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会议| “回顾与前瞻: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七十年”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9-10-30 09:50     (阅读: )

回顾与前瞻: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七十年”学术研讨会

成功举办


2019年10月26日至27日,由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主办、中国法律史学会中国法制史专业委员会协办的“回顾与前瞻:中国法律史学研究七十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会议为回顾七十年来中国法律史学研究进程、总结研究方法、交流学术新见、前瞻学科发展而举办,来自中国政法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南京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海南大学、西北政法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28所高校或研究机构的百余名专家学者共襄盛会,提交学术论文50篇,其中29篇进行了专题报告。研讨会分开幕式、大会主题发言、专题报告与评议、闭幕式四部分进行。


开   幕


10月26日上午九时,研讨会于北京友谊宾馆友谊宫如期开幕。开幕式由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张中秋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副院长顾元教授代表研究基地致辞,欢迎远道而来的诸位专家学者,感谢法史学界同仁一直以来的支持和关注,强调法律史学研究院作为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是全国法律史同仁共同的学术平台和精神家园,并承诺继续秉持开放、包容、服务、传承理念,服务于法律史学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时建中教授、全国外国法律史学会会长何勤华教授、中国法律史学会会长张生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海年教授等与会嘉宾先后致辞。时建中教授高度评价以张晋藩先生为代表的诸位前辈学者们对于新中国法律史学科的奠基与开拓作用。何勤华教授表达了大力推动中外法律史学科发展的重要意义,并期望法学期刊为法律史提供更多的发表资源。张生教授通过列举多项基本数据,评价当前中国法律史学研究的基本状况,进而前瞻学科的发展前景。刘海年教授对研究基地的邀请表达了诚挚感谢,诚盼研讨凸显主题,达到预期效果。

大会主题发言


随后,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张晋藩先生作了题为“中国法制史学七十年回顾与展望”的主题发言,张先生围绕中国法律史学的开拓与奠基、发展与繁荣、未来与展望三个主题,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以来法律史学的发展作了回顾,并着重以亲身经历回顾了新中国前三十年中国法制史学人筚路蓝缕、群策群力所走过的崎岖道路。张先生虽年近九十高龄,但思路开阔,逻辑清晰,声音洪亮,表述流畅。他以口述史的方式,以早期数本法制史教材的编写为例,为在场学者鲜活地展现本学科的发展脉络与探索历程,引发强烈共鸣,会场气氛热烈,掌声不断。张中秋教授认为张先生在艰苦的时代背景下不放弃努力与希望,为中国法制史学建构出一套影响深远的研究范式和方法,为学科奠基,是后学们崇敬与学习的榜样。



专题报告与评议


研讨会共分五个单元进行专题报告,每场报告由四位相关领域专家进行评议,与会师生围绕相关主题进行了积极讨论。


第一单元由中国人民大学赵晓耕教授主持。刘海年教授以“七十年中国法律史学的发展与新发展”为题,接续张晋藩先生的主题发言,回顾历史,前瞻未来,认为当前学科发展存在一定浮躁现象,指出应加强出土文物的法制史研究等;西北大学段秋关教授提出“重研史实,重述法史,重建史识”,认为法史研究应该专门化、专题化与专业化;中国政法大学王宏治教授以“七十年来国内出版的中国刑法史”为题,运用丰富图片生动展现了刑法史研究的文献史;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力教授则围绕金文法律文献的整理与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在评议阶段,中国政法大学郭成伟教授认为法制史研究富有生命力,作为人文学科亦应有“化成天下”的胸怀;中国政法大学刘广安教授提出要深化和创新一些重大理论问题,如重新认识中华法系生命力、法律现代化路径选择、法律儒家化意义、历代法律体系的传承和变革,及历代法律变通适用等问题;武汉大学陈晓枫教授认为当前法制史学发展已经到了一个历史节点,其他学科方法论的引入产生了研究路径的大变动;上海师范大学蒋传光教授认为当前许多高校存在压缩法律史课时的现象,这既有大环境因素,也有学科自身的问题,应思考如何从法史研究中提取现代法制要素。



第二单元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张生教授主持。杭州师范大学范忠信教授做题为“中华传统文化的法治资源及今日传承体系建设”的报告;北京大学李启成教授就沈家本法治理论文本中的“宗旨”二字进行学术探讨;曲阜师范大学吴佩林教授以《南部档案》中的“票”为中心,呈现了清代州县衙门诉讼文书的多样性与复杂性;上海师范大学郑显文教授讨论了“唐代司法自由裁量权的法律规制及其实践价值”;杭州师范大学蒋铁初教授则以“哀敬折狱”为中心探究了古代中国案件审理的传统;中国政法大学李典蓉副教授发表了“康熙朝《刑部新定现行例》”研究,对照满汉文本挖掘其学术价值。在评议阶段,国家法官学院王立教授认为报告与司法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法史学者的文化自信和正能量;北京师范大学柴荣教授提出吴佩林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考证恢复清代诉讼活动中动态的不同侧面,其研究方法值得学习;吉林大学刘晓林教授认为诸报告很好地体现了法史研究的宏观、中观、微观,同时提出“能不能与部门法沟通并不应当作为法史研究好坏的标准”的观点。中国人民大学尤陈俊副教授针对每一篇报告都作了精彩点评并提出一些建设性意见。自由讨论环节报告人针对评议内容作了积极回应。



