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荐书丨陈延斌主编《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全三十册)
2019-08-24 19:39     (阅读: )

中国传统家训文献辑刊(全三十册)

陈延斌 主编

定价19800.00元

ISBN 978-7-5013-6464-0

出版时间 2018-06 精装  16开

 

【内容介绍】

本书共计收录中国历代传统家训文献120余种,所收每种家训均有简明提要,略述作者、纂辑者生平、成书过程,内容大概及其价值得失。家训,又称“家范”“家规”“家仪”等。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有专书、训诫、书信、诗歌等。传统家训文献的内容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但核心始终是围绕睦亲治家、处世之道、教子立身三个方面展开。其宗旨就是《颜氏家训》所说的“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家训文献是中华民族极具特色的文化遗产,在我国教育史、文化史、伦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挖掘整理中国传统家训文献,既可以为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家风营造和家庭建设提供参考借鉴,也可以用它来涵养当代中国的价值观。

 

【作者简介】

陈延斌,江苏师范大学教授,博导,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伦理学会理事等。长期从事哲学、伦理学的研究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尤其是家训文化研究,当代中国道德建设问题研究。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光明日报》等报刊上发表论文200多篇,出版《中国家训史》等专著、教材20多部。

 

【序  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園。中華民族的前賢時哲都認爲,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和基礎,“修身”“齊家”是“治國”“平天下”的前提,家訓文獻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載體和形式,家訓教化是社會教化的基石。因而在博大精深、豐富多彩的中國傳統文化中,以“整齊門内,提撕子孫”(《顔氏家訓·序致》)爲宗旨的家訓文化歷來受到人們重視,在我國教育史、文化史、倫理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成爲中華民族極具特色的寶貴文化遺産。某種意義上甚至可以説,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是由家訓、家禮、家德、家風、家學、家史等構成的家文化。

 “家訓”主要是指父祖對子孫、家長對家人、族長對族衆有關睦親齊家、治家理財、修身處世等的教誨訓示,也有一些是夫妻間的囑告、兄弟姊妹間的誡勉或勸喻。傳統家訓的名稱多樣,如家誡、家範、家規、家約、家語、家箴、家矩、家法、家則、家勸、庭訓、世範、宗訓、户規、族規、族諭、莊規、條規,宗式、宗約、公約、祠規、祠約等等。傳統“家訓”的基本載體有兩種:一是指規範、準則意義上的家範、族規或家教文獻,是家族或家長撰寫、制訂的,有較强的教化意義和約束作用;二是指家庭教化、訓誡活動。前者是文本,後者是活動實踐,這兩方面又相輔相成,彼此爲用。

中國家訓教化源遠流長,有文字記載的家訓文獻就達三千年之久。據《韓詩外傳》記載,早在三千年前的西周時代,周公就曾誡子伯禽修養德行,禮賢下士,勿恃位傲人。《國語》中載有公父文伯母教誨兒子勤勞勿逸的“母訓”。《論語》也載有孔子教育兒子孔鯉“學禮”的故事。然而作爲真正意義上的居“家”之“訓”的全面而系統的家訓,則是進入封建社會以後纔出現的,而對中國社會生活發生影響的家訓應該説是在漢代統治者“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儒家思想占統治地位以後。筆者與徐少錦教授合著的《中國家訓史》,將傳統家訓的發展歷程分爲如下發展階段:先秦時期爲傳統家訓萌芽和産生時期;兩漢三國是家訓的成型時期,該時期提出了家訓、家誡、家聲等基本概念,産生了專門的女訓著作《女誡》,標志着中國古代系統的家訓著作已經出現;兩晋至隋唐時期是家訓的定型和成熟時期,被譽爲“古今家訓,以此爲祖”的北齊顔之推的《顔氏家訓》、唐太宗李世民的《帝範》和唐代《陳氏家法三十三條》是傳統家訓成熟化的代表;宋元時期是家訓的繁榮時期,該時期家訓著作數量急劇增多;明代到清代前期是家訓的鼎盛時期,該時期由於統治階級的大力倡導,官僚士大夫的積極傳布,以及一些義門和世家大族的影響,傳統家訓大量湧現并廣泛傳播,且無論在内容還是在教化途徑方式上都發生了顯著的變化;清朝後期傳統家訓呈現整體衰落和局部開新局面。

