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问人生>>正文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举办“杨国强教授荣休仪式暨著作座谈会”
2018-05-31 13:57     (阅读: )

 

2018年5月23日上午,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举办“杨国强教授荣休仪式暨著作座谈会”。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党总支书记、副院长王玉琼主持,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历史系教授方平出席并致辞,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研究员王家范、许纪霖,上海社会科学院周武、张剑、程念祺、沈洁,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孔令琴、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方笑一,复旦大学历史系孙青、四川师范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张晓川,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瞿骏、周健、李文杰,澎湃新闻黄晓峰、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张洪彬、上海中医药大学裘陈江、上海人民出版社王郡,以及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部分行政人员、杨国强教授在校研究生等近30人参加.

 

开场主持中,王玉琼说到杨国强教授是高研院的元老,对于学养深厚的历史学家而言,七十岁正值当年,杨老师对中国历史的洞察与识见,对后辈的关爱与支持,对学界、对学校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在学校的领导、支持下,正在积极推动思勉荣誉研究员制度的落实,留住人文学术“大家”,努力让他们的学术生命更旺盛。高研院也希望通过荣休仪式暨著作座谈会这一初衷美好的活动,进一步营造感恩学术前辈的风尚,弘扬尊师重教的传统,传承就道弘道的精神,助力人文科学学术高地共同体建设。

 

校党委副书记方平教授代表学校致辞,表达对杨国强老师的谢意与敬意,分享自己与杨国强教授的交往旧事。他认为,杨国强教授是典型的学问中人,是具有历史感、思辨性的史学家,为学校人文学科建设、青年学者培养做出了重要贡献。杨国强教授的荣休更多地意味着不再受到人事聘用制度的束缚,可以更加自由自在,孕育、形成更为重要的学术成果。

方笑一副院长受谭帆院长委托,代表思勉高研院致辞。他特别指出,自2009年被华东师范大学引聘,杨国强教授在不到10年的时间里,先后出版、发表学术论文、著作与文章60余种,厚积薄发,学术影响力是巨大而深远的。在他看来,杨国强老师的论著有三个明显的特点:一、宏通的学术气象;二、对于士人和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三、讲求文辞表达的精确而优美,有一种气在行文间流动。之后,方笑一副院长朗读了杨国强教授《晚清的士人与世相》一书的部分自序。

 

 

    

随后,与会学者自由发言。王家范教授表示,杨国强教授是学校的骄傲与光荣,是行里的专家,所讲、所论的历史清晰而富于思辨;移步换景,七十年过去了,还可以有三十年,期待会有更好的作品面世。在许纪霖教授看来,阅读杨国强教授的著作,首先要有耐心,他的文字、风格都是经过熬炼的;其次,杨国强老师对于史料的阅读、解读能力非常高,可以触及人物的灵魂,有一种强烈的沉痛感;第三,很大程度上,杨老师也继承陈旭麓先生的大见识。周武研究员谈到,杨国强教授是一个当下很罕见的纯粹读书人,他用“心”去解读近代以来的中国变迁,而且读懂了变迁中的读书人。在他看来,杨国强教授常能超越近代历史解读的一般范式,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杨氏风格”,是非常独特的、呈现自己见解的读书人。程念祺研究员认为,杨国强教授之所以有影响力,不仅是文字上的原因,更是思想自身的问题。张剑研究员回忆了杨国强教授对自己的学术影响,并提出杨国强教授虽然退休,但他的历史学研究不会退休。


之后,与会青年学者也先后发言,回忆杨国强教授对青年学者的诸多教诲和帮助。瞿骏教授看来,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杨国强老师塑造了一批青年学者的学术品味,其气象凛凛然不可侵犯,而又乐于鼓励后生。沈洁副研究员提及,杨国强老师对其影响最大的一句话是:人要晓得自己成就自己。张晓川副教授认为,杨国强教授在历史长河的不同位置,都能展开富有深度和个性化的思考。周健副教授谈到,杨国强老师让我们对进步主义过滤掉的一面有了更多的观察和自省。孙青副教授、李文杰副教授、黄晓峰、张洪彬,以及杨国强教授的毕业生王郡、裘陈江等相继发言。


最后,杨国强教授对与会领导、学者的关心与赞美表示感谢。他谈到,在思勉的十年,是他以历史研究为己任以来最平静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做些自己喜欢的事。这十年里,他也看到身边的年轻人初有声望;退休对于一个历史学研究者,变化不会太大,以后也会继续把自己的思考写出来。

活动现场,播放了杨国强教授近年学术活动的视频短片,并由院部人员向杨国强教授献上鲜花、赠送纪念影集。

2018年5月23日

肖连奇 | 撰稿

殷莹 | 摄影

上一条:季羡林: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
下一条:刘家和:治史要读其书且知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