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日程
学术研讨部分
10月19日(周六)
一、工作研讨、开幕会及合影(8:15-9:40)
(一)历史学学部工作会议(8:15-8:55)(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委员参加)
(二)开幕会(9:10-9:30)
地 点:泰山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
主持人:钱乘旦(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
致 辞:
马克垚(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召集人、北京大学教授)
谭方正(教育部社科司副司长)
白 皓(山东省教育厅副厅长)
范 真(泰山学院党委书记)
(三)合影(9:30-9:40)地点:国际交流中心东门
二、学术研讨(9:40-10:40)
地 点:泰山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
主 题:综合研讨(一)(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赵毅(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委员、辽宁师范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4人):
钱乘旦(北京大学):国家与国家的疆域
赵世超(陕西师范大学):新中国成立七十年历史学发展之我见
李剑鸣(复旦大学):中美关系与70年来的美国史研究
常建华(南开大学):七十年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史研究
茶 歇(10:40-10:50)
三、学术研讨(10:50-12:10)
地 点:泰山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
主 题:综合研讨(二)(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李剑鸣(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委员、复旦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5人):
赵 毅(辽宁师范大学):关于社会转型研究的几点思考
李治安(南开大学):从“五朵金花”到融通古史——中国古代史研究70年回眸
侯建新(天津师范大学):应当注重欧洲文明基本元素研究
陈 锋(武汉大学):曲折与辉煌:中国经济史研究70年
晏绍祥(首都师范大学):新中国的世界上古史研究
午 休(12:15—14:30)12:15乘车返回泰山帝苑酒店就餐
四、学术研讨(14:30—16:10)
第一组 地 点:泰山帝苑酒店3号厅
主 题:分组研讨(一)(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张 越(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副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6人):
刘文瑞(西北大学):历史何以资政:中国史学社会功能的回顾与展望
郭培贵(福建师范大学):七十年来中国科举研究——以明代为例
陈峰(西北大学):宋代军政研究七十年
郭 华、李志刚(泰山学院):七十年泰山文化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杨 华(武汉大学):四十年来大陆地区的中国文化史研究
肖永明(湖南大学):七十年来的中国书院研究
第二组 地 点:泰山帝苑酒店6号厅
主 题:分组研讨(二)(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陈 恒(上海师范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6人):
邢来顺(华中师范大学):中国德国史研究七十年
陈志强(南开大学):我国拜占廷学发展70年
王铁铮(西北大学):新中国70年来的中东史研究
韩 琦(南开大学):拉美史研究70年回顾与展望
张建华(北京师范大学):新中国七十年俄国史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王立新(北京大学):七十年来中国的美国史研究
茶 歇(16:10—16:20)
五、学术研讨(16:20—18:00)
第一组 地 点:泰山帝苑酒店3号厅
主 题:分组研讨(三)(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刘进宝(浙江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5人):
李华瑞(首都师范大学):从落后到兴盛——建国70年来宋史研究的发展历程
黄纯艳(华东师范大学):南宋财政窠名与财权分配
张荣强(北京师范大学):秦汉魏晋南北朝奴婢身分的演变与良贱身分制的形成——以奴婢进入户口统计为中心的讨论
孙英刚(浙江大学):布发掩泥的北齐皇帝:中古时期燃灯佛授记的宗教政治意涵
郭永秉(复旦大学):二十年来有关夏史的新见文献资料与研究反思
第二组 地 点:泰山帝苑酒店6号厅
主 题:分组研讨(四)(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郭 华(泰山学院教授)
发言人(共6人):
金寿福(复旦大学):七十年来中国埃及学的发展和飞跃
陈 恒(上海师范大学):关于城市史研究的若干思考
付成双(南开大学):环境史视野下的现代化变迁——以美国为中心的历史考察
李隆国(北京大学):史实与通识:迈向国际化的中古早期欧洲史研究
梁 志(华东师范大学):近二十年来的中国冷战史研究:进展、缺憾与未来突破点
乐启良(浙江大学):中国法国史研究中革命范式的诞生、破冰与超越——中国法国史研究七十年
晚 餐、休 息(18:10-)
10月20日(周日)
六、学术研讨(8:00-9:20)
第一组 地 点:泰山帝苑酒店3号厅
主 题:分组研讨(五)(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黄爱平(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5人):
郭双林(中国人民大学):关于中国近代史研究范式的思考——兼论七十年来的中国近代史理论研究
刘进宝(浙江大学):中国敦煌学勃兴的时代背景——关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在日本”的学术公案
张 越(北京师范大学):从郭沫若看新中国史学的初建——写在新中国建立70年之际
瞿 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神圣”与70年中国近代史研究的再思考
谭徐锋(北京师范大学):王庆成先生与当代中国史学
第二组 地 点:泰山帝苑酒店6号厅
主 题:分组研讨(六)(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马敏(华中师范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5人):
虞和平(中国社会科学院):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主要发展路径
姜锡东(河北大学):对我国历史学科未来发展的三点建议
俞金尧(中国社会科学院):为宏大叙事回归作准备——历史研究中的“资本主义”概念分析
武吉庆(河北师范大学):在“宏大”与“精微”之间——论史学研究的维度、向度及适度
刘文明(首都师范大学):全球史在中国的兴起和初步发展
茶 歇(9:20—9:30)
乘车转场(9:35酒店门口集合,乘车去泰山学院)
七、学术研讨(9:50-11:50)
地 点:泰山学院国际交流中心报告厅
主 题:综合研讨(三)(每人发言12分钟,余下时间讨论)
主持人:钱乘旦(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委员、北京大学教授)
发言人(共7人):
马克垚(北京大学):古代世界的农民战争
葛剑雄(复旦大学):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回顾与展望
孙家洲(中国人民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古代史研究获得重大突破的两大原因——开拓史料来源与扩大国际学术交流
马 敏(华中师范大学):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史理论体系——新中国史学发展70年的一个侧面
黄爱平(中国人民大学):新中国70年清史研究的历程与思考
苏智良(上海师范大学):中国抗战史研究的进展与不足
韩东育(东北师范大学):对历史分期问题的跨境观察
八、闭幕会(11:50—12:10)
主持人:
葛剑雄(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委员、复旦大学教授)
讲 话:
马克垚(教育部社科委历史学学部召集人、北京大学教授)
秦梦华(泰山学院校长、教授)
午 餐、午 休:12:10乘车返回泰山帝苑酒店就餐
九、学者离会
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先秦秦汉史》2019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