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学术会议资讯
中国史
1. 工作坊:
技艺之原──学术史与研究方法

//来源: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2. 多尺度、多时空与多样性
——2020年中国历史地理学
国际学术研讨会
时间节点:
1. 参会学者提交回执截止日:5月1日
2. 参会研究生提交论文截止日:5月30日
3. 第2号通知(学者论文提交截止、考察路线公布):6月30日
4. 第3号通知及大会正式议程公布:7月20日
5. 大会报到时间:8月1日(暂定)
6. 大会会议时间:8月2-3日(暂定)
7. 大会会后考察:8月4-6日(暂定)
会议主题:
1. 大数据时代历史地理学的机遇与责任
2. 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与社会响应
3. 历史人文地理学专题研究
4. 一带一路与边疆史地研究
5. 地理学史与地图学研究
6. 历史地理学研究生论坛
//来源:历史地理研究资讯
3. 中国现代史学会2020年年会
暨“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
学术研讨会通知
会议主题:
近现代中国的国家治理
会议时间:
2020年10月,具体日期另行通知。
会期共1.5天,
包括开幕式、主题报告、分组讨论、闭幕式等。
//来源:历史学研究通讯

世界史
1. 多元宗教与符号媒介学术研讨会

//来源: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2.“历史记忆的多元探索”工作坊
日期:
2020/03/27——2020/03/28
时间:
09:00——17:00

//来源: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3. 第一届华语教学发展史国际研讨会
时间:
2020年6月5至6日(周五至周六)
会议形式:
专题演讲、论文发表、座谈讨论
会议主题:
华语教学的发展历史与过往事迹
研讨内容:
一、各国或各地区的华语教学史研究
二、各地华语教学发展过程之分析探究
三、华语教学相关机构最初设置之经过与早期之发展状况(1990s之前)
四、资深华语教学专家与教师之早期教学经历之口述历史或现身说法
五、早期华语文教材之研究或其开发编写过程之探究
六、华语国际传播之发展历史及其后续效应研究
七、华语教学之史料文献之发现及探索
八、其它有关华语教学之过往历史探究
//来源:近现代史研究资讯
4. 第六届“长三角”美国史论坛:
史料开掘、视角更新与方法转向
时间:
2020年10月23-25日
论坛主题:
(包括但不限于)
美国多元特性研究:
移民文化、族群与身份认同
社会史研究新视域:
环境史、医疗社会史、犯罪史、城市史
传统领域的革新:
美国政治史、外交史和军事史研究
//来源:世界古代史研究

文物与博物馆
1. 二里头遗址启动申遗前期工作
中国最早的“紫禁城”、最早的城市主干道网、最早的青铜礼器群……随着申遗前期工作的启动,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作为“华夏第一王都”的丰富内涵将得到充分保护与利用。
从河南省文物局了解到,该局已明确在今年推进二里头申遗的前期工作,将尽快编制好申遗文本,争取早日列入《中国世界遗产预备名单》,进而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2.湖北枣树林春秋曾国
贵族墓地研究获新进展
日前,湖北随州枣树林发现春秋曾国贵族墓地,这座墓地位于湖北省随州市曾都区东城办事处文峰社区,墓地位于一座东西宽约200米、南北长约300米的东北~西南走向的岗地上,地势高出四周约3~5米。考古专家认为,枣树林墓地的考古发现填补了曾国春秋中期的空白,为完善曾国世系及研究春秋中期诸侯墓葬形制、礼器组合等相关问题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3. 山西发掘一晋国晚期高等级大墓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日前发布一晋国晚期高等级大墓的考古成果。
此次发掘的墓葬位于山西省闻喜县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上郭城址和邱家庄墓群”内的邱家庄墓地。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对此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发现邱家庄墓地至少存在五组大型墓葬。随后,考古工作者对其中一座被盗墓分子现场指认的大型墓葬进行了全面发掘。考古专家表示,此墓葬为截至目前山西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东周墓葬,推测其为晋国晚期一位国君的夫人墓。这对推进晋文化和晋国历史研究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4. 四川成都琉璃厂
出土大量五代至宋元瓷器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向社会公布近期刚发掘完毕的一项重大考古成果——琉璃厂五代至宋元时期瓷窑遗址。发掘中获取了丰富的遗物标本,包括瓷器、陶器、建筑材料、窑具四大类,进一步揭示和掌握了成都琉璃厂窑的历史沿革、产品面貌、制作工艺、生产性质等文化内涵,为今后促进和加强对该窑的考古学、美术学、陶瓷工艺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及展示利用工作,提供了可考的科学依据和珍贵的一手资料。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5. 湖南澧县乌鸦山遗址
新发现三座战国墓葬
澧县乌鸦山遗址位于常德市澧县澧南镇高堰村三组,东距道水河约400米。乌鸦山遗址自旧石器时代即为当地先民生产生活场所,1992年和2011年,考古工作者先后两次在乌鸦山发现旧石器遗存,并将区域内类似遗址命名为“乌鸦山文化”,初步构建了湖南地区“澧水文化类群”旧石器的发展演变脉络。在对乌鸦山遗址进行旧石器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工作者亦发现该处还存在一处战国墓群。2019年11月,为配合安乡至慈利高速公路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乌鸦山遗址高速公路建设用地范围内,共发掘3座战国晚期墓葬。
//来源:社科院考古所中国考古网