經過歷代發展、流傳,傳統家訓文獻資料卷帙浩繁,十分豐富。從家訓的作者看,既有君王帝后、達官顯宦、碩儒士紳,也有農夫商賈、普通百姓。從家訓的内容看,幾乎涉及家庭生活乃至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其中既有家長治家處世的經驗傳授,也有其親身經歷的教訓之談;既有歷代先賢大儒教導語録的彙編,也有名人模範事迹和美德懿行的輯録。從家訓的載體和形式看,更是紛繁多樣,既有帝、后訓諭皇室、宫闈的詔誥,也有士人教導幼童稚子的啓蒙讀物;既有家訓、家範、家誡等長篇專論,也有家書、詩詞、箴言、碑銘等簡明訓示;既有苦口婆心的規勸,也有道德律令性質的家法、家規、家禁等。

家訓既是傳統社會指導、規約家庭成員的行爲準則,也是居家生活、軌物範世的家庭教育教科書。傳統家訓内容幾乎涉及各個生活領域,但核心始終是圍繞睦親治家、處世之道、教子立身三個方面展開的。就睦親治家而言,既有父子、夫婦、兄弟謹守禮法、各無慚德的居家之道,也有持家謹嚴、勤儉睦鄰的治家之法。就爲人處世而言,大致包含愛衆親仁、博施濟衆的博愛精神,救難憐貧、體恤奴婢的人道思想,中和爲貴、文明謙恭的修養理念,近善遠佞、慎擇交游的交友之道,好生愛物、天人一體的和諧意識。就教子立身而言,主要包括涵養愛心、蒙以養正、勵志勉學、自立於世、潔身自好、淡泊名利、奉公清廉、篤守名節、勤謹政事、報國恤民等規範和教化内容。當然,由於封建社會特定歷史條件的制約和封建地主階級道德的影響,尤其是一些名篇多出自封建官僚士大夫之手,因此,不能不打上時代和階級的烙印,不可避免地存在著一些宿命論、因果報應、體罰懲戒等唯心主義和封建綱常禮教的糟粕,這些糟粕自然是要摒棄的,但這畢竟不是家訓文化的主流。

傳統家訓文化是中國血緣宗法式農業社會裏産生發展起來的特有文化現象,是一種以儒家文化爲基本内核的倫理型文化,對中國社會發展和中華民族文化傳承産生了重要而深遠的影響。

首先,家訓文化以别具特色的教化方式保證了傳統社會家庭生活、社會生活的穩定,推動了中國農耕社會的文明進步。顔之推在《顔氏家訓》中談及撰寫家訓初衷時指出:“夫同言而信,信其所親;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謔,則師友之誡,不如傅婢之指揮;止凡人之鬥鬩,則堯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誨諭。”正是由於家長在孩子心目中的崇高地位,以及代與代之間的血緣親情,家長的訓諭比起他人教誨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更易於通過熏陶濡染,入耳入心。家訓文化在教化和制度上有效地保障了家庭生活的穩定,推動了中國農耕文明的進步。

其次,家訓、族規、教誡、規約是中國傳統社會治理的重要方式,有利於家國整合機制的形成和鞏固。在家國同構的傳統社會,齊家睦族是社會得以有效治理與維持穩定和諧的基礎。國是家的擴大,家是國的縮小,“天下之本在國,國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孟子·離婁上》);“資父事君,忠孝道一”(《三國志·魏書·文聘傳注》);“所謂治國必先齊其家者,其家不可教而能教人者無之,故君子不出家而成教於國”(《大學》)。古聖先賢的這些名言都説明一個道理:身修纔能家齊,“家齊而後國治”,國治而天下纔能太平。顯然,這一鏈條的根本環節在於“修”與“齊”,社會關係是家庭關係的放大,社會不過是家庭這個“細胞”的擴展。因而,家庭教育、家訓規約甚至關係到家族盛衰、國家興亡。家訓文化最基本的功能是倫理教化功能,家訓教化在家庭、宗族中有效倡行了敦親睦鄰、立身修德、謙恭處世等倫理道德準則,熏陶出品德高潔、清正廉明、爲國爲民的名臣賢士,促進了家國整合機制的鞏固。可以説,家訓族規作爲國家法律制度的重要補充,發揮著維護家庭宗族穩定、調控民間社會秩序和保持國家長治久安的作用。正像有人在評價《顔氏家訓》一書價值時所言:“家訓流傳者,莫善於北齊之顔氏,……是皆修德於己,居家則爲孝子,許國則爲忠臣。”(陸奎勳《訓家恒語序》)

