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书讯 | 张先清《帝国潜流:清代前期的天主教、底层秩序与生活世界》
2021-08-10 15:34     (阅读: )

内容简介

明代中期传入的天主教,由于与早期全球化紧密联系,不仅展现了中国卷入世界体系的特点,而且反映了中国社会应对全球化与西方文明的早期方式。本书尝试从历史人类学的视角审视中西档案文献,对清代前期天主教信仰世界进行深度考察,涉及历史记忆、民族主义、社会网络、性别意识、书籍传播、时间文化、医疗仪式、空间改易等主题。全书力求通过具体而微的个案,从细节处揭示清代前期天主教的本土化与底层社会的普遍联系过程。

作者张先清,现任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特聘教授、副院长。

出版时间2021年7月

目录

导论帝国、边缘性与历史现场

第一章1692年容教诏令:一份康熙谕旨及其历史记忆

一康熙前期的政教关系

二杭州教案与容教诏令的出台

三诏令颁布的原因

四容教诏令的反响

五余音

第二章传教士与民族主义:1774~1784年北京天主教团体的权力交替

一前奏

二教权之争

三产业之争

四妥协的结局

第三章家族、乡邻与职场:清前期天主教徒的社会人际网络

一家族

二乡邻

三职场

第四章礼教与习教:清前期的女性天主教徒

一半边天

二身份、阶层与皈依

三礼教与习教

四圣母、救赎与虔修

第五章刊书传教: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经卷在民间社会的流传

一禁教案所见经卷流传情况

二经卷的种类

三经卷的流通渠道

四经卷与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的本土化

第六章聚众诵经:清前期天主教会的集体信仰形式

一聚众诵经与日常宗教生活

二教历、时间与集体信仰

三仪式、边界与认同感

第七章鸮鸾不并鸣:清前期天主教与民间宗教的关系

一“夜聚男女于密室”:令人生疑的“教派”

二从“白莲教徒”到“天主教徒”

三乾嘉年间的民间宗教起事对天主教传播的影响

四传教士“去邪教化”的努力

第八章疾病的隐喻:清前期天主教传播中的医疗文化

一抚州女子的故事

二医疗传教

三疾病与社会想象

四仪式对话

第九章神圣的空间:清前期天主教堂的改易及其象征意义

一教堂改为官署、公仓

二教堂改为书院、社学

三教堂改为祠宇宫庙

四改易与空间隐喻:一种象征意义解说

结论本土化、底层社会与共生秩序

参考文献

中西人名对照表

后记

后记

本书的写作持续了很长时间,长到自己都不好意思说出来。2000年秋,我当时还在厦门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有机会受邀参加在北京召开的一个国际学术研讨会并做专题发言。会议结束不久,美国旧金山大学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和北京语言文化中心( TBC)决定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合作,系统整理、出版该馆收藏的一批珍贵清代天主教档案。受时任利玛窦中西文化历史研究所所长吴小新老师和TBC中心主任安东博士的委托,由我和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明清研究室主任胡忠良老师具体负责档案的初步整理工作。记得冬天的北京十分寒冷,我每天早上从府右街附近住处,穿西华门到一档馆调阅清代档案,中午就在馆里订午餐,工作到下午5点左右才出来。这项工作持续了几个月,除了领略到北京冬季的酷寒以及早春的美丽,在学术训练上也大有收获。我平生第一次这么近距离地接触到清宫档案,无论是朱批奏折、军机录副,还是各类题本,不同形式的档案都能有机会经手观摩,这是多么幸福的事,所以也浑然不觉得辛苦。

我在一档馆查档、抄档的这段经历,除了使我得以熟悉清宫档案并作为合作者出版了一套四册的清代前期天主教中文档案之外,也让我对这部分清代天主教中文档案蕴含的丰富人生史资料有了深刻的认识,由此萌发了利用这批档案写一部清代底层天主教生活著作的计划。刚好博士毕业后,我得以留在厦大人类学系任教。在讲授“历史人类学”这门课程时,我越来越对清代天主教档案文本解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很想尽快将这些档案中的故事写出来,但不曾想后来因为自己陆续承担了好几个研究计划,主要研究精力也转到其他领域,很难找到集中的写作时间,所以只能断断续续地进行,以至于拖延到去年才下定决心将这部书完稿。

本书的不少章节,之前曾以专题论文的形式发表过。《康熙三十一年容教诏令初探》发表于《历史研究》2005年第6期;《传教士、民族主义、经济利益———1774 ~1784 年北京天主教团体的权力交替》发表于吴义雄编《地方社会文化与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清代乾嘉道时期天主教徒的社会网络》发表于林富士主编《中国史新论:宗教史分册》,(联经出版公司,2010);《贞节故事:近代闽东的天主教守贞女群侨与地域文化》发表于刘家峰编《离异与融会:中国基督教与本色教会的兴起》(上海人民出版社,12005);《刊书传教:清代禁教期天主教经卷在民间社会的流传》发表于张先清编《史料与视界:中文文献与中国基督教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白莲”、“无为”与“天主”:清前期的天主教与民间宗教关系》发表于《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1期;《疾病的隐喻:清前期天主教传播中的医疗文化》发表于《中山大学学报》2008年第4期;《空间的隐喻:清代禁教时期天主教堂的改易及其象征意义》发表于《澳门理工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年第4期。由于上述不少文稿撰写于多年以前,利用此次编撰成书时机,我也对一部分文稿略加增补、修改。

本书有幸能列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的“鸣沙”系列出版,要特别感谢徐思彦老师的耐心与宽容。宋荣欣老师和李期耀老师细心审读书稿,并就书稿修改及装帧设计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我十分感激。当然,由于个人学识不足,书稿中的疏漏与错误之处在所难免,也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张先清2021年5月于厦门大学联兴楼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鸣沙 2021年8月2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aBwXoaENgoB1qANMGVaRNA

上一条:新书丨《中国地方志集成·乡土志专辑》目录
下一条:新书丨何兆武《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精装本)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