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新书 | 李国荣:明清国家记忆采撷
2021-12-03 15:10 李国荣    (阅读: )

 

明清国家记忆采撷

李国荣

成品尺寸:170mm*240mm

出版时间:2021年6月

ISBN 978-7-5013-7294-2

定价:96元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作者十余年来陆续在《清史参考》中发表的文章32篇,按照内容大致分编为四部分,依次为:治世理政、钦定狱案、中外交往、皇家生活。全书正文之后另附“访谈录”3篇。这些文章大都篇幅短小、文字流畅、可读性强,意在从不同角度发掘明清档案精华,分享明清历史文化。

作者简介

 

序言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长达268年之久,其前期在发展经济文化、巩固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等方面甚有功绩。中叶以后,内外矛盾尖锐,外敌入侵,国内动荡,政治日益败坏,其失误和教训,实足发人深省。清亡距今只有百年,是离我们时间最近的封建王朝,对我们的现实生活影响较大。今天的中国是历史的中国的一个发展。我们要根据中国国情,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要学习和研究历史,特别是离我们今天很近的清史。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弘扬文化、传承国脉,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清史纂修,曾成立相关机构进行筹备,但由于种种原因,修史之事,几起几落,一直未能启动。2002年,中央领导作出纂修清史的重大决定,相继成立了清史纂修领导小组、清史编纂委员会,清史纂修工程,于焉肇始。清史纂修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还和现实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它不是网罗奇闻逸事,不是观赏陈迹古董,不是发思古之幽情,而是和时代脉搏的跳动息息相关。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缓慢,延续了两千多年,到了清代,它具有什么特点?它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到了怎样的高度?清代众多的历史人物应该怎样评价?清代很多扑朔迷离的事件真相如何?为什么古代中国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而到了清代却愈来愈落后?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和整个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清代究竟处于什么地位?应该对其如何评价?这些都是此次清史纂修所要研究和揭示的重大问题。

历史是已经逝去了的人和事的记录,是各个国家和民族的文化创造。人有反思往事的感情,有寻根问先的愿望,也有从自身的经验教训中学习的天赋。人类在不断前进,但每一代人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前进的。这就形成了文化的传承和历史的延续,形成了历史、现实、未来之间相通的、无穷无尽的长链。现实深深植根于历史之中并通向遥远的未来。历史研究可以帮助人们在过去的远景中认识自己,并为未来的创新指点方向。历史学虽然不能像应用科学那样快速而直接地取得实用效益,但它的功能是长期的、巨大的。人类如果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将会在现实和未来中迷失方向。历史学是传承文明、陶冶心灵、提升素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所必需,也是了解社会、掌握国情、管理和建设国家、进行战略决策所必需。

清史编纂工程启动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关心下,经过海内外专家们的鼎力合作和辛勤努力,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相继推出大批阶段性成果。学界高度关注的主体工程《清史》巨著,共105册106卷,约3200万字,已于2018年向中央提交送审稿。截至2020年底,共出版“档案丛刊”“文献丛刊”“研究丛刊”“编译丛刊”等各类图书246种3677册,可谓成果斐然。

在推进清史纂修的同时,为了更加全面、广泛、客观地反映编纂中取得的重要成果,及时将其应用于我国新时期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清史纂修在资政、存史、育人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于2006年开始编发《清史参考》。该刊集学史和资政于一体,兼顾资料性和时政性,择要刊登清史纂修中形成的部分科研成果。内容大致涉及典章制度、名人史事、轶闻掌故、档案文献、学术争鸣、资料考证等,力求如实反映300年清朝历史的真实面貌,给读者以较丰富、较切实的清史知识。到2020年底,《清史参考》累计刊发文章685篇。为扩大社会影响,清史编纂委员会还将《清史参考》专刊登载的文章分批甄选,每年一辑,列为“部级领导干部清史读本”,以《清史镜鉴》为书名,由国家图书馆出版社陆续出版,很受社会读者欢迎。我们看到,《清史参考》的作者,大多为清史纂修工作的项目承担者,也有一些是清史编纂委员会的骨干专家,都学有所长,是各自研究领域的佼佼者。所载文章不仅有很强的学术性,还多富深刻的现实意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且篇幅短小、风格朴实、文字流畅、可读性强。应该说,这些可信可靠的文章,对种种“戏说”清史的影视文艺作品能够起到一定的校正作用,有助于让大众走出“戏说”,走近真实,这本身也是历史学家们理应担负的一种社会责任。

