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本网记者 蔡毅强/摄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蔡毅强)11月15日,中华书局与浙江大学、龙泉市档案馆联合举办的《龙泉司法档案选编》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浙江省委副秘书长、省档案局局长、省档案馆馆长刘芸,浙江大学副校长罗卫东,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委书记、副主席盛世豪,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永刚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主持。

中华书局总编辑顾青主持座谈会 本网记者 蔡毅强/摄
《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主要收录浙江龙泉地区所藏晚清至民国时期司法档案,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浙江省龙泉市档案局整理编选,分类整理历时12年,共出版五辑总计96册。2012年、2017年《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两次获得国家出版基金支持,成为国家出版基金重大项目。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浙江省档案馆、浙江大学、国家出版基金、中国出版集团的领导到场参会,龙泉市档案馆、浙大整理团队、中华书局相关成员分别介绍了档案收藏、整理、出版情况。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畅谈这一晚清民国档案文献整理的重大成果,探讨文书整理与法制史、社会史、区域史研究的重要课题,并对进一步推动龙泉司法档案的数据库建设及相关研究工作提出了宝贵意见和建议。

《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书影 本网记者 蔡毅强/摄
龙泉司法档案是继巴县档案、南部县衙档案、台湾淡新档案、宝坻档案、黄岩档案之后,历史时期档案文献的又一次重大发现。这批档案是新中国成立后从龙泉原地方法院完整接收而来的,现保存于浙江省龙泉市档案馆,共计17333卷宗,88万余页,时间上自咸丰元年(1851),下至1949年,横跨近百年历史,记录的诉讼案件超过2万宗,是目前所知民国时期保存最完整、数量最大的地方司法档案。

浙江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党委书记、副主席盛世豪 本网记者 蔡毅强/摄
龙泉司法档案为研究中国司法从传统到近代的演变,包括制度、程序、法理、实践等各方面的过渡和衔接,以及法律与社会变迁之关系,近代浙南地方经济民生、政治军事、宗族组织、婚姻形态、社会问题等各个方面,提供了极为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相较于其他民国地方司法档案,其完整性、系统性、丰富性是空前的,对于民国基层社会和司法实践的翔实记录,是中国法制史、社会史、区域史等领域的珍贵档案史料,具有独特的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

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永刚 本网记者 蔡毅强/摄
龙泉司法档案卷帙浩繁且排列无序,难以简单影印出版。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将这批档案重新整理,从全部案件中选取典型案例,以历史时间为序,分辑整理影印,名为《龙泉司法档案选编》。遴选案例的基本原则,兼顾案件类型及诉讼过程的典型性、文书保存的完整性和案情的史料价值。每一案例均由案件名称、内容提要、档案索引、图录四部分组成。这种整理出版方式,既非单纯影印,又非全部录文,而是依据龙泉司法档案的实际情况,做有一定深度的选编整理。整理之后,以案件为核心,以时间为脉络,清晰地归聚串联起散布于不同卷宗中的各类文书,有利于研究者阅读和使用。
《龙泉司法档案选编》按年代分五辑,选编案例343个,涵盖约1084个卷宗,26528件档案,将龙泉司法档案每一个阶段最精华的部分集中呈现,以飨学界。五辑涵盖从晚清至一九四九年,连续完整,每辑皆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特性。

