成立,勉励史学工作者“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的同时,强调要“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历史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为践行总书记贺信精神,中国历史研究院要求本所成立 “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研究中心”。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的构建,一方面需要集结一批学者做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需要有发表成果的阵地。结合自身的编校与投稿经历,金以林研究员强调,优秀的学术刊物具有引领学术方向的作用,能够培养青年学人的成长。编辑与作者间良好的互动关系,对于刊物和作者自身的发展皆有积极意义。举办此次论坛的初衷,正是希望邀请编辑老师和青年学人交流各自的需求、困难,携手共同进步,为近代以来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微信图片_20210715202957

近代史研究所副所长金以林研究员

本次会议共有五个分论坛及一场圆桌讨论会,各分论坛由三到四名专家学者进行主题发言。围绕会议核心议题,与会学人开展了多领域、深层次的学术对话。

一、中国近代史学科与学术体系建设

在“中国近代史学科与学术体系建设”专场,《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郭家宏教授就高校学报的办刊思路提出几点认识:第一,突出政治意识,把好意识形态观。学报肩负宣传、阐释党的理论的重任,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第二,办刊理念是期刊的灵魂,决定期刊品位,要注重形成自身特色。好的办刊理念至少需涵盖追求学术前沿、聚焦社会热点、注重学术原创等方面,高校学报类的期刊还应注重学术综合。第三,高度重视栏目设计和选题策划,突出学科特色和本校学科优势。第四,着力提高编校质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

《史林》主编郭长刚研究员强调,期刊应在学术发展中发挥引领作用,这一作用具体体现在期刊的用稿理念和稿件选择上。在构建新时代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的过程中,尤需注意清理既有体系内留存的西方中心论,这是历史学编辑和作者都应反思的问题。

《世界历史》副主编徐再荣研究员认为,世界史与中国史学者间的互动交流还不够充分,非常欢迎中国史学者加入世界史讨论,从跨国史、全球史角度重新审视中国历史,拓展世界史概念的外延。学术质量是《世界历史》唯一的选稿标准,秉承的是“四新”原则,即稿件是否提出新问题、新观点,运用新材料、新方法。

与谈人《近代史研究》编辑部主任胡永恒感谢会议主办方为编辑提供了宝贵的对话机会,表示期刊要兼顾政治站位与学术质量,则需在栏目设计、选题策划等方面多下功夫,并深入思考在构建中国历史学知识体系进程中应发挥何种作用;各位专家的发言都体现出对青年学人成长的关怀与扶持,具有明确的指导价值。

微信图片_20210715203002

会议现场(一)

二、增强“四个自信”与话语体系的构建

《中国经济史研究》编辑部主任高超群研究员结合刊物来稿中出现的常见问题,给青年学人的论文写作提出建议:第一,重视文献综述。没有对前人研究成果的反思,就不能很好地阐发选题意义。第二,合理利用资料。既要避免资料来源单一,如仅有报刊数据库检索材料;更要避免通篇堆砌新发现的一手史料,却缺乏对资料内容的思考和解读,以致模糊资料的价值和真正意义所在。

《清史研究》副主编胡恒副教授同样关注资料运用问题,特别提示青年学人:写作中最关键之处并非使用新材料,而是对于核心论题的推进。近年来出现大量运用清代地方档案写作的论文,但往往落入以新资料论旧问题的窠臼。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刘清涛老师指出,该刊对于助力中国边疆研究三大体系建设责无旁贷,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尤其注重学科理论建设,深化古代中国疆域划定、中华民族形成建构等理论问题研究。此外,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边疆研究所还为学界搭建了《中国边疆学》(集刊)的平台,也非常欢迎学人投稿。

《历史研究》黄娟老师对刊物长期坚持的选稿原则——思想性、前沿性、原创性作细致解读,具体审稿标准有如下几点:一是侧重重大选题,希望选择对历史发展有重要影响的论题深入探讨;二是突出思想性,在建立扎实文献基础、开展严密考证的前提下,揭示论题与时代的互动关系,推进相关领域研究的同时,为其他领域研究提供借鉴;三是鼓励多学科融合,促进社会科学内部及与自然科学间的交流;四是能够运用多语种史料,呈现更为全面立体的研究;五是确保首发性。

与谈人《近代史研究》潘晓霞老师指出,各大学术刊物在多年积累中都形成了独特办刊气质,但共同特点是规范、公开、坦诚。作为投稿作者,尤应注意所用资料与核心论题的匹配度问题。作为期刊编辑,面对跨学科领域的来稿,更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水平。

微信图片_20210715203007

会议现场(二)

三、“学史增信”与党史研究新趋势

在“‘学史增信’与党史研究新趋势”专场,《中共党史研究》吴志军副编审强调,党史研究要从建构宏观层面的历史脉络入手,提出原创性问题,由此才能为某个维度或时段的具体研究提供知识和思想前提。青年学人要将达到宏观研究层次,作为开展微观或个案研究的努力方向和最终目的。为此刊物的组稿方向调整为如下方面: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程中的地理学因素;重新探讨党史研究宏观叙事中的规律等理论问题;全球史、跨国史、世界史视野下的中共革命;百年历史视野下的中共思想史和制度史研究。

