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新书推介 | 《故纸浮生:我在清华读文书》(附序言、后记、目录)
2022-11-11 10:35     (阅读: )

 

 言

仲伟民

历史学研究的新突破,一赖新史料的发现,二赖新观点的阐发。比较而言,在传统历史学研究领域,新史料的发现更为史家所看重。1925年,王国维先生在接受清华学生会邀请所做《最近二三十年中中国新发见之学问》演讲中说:“古来新学问起,大都由于新发见。”新史料对史学研究之重要性,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因此,新史料的每次发现,都会引起史学界的极大关注,并会引起学术研究的大突破、大发展。比如,甲骨文的发现和解读,不仅使我们对汉字的形成和演变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而且使我们对先秦史的认识大大拓展——甲骨文证实了原来一直被认为只存在于神话中的殷商时代的存在;敦煌文书的发现,不仅使我们更全面深入了解佛教传入中国的过程,而且为研究中国中古时代的历史和社会生活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各种材料;内阁大库档案的发现,为研究明清历史提供了第一手的资料,甚至成为傅斯年“史学便是史料学”的最好佐证;而近百年来不断出土的简帛文献,则是为我们开启了一座美不胜收的“地下图书馆”,给我们研究战国秦汉魏晋时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资料。

比较而言,契约文书的发现和利用要晚一些。在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著名社会经济史学家傅衣凌先生最早将契约文书运用在学术研究之中;不久之后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徽州文书的发现和研究,则使中国社会经济史的研究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甚至形成了以徽州文书为核心的“徽学”,引起了国际学术界的关注。正是因为徽州文书等资料的发现,学者对区域社会经济史进行细致而微的研究成为了可能——学者利用各式各样的文书,比如土地契约、婚约、政府册籍、公告执照、私家账簿等等,得以对宋元以来,尤其是明清时期的社会生活进行全方位的揭示。因为契约文书距今不远,且其重要性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因此不断给我们惊喜,继徽州文书之后,全国各地陆续都有成批契约文书的发现。北至内蒙古、东北,西至新疆,西南至云南、贵州,南至福建、广东、海南等地,都有各式文书被学术界关注或利用,著名的如清水江文书、浙江石仓文书、福建文书、太行山文书、黑水城文书等,都陆续整理出版,并产生了大批研究成果。

 

尤其可喜的是,清华大学也敏锐意识到了契约文书这类资料的重要性,及时收藏了一批珍贵的契约文书。截至2022年,经过十年左右的时间,清华大学图书馆陆续收藏了十余万件各类契约文书。从全国范围来看,清华图书馆所藏契约文书的数量虽然不算最多,但是有自己鲜明突出的特点。首先,契约文书内容的地域覆盖范围几乎都在华北地区,主要是山西、山东、河南、河北等地,因此可简称为“华北文书”;其次,归户文书多,时间连续性强,比如山西一张姓家族的土地买卖契约就多达一百六十八份,时间跨度有二百余年;再次,清华所藏契约文书,完全以教学科研为中心、为教学科研服务,因此购入时特别重视文书的整体性,购入后则又特别重视文书的整理、编目以及数字化。

