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问人生>>正文
Law访谈 | 严谨治学,磨砺自我——与王志强院长对话
2019-05-13 14:52     (阅读: )

活动背景


在建国七十周年之际,法治建设也走过了七十载峥嵘岁月。七十年里中国法制建设在曲折中不断完善,每一位法律人都有责任回望历史,汲取走向未来的智慧。在这次法律人节的LAW访谈活动中,我们有幸请到了法学院王志强院长和我们分享他的一些感受。我们的访谈于4月26日周五下午一点在王院长的办公室开始。


访谈问答


1

请问在您眼中法律人这个概念有怎样的含义呢?


法律人没有官方的定义,更多的是我们作为一个共同体在学术上、思想上、职业上的一种认同感。我个人的想法是从三个方面理解法律人这个概念,第一是掌握法律知识,第二是通晓法律原理,第三是从事法律相关工作


法律人首先要知道和法律有关的相关信息,也就是法律知识。对法律知识的掌握有多种途径,有的时候是通过系统的学习,有的时候是通过实践来掌握。这是在信息的层面来说。


第二个层面强调通晓法律原理,也就是说他在掌握知识以外要有一些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法条、法律程序背后的法理思考。法律人的工作不是一个程序员的工作,只用知道大致的流程就够了。


最后,在学习了法律知识和通晓了法律原理之后,如果不从事法律相关工作,就不能被称作法律人,因为大家在法律职业工作中会有一些共同的话题,只有从事这个工作才能有更多共同语言,进入法律人的朋友圈。总之,我个人认为,对法律人的理解可从这三个角度出发。


2

在我们眼中法律职业是一个偏向实践性的学科,是什么契机趋使您成为一个从事法律研究的学者呢?


谈不上什么契机,其实恰恰是因为没有契机,我才没有从事你们眼中的法律实践的职业。我感觉自己并不适合学校生活以外的职业模式,这有内在和外在的原因


内在是我在性情上比较自由散漫,不大适合高度纪律化的模式,而且也不喜欢连续加班的高强度体力工作。律师虽说是一种自由职业,但需要很好的体力才能从事。另外,我也没有选择走创业的道路,因为这也是我的一块短板:我不具备很强的交际能力,还是更喜欢和小朋友们一起,我觉得在大学的工作是真正适合自己的


3

请问您在学术研究中对哪一块领域更感兴趣呢?


我从硕士开始主要从事法律史的研究,后来也从事比较法的一些研究。我开始法律史的学习,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个也是因为没有别的选择,我读研究生的时候复旦法学院只有法律史这一个专业。第二个原因是个人兴趣,当时我对中国的文史更感兴趣,因此选择从事中国法律史的学习和研究。后来兴趣扩展到外国法,也开始从事一些比较法和程序法的研究。



4

请问您在从事学术研究的过程中有没有特别印象深刻的经历和我们分享呢?


其实我觉得做学术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也没有很多特别激动的时刻或是留下深刻印象的经历,更多还是保持长久的兴趣和敬业精神


我讲这样一个故事吧,我在美国学习的时候,当地的治安不大好,我们法学院雇了一辆班车送法学院学生回家。班车的司机中有一位六十多岁的司机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你只要坐过一两次他的班车,他就会记得你家住的位置,大家一上车他就会设计好一个最合理的线路把大家都安全送到目的地,谁落下了东西他还会送到失主家里,每次同学下车他都会目送同学安全走进门才开车离开。我觉得这个司机是个非常平凡的人,在美国,会开车几乎是所有成年人能做的事,但是他对这个司机职业有非常专业的态度,他把这个职业做成了非常有品质的事情。


这个故事和我从事的法律职业关系不大,但他的这种品质是能够给大家留下深刻印象的。我想不管你从事什么职业,不管你的事业有多宏大,你只要真正热爱这份工作,精致地做你的工作,你都会得到别人的尊敬。他是我们法学院学生最喜欢的一个司机,学生会在他生日时给他送小礼物,或者在平时给他一束花,他的故事给我的触动很大。


5

中国作为一个受大陆法系影响很大的国家,在教学时也更侧重系统的知识教学,而英国、美国等英美法系国家以案例教学为主。在课堂上我们发现老师采用案例教学法时我们经常能更好地理解、运用法律知识,也能感受到自己试身手的快乐,那么您认为在中国的法律课堂中应该怎样平衡传统的系统教学和案例教学呢?