再次,傳統家訓作爲治家教子的教科書,拓展了儒家社會教化的視角和領域,推進了儒家思想的傳播和世俗化。雖然早在漢武帝時期就宣布了儒學的正統地位,實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文化政策,然而由於社會成員文化水準偏低的限制,語意深刻玄奥的儒家典籍傳播受到了很大制約。家訓教化則不然,由於家長、族長撰寫和訂立家訓族規的宗旨是教化、規範家人子弟,爲便於他們理解接受,在語言上儘量避免晦澀難懂的詞句。特别是宋明以來許多世家大族競相刊行本族家訓及歷代名士家訓文獻,通過家訓載體使儒學得到了更大範圍的傳播。此外,有些家訓著作還被作爲私塾蒙館對兒童教育的啓蒙讀本,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儒學的社會化。譬如,朱柏廬《治家格言》雖僅五百餘字,但言約義豐,多以對仗的格言警句、朗朗上口的韻語,闡述儒家爲人處世、治家修身之道,被尊爲“治家之經”。由於它通俗流暢、富含哲理,清代至民國年間一度成爲童蒙必讀課本之一,流傳甚廣。

最後,家訓文化助推了優良家風、民風的營造和傳承。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化,而優秀家風的培育離不開家訓文化的滋養。北宋司馬光囑咐兒子“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他以《家範》《居家雜儀》等家訓,倡導“謹守禮法”和“德教爲先”的治家之道,“以義方訓其子,以禮法齊其家”。在其家訓家儀影響下,司馬家族雖世代貴胄,却勤儉持家、和待鄉曲,其家風一直爲時人稱譽。正是家訓將封建統治的精神支柱——儒家倫理綱常注入了家庭這一社會的細胞,使得家庭成員在家訓的約束規範和長期熏陶之下,形成了符合社會需要的良好的家風、門風,這種家風再經過統治者的倡導,又影響到整個社會風氣。如被譽爲“天下第一家”的江州義門陳姓家族,以三十三條《家法》作治家之本,唐昭宗大順二年(八九一)詔立義門。該家族曾創造了十九代聚族而居、三千七百多口人同爨共財的世界奇迹,宋至道三年(九九七)皇帝賜“玉音”匾,題“真良家”贈之。再比如曾被朱元璋譽爲“江南第一家”的浦江鄭氏家族,以其家訓《鄭氏規範》《鄭氏家儀》治家教子,告誡子孫“倘有出仕者,當早夜切切以報國爲務,撫恤下民”。在這種家風影響下,該家族宋元明三朝出仕做官者達一百七十三人,但無一人因貪贓枉法被處置。該家族的家訓《鄭氏規範》在社會上産生了極大的影響。正是這些舉家和睦相處、恪守封建倫理的義門大族,對社會“正風敦俗”起到了積極的榜樣示範作用。

家訓是祖先留下的豐富的文化遺産,傳統家訓雖非“篇篇藥石,言言龜鑒”,但總體上仍不失先人們留下的一筆豐厚而寶貴的文化遺産,尤其是倫理文化遺産。作爲我國國學和傳統倫理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家訓無論是教育内容還是教化方式都有諸多值得我們深入挖掘、吸納借鑒的價值。優秀傳統家訓中所倡導的進德修身、勵志勉學、孝老敬長、睦親齊家、教子於蒙、勤儉持家、和睦鄰里、寬以處世、樂善好施、報國恤民等方面的理念,所積纍的教化方式和教育經驗都可以古爲今用。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家訓文化,既可以爲我們今天的家庭教育、家風營造和家庭建設提供參考借鑒,也可以用它來涵養當代中國的價值觀。