李国荣作为明清档案学者,一直热心投入于清史纂修工程。从主持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多项专题档案的编纂出版到参加“光绪之死课题组”研究论证,从承担主体项目《科场案》的编修撰写到担任《科举志》审改定稿专家,李国荣为清史编纂做出了诸多贡献。李国荣还依托明清档案原始文献,持续为清史编纂委员会专刊《清史参考》撰写大量文章。这些文章的选题视角大多别有新意,注重资料性和可读性,将治史与资政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具有以档治史的突出特色。值得一提的是,从2006年《清史参考》创刊以来,李国荣坚持每年都为该刊撰写文章,持之以恒,从未间断,陆续刊发的文章总共有32篇,是学界为《清史参考》撰写文章数量最多的学者,得到清史编纂委员会的赞赏,也赢得众多读者的好评。2021年春节之际,知悉李国荣为《清史参考》撰写的文章将汇集付梓,甚为欣慰。李国荣的这些文章,均源自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生活档案,是对那个时代国家文献记录的阐释,故建议书名为《明清国家记忆采撷》。祝愿李国荣有更多学术建树!

是为序。

                    戴逸

                   2021年春节

引言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专刊《清史参考》陆续登载了本人的一些短文,在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的支持下,现拟集结成册,付梓刊印。在这里略缀数语,权作感言。

那是1983年,我从南国中山大学历史系毕业,迈入红墙黄瓦的紫禁城西华门,走进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这是明清两朝中央政府和皇室生活档案的保管基地,这里典藏的是中华民族乃至世界的珍贵文化遗产。一介学子,面对昔日幽深禁秘的皇家档案,犹如高山仰止,心灵是震撼的。也就是从那时起,岁岁年年,赏宫墙春柳,踏虹桥冬雪,怀揣着一种敬畏,日复一日地蜗居于石室,苦乐于档房。置身文献金矿,每当把尘封的王朝珍档捧在手中,缕析一桩桩国家记忆,总感是自己的人生幸事。月光依稀,灯光为伴,不敢懈怠,未曾停歇。伴随着明清档案事业的发展一路走来,不觉已是38载。我不时思忖,悠悠岁月,切切于心,情系明清档案,根在明清档案,更是感恩明清档案,在我的血液里都应该流淌着明清档案的元素。作为职业生涯,择一事,终一生,我抱定要与明清档案结伴到永远。斗转星移,时光荏苒,回首过往,我只想说:此生有缘守龙柱,今世无悔筑兰台。

盛世修史,隔代修史,这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得以赓续绵延的文化传统。我们赶上了编修清史的历史际遇,我为自己有幸参与国家清史编纂工程而感到欣慰。记得在2003年的春天,清史编纂工程刚刚启动不久,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带队到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协商系统整理清代档案服务清史编纂工程的战略合作。当时,我便主动向戴逸先生提出,开发清代有关专题档案,列入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档案丛刊”出版系列。正是在戴逸先生的首肯和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的支持下,根据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工作部署,我作为项目主编,组织专业人员先后编纂《清代军机处电报档汇编》《清代军机处随手登记档》《庚子事变清宫档案汇编》《清宫热河档案》《清宫普宁寺档案》等5部“档案丛刊”专题项目,累计出版258册。这些清代专题档案的整理出版,为清史编纂工程提供了资料支持,其本身也成为清史工程的文献成果,同时也推动了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的档案开发。后来,应清史编纂委员会之邀,我作为主持人承担了清史工程主体项目《科场案》的编修撰写,并担任《科举志》审改定稿专家,还参加了“光绪之死课题组”的专项研究论证。这些无疑都是学术提升的良机,也成为我的至深记忆。