第三单元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李力教授主持。南京大学张仁善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林乾教授、西南民族大学杜文忠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屈超立教授、山东大学江照信副教授与中国农业大学胡震副教授先后进行发言,报告题目分别为:“民国法律史研究的多维视角”“从包世臣‘书三案始末’透视嘉道时期司法危机”“‘道’之法义”“略论科举制对中国传统司法的影响”“法律民族化运动:关于民国司法改革的一个整体观点”及“判决确定性的初步考察:以时间观念为中心”。评议环节,华东政法大学王沛教授认为张仁善提出的“效应度”是对吴经熊法史研究三维度的拓展;中国社会科学院高汉成副研究员提出加强民国法律史研究的重点是钻研史料;清华大学陈新宇副教授就胡震的报告提出了“判决确定性与终局性在使用上有何差异”的疑问;中国社会科学院孙家红副研究员的评议精彩纷呈,见解独到,他认为应从世界法律史的新视角审视民国法律史。



10月27日上午大会进行第四、第五单元的主题研讨。


第四单元由清华大学聂鑫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陈煜副教授、江苏师范大学南杰·隆英强教授、山西师范大学戴羽副教授、西北政法大学吕虹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郭瑞卿副教授及张琮军副编审先后报告,内容分别为“荻生徂徕的中国法研究及其影响”“中国改革开放40年藏族习惯法之发展”“西夏保辜制度探析”“从‘仵作’到‘法医’”“清代国家视野下的女性疾病与医疗:基于张李氏‘烧香治病诓骗财物’案的考察”以及“西汉食货诏令考论”。在评议阶段,海南大学叶英萍教授总结了报告视角多元、时间跨度大的特点,认为语言不通是研究少数民族法制史最大的障碍,法史研究应走出“圈子”,与部门法沟通;北京师范大学夏扬教授认为郭瑞卿的“白描式”研究仍为传统国家观的研究范式,可考虑在女性立场、女性视角上进行突破;浙江工商大学崔兰琴教授对张琮军的报告进行评议,认为可将制度研究扩展到社会研究,使得西汉财税制度更加立体化;中央民族大学张群副教授针对隆英强的报告提出探讨,认为藏族习惯法是动态变化的,应避免过分强调本土意识而忽略学术价值的客观标准。



第五单元由海南大学陈秋云教授主持。中国政法大学李青教授、天津财经大学柴松霞副教授、中国政法大学邵方教授、武汉大学钟盛讲师、中国政法大学郭逸豪讲师、清华大学李富鹏博士后先后发言,内容分别为:“清末留日学生与法律现代化”“法制史与比较法之关系探析——以宪法史的发展变迁为例”“儒家天命之法律意义”“中国法律史学界的法律文化研究回顾”“欧洲中世纪到近代万民法概念的转变”及“全球法律史的中国写作——‘复规范性’与法律史学的空间感”。其后评议中,江苏师范大学张明新教授期待柴松霞将法律史与比较法的对照研究深入下去,以使二者关系更加明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明辉教授就钟盛的报告提出将前人研究进行分类时应当明确划分标准,做法律文化研究时注意材料类型与种类的增加;中国人民大学副教授朱腾对邵方的论述提出看法,认为思想与制度的衔接不能想当然,制度在设计时不一定完全依据于思想,亦应考虑社会功能因素;中国政法大学罗冠男副教授认为郭逸豪与李富鹏的研究将新的视角引入到法史之中,不同方法的联结、沟通、交流、碰撞,突破了传统法史研究的“自我中心”,而要达到全球性视野不仅需要法律史学者具有中外教育背景,更为法律史学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



闭   幕


10月27日中午研讨会闭幕式举行,由中国法律史学会执行会长张仁善教授主持,武汉大学陈晓枫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陈晓枫教授将此次会议的学术报告概括为六类:七十年法律史学研究概述、从理念到具体制度的司法研究、以档案为基础的司法微观研究、法社会学中的个案研究、法文化与比较法中的流动性规范研究及其他,提出大会研讨中关涉的三个重点问题,即如何回顾与总结法制史发展、如何从法律思维出发透视传统的“道”与“天命”等思想、如何处理“法”与“史”的关系。陈教授指出,法史学者要具备史学基础,研究内容上紧扣法学命题并得出具有法学意义的研究结论,要注意学科交叉发展,注重对现有叙事范式和法史话语的提炼。他高度赞赏年轻学者们固守学术阵地,勤奋刻苦的研究精神。张仁善教授代表与会学者对主办方表示诚挚感谢,并宣布大会圆满落幕。


本次研讨会各项议程循序开展,报告紧扣学术前沿,评议专业精深,讨论热烈开放,体现了一流的学术水平,是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依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举办的一次学术盛会。研讨会回顾法律史学科的历史进程,前瞻法律史学术的前沿发展,对于促进法律史学研究的进步和繁荣有重要意义。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史学研究院

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dqqcnuM-5UX4IZepyvjcRw


 

上一条:紀念韓國磐先生誕辰100週年暨『韓國磐史學研究』學術研討會
下一条:“档案与民国史研究的再阐释”工作坊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