中國傳統家訓的大量出現,是唐代以後,以明清最多。《中國叢書綜録》所列書目記載的“家訓”類著作,公開印行的有一百一十七種,而明清兩代就占了八十九種。除了單篇的家訓印行流傳之外,還有不少家訓被彙輯成書,得到了更廣泛的流傳,這其中影響較大的如南宋劉清之編輯的《戒子通録》,明代王相編輯的《女四書》,清朝陳夢雷編輯的《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清代陳宏謀編輯刊印的《五種遺規》(本刊收録了其中的《養正遺規》、《教女遺規》和《訓俗遺規》),清代張師載輯録的《課子隨筆》(又名《課子隨筆鈔》)等等。《古今圖書集成·明倫彙編·家範典》,是中國現存規模最大的家訓類書,《五種遺規》和《課子隨筆》出版後又多次刊印,在民間廣爲流傳,影響甚大。

筆者數十年來一直致力於家訓文獻的搜集和研究,課題立項後我又帶領課題組同仁努力做到搜羅宏富,注重對傳世文獻、域外漢籍文獻、譜牒文獻等的全面搜集,力求將中國傳統家訓文獻集成大全。拙編收集到的家訓文獻已達一千多種,其中個别來源於域外所藏漢籍文獻。全書盡力選取能够搜集到的最好版本,并嚴格家訓文獻選擇標準,將家訓文獻與民間善書和一般蒙學讀物等區别開來。當然,我們認爲家禮、家儀、家法甚至一些家族聚居訂立的鄉約等,從行爲規範、制度規約、倫理教化意義上説,也屬於家訓教化範疇,故而同樣收録。

全書預計總量八十册左右,將陸續分輯出版,第一輯爲三十册。在編輯體例上,每一輯大致按照作者生卒年代排列;同一作者的文獻排在一起,衹在首篇對作者加以介紹。内容提要儘量簡明扼要,使讀者能够對家訓作者和家訓内容等有一個基本的瞭解。在文獻提要撰寫過程中,編委會同仁重點參考了我和徐少錦教授等主編的《中國歷代家訓大全》以及趙振教授的《中國歷代家訓文獻叙録》等書。

國學大家錢穆先生在《略論魏晋南北朝學術文化與當時門第之關係》一文中説:“欲研究中國社會與中國文化,必當注意研究中國之家庭”。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特别强調要“挖掘和整理家訓、家書文化,用優良的家風家教培育青少年”。家訓是我國傳統文化中極具特色的部分,我們在收集整理傳統家訓文獻的過程中,深感抓緊影印出版是保存這批文化遺産的迫切任務(不少家訓文獻成爲孤本,去年筆者還在美國哈佛燕京圖書館尋訪到兩種國内圖書館尚未發現的家訓文獻)。影印出版有利於家訓文獻保存之真之準,但不便於普通讀者參閲,因而在影印本的基礎上,我們還將標點整理出版簡體字本,以便爲更多的研究者提供方便,使廣大普通讀者都能從中獲得中華家訓文化的豐富滋養。

在本書付梓之際,我由衷地欽佩國家圖書館出版社爲保護和傳承中華傳統優秀文化所作的努力,也特别感謝殷夢霞總編輯在推動這項工作中付出的辛勞!二〇一四年冬,在我申報的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傳統家訓文獻資料整理與優秀家風研究”獲准立項數日,就接到殷夢霞女士的電話,她約我主編這套《中國傳統家訓文獻輯刊》。幾年來,她一直關心本書的進展,盡力聯繫一些家訓文獻的相關藏館。責任編輯爲找到最好的底本,也做了大量工作,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誠摯的謝意!

如果本書的出版能够爲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的家訓文化盡一份綿薄之力,我們將感到非常欣慰!