也正是因为有这批珍贵的契约文书资料为基础,清华大学围绕华北社会经济史的研究才得以开展相关科研活动,目前已经成功申报了多个课题,并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从一开始就意识到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教书育人,因此应该充分利用这些资料来培养年轻人。我们的想法得到学校领导的支持,尤其是得到了图书馆领导的大力支持。在图书经费非常紧张的情况下,图书馆每年都愿意拿出一笔不小的经费采购契约文书;购进后又投入不菲的人力物力进行修整、扫描、编目、录入等非常细碎的工作。这些工作为教学科研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意义重大,不仅多位硕士、博士的学位论文大量使用了这批材料,很多学生和年轻老师也利用这批材料发表了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从主书名“故纸浮生”中就可以看出,本书聚焦于中国古代传统社会中的芸芸众生,介绍他们的土地交易、科举考试、传统婚姻等活动。例如,书中展示的乡试卷让大家看到清代的试策是如何设问、考生是如何回答的;对鱼鳞册的介绍让读者能明白它的形态以及作用,还能窥见当时至今日的地理变迁信息;对苏州码的解读,让人能迅速了解在古代普遍使用的一种计数系统;等等。尽管他们提出的问题和具体的论述可能还比较稚嫩,但对于大众了解契约文书以及相关的历史知识是非常必要的,因为这些知识在常规史料及教科书中无法看到。更可贵的是,这些文章所依据的完全是第一手的资料,他们敢于在书中提出自己的见解,向社会努力普及中国民间文书的知识,这是应该值得特别鼓励的。假以时日,我相信他们能够发掘更宝贵的材料,思考更多有新意的问题,取得更重要的研究成果。此书的出版,不仅能让学界愈加重视清华馆藏的珍贵文书,还可以促进大众对民间文书的了解与关注,增强对文书的保护意识。

特别感谢清华大学图书馆给他们提供这么好的机会!

 

后  记(节选)

近年来,民间文书在史学界持续得到关注与重视,为了能够及时地服务于教学与科研,清华大学图书馆也展开了对民间文书的采购与收藏工作。在整理馆藏文书的过程中,我们意识到这些来自民间的史料不仅是重要的学术研究文献,而且它们包含着的丰富信息也与今天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其独特的趣味和价值,理当为更多的读者所接触和了解。出于这样的目的,我们萌生了写作系列普及性文章的想法,希望介绍民间文书的一些基本类别,并在此基础上说明其在形制和内容上的特点、在历史生活中所起的作用,以及我们在阅读、使用和保护这些文书时所接触到的知识点。这本书正是在这样的思路下写成的。在开始的部分,本书主要介绍了文书的基本情况,包括其主要类别和内容、收藏情况以及学界研究情况等;然后,又具体介绍了六种文书,分别是乡试试卷、婚姻文书、鱼鳞册、坟谱及墓地地契、分家书和诉讼文书,这些文书涉及民间生活中的土地、民俗、科举与司法等方面;此外,还介绍了与文书密切相关的两处知识,一是在文书中常见的苏州码,二是文书修复中对纸张和水的要求。

……

我们希望这本书传达出民间文书中生活气息浓重的一面,让读者对尘封于故纸堆中的平民生活有更加直观的感受与认识,并透过文书泛黄的“历史”面纱,看到其中鲜活生动的普通人、普通事。

本书编者

2022年10月

图书基本信息

 

书名:《故纸浮生:我在清华读文书》

作者:

魏成光,郑妙苗 编著;

郑妙苗,韦庆媛,魏成光,于丽英,崔思朋,郝鑫,唐子阳,马雪艳,贾鑫  撰写

书号:978-7-5598-5471-1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责任编辑:周卫平

执行编辑:杨  磊

字数:115千

页数:192

开本:1/32

册数:1册

出版时间:2022年11月

定价:78.00元

 

内容简介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民间文书以山西文书为主,兼有少量陕西、山东地区文书,是深入了解华北地区从明清以来的土地流通、社会经济、风俗民情等内容的重要历史文献。

本书以清华大学图书馆藏民间文书为基础,着重介绍明清以来的地契、科举试卷、婚书、鱼鳞册、分家书等珍贵的民间文书,以及其内容与形式上的规制和特点,并且阐述它们与时人日常生活的联系。本书对民间文书的介绍以其基本特点、典型形制、主要作用、历史流变等基础信息为主,主要面向非从事专业研究的普通读者,通俗易懂。书中附有大量清晰的文书彩图,让读者对民间文书有更直观的了解。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写本文献学微刊  20221111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n5g6bS3RKgQ2VcWBsPVC7w

上一条:新书丨蔡万进《简帛学论稿》出版
下一条:黃博《如朕親臨:帝王肖像崇拜與宋代政治生活》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