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专题研究>>史学理论>>正文
陈春声 | 历史的内在脉络与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
2018-06-25 08:49 作 者:陈春声(中山大学历史系教授)  来源:温故口述史   (阅读: )

近年有关中国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的论著越来越多,许多年轻的史学研究者在步入学术之门时,所提交的学位论文,常常是有关区域研究的作品。曾经困扰过上一辈学者的区域研究是否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区域的微观研究是否与宏观的通史叙述具有同等价值之类带有历史哲学色彩的问题,基本上不再是影响区域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思想顾虑。十余年间,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者的世代交替,学术价值观也出现了明显的转变。

窃以为,深化传统中国社会经济区域研究的关键之一,在于新一代的研究者要有把握区域社会发展内在脉络的自觉的学术追求。毋庸讳言,时下所见大量的区域研究作品中,具有严格学术史意义上的思想创造的还是凤毛麟角,许多研究成果在学术上的贡献,仍主要限于地方性资料的发现与整理,并在此基础上对某些过去较少为人注意的地方性知识的描述。更多的著作,实际上只是几十年来常见的《中国通史》教科书的地方性版本,有一些心怀大志、勤奋刻苦的学者,穷一二十年功夫,最后发现他所做的只不过是一场既有思考和写作框架下的文字填空游戏。在明清社会经济史区域研究中,学术创造和思想发明明显薄弱,其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学术从业者追寻历史内在脉络的学术自觉的严重阙失。

眼下的区域研究论著,除了有一些作品仍旧套用常见的通史教科书写作模式外,还有许多作者热衷于对所谓区域社会历史的特性做一些简洁而便于记忆的归纳。这种做法似是而非,偶尔可见作者的聪明,但却谈不上思想创造之贡献,常常是把水越搅越混。对所谓地方特性的归纳,一般难免陷于学术上的假问题之中。用便于记忆但差不多可到处适用的若干文字符号来表述一个地区的所谓特点,再根据这种不需下苦功夫就能构想出来的分类方式,将丰富的区域历史文献剪裁成支离破碎的片断粘贴上去,这样的做法再泛滥下去,将会使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整体水平继续与国际学术界保持着相当遥远的距离。要理解特定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有贡献的做法不是去归纳特点,而应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揭示社会、经济和人的活动的机制上面。我们多明白一些在历史上一定的时间和空间条件之下,人们从事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最基本的行事方式,特别是要办成事时应该遵循的最基本的规矩,我们对这个社会的内在的运行机制,就会多一分理解之同情

在传统中国的区域社会研究中,国家的存在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核心问题之一。在提倡区域研究的时候,不少研究者们不假思索地运用国家地方全国区域精英民众等一系列二元对立的概念作为分析历史的工具,并实际上赋予了区域地方民众某种具有宗教意味的正统性意义。对于中国这样一个保存有数千年历史文献,关于历代王朝的典章制度记载相当完备,国家的权力和使用文字的传统深入民间社会,具有极大差异的地方社会长期拥有共同的文化的国度来说,地方社会的各种活动和组织方式,差不多都可以在儒学的文献中找到其文化上的根源,或者在朝廷的典章制度中发现其合理性的解释。区域社会的历史脉络,蕴涵于对国家制度和国家话语的深刻理解之中。如果忽视国家的存在而侈谈地域社会研究,是难免隔靴搔痒削足适履的偏颇的。传统地域社会研究,要求研究者在心智上和感情上真正置身于地域社会实际的历史场景中,具体地体验历史时期地域社会的生活,力图处在同一场景中理解过去。要真正做到这一点,历史文献的考辨、解读和对王朝典章制度的真切了解是必不可少的。也就是说,在具体的研究中,不可把国家地方全国地域精英民众之类的分析工具,简单地外化为历史事实和社会关系本身,不可以贴标签的方式对人物、事件、现象和制度等做非彼即此的分类。传统中国区域社会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努力了解由于漫长的历史文化过程而形成的社会生活的地域性特点,以及不同地区的百姓关于中国的正统性观念,如何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通过士大夫阶层的关键性中介,在国家地方的长期互动中得以形成和发生变化的。在这个意义上,区域历史的内在脉络可视为国家意识形态在地域社会的各具特色的表达,同样的,国家的历史也可以在区域性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全息地展现出来。只有认识了这一点,才可能在认识论意义上明了区域研究的价值所在。

在追寻区域社会历史的内在脉络时,要特别强调地点感时间序列的重要性。在做区域社会历史的叙述时,只要对所引用资料所描述的地点保持敏锐的感觉,在明晰的地点感的基础上,严格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序列重建历史的过程,距离历史本身的脉络也就不远了。在谈到地域社会的空间结构与时间序列的关系时,应该注意到,研究者在某一共时态中见到的地域社会的相互关系及其特点,反映的不仅仅是特定地域支配关系的空间结构,更重要的是要将其视为一个复杂的、互动的、长期的历史过程的结晶缩影地域空间实际上全息地反映了多重叠合的动态的社会经济变化的时间历程。对地域空间的历时性的过程和场景的重建与再现,常常更有助于对区域社会历史脉络的精妙之处的感悟与理解。

(转自《史学月刊》,2004年第8期,第8-9页,特此鸣谢!)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mBu8EIv-_31IWRofvVCSPw


上一条:答问︱赵世瑜:不止“大槐树”,也说说“小历史与大历史”
下一条:钱乘旦 | 史学终究是史学——当代史学趋势漫谈【新路与底线:如何看待史学新思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