《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五辑96册书影 本网记者 蔡毅强/摄
第一辑(晚清时期)全2册,2012年8月出版。本辑收录龙泉市档案馆所藏晚清司法档案,上自咸丰元年(1851),下至宣统三年(1911),其中部分案件诉讼延续至民国初年。为了尽可能完整地展现案件全貌,也收录了这些案件民国初年的档案。共计28个案件,涉及98个卷宗,628件文书(不计附件),均属于州县自理案件,除个别因为太过零碎等原因未选之外,基本涵盖了龙泉司法档案现存所有的清代档案。这些诉讼档案的时间正处于清末的特殊时期,反映了基层司法和社会在新旧交替之际的真实状态。因其时间和现存数量等原因,其价值毋庸置疑。
第二辑(1912—1927年)全44册,2014年9月出版。本辑收录龙泉市档案馆所藏民国元年(1912)至民国十六年(1927)地方司法档案,依选编标准逐年遴选民、刑诉讼案件共180例,涉及近600个卷宗,约11000件文书。在20世纪中国法制史上,民国北京政府时期是一个重要阶段,被认为是中国法律和基层社会由传统向近代转轨的关键阶段。而由于这段时期政权更迭频繁,战乱不断,很多已发现的地方司法档案恰恰缺失了这个时间段的记录。龙泉司法档案中1912—1927年的案卷连续完整、档案文书存量丰富,弥足珍贵。这一阶段,无论审判机构、诉讼制度,还是文书格式,都繁杂多变,更使本辑具有无可替代的学术价值。
第三辑(1928—1937年)全30册,2018年9月出版。本辑收录龙泉市档案馆所藏民国十七年(1928)至民国二十六年(1937)地方司法档案,依选编标准逐年遴选民、刑诉讼案例共82个,涉及257个卷宗,8600余件文书。1928至1937年,南京国民政府建立至迁都重庆这一阶段,一方面,南京国民政府相继制定了中华民国刑法、刑事诉讼法、民法、民事诉讼法,基本完成了移植西方法律体系的进程;另一方面,随着1929年11月龙泉县法院成立,并于1935年改组为龙泉地方法院,从此诉讼审判脱离行政事务,这是龙泉县司法史上的重大变革。本辑对于了解现代诉讼制度建立之后的基层司法实践和文书形制演变,以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所谓“黄金十年”的基层社会立体面相,不可或缺。
第四辑(1938—1945年)全16册,2019年9月出版。本辑收录龙泉市档案馆所藏民国二十七年(1938)至民国三十四年(1945)地方司法档案,依选编标准逐年遴选民、刑诉讼案例共39个,涉及102个卷宗,5000余件文书。本辑档案具有明显的战时特点,对于了解抗日战争时期的地方司法和社会经济情况,十分难得。
第五辑(1946—1949年)全4册,2019年9月出版。本辑收录龙泉市档案馆所藏民国三十五年(1946)至民国三十八年(1949)地方司法档案,依选编标准逐年遴选民、刑诉讼案例共14个,涉及27个卷宗,1300余件文书。本辑档案反映了龙泉县解放战争时期的地方司法和社会经济情况,呈现出二战后及解放前龙泉地方社会和司法实践的时代特性,也反映了司法在这个政权更迭过程中的变化。

浙江大学地方历史文书编纂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包伟民 本网记者 蔡毅强/摄
2007年11月包伟民第一次在龙泉市档案馆的库房里见到收藏在密集型书架上、占据大半个库房的珍贵资料——龙泉晚清民国地方司法档案,今年9月《龙泉司法档案选编》五辑96册完成出版。12年间,整理团队和编辑团队坚持不懈,以科学规范的整理体例和精益求精的出版信念,为民国司法档案整理出版树立了典范。包伟民告诉大家:“这部书看起来是资料复印,但它绝对不是简单的复印,它是整理和研究相结合的过程,没有背后的学术研究,这本书是编撰不出来的。如果没有这些整理和编撰,这批档案恐怕将在较长时间里沉睡在龙泉档案馆的库房里面。”
中华书局历史编辑室编辑李爽在介绍编辑经验时几度哽咽,龙泉司法档案选板五集九十六册,选编的案例三百四十三个,涵盖约一千零八十四个卷宗,六万余幅图版,整理团队和编辑团队从每一条输入文字、每一个图板的认真审校做起,经过无数的打磨,历时八年终于完成出版。“龙泉司法档案的审定工作已经告一段落,基于龙泉司法档案这一宗原始史料的学术研究才刚刚起步。”
96册皇皇巨制的全部出版,使这批珍贵档案化身千百,对于国内外学者研究晚清至民国时期的法律、司法乃至社会、人文、民间风俗具有重大意义,必将带动以龙泉司法档案为核心的法制史、社会史、区域史以及文书文献学的研究走向深入。

与会专家合影 主办方供图
文章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2019年11月15日 作者:蔡毅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