《史学理论研究》编辑部主任徐志民研究员就该刊栏目设计的新特点进行解析,如“圆桌会议”栏目具有突出的引领学术前沿意识,邀请重磅专家学者围绕重大历史理论问题深入探讨;“理论沙龙”栏目则形式灵活多样,刊登学人对史学史及史学理论研究的思考、感悟、体会。徐老师认为,历史理论的形成立足于实证研究,青年学人无需畏惧理论高深,可以尝试在专题研究基础上提出理论性思考。

作为本次论坛唯一来自军队系统的学者,《军事历史》总编辑潘宏研究员在介绍军事期刊总体发展情况的同时,明确指出《军事历史》杂志专业学术期刊的定位以及地方作者队伍不断扩大的特点,希望通过刊物为军队和地方学界搭建交流平台,发表高质量的军史研究成果。

与谈人《抗日战争研究》马晓娟编辑表示,学术刊物关注宏观研究是一个趋势,《抗日战争研究》杂志也提倡更具包容性的大抗战史观念,既重视上溯至甲午战争的长时段研究,也肯定微观考察的学术价值。马老师还注意到《军事历史》杂志围绕古今中外军事问题选题时段长、范围广的特点,愿与军队期刊开展更多合作,为青年学人提供学术支持。

四、编者的视角:选稿与用稿

在“编者的视角:选稿与用稿”专场,《民国档案》主编杨斌研究员指出,该刊有两大主要任务:一是公布档案资料,也非常欢迎学者分享在海外搜集到的珍稀文献;二是为发表民国史论文提供园地,目前主要关注点是北洋时期的专题研究,以及中共党史、抗日战争史等领域的研究。杨老师特别提示青年学人在写作中不可忽视细节,需注意句式语法的规范性及用词表达的准确性。

《史学月刊》张秀丽副编审详细梳理了刊物的选稿要点,如选题方面,重视原创性、争鸣性,不受理与他人基本观点雷同的稿件;材料运用方面,注重对新材料及多样性资料的利用、解读,尤其建议作者秉持严谨态度仔细核校引文;学术规范方面,不受理没有学术史梳理的稿件。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的管琴副编审表示,该刊非常重视“文史哲”传统,专题史学的特色栏目设计也体现出兼容并包、不媚流俗的办刊理念。结合近年历史学论文的刊用情况,管老师将用稿方向总结为三点:第一,具备较强学理性;第二,立足学术前沿,反映最新学术思考;第三,鼓励阐发新观点、新认知,不认可四平八稳的论文。

与谈人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周月峰研究员对几位专家坚守史学学术传统办刊的精神表示钦佩,认为期刊与学界的关系是既引领学术发展,也被学术研究的新趋向所引领。目前杂志社通过举办青年学者会议、组织专家笔谈等形式,以越来越高的频率走入学界,但作者能够走进编辑部的机会却不多,这种落差使得编辑与作者间的了解仍不够充分。因此,期待未来作者可以有渠道参与期刊的主题议定、栏目设计等工作环节,在互动中增进理解。

微信图片_20210715203014

会议现场(三)

五、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学

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历史学”专场,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梁晨教授围绕数字史学,从发展历程、应用价值、研究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展开探讨,强调数字人文研究应该解决史学问题,而非处理一个数字问题。好的数字人文要在“真”的层面也即史料的层面做文章,通过技术方法,用大数据把文献资料阅读中无法呈现的问题表现出来。

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历史学学科执行主编柴英老师希望通过对《复印报刊资料》创建历史以及选文流程、规范等内容的介绍,带领学者走进编辑部,建立与编辑间直接有效的沟通。因为许多编辑本身也是优秀的学者,柴老师鼓励青年学人积极与编辑进行交流,在良性学术交往中逐步建立起学术自信,不盲目追逐热点,坚定个人的学术志向。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编辑部主任蒋金珅老师回顾了创刊以来栏目调整的历程,指出刊物目前主要关注传统与现代的思想转化问题,形成了以“传统与现代”为核心,“章太炎研究”、“东与西”为辅翼的特色栏目体系。希望通过栏目设计打破学科之间的界限,尝试组织跨学科笔谈,推动不同学科对共同议题的综合性探讨,使学报向着学术风格鲜明的专业化期刊方向发展。

与谈人《抗日战争研究》副主编高莹莹副编审表示,数字人文丰富了史学研究方法,但数据资料的运用不能够脱离历史学叙事脉络。作为编辑,很重视论文刊出后的社会评价,转载率是衡量选稿标准是否在学界形成共识的重要依据,有助于重新审视选稿工作。而学报包罗万象比专业期刊面临的问题复杂,需要考虑从栏目设计上突出学科优势,在推动学科建设方面下更大功夫。

圆桌讨论环节主题为“编研互动的学术交流”,既有编辑老师苦于来稿文字粗糙,鞭策青年学人努力提升文字表达水平;又有年轻作者向期刊编辑部提出加大审稿流程透明化力度的建议,希望得到退稿意见,使文章的修改有的放矢;既有侧重投稿、审稿、编校等不同方面丰富经验的分享;又有对历史学知识体系建设的理论探索,形成了高水平的学术共振。与会学者普遍表达了对推进学术评价机制合理化与建立学术发展共同体的期待,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开展更为广泛的合作。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作者:刘 灿

文章来自:微信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58imG5k64uVwZhQr0IxkeQ

上一条:会议资讯|礼学与中国传统文化学术论坛(7.17,山东曲阜)
下一条:会议日程|“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跨学科与国际化”学术研讨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