  

 

陳延斌

二〇一八年五月

【總 録】

 

第一册

序言一

提要一

顔氏家訓七卷附考證一卷(北齊)顔之推撰元刻本一

百行章一卷(唐)杜正倫撰民國上虞羅振玉《貞松堂藏西陲秘籍叢殘》影印本一九九

帝範四卷(唐)李世民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二二一

女孝經一卷(唐)鄭氏撰鈔本三四一

太公家教一卷(唐)佚名撰民國二年(1913)《鳴沙石室佚書》本三六三

黑心符一卷(唐)于義方撰清乾隆五十九年(1794)刻本三八一

 

第二册

蘇氏族譜一卷(宋)蘇洵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

家範十卷(宋)司馬光撰清康熙朱栻重刻本三七

吕氏鄉約一卷鄉儀一卷(宋)吕大鈞撰宋嘉定五年(1212)李大有刻本二七三

魏公譚訓十卷(宋)蘇象先編清道光十年(1830)刻本三五三

 

第三册

省心雜言一卷(宋)李邦獻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

童蒙訓三卷(宋)吕本中撰清内府鈔本七七

家訓筆録一卷(宋)趙鼎撰清光緒八年(1882)樂道齋仿萬卷樓刻《函海》本一九三

真西山教子齋規一卷(宋)真德秀撰《養蒙書九種》本二〇七

朱子童蒙須知一卷(宋)朱熹撰《養蒙書九種》本二一一

朱子訓子帖一卷(宋)朱熹撰《養蒙書九種》本二二五

家禮十卷(卷一—三)(宋)朱熹撰清嘉慶十四年(1809)刻本二三三

 

第四册

家禮十卷(卷四—十)(宋)朱熹撰清嘉慶十四年(1809)刻本一

 

第五册

戒子通録八卷(宋)劉清之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

少儀外傳二卷(宋)吕祖謙撰清《守山閣叢書》本四二一

袁氏世範三卷(宋)袁采撰宋刻本五四三

集事詩鑒一卷(宋)方昕撰宋刻本六九一

 

第六册

紀先訓一卷(宋)楊簡撰明嘉靖四年(1525)刻《慈湖先生遺書》本一

經鉏堂雜誌八卷(宋)倪思撰明萬曆二十八年(1600)刻本四五

訓兒録二卷(宋)曹淇撰清宣統元年(1909)木活字本三八一

續顔氏家訓八卷存三卷(宋)董正功撰宋刻本四六一

 

第七册

新刊履齋示兒編二十三卷(宋)孫奕撰元劉氏學禮堂刻本一

 

第八册

琴堂諭俗編二卷(宋)鄭至道撰(宋)彭仲剛續撰(宋)應俊輯補民國鈔本一

鄭氏家儀一卷(元)鄭泳撰民國十三年(1924)《續金華叢書》本九七

至正直記四卷(元)孔齊撰清毛氏鈔本一九五

慮得集四卷附録二卷(元)華悰韡撰明嘉靖十一年(1532)刻本四四七

 

第九册

幼儀雜箴一卷(明)方孝孺撰明成化十六年(1480)郭紳刻《遜志齋集》本一

家人箴一卷(明)方孝孺撰明成化十六年(1480)郭紳刻《遜志齋集》本九

宗儀一卷(明)方孝孺撰明成化十六年(1480)郭紳刻《遜志齋集》本一九

聖學心法四卷(明)朱棣撰明永樂七年(1409)刻本五九

 

第十册

内訓一卷(明)仁孝文皇后徐氏撰民國十年(1921)上海博古齋影印清嘉慶張氏刻《墨海金壺》本一

楊士奇家書二卷(明)楊士奇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五七

楊士奇家訓一卷(明)楊士奇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一七五

家規輯略一卷(明)曹端輯清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二二九

袁氏家訓二卷(明)袁顥撰鈔本二九七

陸深家書五卷(明)陸深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四二七

鳳川子克己示兒編一卷(明)劉良臣撰明嘉靖刻本五四七

 

第十一册

林次崖家訓一卷(明)林希元撰清乾隆十八年(1753)刻《同安林次崖先生文集》本一

見聞紀訓二卷(明)陳良謨撰明萬曆七年(1579)徐琳刻本九

渭厓家訓一卷(明)霍韜撰明萬曆四年(1576)刻《渭厓文集》本一〇九

泰泉鄉禮七卷(明)黄佐撰清道光元年(1821)刻本一九九

楊忠介家書一卷(明)楊爵撰清順治刻《楊忠介公集》本四一一

張莊僖家訓一卷(明)張永明撰民國廬江劉氏遠碧樓《張莊僖文集》本四七一

 