贰·征稿
1. 第三届“丝绸之路与敦煌历史文化”
学术研讨会征稿通知
会议研讨主题:
1.敦煌汉简研究
2.丝绸之路研究
3.敦煌文物与考古研究
4.古代敦煌研究
5.近代敦煌研究
6.敦煌遗书与敦煌学研究
7.近代西北考古与探险研究
8.其他相关主题
日程、地点:
2020年10月16日在敦煌市报到,
17-18日学术会议,19日离会返程。
会议论文:
1. 请于2020年6月30日前将参会回执发到会议邮箱,9月15日前提交论文全文,使用脚注格式。经专家评审后,我们将于10月1日前发出正式邀请函。
2. 会议论文将由组委会择优选编结集,在会后正式公开出版。
会议联系人:
会议邮箱:dunhuang2018@163.com
联系人:张银,手机号:15193735087
//来源:历史学研究通讯
2. “第四届中共党史研究
青年学者论坛”通知
为切实鼓励和扶持青年学者,持续为党史研究培养新生力量,进一步推动中共党史研究的学术化进展,加强青年学者和学术编辑之间的沟通与互动,《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定于2020年12月5日联合举办“第四届中共党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现面向学界征集来稿。
论坛主题
主题不限,时间范围集中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思想文化等各个层次或方面的问题研究,尤其欢迎填补研究空白与深度理论探讨等具有学术创新和“问题意识”的专题论文
重点关注方向:
1.中共建党史研究
2.中共抗战史研究
3.马克思主义史学史研究
4.当代中国外交史研究
5.党史学理论与方法研究
征文要求
·报名时间:
参会论文请于2020年10月1日前发送至征稿邮箱:rucwuzj5168@126.com。
·来稿要求:
1.来稿须为未发表的原创性论文,不接受已发表或已有他刊发表意向的论文;不接受论文初稿或论文半成品,务请研究者将论文修订成熟后再行投寄。
2.除特邀专家外,与会学者年龄限定在45岁以下,同时欢迎在读硕士生、博士生来稿。
3.来稿篇幅不限,要求观点鲜明、主题明确、逻辑严谨、语言流畅,既有历史感又有理论性,既具学术价值又有现实意义,尤其欢迎基于多元史料的实证性研究;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在充分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明确论文的学术创新之处;引文和史料需注明出处(统一要求为页下注,每页重新编号,具体格式请参见《中共党史研究》2020年第1期《本刊关于文献引证标注方式的若干规定》)。
4.《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负责对所有来稿进行审读,并根据稿件质量确定最终参加者名单。
时间、地点
时间:2020年12月5日
地点:敬请关注
联系方式
联系人:吴志军
联系电话:010—83089342
其他事宜
本次论坛承担与会者食宿费用,往返南京交通费用敬请自理。
《中共党史研究》编辑部
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0年2月19日
//来源:历史学研究

叁·特别关注
1. 沉痛哀悼古文字学家刘雨先生
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故宫博物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著名古文字学家、青铜器研究专家刘雨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不幸于2020年2月2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刘雨,字忠诚,1938年10月26日生于吉林省集安市。195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1963年毕业。同年考入中山大学古文字研究室,师从容庚、商承祚两位先生读副博士研究生。“文化大革命”后,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所工作,先后受聘为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1993年获国务院颁发“社会科学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9年被推选为中国考古学会理事,1997年调入故宫博物院,任古器物部主任,2000年被推选为中国古文字研究会理事。2001年退休。
刘雨先生曾先后参与编著多部金文基础资料汇编,如《殷周金文集成》《近出殷周金文集录》《近出殷周金文集录二编》《流散欧美殷周有铭青铜器集录》等,并以青铜器铭文内容为基本史料,对西周官制、礼制、年代学以及王称等进行深入研究,发表《金文中的射礼》《金文中的王称》《西周的监察制度》等文章,与张亚初先生合著《西周金文官制研究》是系统研究金文官制的开山之作。刘雨先生用自己对金文历法和古文献研究的经验,独辟蹊径探讨我国夏商周年代,发表《再论金文“初吉”》《殷周金文中的闰月》等,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并对金文族徽问题以及一系列青铜器铭文的内容、时代、国别等作出过新的考证。到故宫博物院工作后,刘雨先生着力研究故宫院藏青铜器,主编《故宫青铜器》一书。2007年起,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唐兰全集》编纂工作。
刘雨先生曾应邀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伦敦大学亚非学院、哈佛大学、芝加哥大学等院校访问、演讲,以及开展合作研究,诸多成果嘉惠学林。
刘雨先生的一生,坚持将唯物主义历史观贯穿研究始终,他治学严谨,正直坦荡、宽容平和、提携晚辈。刘雨先生的逝世,是故宫博物院及古文字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治学之道和人格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和怀念。
因受疫情影响及先生遗愿,后事一切从简。
刘雨先生千古!
故宫博物院
2020年2月29日
//来源:先秦秦汉史
2. 复旦大学满志敏
(1952-2020)
先生逝世,致哀!

讣告
中国共产党党员、历史地理学家、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原副主任、中国地理学会气候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地名学会理事长、复旦大学特聘教授、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原所长、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原主任满志敏教授,因肝硬化及失血性休克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27日22:00时,在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逝世,享年68岁。
因目前疫情仍然严峻,满志敏教授悼念活动暂不举行,俟时机合适再另行通知。
特此讣告。
满志敏教授治丧工作小组
2020年2月28日
//来源:中古史研究资讯
供稿:历史学院知行团干校
编辑:孙岭翔
审校:唐昊田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南开史学》2020年3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