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文化和旅游部清史纂修与研究中心主办的《清史参考》,是清史工程的成果形式之一,也是清史学界的品牌专刊。自2006年创刊以来,我依托明清档案原始文献,坚持每年都为该刊撰写文章,已陆续刊发32篇。根据该刊要求,这些史学短文,力求可靠性,选题源自档案,述论立足档案,秉持以档治史的特色;同时注重可读性,尽量做到文笔简洁流畅,努力让档案走向社会,让史学贴近大众。现将这些文章梳理汇集,分为四个部分编排,依次为:治世理政篇、钦定狱案篇、中外交往篇、皇家生活篇。全书正文之后另附“访谈录”3篇,意在从不同侧面分享明清档案文化,一并奉献读者。

在此我要由衷拜谢国家清史编纂委员会主任戴逸先生。是戴逸先生为我提供了参与清史编纂工程的诸多机会,从中得到学术滋养。2021年春节之际,我登堂拜望,戴逸先生寿越耄耋,九旬有六,依然精神矍铄,慨允为拙作赏序,并赐命书名《明清国家记忆采撷》。学界敬重的清史大家戴逸先生,洵洵古风,泽被后学,其风范恩谊至为感佩!

最后,我还要深深感谢国家图书馆出版社的朋友。对本书的编辑出版,魏崇社长、殷梦霞总编辑很是关心,多次垂问;廖生训总监、景晶编辑匠心设计,精致编排,付出极大心力,在此一并致谢!

由于本人学术功力有限,所述所论难免存有欠妥舛误之处,敬祈读者批评指正。

                李国荣

                2021年春日

本书书影

 

 

 

 

目  录

 

 

 言 戴逸 1

 言 李国荣 5

治世理政篇

明朝官府的那些档案 3

“康乾盛世”的闪光点10

康熙帝反对拿祥瑞说事16

康熙帝对佛教的冷静态度与理智举措23

康熙朝三次考核“卓异”的廉吏——于成龙31

雍正帝告诫群臣“做实在好官”38

雍正帝箴言:“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尺”44

雍正帝“去庸人而用才干”49

雍正帝对中央部院书吏的严格管理54

雍正帝对台湾官员的任用与管理60

雍正帝的防火意识66

乾隆帝的“一口通商”国策74

钦定狱案篇

清朝对科场作弊的严厉打击85

雍正朝的“维民所止”试题案93

嘉庆帝遇刺案100

光绪朝周福清科场舞弊案106

中外交往篇

明清档案中的陆上丝绸之路115

明清档案中的海上丝绸之路121

“中国皇后号”:开启中美早期的商业贸易128

晚清万国博览会134

皇家生活篇

明清皇宫的“金砖”143

景德镇官窑与清宫瓷器揭秘149

清宫过年掌故谈155

乾隆皇帝的餐饮秘笈162

避暑山庄沧桑历史的直面写真171

圆明园里的皇家生活180

圆明园的十二兽首188

颐和园里的皇家海军学堂196

西苑三海的理政与休闲204

庚子秘档中的国耻记录211

慈禧太后为何叫“老佛爷”216

末代皇后婉容的宫中生活222

附:访谈录

解读千年科举231

揭秘光绪死亡档案239

几代耕耘 世纪巨献——明清档案发掘刊布的百年回望248

 

文章来源:【国家图书馆出版社】公众号

上一条:新书 | 常建华《清前期国家治理与民生政策》出版
下一条:新书 | 赵世瑜主编《“乡校”记忆:历史人类学训练的起步》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