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检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图书出版>>正文
付海晏:《北京白云观与近代中国社会》
2018-07-20 18:25 付海晏    (阅读: )

出版信息

书名:《北京白云观与近代中国社会》

作者:付海晏

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2018年6月第1版

ISBN:978-7-5203-1160-1

目录

导论  1  

第一章 白云观与晚清社会  8

第一节 白云观与全真龙门声势之高涨  8

第二节 白云观与晚清政治  29

第三节 雅士与俗人:高仁峒的社会生活  68

第四节 白云观与晚清城市生活  81

第二章 白云观与民初社会  101

第一节 道教改革之先声?  102

第二节 维持或振兴?  109  

第三节 白云观的信众网络  116

第四节 物质与精神生活  124

第五节 城市旅游与大众媒体中的白云观  139

第三章 20世纪30年代白云观的住持危机  157

第一节 陈明霦之被革  157

第二节 安世霖继任住持风波  168

第三节 白云观住持危机中的道教与政治  179

第四章 20世纪40年代白云观宫观制度的改革  186

第一节《白云观全真道范》之颁布  186

第二节 白云观组织纲目之革新  188

第三节 道教教育班:白云观宫观改革的新事物  200

第四节 白云观的宫观管理制度  205

第五节 白云观的经济制度与生活  212

第六节 被遗忘的道教改革?  222

第五章 安世霖的悲剧:1946年白云观火烧住持案  227

第一节 夺观  229

第二节 缠讼  238

第三节 惨案  248

第四节 变动社会中的道士、道教与政治  273

结论:国家、宗教与社会——以白云观为中心的历史透视  284

附录一《白云观住持安世霖为整饬观务声明书》(节录)  290

附录二 北平地方法院刑事判决(三十五年度重字第九十二号)  292

参考文献  296

后记  393

后记 | 付海晏

2005年6月,在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年后,我在北京市档案馆查阅北平铁山寺等有关档案。当完成预定计划时,趁着还有时间,我将所有公开馆藏档案、图书目录全部浏览一遍,意外地发现了附录中的《白云观住持安世霖为整饬观务声明书》。由于在当时已经确定了近代中国庙产作为下一阶段的研究计划,自然毫不犹豫地请档案馆老师借出来,仔细阅读时引起了我的好奇与兴趣,遂一鼓作气将所有公开的白云观档案全部借阅出来,细读之下发现安世霖竟然在1946年被白云观的道士们活活烧死。冥冥之中似有天意,当天下午闭馆后,我返回王府井大街附近住所前,转到中国书店看书,一不小心翻到一本北京文史资料,其中就有一篇主谋许信鹤20世纪60年代的回忆录!喜出望外之下当即买下,并在随后的几天阅读完所有的相关档案,做了详细抄录。得益于北京市档案馆的开放以及首都图书馆的北京记忆工程,在随后的几年中我基本收集全了白云观的档案史料。

   尽管史料收集比较早,但真正动笔却是在2008年初。2008年3月,在完成北平铁山寺案的专题论文后,我集中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白云观系列研究的第一篇论文,也就是本书第五章的核心部分。初稿完成后,受益于中国人民大学吴真教授的惠示,我得以知道法国学者高万桑教授刚刚新出了相关研究著作,可惜当时只能在哈佛大学出版社网页看到章节目录以及绪论。较有机缘的是,时任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张蕾蕾学友得知我正在从事白云观的研究,她主动帮忙从正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的张雪松兄处复印了高万桑教授新出的《1800-1949的北京道士:一部城市道士的社会史》(The Taoists of Peking, 1800-1949: A Social History of Urban Clerics),如果没有看到高万桑老师的大著,那篇小文也无法形成更有针对性的对话与反思,随后我将初稿投递台北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两位匿名评稿人的肯定以及迅速刊发也鼓励了我继续推进白云观研究的信心。为了追寻白云观悲剧的起源,我的研究时段从民国到晚清不断上延。直到最近,当一位好友调侃说:你白云观的研究差不多有十年了吧,怎么还没有研究完啊?我说,越研究越发现好多资料还没有用,包括你老兄帮忙复印的《云水集》还没有写成专文呢。

