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文研院举办第五期邀访学者总结会
2019-01-07 14:42     (阅读: )

不分彼此,不论齿爵,只感温暖,只见不舍。

20181226日下午,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以下称“文研院”)第五期邀访学者总结会在静园二院111会议室举行。文研院院长邓小南、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副院长杨弘博、院长助理韩笑及驻院的十三位邀访学者参加了本次欢送会。桌上码着的不是桌签,而是“新鲜出炉”的新年周历和文研通讯。同样热乎的,还有每位到场的学者们的心。大家三三两两,有说有笑,纷纷而至。欢送会由杨弘博副院长主持。

文研院第五期邀访学者总结会现场

短暂的开场白之后,一段回望四个月驻访生活的视频拉开了本次总结会的序幕。文研院景致、一袋袋的山楂、初见时的合影、码放整齐的赠书、研讨时热烈的场面、学术讲座的花絮、观展采访与留言……本期邀访学者自9月起入驻文研院,开始他们的研究和交流。四个月的时间倏忽而过,伴随着视频中熟悉的画面,燕园生活的种种又重回学者们的眼前。

文研院院长邓小南看着满屋子熟悉又亲切的面孔,颇为感慨地回忆起初见时的一幕幕——谁坐在哪儿、谁又挨着谁——竟都记得清清楚楚。几个月来,在座的资深学者和年轻学人彼此间亲密无间、其乐融融,在交流中为整个集体带来新知识、新想法、新思路。本学期恰逢文研院成立两周年,从“涵育学术、激活思想”这一宗旨出发摸索至现在,初心未曾改变。通过学人共同坚持,“移一时之风气,示来者以轨则”,文研院在喧闹的环境中沉潜。

文研院院长邓小南教授在总结会上讲话

特邀访问教授王炳华于1955年入学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毕业后入职新疆考古研究所,几十年来,一直奋战在新疆考古一线。“我已经离开北大58年了。回想一个甲子前,每天如痴如狂地学习。那时候真正想追求的生活就是现在文研院提供的——认真地学习、自由地交换意见、自由地思考。这样的环境能激发出一种有力的思维。”王炳华教授如是说。梦想的实现体现着时代的进步,值得珍视,也值得品味。

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员罗丰操一口浓厚又地道的西北方言,学术讲座中的严肃与生活中的幽默形成了强烈反差与对比。罗丰老师的幽默感颇具一格,略施一句便让旁人“尽折腰”。罗老师遗憾之前鲜少有充裕的学习机会,因而“画地为牢”。本次驻访机会使他得以广泛接触到英国文学、社会学、史学、书法等专业之外的领域。然而,四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暂了,若有可能,他愿再回静园做常驻学者。

同粗犷低沉“音阶”无缝衔接的是周颖老师如江南春雨般温婉轻柔的语调。两位老师,一动一静,一快一慢,一高一低,一冷一热,为总结会的现场气氛增添了别样的雅趣。周颖老师来自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她出神地回忆起几个难忘的点滴瞬间:邢义田老师亲笔书写简书并赠送给文研院,工作人员打下山楂果子并于次日送至学者桌上,某次周三午餐会被罗丰老师逗乐的学术趣闻……“那是最快乐的一个中午”,她说。

总结会上气氛热烈

接下来发言的是上海交通大学国际公共事务学院教授陈映芳。在她眼中,学者们愉悦地分享着彼此的智识。这种高质量的交流孕育着一种共同体感——并非专业的共同体,而是感受的共同性。或许,掌握经验素材与学术动态并非难事,最难的是静下心来与自己对话。文研院为学者们提供的正是这样一个涵育学术的理想空间。

  “这里真的是一个让人开心又纯净的地方。”刘静贞教授任教于台湾成功大学历史学系,研究兴趣主要为宋代社会史、中国妇女史等。她感动于诸位学者研究课题背后所显现出的深刻关怀与深度张力,又对自己的研究予以反思——历史研究看似在“跑道”内,但凡接触到人的问题,又全不在“跑道”里。她亦感谢文研院提供的驻访机会,将怀疑转化为肯定,积蓄出在原有研究轨道上继续前行的希望。

“我在这里收获了知识交换的种种乐趣,也收获了很多家庭般的温暖和诚挚的友谊。”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教授薛龙春从事的艺术史研究是相对年轻的一门学科,遥想30年前,相关文献只有简史、概论类书籍。如何将这一学科转化为一门学问,是常常盘旋在脑中的问题。文研院提供的驻访机会使他得以参与到多学科的交流中去,而相关学科的切磋则可能会带来思考的转向并产生新的学术,而如何将其他学科的养分移植进自己学科的脉络中也是他关切的对象。

