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术资讯>>正文
邓小南:在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工作会议上的汇报
2018-07-07 19:30   来源: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   (阅读: )

【按语】6月25日,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发展工作会议在英杰交流中心举行。会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邓小南汇报了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成立近两年来的发展情况。我们也特此转发邓小南院长这篇发言的原文,回顾文研院两年所走过的路。

20169月成立时,我们并不十分明确今后要做什么。但有一点我们很清楚:面向未来,我们要为北大文科根本性的发展助力。世界一流大学,不是一流学科的简单叠加,真正有影响力的突破口,可能是在学科板块交互处。院系专注于学科建设,我们应该推动跨学科交叉研究,促进国际交流合作。

建院之初,我们形成了三条原则,迄今一直是努力的方向。


涵育学术,激活思想


学术需要内在的思想力量,思想需要学术的根基,我们觉得,要充分尊重学术发展规律,“涵育学术,激活思想”是文科建设的必经之路,也是大家共同的期盼。在建设世界一流的过程中,北大需要的,学者需要的,就是我们该做的。创新需要根基,我们应该着重基础学科,搭建一个能凝聚、有厚度、可辐射的学术平台,实实在在地支持学者内心的愿望。这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我们的方向。

所谓“能凝聚”,首先是要凝聚学者,凝聚议题。我们在整合调研的基础上,以“文明:中华与世界”为主题,形成了五大凝聚议题以及两个交叉序列。

在五项凝聚议题之下,我们的学术活动分为不同的系列,例如学术讲座、专题论坛、工作坊、读书班、田野考察、专项展陈、讲述活动,等等。一方面倡导跨学科的前沿对话,辩驳问难;一方面创建阅读思考的氛围,鼓励深耕细作。论坛是最受欢迎的形式,几乎次次爆满,从中也可以看到大家对于深度对话的期盼。有厚实的学术底蕴,有活跃的思想交锋,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将“涵育”“激活”的宗旨贯彻在各项活动的始终,把我们的学生带到国际学术的前沿。

为夯实学术根基,鼓励潜心读书,我们每周都有多个跨学科的读书班、读书小组在二院活动。

学术需要积累,要有厚度,在大学中,要倡导正气与学脉的传承。青年人是北大的希望。我们郑重安排的未名讲座,都是青年教师主讲。120周年校庆期间,我们组织了讲述活动,“传承:我们的北大学缘”这一主题是青年教师们自己提炼的。他们说“传承就是一种坚守”,“师之所存,道之所存”,北大让他们感悟到学术生命的厚度和温度,“在这个校园里流动的力量,生生不息,代代相传”。他们说,学术的追寻没有边界,传承不仅在北大学统的意义上发生新旧交替与延续,也跟随时代走向世界。参与交流的资深教授,将“学缘与校魂”联系在一起,颇带感情地说,学术研究是精神的依托、人生的核心,做学问是自己的生命所在。

北大的文化传统,在不同历史时期对于民族命运的担当,值得回顾阐扬。我们先后与图书馆、赛克勒博物馆合作,后来也在二院地下空间,办过七场展陈,受到多方欢迎。

我们组织了四次多学科学者参与的田野考察。来自历史学、地理学、考古学、社会学、艺术学、文献学的学者有积极充分的互动,也以此为契机,在地方建立了学科的教学基地。

文研院已经初步具有辐射效应。《北大学报》每年两期“文研讲坛”,从学术内容、报刊发布到通讯、海报、微信,影响力逐渐有所传播。学术出版也在筹措中。


近者悦,远者来


要真正做到“近者悦,远者来”,前提是要敬畏学术、尊重学者。守正创新,要靠学人坚守,靠学人创新。我们作为没有教学科研人员编制的单位,更要靠“人”的凝聚。文研院能有今天,是因为我们身在北大。学术事业中,学者的活力是决定性因素。

文研院开办前,我们先后召开了多次跨学科的学者恳谈会,梳理了大家的建议和质疑;我们敞开大门欢迎老师同学,欢迎各种学术见解和学术风格。我们所有活动,都是老师们积极支持的结果。院系老师想到好的主意,常来主动商议;国际学界各个领域的领军人物,都是老师们建议邀请;大家研究中的前沿成果,也愿意在文研院首次报告交流。许多学人在这里结识,有的结成亦师亦友的关系,有的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许多学界老友,也在二院重新聚晤畅谈。

文研院一年多来,已经接受了来自海内外的75名驻访学者,其中包括来自台湾、香港,来自美国、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比利时、土耳其、日本、新加坡的学者,既有国际知名的高端学者,也有富有潜力的青年学人。

邀访学者的研究领域涉及哲学、文学、历史学、考古学、文献学、语言学、民 族学、人类学、社会学、经济学、政治学、法学、建筑学等诸多学科,每周的内部交流,都有他们治学心得的报告,有密集深入的讨论交锋。有多位学者已经或即将在考古文博学院、元培学院开设课程;也有的学者教授奥斯曼土耳其文献;有的参与组织或指导研究生读书,读书班也吸引了不少校外青年学人参加。

对于邀访学者的遴选,我们明确学术标准,从来不带个人色彩。公正严格审核的高淘汰率,反而吸引了更多的优秀学者前来申请。目前有两位来自清华大学、人民大学的青年邀访学者,已经申请到北大入职。


清新风气,一流标准


这些年,学校一直在创新机制,校内新的学术机构正是在这种条件下才有了空间,得以成长。我们意识到,大学建设不能只注重有形的数据指标;一流的开放环境,一流的前瞻思维,一流的沟通方式,一流的和谐关系,是我们努力的目标。“清新风气,一流标准”对我们来说,不仅是口号,也是内心的追求和行动的指南。

某种意义上说,文研院是体制内的“特区”,学校赋予我们宽松的环境,我们有责任遵循“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精神,努力建设气氛自由而精神凝聚的学术共同体。我们希望建立服务学科、服务学术、服务学者的良性运行机制,为大家创造更好的交流条件。

从建院之初,我们就着手完善各项制度、陆续订立了各类细则,逐渐改进了院内设施。我们活动的“主场”就在二院,全体工作人员都身处一线,都在第一时间观察问题、处理问题。处处从学术出发,从学者出发,坐而论,起而行;有想法随时沟通,有缺失人人补台。靠着这种“合力”,工作也有了“活力”。

耕耘开始有了收获。大家看到校园中需要我们,从教师到助理,在文研院工作有了自豪感。有些原本对建立文研院持质疑态度的老师,成了我们积极的支持者。这也让我们看到,理解是从共同的实践中来,学术自信要靠实在的建设。

今后,我们要脚踏实地,争取将文研院建设为北大的“学术品牌”之一。围绕重大前沿议题深化讨论,争取有积累、能持续、可预期,协助学校各院系,盘活、汇集校内外优质学术资源,凝聚视野开阔的学术领军人才,提高核心竞争力,为北京大学真正成为世界一流尽我们的绵薄之力。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yrs6WzZn3xXtUeRavHZ_Jg


上一条:会议预告︱第一届地方文献与图书馆史学术研讨会日程
下一条:会议 | 中国法律史学会2018年年会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