2005年在北京市档案馆第一次系统阅读白云观的档案到目前,已经十一年了;从2008年完成第一篇白云观的专题论文而言,已经八年;从2010年完成初稿并获得国家后期资助而言,已经过了六年。虽然抱着十年磨一剑的良好心态,但我心中仍惴惴不安,觉得随着网济的普及以及资料的不断发掘、新视角的转换,近代白云观的研究仍有很多的空间,比如从寺院经济的角度而言,20世纪30年代寺庙调查中有大量丰富的白云观财产档案,新近有研究者发现了20世纪50年代前后白云观的财产登记,如果我们能够运量化统计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方法做一初步研究,相信对拓展近代寺院经济而言是重大的突破;从历史长时段的视角而言,20世纪50年代到中国道教协会成立前后白云观的历史与作用,越来越引起学术界的兴趣,亟待有专题的研究问世,除此外还有很多重要的议题值得关注。可是在这本小书中无法容纳所有的问题,笔者限于资料与能力,暂无法有新的突破。不若暂时做一小结,待时机成熟,完成后续的研究,再呈请各位读者批评斧正。

在本书的写作过程中,除了前面提到的各位师友外,我还要特別感谢长期以来支持我从事这项研究的各位朋友,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的几位好友,如唐仕春、任智勇、李在全,每当我提出资料需求时,总是热情应允,特别是帮助收集到了极为重要的《白云观全真道范》、高仁峒《云水集》等文献。中国道教协会的尹志华研究员总是在第一时间与我分享他查阅、收集的公开或未公开利用的白云观资料。我要感谢王宗昱、何建明、高万桑、刘迅、康豹、黎志添、梅莉、吴亚魁、赵卫东、秦国帅、刘文星、范纯武、王见川、侯杰等各位师友,在我从事白云观的研究中,他们不断地给我各种鼓励,或邀请我参加他们的小型学术讨论会,或惠赠最新的研究成果、史料,让我感受到这个宗教社会史研究群的温暖与友爱。特别是王宗昱老师在炎热的夏季通读了本书的初稿,指出了本书中的诸多疏漏,并帮助收集最新的研究成果。对老师们的帮助,我永远铭记在心。

本书的写作,也是我与所指导的历届研究生同学们共同学习与成长的过程,本书所利用的不少史料与初稿曾在课堂、课外一起阅读,张文平、王鑫禹、郭辉、罗宵、向芳、李鹏、张卉、陈晔、白津玮、彭晓飞、李浩、肖真真、郭俊美、杭持菊、孙权、邸宏霆等,他们或已经毕业,或仍然在读,我至今仍然记得他们帮忙整理档案、文献的辛劳,况他们的生活永远顺利!

本书2010年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时,评审专家们提出了中肯的意见,虽然至今不知道他们是谁,但薪火相传、提携后学的恩情永铭在心。本书的部分内容还曾发表于中研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和《近代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在投稿中曾得到各位匿名审稿人、编辑老师们的无私帮助。书稿的完成,也得到了学校以及所在单位师友们的帮助,在此—并致谢。书稿出版中,编辑、校对老师的细致与敏锐,帮助我最大程度上减少了种种疏漏;研究生彭晓飞、谌畅、李建国、郑泽民、高航和我一道重新校对了所有引文、注释。他们的付出,不断警醒作者在学术道路上更加严谨与认真,当然书中的不足均由我本人自负。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我的家人,这本书的酝酿、推进及完成,也是—个青年教师逐步成长的过程,没有他们的付出与支持,包括本书在的所有研究无法得以顺利进行。在这个不断变化与迎接挑战的时代,全家每个人都在做最好的自己,健康与幸福是我们共同的期盼与祝愿,同样的祝福也送给所有关心我们的师友。

               注: 本文源于“川大老子研究院”公众号

上一条:书单 | 2018年历史学新书(26)
下一条:最新 | “海外中国研究丛书”已出书目(2018年5月)