其实案例教学并不是普通法系国家的专利。从历史上来说,大陆法系的历史渊源,罗马法,其实也是通过一系列关于案例的立法司法建立起来的法律大厦。目前我们通常所了解的罗马法知识体系是后来的德国人重构起来的,不是它的原貌。所以案例作为法律发展的一个本源,在任何一个成熟的法律体系中都占据着核心的地位。卡尔·拉伦茨说法学的基本方法就是目光流转于事实和法律之间。如果说法律是规则和固化,那事实就是万象横生和流动的,有各种不同的体现方式。所以只有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合理的匹配点,才能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案例教学法是非常生动的过程,就是怎样去实现事实与规则之间的联系。所以任何一个成熟的法律教学都离不开这种方法。


传统上理解案例制度,好像就认为一桩事实类似的案件形成了先例,对以后的案件形成约束力,产生了“同案同判”、“类案同判”。但是,你们在以后高阶的法理课上就会学到,实际上没有两个案件是完全相同的,所以没有所谓的“同案”的问题。


那么,什么是“类案”?“类案”不是从事实的层面来说两个案件是同类的,而是说从概念意义上来说,这两个案件归属于同一个范畴,它们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然后把这些特性归纳成某一个宏大理论概念体系的一个环节或是某一种类型, 再得到相应的法律结果。这个法律结果应该是对应某一个案件所归类的法律类型。这是普通法的基本推理方式,所以并不是直接从一个事实过渡到另一个事实,而是从一个事实过渡到一组概念、一个类型,然后这个类型产生一个法律后果,其他的案件也属于这个类型,所以它才具备与前案共同的法律后果。


所以并不是只有普通法系国家才有案例教学,而且它们的案例教学也不是我们理解的只讲一些好玩的事实,实际是要通过案例传授这一类型的分析方式,和一种进行分类思考的方法论,这些才是法律上核心要思考的问题。


6

请问您对如何静下心来钻研有什么建议呢?


首先我相信复旦大学的学生应该都是有自主的控制力、能静下心来学习的人。如果因为技术的发展给大家带来了更多的选择和娱乐方式,因此要有一个好的办法来帮助保持更平静的心态、专注于学术或是想做的事情的话,我觉得培养一个平静的爱好可能会有帮助。比如练练书法、瑜伽,听听古典音乐,或是学习太极拳,培养一种收藏爱好,等等。这些在心理和生理上比较平静的爱好,可能有助于专注思想,注意力不太会被随意转移。但也因人而异吧,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的。



7

作为一名杰出的法律人,您对我们在校的学生有什么建议吗?


第一个是希望大家能够放眼看世界,特别是在本科阶段,眼睛不要只盯着法律,只看到中国。要关注这个世界正在发生什么,不止是人的问题,还有环境、自然,世界正在经受的问题。不仅是法律的问题,还有法律以外的各种变化。实际上法律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内容,法律只是我们把其中的一些内容加以概念界定,然后把它进行学科化的处理,而这个世界自然的存在方式不是以学科或是人的归类方式而存在的。它的方方面面都是互相联系的。所以我们首先需要对世界的整体的兴趣和关注,然后才能通过分类的方式、学科的学习,对某一领域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更能提供一些有系统性的问题的解决方案。


