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传统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正史传统是“常事不书”,即今天我们所理解的“日常”往往是不被史书所记录的。这就导致留存至今的历史资料绝大部分只是记载帝王将相,普通民众成为沉默的大多数。记录“日常”、研究“日常”,当然具有意义。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日常生活,他们所参与的日常活动取决于他们的社会地位,要了解人们的日常生活是如何被塑造的,就要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本身是如何组织的。我们必须理解更广阔的社会及其结构,以及日常带给我们的社会反映。
普通百姓、无名小卒=大多数,王侯将相、精英群体=极少数,民间活动、柴米油盐=日常,重大事件、重要人物=非日常,这种简单化的理解原本不应是“日常”要传达的意义,但很容易引导研究者走向另一个极端。另外两个研究“日常”必须要解决的逻辑问题是,按照兰克的说法,每个时代都平等地直面上帝,那么研究者怎么能证明在史料中被记载下来的、按我们今天眼光看属于“日常”范畴、可以代表普通人和一般生活的东西,在当时人的眼中也是“日常”而不是“特殊”的呢?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又该怎么被证明是“重要”的呢?
在欧洲,中世纪的教会、村庄留有完整而持续的档案;在美国,建国两百多年的历史,虽不能说已经没有可研究的题目,但基本、重大的问题已经大部分被解决,这都是西方史学研究转向、放宽视野、深入下层的先决条件。但在中国的情况完全不同,在这种环境下提出的“日常史”,究竟是一种超越时代的先知先觉,还是在学术全球化浪潮中被迫形成的“殖民话语”?
9月25日19:00,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联合新京报书评周刊推出鸣沙史学嘉年华线上活动第三场——寻找历史主角:成为焦点的日常还是日常吗?
参加本场沙龙的四位学者,研究旨趣大都集中在“日常”。无论是包伟民老师的新作《陆游的乡村世界》,赵世瑜老师关于明清时期庙会与民间文化等社会史、区域史的研究,还是鲁西奇老师近年来关于中国古代乡村社会的研究,侯旭东老师早先关于北朝乡村社会以及近来关于“日常统治史”的研究,都是关于“日常”的一种解释。
第一届鸣沙史学嘉年华
历史学家的取景框
——数字·概念·生活
1、包括日常生活在内的“日常”被研究的意义是什么?
2、哪些事情值得被历史记录和书写(社会史or政治史)?
3、历史学家们关注的“日常”是否真的为历史上的“日常”?
4、历史研究的对象或者说是主角到底是谁,他们的历史如何挖掘?
03 寻找历史主角:成为焦点的日常还是日常吗?
时间
2020年9月25日19:00
嘉宾
包伟民 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赵世瑜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鲁西奇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
侯旭东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主持
郑庆寰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历史学分社
| 推荐阅读 |
| 直播观看入口 |
扫描下方二维码,即可在B站@鸣沙史学嘉年华、新京报书评周刊快手直播间、抖音直播间、微博直播间在线观看
B站入口
快手入口
抖音入口
微博入口
| 直播互动 |
欢迎在直播平台上
或在读者社群中
向嘉宾提出你感兴趣的学科问题
有机会得到嘉宾解答
社科文献出版社与新京报书评周刊保留一切活动解释权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鸣沙 2020年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