邀访学者交流驻访回忆

来自云南大学的宋史学者黄纯艳教授则感慨道,此次驻访机会见证了他在学术生涯中的重大转变——逐步退出之前预想的项目写作计划,“另起炉灶”。对于文研院“涵育学术,激活思想”的宗旨,他最深的体会便是思考与交流。摒除了繁杂喧嚣的静园给了学者们潜心思考的机会,使其得以系统地梳理问题,捕捉一线想法;定期举办的内部交流会则滋养了每位参与者的头脑。

接下来发言的是复旦大学的年轻学者、从事战国秦汉出土文献的郭永秉教授,此前他即曾获得由文研院发起的“未名学者”讲座主讲人的荣誉。他是个心思细密的人,驻访期间来自周围的友善与关照,点滴铭记于心。与温暖并存的是来自前辈的提携。驻访期间,他抓住每个机会,就具体问题近距离同邢义田教授反复讨论,受益良多。

“我喜欢这里的一切!”语出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贺照田。几个月来,贺照田老师深度参与各项为学者们量身定制的学术活动,并提前做了大量功课。他不仅在驻访期间见证了学术思考中重要问题的突破,也在文研院的支持下组织“人文知识思想再出发”主题学术论坛。文研院的树木、花草乃至光影,都给予他感动,引发他的思考。

回想之前的工作经历,华东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教授刘成国感慨,在当今的学术界,雾霾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自然生态,它似乎也成为一个隐喻,“人们生存其中,从最初些微的不适,到逐渐习惯,乃至沉浸其中,当作常态。而在文研院这里,我感受到了一种理想的学术境界,看到了雾霾之上的一片蓝天白云。在以后的学术生涯中,我会时常想起,在北大的静园二院,有这么一方净土,有一批志同道合的人,在坚守、引领着学术理想,在砥砺笃行。”

总结会其乐融融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鲁西奇从事历史地理研究。他在驻访期间将视野再度拓宽至北方,亲身参与内蒙古实地考察之行,更是提供了近距离观察学术同行思考的机会。此外,鲁西奇老师提出了几点切实又中肯的建议:一,深入组织考察活动与学术旅行;二,围绕某一共同话题组织相关学科学者形成团队入驻文研院;三,以老中青结合的方式形成学术网络,并提供高水平的学术训练,在滋养年轻学人的同时将老一辈学者的学问传承。

最后一位发言的是台湾中研院史语所研究员邢义田,他代表大家对文研院团队工作人员表示了诚挚的感谢。此时,会场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邢义田研究员表示,文研院提供了重要、有意义的平台,不同学科就自己的专业领域在这里相互交流、激发想法。他自谦说自己“飘在空中”,此次驻访接触到不少大陆学者注重田野调查的“接地气”的研究。继而,邢老师表示,希望文研院模式得以典范化、普遍化,成为国内学术圈的常态。

总结发言阶段,常务副院长渠敬东反复强调信心二字。信心是能量,也是勇气。来自学校层面的信心,使得文研院逐步成长为今天的模样;来自邀访学者们的信心,则取决于大家迅速融为一体的局面——在文研院这个大家庭里,每个人都放下了心中的“小我”。此情此景,他颇为感慨:这不就是卢梭笔下的自然状态吗?心中的“大好河山”正是知识分子博大世界与内在力量的映照。邓小南院长则重申,文研院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做自己该做的事。维护学术净土,坚持学术事业,彼此内心相呼应,这种执着将逐渐汇聚并形成合力。她代表文研院向诸位学者带来的力量与坚持表示感谢。

文研院第五期邀访学者总结会合影

短短几个月的光景,学者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共同留下的不只是一张张照片,更是一个个令人回味无穷的故事,一段段不可磨灭的回忆,一缕缕暖入内心的温情。学者们陆续收拾行囊,与朝夕相处的伙伴一一话别。至此,文研院第五期邀访学者项目圆满落下帷幕。

文本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全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g3myqxGWcM4P7fwRqRspUw

上一条:徐泓 | 明史研究入門要籍
下一条:蔡迎春、许晶晶:继往开来 携手共进——回眸与展望:2018民国时期文献整理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