第二个建议是适当做一些学习生活方面的安排,尽可能地丰富校园生活的体验。所谓“适当规划”就是要有规划,但不要太拘泥于规划,自己大概知道自己接下来想做什么。不过规划不要超过三年,因为三年以后的变化太大了,世界和你们都会有很大的变化。然后就是丰富体验。因为在大学的学习不止是学习知识,更不只是专业的知识,还要学习很多的东西,特别是怎么与人沟通、合作,甚至承担起领导者的责任,所有的这些都是一种过程,一种学习的体验。作为复旦的学生,应该在一个更大的平台上、一个更宏大的关怀中来承担起一种社会责任,需要更多的对自己能力的锻炼。当然在生活方面,谈个恋爱,有一个积极向上的朋友圈,等等,都是丰富经历的组成部分。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读书了。杨绛先生说:“现在你们的问题就在于读书太少,而想得太多了。”今天的世界变化很快,但主要的变化就是技术的变化,很多技术手段的产生,促使人对世界的认知能力的提高,但是人作为一种生物体的本性,一直以来都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所以人所思考的很多终极的问题,实际上千百年来都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对于这些问题的思考,前人们的智慧非常值得我们去细细的品味。古人当中有许许多多比你智商和情商高的人,包括我们同时代的人也同样如此,而那些古人我们不可能直接和他对话,即使是同时代的人也不可能都直接跟他们交流,所以读书是一种获得这种体验和智慧的途径。所以能专注地读一些好书,是一种能够极大地提升自己智慧的最好方式。


8

您是怎样看待建国以来法治的总体发展的?


其实我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很好的回答。虽然我做法律史研究,但对近代的历史兴趣不大,因此也没有细致地研究。更具体地说,我觉得,陈寅恪先生说过的他对现代史的态度,我觉得非常有道理。大意是说,对历史的总结、定位,时间上离得比较近的人,不容易看清楚,也难有很客观的立场


陈寅恪是世家大族,属于清代遗老一系的,但他的家世会给他带来感情上、认识上的印记,会对评价事情的价值观产生引导。所以他说,虽然他了解当年的很多掌故,了解当年的很多人和事,但恰恰相反,他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最适合评价这些事情和人物的主体,因为他自己就身在其中,深受这个时代的影响。所以从学术的角度来说,时间更长远,更容易有中立、客观理性的立场,更能对这个时代做一个总结。



9

您对中国法治的前景有什么看法呢?


我是一个研究者,但不是一个预言家。我喜欢看过去的事情,理解过去的事情为什么会这样,并不是一个擅长或喜欢预言的人。我们的法律体系在不断完善,不管是教育体系还是实践体系都在不断成长。


我们沿着“依法治国”的方向发展,但人类社会总有很多不可预期的因素,包括技术方面、外部环境的压力和挑战都会使中国的环境发生改变。所以我们一方面珍惜当下,另一方面随机应变。我想这是我们应有的态度。


10

您对法学院学子有什么鼓励和期许吗?


虽然技术的变化给我们的世界带来了极大发展,但我们共通的、永恒的一种价值,我们应该坚守的东西,现在好像讲得越来越少了。我在春季毕业典礼上讲到,我们应该非常关注和坚守的一种东西叫做——人品。虽然对这个概念的理解有不同的定义,但是最基本的价值,包括诚实正直宽容友善,等等,这样一种人品的养成,是我们一生要修读的大课。


我希望我们一起:磨砺人品,努力读书


访谈感想


在访谈中,我对王院长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作为一个学者的严谨和宽广了。严谨体现在他思考理解问题的方式上,绝不马虎带过,而是深究问题的缘由,再用系统全面的方式来解答。其中王院长在谈到对研究法律史的基本看法时十分明显地体现了他对待学术的严谨态度。


王院长作为学者的宽广体现在作为一个法律人,他的视野和思想却绝不仅现在法律领域,包括他提到的希望我们放眼看世界;希望我们多读书,与前人在书中对话;丰富自己的经历锻炼自己的能力,承担社会责任,都显示了王院长宽广的视野和思想。王院长对我们的期许是:磨砺人品,努力读书。这其中既有对我们如何去做人的谆谆告诫,也有对我们如何去学习的最诚恳的建议。


采访|刘中奇 唐慧婷

摄影|郭嘉皓 魏金钊

编辑|郗文杰


上一条:秦晖为什么能做出真学问?
下一条:王汎森丨史家与时代:余英时先生的学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