第十二册

禮文疏節一卷(明)王敬臣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一

女教一卷(明)王敬臣撰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刻本五五

楊忠湣公傳家寶訓一卷(明)楊繼盛撰清光緒元年(1875)浙湖最樂齋善書坊刻本七三

方定之家訓四卷(明)方弘静撰明萬曆刻本九五

萬氏家訓一卷(明)萬衣撰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萬子迂談》本三五五

 

第十三册

郭襄靖公家訓一卷(明)郭應聘撰明萬曆郭良翰刻《郭襄靖公遺集》本一

龐氏家訓一卷(明)龐尚鵬撰清道光三十年(1850)南海伍氏粤雅堂文字歡娱室刻《嶺南遺書》本三七

了凡四訓一卷(明)袁黄撰民國三十二年(1943)北京京華印書局鉛印本六九

閨範四卷(卷一—二)(明)吕坤撰民國十七年(1928)影印明刻本一六三

 

第十四册

閨範四卷(卷三—四)(明)吕坤撰民國十七年(1928)影印明刻本一

閨戒一卷(明)吕坤撰明萬曆四十五年(1617)刻清補配《去僞齋全集》本四一五

宗約歌一卷(明)吕坤撰清康熙十八年(1679)刻本四二九

支子家訓一卷(明)支大綸撰明萬曆清旦閣刻本四九三

 

第十五册

鴻洲先生家則一卷(明)徐三重撰清鈔本一

唐文恪公家訓一卷(明)唐文獻撰明刻《唐文恪公文集》本六九

安得長者言一卷(明)陳繼儒撰明崇禎刻《眉公十種藏書》本一〇七

耻言二卷(明)徐禎稷撰清光緒三十二年(1897)南扶山房刻本一四三

鐸書一卷(明)韓霖撰民國八年(1919)鉛印本二三五

史可法家書一卷(明)史可法撰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刻本三四三

法楹一卷(明)閔景賢撰明天啓六年(1626)刻《快書》本三九三

 

第十六册

垂訓樸語一卷(明)陳其德撰明崇禎刻《眉公十種藏書》本一

宋氏家要部三卷(明)宋詡撰明刻本四三

宋氏家儀部四卷(明)宋詡撰明刻本九七

宋氏家規部四卷(明)宋詡撰明刻本一六一

蘇氏家語一卷(明)蘇士潛撰清順治三年(1646)李際期宛委山堂刻本二五三

孝友堂家規一卷(清)孫奇逢撰清光緒五年(1879)定州王氏謙德堂刻《畿輔叢書》本二八九

家禮酌二卷(清)孫奇逢撰清光緒十年(1884)謙山堂重刻本三〇三

新婦譜一卷(清)陸圻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張氏霞舉堂刻《檀几叢書》本四二九

新婦譜補一卷(清)陳確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張氏霞舉堂刻《檀几叢書》本四七三

新婦譜補一卷(清)查琪撰清康熙三十四年(1695)新安張氏霞舉堂刻《檀几叢書》本四八七

 

第十七册

霜紅龕家訓一卷(清)傅山撰清宣統三年(1911)丁氏刻《霜紅龕集》本一

重訂齊家寶要二卷(清)張文嘉輯清康熙刻本三九

 

第十八册

家訓紀要一卷(清)金敞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金闇齋先生集》本一

宗約一卷(清)金敞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金闇齋先生集》本二七

宗範一卷(清)金敞撰清康熙三十九年(1700)刻《金闇齋先生集》本五七

湯文正公家書一卷(清)湯斌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湯子遺書》本七七

天基遺言一卷(清)石成金撰民國石印本一二七

 

恒産瑣言一卷(清)張英撰清嘉慶南匯吴氏聽彝堂刻《藝海珠塵》本一三三

傅氏家訓二卷(清)傅超撰清光緒十八年(1892)演慎齋刻本一五九

竹廬家聒一卷(清)胡翔瀛撰民國鉛印《胡嶧陽先生遺書》本二二九

宗規一卷(清)鍾于序撰清道光吴江沈氏世楷堂刻《昭代叢書》本二三七

尋樂堂家規一卷(清)竇克勤撰清康熙刻《竇静庵先生遺書》本二五七

庭訓格言一卷(清)聖祖玄燁編清光緒江蘇書局刻本四〇一

 

