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包筠雅丨《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2021-08-24 18:10     (阅读: )

《功过格:明清时期的社会变迁与道德秩序》

[美]包筠雅( Cynthia Joanne Brokaw ) 著

杜正贞 张林 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21.8

内容简介

功过格,是一种广泛流传于中国古代民间社会的善书,它通过列举善恶行为、量化功过等抽象概念来指导人们的日常道德实践。当时的士人和官员把功过格视为一种工具,它不仅有助于改善个人道德,也有助于教化百姓,巩固社会秩序。

本书集中研究明清嬗变时期功过格广泛流行的社会现象,是非中文世界第一部详细探讨该问题的专著。书中既利用了大量的第一手中文研究资料,同时也吸收了酒井忠夫、吉冈义丰、奥崎裕司等日本学者的研究成果,通过功过格来考察精英阶层对于明清之际社会经济变化,诸如中央权威的腐败和低效、不断增长的商业化过程对社会的影响以及理学一统局面的瓦解等等此类时代和社会变迁问题所作出的反应。

作者简介

包筠雅,美国哈佛大学博士,现任布朗大学历史系教授、系主任。主要从事中国古代社会文化史、书籍史研究。所著《功过格:明清社会的道德秩序》《文化贸易:清代至民国时期四堡的书籍交易》在学术界产生广泛反响,先后被译介到国内。

译者简介

杜正贞,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教授。专业方向社会史、法律史,研究兴趣涉及基层社会组织、乡村生活和民间信仰等。已出版著作《村社传统与明清士绅:山西泽州乡土社会的制度变迁》《近代山区的习惯、契约与权力:龙泉司法档案的社会史研究》等。

张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硕士,现为北京师范大学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党总支副书记。

目录

致谢

序论

16—17世纪的历史背景

精英对社会变革的反应

思想界对理学正统的挑战

功过格

一积功的早期传统

功德积累的基本原理

《太上感应篇》

《太微仙君功过格》

功过体系与儒家命运观

二为升迁而积累功德

袁家的传统

袁黄的转变:《立命篇》

云谷对功过格的新阐释

袁黄对功过体系的解释

三关于报应和积功的争论

《立命篇》的支持者:泰州学派

对袁黄和功过格的批评

对袁黄的反驳:刘宗周的《人谱》

东林党人:理学的感应理论

四17、18世纪的功过格:维护社会等级

新的功过格

功过格的社会愿景

功过格的传布与使用

结论

附录现存17、18世纪的善书与功过格

征引文献

译后记

译后记

2020年初,上海人民出版社高笑红编辑问我是否可以修订重译《功过格》一书的时候,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20多年前,初译该书的过程中,那种深感力有不逮,却必须勉而为之的记忆,仍然挥之不去。我也深知旧译本留下了太多遗憾,此次能有机会补过,我心怀感激。

近年来,包筠雅教授关于清代书籍史的研究专著被介译到中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书是包教授较早年的作品。在20世纪后半期,海外的中国史研究领域中, 社会文化史研究兴起。在这一史学潮流中,民间信仰、书籍、戏剧、仪式等成为热点;它所提倡的从社会经济的角度解读大众文化,并关注不同人群的多元文化解释和互动的研究取向,在此后影响了一大批海内外的中国史研究者。包筠雅教授的这本《功过格》就是这一史学潮流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在修订译本的过程中,我还发现,在本书出版并被介译到中国之后的这20多年中,中国学界就“功过格”或“善书”这一主题产生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就在2020年还有多篇研究袁黄、《太微仙君功过格》《人谱》等相关内容的论文发表,其中绝大部分都受到包筠雅教授的研究的启发,足可见该书的影响力,以及这个研究主题的生命力。

对于我个人而言,《功过格》是我接触到的第一本相关研究主题和方法的书。不论是它的研究对象,还是其将社会史、思想史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都让我大开眼界。它不仅打破了我对于儒释道壁垒分明的错误的刻板印象,让我体会到思想观念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社会经济背景的人中的传承、诠释和使用,而且通过这本书我第一次知道了“文化占用”的概念和当时海外明清社会文化史研究的大量成果,可以说正是这本书的翻译帮我打开了一扇了解明清史研究的新窗。后来我在研究中时时反思自己的思路,总是能发现这本书对自己的深刻影响。

无法想象在20世纪末,这本书的旧译稿还是手写誊抄在400字的稿纸上,由我利用寒假返乡的机会带到出版社的。相比20多年前,这次修订重译《功过格》要顺利得多。这主要得益于网络发展所带来的学术资源和资讯获得的便利性。除了改正旧版中一些明显的翻译错误,将之前生硬的、拗口的语句拆解重组以外,利用各种古籍数据库能够较为容易地核对每一条引文,书中涉及的大量海外学者的研究著作,近年来已经为学界所熟知,这些作品和海外学者的中文译名也已基本统一、标准化。

在本书修订本出版之际,我要再次感谢包筠雅教授和赵世瑜教授,当年给我这个机会翻译本书,赵老师还在初译时做了大量的校订工作,也要感谢合作者张林当时承担了一半的工作量。在这次修订中,贺喜、朱晓罕、孙竞昊、佐藤仁史、菅野智博等诸位师友都提供了资讯上的帮助。尽管我无比珍惜这个改正补过的机会,但由于学力所限,翻译中仍难免会有不足和错漏,这些责任都由我承担。

杜正贞2021年4月25日

原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四马路上 2021年8月24日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wI_PCQuKSU8ZNlPagOxQgw

上一条:岡田英弘:《皇帝的家書:康熙的私人情感與滿洲帝國的治理實相》出版
下一条:新书 | 肖永明《儒学·书院·社会——社会文化史视野中的书院》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