第十九册

四禮寧儉編一卷(清)王心敬撰《關中叢書》本一

女學六卷(清)藍鼎元撰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刻本六一

 

第二十册

茗洲吴氏家典八卷(清)吴翟輯清雍正十三年(1735)刻本一

 

第二十一册

誡子書一卷(清)聶繼模撰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本一

澄懷園語四卷(清)張廷玉撰清光緒六年(1880)龐山刻本一九

鄭板橋家書一卷(清)鄭燮撰民國二十四年(1935)鉛印本一七九

課子隨筆鈔六卷(清)張師載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湖南官書局刻本二五九

 

第二十二册

閑家編八卷(卷一—四)(清)王士俊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曙海樓刻本一

 

第二十三册

閑家編八卷(卷五—八)(清)王士俊輯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曙海樓刻本一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卷一—二)(清)陳宏謀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浙江書局刻《五種遺規》本二七一

 

第二十四册

養正遺規二卷補編一卷(補編)(清)陳宏謀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浙江書局刻《五種遺規》本一

教女遺規三卷(清)陳宏謀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浙江書局刻《五種遺規》本一七七

訓俗遺規四卷補編一卷(卷一)(清)陳宏謀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浙江書局刻《五種遺規》本四一五

 

第二十五册

訓俗遺規四卷補編一卷(卷二—補編)(清)陳宏謀輯清光緒二十一年(1895)浙江書局刻《五種遺規》本一

 

第二十六册

家誡詩一卷(清)金甡撰清嘉慶二十五年(1820)姚祖恩刻本一

家庭講話三卷(清)陸一亭撰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上海美華書館鉛印本一五

梅叟閑評四卷(清)郝培元撰清光緒十年(1884)刻本一〇一

 

敬義堂家訓述録一卷(清)紀大奎撰清嘉慶十三年(1808)刻本四一三

里堂家訓二卷(清)焦循撰稿本四六九

潘文恭公遺訓一卷(清)潘世恩撰清咸豐四年(1854)刻本五二一

 

第二十七册

弟子箴言十六卷(清)胡達源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一

詒謀隨筆二卷(清)但明倫撰清光緒四年(1878)但氏家刻本五七一

 

第二十八册

黜邪家誡一卷(清)潘德輿撰民國十三年(1924)鈔本一

有山誡子録一卷(清)桂士杞撰清同治六年(1867)刻本五九

資敬堂家訓二卷(清)王師晋撰民國二十五年(1936)鉛印本一四七

母教録一卷(清)鄭珍撰民國二十九年(1940)貴州省政府鉛印《巢經巢全集》本一八七

維摩室遺訓四卷(清)莊衛生撰清宣統三年(1911)刻本二一一

曾文正公家訓二卷(清)曾國藩撰清刻本五〇三

 

第二十九册

左文襄公家書二卷(清)左宗棠撰民國九年(1920)鉛印本一

雲卧山莊家訓二卷(清)郭昆燾撰清光緒十一年(1885)刻本三〇九

女兒經一卷(清)賀瑞麟撰清同治九年(1870)刻本三九五

負暄閑語十二卷(清)周馥撰清宣統元年(1909)鉛印本四一三

諭兒書一卷(清)吴汝綸撰清光緒二十九年(1903)刻《桐城吴先生全書》本七一一

 

第三十册

家規二卷(清)倪元坦撰清道光刻本一

治家格言繹義二卷(清)戴翊清撰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刻《有福讀書堂叢刻四種》本七一

庭訓録一卷(清)趙潤生撰趙炳麟輯民國十一年(1922)鉛印本一六一

家訓十二事宜一卷(清)陸維祺撰清光緒五年(1879)石印本二五九

女學篇一卷附中饋録一卷(清)曾懿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二八七

曾氏女訓三卷(清)劉鑑撰清光緒三十三年(1907)刻本四一五

瑩山示兒語一卷(清)郭玉珍撰民國七年(1918)刻本六六九

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书目文献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6e7kxSppdKsar90MX-rB4g

上一条:治学之道 | 杨联陞:书评经验谈
下一条:新著速递|复旦大学历史学系编《明清史评论》第一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